水流云网主页 >> 对联大观 >>  肖大志触闻集——佛教对联1600副

 

 

《触闻集——佛教对联1600副》

肖大志 

二、修 证 境 界

心能转物
念不著空
注1:《楞严经》云:“心能转物,即同如来。” 
注2:《大智度论》卷15云:“诸法性常空,心亦不著空。”

无心证果
有意随缘
注1:无心:指离妄念之真心。非谓无心识,而是指远离种种分别情识,处于不执着、不滞碍之境界。在禅宗,这是一种重要的修行境界,表示无一切对待相。无心证果,即指无证之境界。所谓无证,即修行得证果,又不执着于证果之谓。
注2:随缘:谓随顺因缘、顺应机根之缘而定行止。

既知无我
何患有身

菩提无得
般若照空(敬题《心经》)
注:《心经》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又云:“无智亦无得。”

入流亡所
登岸舍舟
注1:入流亡所:乃观世音菩萨修耳根圆通时所经历的一种境界。所谓“初于闻中,入流亡所”。入流,指入法性之流,回归于法界本体;亡所,指心念空灵,清明通达,无客观之境。
注2:登岸舍舟:指既至涅槃彼岸,正法亦当舍去。佛所说一切法,称筏喻之法,修道人不可执着于法。所谓“过河须用筏,到岸不需舟”。《金刚经》云:“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金刚破相
楞伽印心(敬题《金刚经》与《楞伽经》)
注1: 破相:亦即无相。破相宗(又作无相宗,般若宗,即三论宗)认为凡圣染净之法一切皆空,本无所有,故以八不中道、无所得等破一切法相。《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又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注2:禅宗在达摩传法之初期,直至五祖弘忍之前,常用《楞伽经》来验证学人是否开悟,即所谓“楞伽印心”。五祖以后,则一般用《金刚经》来印证学人是否开悟。

万缘都了
一念不生
注:一念不生:一念妄心不生起的境界;这种超越种种念虑的境界,即佛的境界。《华严经疏》卷2云:“顿教者,但一念不生,即名为佛。”《释氏稽古略》卷3云:“若一念不生,则前后际断,照体独立,物我皆如。”

羚羊挂角
飞鸟空巢
注1:羚羊挂角:传说羚羊夜眠,角挂于树枝,足不着地,猎人无迹可寻。禅宗用以比喻启发学人悟禅,不凭借语言文字;亦比喻大悟之人泯绝迷悟之痕迹。《景德传灯录》卷16云:“我若东道西道,汝则寻言逐句;我若羚羊挂角,汝向什么处扪模!”
注2:佛经称有一种“巢空鸟”,它不栖于树上,而栖于虚空中,在虚空中做巢,以虚空为归宿。可喻为彻悟后了无牵挂、无迹可寻之境界。

佛何能测
人不易知(反复回文格)
注1:这副反复回文联,还可以反复推衍出另外三副:
何能测佛;不易知人。
易知人不?能测佛何?
知人不易;测佛何能。
注2:《法华经?方便品》云:“假使满世间,皆如舍利弗,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 
注3:《吕氏春秋?任数》载:孔子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又,《十三经注疏》中,邢昺疏“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时云:“此章言圣人之道深远,人不易知也。”又,王充《论衡 ?定贤篇》 云:“夫虞舜不易知人,而世人自谓能知贤,误也。” 

佛无所得
悟不见空

佛无所说
圣不立知

得得无得
空空已空(集达摩祖师句)
注:《五灯会元》卷1载达摩祖师言:“得得无得。”“空空已空。”

身无双觉
根得六销
注1:《楞严经》卷5云:“乞食城中,心思法门,不觉路中,毒刺伤足,举身疼痛。我念有知,知此深痛,虽觉觉痛,觉清净心,无痛痛觉。我又思惟,如是一身,宁有双觉?摄念未久,身心忽空。”
注2:《楞严经》卷4云:“汝须陀洹,虽得六销,犹未亡一。”

生心无住
成佛有余 
注:《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生无所住心”。又,如观《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笔记》云:“不应住六尘生心,则离一切相;应生无所住心,则即一切法,无住生心;生心无住,则唯即与离,二无所着。”

本来无物
随处安心

闻声皈佛
见性明心

玄机不变
大用随缘
注:禅林有“大机大用”之说。所谓“大机大用”,意指具有极大之作用。与“格外玄机”(指大悟之人超越分别情虑之玄妙机用)同义。分别说,则大机明示宗旨之境界,大用则是接化学人之方法。

无忧是佛
有爱非空

心空佛现
净极光通(集句)
注1:《印光大师文抄》云:“若能念兹在兹,念极情忘,心空佛现,则于现生之中,便能亲证三昧。”
注2:《楞严经》卷6云:“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卷36云:“功极忽见,亦净极光通也。”

闻经悟道
以法御心(集句)
注1:《六祖法宝坛经略序》云:“既长,年二十有四,闻经悟道,往黄梅求印可。”
注2:《续高僧传》卷16《慧可传》云:慧可“遭贼斫臂,以法御心,不觉痛苦。”

度生死海
登涅槃山(集句)
注1:《佛所行赞》卷3:“当乘智慧舟,超度生死海。”
注2:《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登涅槃山。”

似驴似佛
落二落三
注1:《袁州仰山慧寂禅师语录》云:“南塔光涌禅师。北游谒临济。复归侍师。师云。汝来作甚么。南塔云。礼觐和尚。师云。还见和尚么。南塔云。见。师云。和尚何似驴。南塔云。某甲见和尚。亦不似佛。师云。若不似佛。似个甚么。南塔云。若有所似。与驴何别。师大惊云。凡圣两忘。情尽体露。吾以此验人二十年。无决了者。子保任之。师每谓人云。此子。肉身佛也。”
注2:《圆悟佛果禅师语录》云:“师指法座云。大众。还识宝华王么。更不落二落三。”

圆通一念
具足万行

离相不沾垢
无言乃入门

离爱无忧怖
入空等怨亲
注1:《四十二章经》云:“佛言: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法句经》亦有偈云:“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注2: 入空:乃悟入真理之意。
注3:等怨亲:即怨亲平等,亦作冤亲平等。谓以大慈悲为本,于怨敌心无憎恨;于所爱亦无执着,而以平等之心接待众人。

无爱亦无怖
有情必有忧

方便为究竟
日用即神通
注1:《大日经》卷1云:“菩提心为因,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 
注2:庞蕴有偈云:“日用事无别,唯吾自偶谐;头头非取舍,处处勿张乖。朱紫谁为号?丘山绝点埃;神通并妙用,运水及搬柴。”另,元音《略论明心见性》云:“寻常日用即神通妙用,不可另求玄奇神妙。”

看破红尘易
放下色身难

佛心离法爱
慧眼见人空
注1:法爱:在此指小机之爱涅槃者及菩萨未断法执而爱乐善法者。此法爱必当断之。
注2:阿罗汉开慧眼,见人空之理,而未达法空。菩萨则开法眼,见人法皆空。

观空离法爱
弃爱见人空

简单地生活
平静的心情

忍气吞声易
和颜悦色难

心中无块垒
忙里有余闲

修道如蛇在竹
入空似鸟出笼
注1:莲华生云:“我此妙道,如蛇在竹,上则成佛,下则堕狱,无第三路可以扑朔”。
注2:《楞严经》卷5云:“内脱身心,外遗世界,远离三界,如鸟出笼。” 

透彻何劳竖指
空灵惟解拈花
注:南怀瑾《禅海蠡测》自序云:“拈花微笑,能仁已自多余,渡海传衣,少室徒添渗漏,五家七派,无非自碎家珍,万别千差,透彻何劳竖指。”

夫子三缄其口
维摩一默如雷
注1:《孔子家语》卷3载: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
注2:《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载:文殊问维摩:“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维摩却默然无言。文殊于是赞叹说:“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维摩的沉默,后来被称为“一默如雷”。

得失如无我执
菩提不用他求
注:我执:又作人执、生执。执着实我之意。盖众生之体,原为五蕴之假和合,若妄执具有主宰作用之实体个我之存在,而产生“我”与“我所”等之妄想分别,即称我执。

未证忌言空教
不修莫说心经
注1:空教:关于无自性、一切皆空的教法。特别指般若经典、《成实论》、三论宗等的教法。
注2:《心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世人对此言多有误解,且每每以之为口头禅。

悟身心为幻相
视富贵若浮云
注1:《圆觉经》云:“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
注2:《论语》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圆瑛大师文集?杂记》云:“视富贵若浮云,念人生如闪电。”

悬崖万丈肯松手
明月一轮难转身
注1:古德云:“欲明此事,必须大死一番始得。”又云:“悬崖撒手,自肯承当。绝后再苏,欺君不得。”
注2:憨山有诗偈云:“荆棘丛中下足易,月明帘下转身难。”

口净心清身正直
神融气泰寿绵长

大行绝俗忘荣辱
至道无情空是非
注:《指月录》载李遵勖居士有偈云:“学道须是铁汉,著手心头便判,直取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

在欲行禅除不净
明心见性悟无生
注:《维摩诘经?佛道品》云:“火中生莲花,是可谓希有;在欲而行禅,希有亦如是。”又,永嘉禅师曰:“在欲行禅知见力,火中生莲终不坏。”

洗肠涤胃身清净
脱骨换胎心寂然
注1:据传佛图澄时现神异,有时至水边引肠胃涤之。且以洗肠涤胃为喻,教众生忏悔罪恶,清净心性。人称“洗肠罗汉”。后世有人谓信佛曰洗肠。密宗修行者亦有瑜伽洗胃法。
注2:道教认为人在修行得道之后,就能脱胎,换骨。佛教也常用以比喻信佛修行使人发生的巨大变化。

彻底掀翻无一事
完全看破笑三声

自言登圣终成妄
他说无心莫当真
注1:佛教四波罗夷之一为大妄语戒。禁止于未体得上人法时,妄说证悟之语,亦即实际未有体验而妄言已证得宗教体验。
注2:同安察禅师有诗偈云:“莫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又,古德云:“与人有法还同妄,执我无心总是痴。”

尚思立足慢言道
急欲藏身莫住山
注1:《红楼梦》第22回载:宝玉作一偈云:“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黛玉续云:“无立足境,是方干净。”
注2:《指月录》卷12载:夹山禅师悟道后,船子德诚嘱付道:“汝向去直须藏身处没踪迹,没踪迹处莫藏身。”意指在韬光隐迹的同时,亦不能执着于空。又,永嘉玄觉禅师云:“若未识道而先居山者,但见其山,必忘其道。”

解开心缚出牢狱
脱却皮囊归故乡
注:心缚:喻指妄想。妄想缠缚吾人之心,故称心缚。

维摩示疾文殊问
天女散花弟子沾(敬题《维摩诘所说经》)
注:《维摩经?观众生品》云:“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天人闻所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华至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堕。……结习未尽,华著身耳,结习尽者,华不著也。”

大行卓绝似平淡
真相神奇通日常

不迷当局明究竟
把握眼前识本来
注1:本来:在此指本来面目,即身心自然脱落而现前之人人本具之心性。

偷心犹抱辽东豕
彻悟懒寻树上羚
注1:偷心:禅宗用语。原指偷盗之心,禅林中转指向外分别之心。
注2:辽东豕:出自《后汉书?朱浮传》:“往时辽东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怀惭而还。”后遂以辽东豕喻孤陋寡闻,少见多怪。在此喻修行人对现前事物尚产生是非、善恶、人我、好坏等分别取舍之心。
注3:树上羚:即“羚羊挂角”之意。

石头易破丝难断
猴子虽逃尾却留
注1:古德云:“见道如破石,修道如藕丝。”盖于见道可断之迷理惑,其性虽猛利,却易断除,譬如破石;于修道可断之迷事惑,其性虽钝弱,然断之反难,故以藕丝为譬喻。
注2:古德云:“透网金鳞犹滞水,猿猴化去尾难逃。” 又,禅宗有公案谓:一头牛越过窗户,牛头和牛身已过,牛尾却不能过去。

历事炼心真境界
闻经生信大因缘
注:《金刚经》云:“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

难言我法世尊笑
深解是经长老悲
注1:《大智度论》载:笑有各种因缘,有时看见甚难之事也会笑。释迦牟尼佛虽有八万种法,但他要使人进入诸法实相里,而又不执着,就象身背干草经过火海连一片叶也没有烧着一样,非常不容易。由此因缘,佛笑了起来。
注2:《金刚经》云:长老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这里的“悲”,指闻法悟道时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感受。

空门如实悟无我
大道若愚患有身
注1:空门:佛教教义以“空”为极致,故称佛门为空门。
注2:《老子》云:“吾所以有大患者,在吾有身,及吾无身,何患之有?”

大无心人常混俗
真悟道者不留痕
注1:大无心人:即指无心道人,对一切无想、无念、无所求之修行者。《传法心要》云:“供养十方诸佛,不如供养一个无心道人。何故?无心者,无一切心也。”
注2:混俗:即混俗和光、和光同尘之意。语出《老子》“和其光,同其尘”。意为与尘俗相合而不自立异。在佛教,则指佛菩萨为救度众生,须隐藏菩提之智慧光,以应化身权假方便,生于尘世,与众生结缘。

知身是幻人无我
悟世非常色即空
注:《金刚果论》云:“菩萨之人,知身是幻,悟世无常,不惜身命,何况资财。但学大乘佛之教法,名无我相。”

指点迷津归故土
留存习气润生田
注1:故土:即自家桑梓、本地风光、本来面目之意。禅宗常将自身心性比喻为故乡。如《五灯会元》卷10云:“但识取自家桑梓,便能绍得家业,随处解脱。”
注2:留存习气:天台宗有“扶习润生”(或作“誓扶习生”)之说。谓已断三界见思惑而修菩萨道者,为生于世间度化众生,扶助残存的烦恼习气,以便自在受生。

识破迷津登觉路
看穿假象入空门

发起初心成正觉
证登十地入重玄
注1:《华严经》卷8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
注2:十地:(1)菩萨修行的五十二个阶位中之第四十一位至第五十位,分别为: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2)亦指十地中的第十地。
注3:入重玄:《璎珞经》等谓十地菩萨在成佛之前,于等觉位再度重返人间,修习自无始凡夫以来所作之事,令其一一契合真如而成就玄妙。已极玄理,重修凡事,故名重玄。

证登初地大欢喜
识得本心真妙明
注1:初地:即菩萨十地中的初地,又作欢喜地。菩萨入此位,始见道获圣性,具证我法二空,能自利利他,生大欢喜。
注2:本心:又作本性。即自己本来之真如心性。《六祖坛经》载:“(五)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心,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五蕴皆空观自在
一心不乱见如来
注1:《心经》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注2:一心不乱:(1)专注一事,使心不散乱、不动摇。(2)以至诚心持诵阿弥陀佛名号令心不散乱。《阿弥陀经》云:“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菩提微妙不思议
般若空灵无染污

地地法门无所住
空空境界有何依
注:《华严经?明法品》云:“于地地法门,心无所住。”

波罗蜜无修无证
般涅槃不死不生
注:无修无证:指究极之境界。于此境界,已然超越修行与证悟等之对立分别,亦即证无所证、修无所修的无为真人之境界。

大悲饶益波罗蜜
常乐归真般涅槃
注1:《瑜伽师地论》卷78云:“当知一切波罗蜜多,大悲为因,微妙可爱诸果异熟饶益一切有情为果。”
注2:归真:终归于真如。指涅槃。《四教仪》曰:“夫道绝二途,毕竟者常乐,法唯一味,寂灭者归真。”又,释尊之死亦谓之归真,亦谓之般涅槃。

安住菩提无我执
妙观自在笑人痴

非有非无无有得
知空知苦苦空离
注:《思益梵天所問经》云:“于汝意云何?若法非有非无,是法有得者不?梵天言:无有得者。”

心开意解众欢喜
虑绝言亡圣默然

事理圆修参妙谛
根尘洞彻悟真诠
注:真诠:又作真筌。诠,显明之意。显明真理之文句称为真诠。

佛无所说说无说
悟不见空空不空

圣不立知见见见
佛无所说如如如
注1:《楞严经》卷5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
注2:《古尊宿语录》卷11云:“见见见时当见性,闻闻闻处要闻心。”
注3:《中论?观涅槃品》云:“诸法不可得,灭一切戏论。无人亦无处,佛亦无所说。”又,《宗镜录》卷29云:“若离众生言说,即佛无所说。”
注4:《金刚三昧经?真性空品》云:“不中之法,离於三相。不见处所,如如如说。”

见见见离真见见
如如如说妙如如
注1:《楞严经》卷2云:“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又云:“觉缘非眚,觉所觉眚。觉非眚中,此实见见。”
注2:如如如说:指相应于真如之理的言说。首字之“如”,即相应之意;次之“如如”二字,即指真如之理。

末后牢关离见解
最初一念即无明

踏破虚空无寸土
认清实相见毫光
注1:《船子和尚拨棹歌》云:“末后一句,命若悬丝,踏破虚空,有谁敢拟?”又,古德云:“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
注2:毫光:佛菩萨身上所放之光。

超越自身常喜舍
周流三界是慈悲(敬题佛法之“四无量心”)
注:四无量心:即慈悲喜舍。指佛菩萨为普度无量众生,令离苦得乐,所应具有之四种精神。

如来知见大方广
圆满菩提妙净明
注:《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云:“如来知见,广大深远。”

寂寂一心经劫海
尘尘三昧入华严
注:尘尘三昧:指于一微尘中入一切之三昧。《华严经》称一尘之中现无量刹,入一微尘中三昧,即表示一切诸法事事无碍之理。

游戏人生持正见
修行佛法得真心

销亿劫无明妄想
获恒沙清净法身
注:《楞严经》卷3载,阿难有偈云:“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

摩诃般若不思议
阿耨菩提无等伦
注1:摩诃般若:意译大慧。即照了诸法实相,最极最胜之大智慧。
注2:阿耨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略。意译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知。

空之极处无能至
佛至涅槃不住之
注:《楞严摸象记?附诸经》云:“且涅槃何物,其住何所,而欲至之。譬如虚空,有人于中竭力驰走,欲至空之极处而为亲证。穷历十方,备经多劫,终不能至,亦犹是耳。”

一生哪有全如意
万事但求半称心

随缘任运而安者
到处悠然自得之

身心放下于当下
名利超然即泰然

得道全由心放下
迷津总在利当前

深知经意佛无说
真入法门圣默然

得成于忍大安隐
不染其尘真出离

放下尘缘心自在
看穿世事意清闲

做人难得百般好
处世但求心境平

泰顶风光蓬海日
庐山烟雨浙江潮
注1:关于拂晓日出,古德有一句“未到拂晓人尽望,及至天晓也平常。”另,杭州韬光寺观海亭有宋之问(或说骆宾王)联:“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注2:苏轼《庐山烟雨》:“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原来无别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老夫手段只如此
绝顶风光也这般

绝顶风光原这样
仙山气象也平常

凡俗从来难入圣
神仙何必更封侯

三界至尊称佛祖
众生难敌是魔王

释尊只是悟无我
老子仍然患有身
注1:联中用词,不敢轻慢圣贤。“只是”二字,含“佛法无多子”之意,亦即尽所有、与所有之意,意指无我乃佛之法印。“老子”二字,尊称也,不可作歧义解。
注2:《老子》云:“吾所以有大患者,在吾有身,及吾无身,何患之有?”

于无知者可言有
对明白人莫说空

不计输赢常自在
抛开荣辱得安祥

不空成就不空业
无有涅槃无有魔

有声有色非其道
无爱无憎是彼方
注1:《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注2:《长阿含经》卷3云:“无爱无憎处,今当到彼方。”

起心动念如无我
入圣超凡不是他

一尘不染如明镜
万法皆空入妙门

念念无常心了了
如如不动境空空

如如不动如如佛
念念无常念念空

如实道来权现者
预知时至往生之

善逝原无立足地
妙观不见传灯人
注:善逝:为佛十号之一。又作善去、善解、善说无患、好说、好去。意即进入种种甚深三摩提与无量妙智慧中。善逝,即如实去往彼岸,不再退没于生死海之义。

妄心空即不空处
大事了犹未了时

如来了了独明了
菩萨空空不但空
注1:《无量寿经》云:“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
注2:不但空:二乘之人,观一切法悉皆空,见但空而不见不空,故名但空,即偏空也。菩萨不但见但空,兼见不空,故名不但空,即中道空也。

一心了了何曾了
万法空空毕竟空

众生未到涅槃岸
诸佛已知世界边
注:《杂阿含经》卷第49有偈云:“未曾远游行,而得世界边。无得世界边,终不尽苦边。以是故牟尼,能知世界边。善解世界边,诸梵行已立。于彼世界边,平等觉知者。是名贤圣行,度世间彼岸。”

于毁誉心无增减
视贤愚意不区分
注:《思益梵天所问经》云:“于毁于誉,心无增减。闻善闻恶,心无分别。于诸愚智,等以悲心。于上中下众生之类,意常平等。于轻毁供养,心无有二。于他阙失,不见其过。见种种乘,皆是一乘。闻三恶道,亦勿惊畏。于诸菩萨,生如来想。佛出五浊,生希有想。梵天,汝当以此十法,游彼世界。”

涅槃寂静波罗蜜
圆满菩提悉殿都
注1:波罗蜜:到达彼岸之意。
注2:悉殿都:令我成就之意。

知几知微知本末
见空见色见如来

不住涅槃真善逝
永离生死妙如来

众生洞视仅方寸
诸佛通观遍大千

得失忘也有何得
生死尽兮不复生

青史读完唯仰佛
红尘看破只低头

根尘以外无人晓
世界之边唯佛知
注:《杂阿含经》卷第49有偈云:“未曾远游行,而得世界边。无得世界边,终不尽苦边。以是故牟尼,能知世界边。善解世界边,诸梵行已立。于彼世界边,平等觉知者。是名贤圣行,度世间彼岸。”

三密瑜伽臻悉地
一门普入证菩提
注1:三密:即身密、语密(口密) 、意密(心密)。如来三密,是身语意三业,本来平等,三者皆遍满于整个宇宙。一切形色为身密,一切音声为语密,一切理则为意密。三密瑜伽(又作三密相应),指众生以身结上契印,口诵念真言,心观想本尊,则众生之三密与佛之三密相应融合,即可臻于即身成佛之境界。
注2:瑜伽:意译作相应。这是一种集中心力、精神的修行法。依调息等方法,集中心念于一点,修止观,而与正理相应冥合一致。这种修行法强调将心思集中于一点,或者始终保持一种空白的无系念的心理状态,以摆脱来自人体内外的干扰,获得解脱。
注3:悉地:意译为成就、完成、妙成就。于密教,指依诵持真言,以身、口、意三密相应,而成就世间出世间种种妙果。这种通过密法而得的觉捂,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境界。
注4:一门:指一德一智之法门,与普门(含摄总德全智之法门)对说。密教以大日如来为普门之尊,其他本尊为一门之尊。同时,又称“一门即普门”。《大日经疏》卷1云:“若诸行人殷勤修习,能令三业同于本尊,从此一门得入法界,即是普入一切法界之门。”

如来常乐而无受
菩萨大悲乃有施
注1:《大般涅槃经?如来性品》云:“不可动转无有尽灭,断一切受名无受乐,如是无受名为常乐。若言如来有受乐者无有是处。是故毕竟乐者,即是涅槃。”
注2:观世音菩萨又名大悲菩萨、施无畏者等。谓其悲悯、拔济众生种种痛苦怖畏。

不耽利养名闻恭敬
安住慈悲忍辱柔和

无所从来,实非诸相
得成于忍,不住其心(敬题《金刚经》)
注1:《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又云:“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又云:“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注2:《金刚经》云:“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得成于忍”,意为得以成就无生法忍。
注3:《金刚经》云:“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瓦砾偶抛,闻声悟道
桃花一睹,见色明心(敬题“云门声色”)
注1:云门声色:禅宗公案。云门宗祖师文偃禅师垂示彻悟者无差别一如之境界时,曰:“闻声悟道,见色明心。观世音菩萨将钱来买胡饼,放下手却是馒头。”后人称之为“云门声色”。又作“见色闻声”。
注2:闻声悟道:指香严智闲由耳闻击竹之声而开悟之公案。《五灯会元》卷9载:香严虽“识性聪敏”,然而参禅却不得力,久未开悟。一日芟草,偶抛瓦砾,“击竹有声,忽然省悟”。作偈云:“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
注3:见色明心:指灵云志勤从乍见桃花而悟道之公案。《五灯会元》卷4载:灵云久参未悟。后因见桃花而悟道,作偈云:“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能够安心,必生净土
即将成佛,须入重玄
注:安心:将心安住于一处,达到安定不动的境界。禅宗菩提达摩开其初;天台宗亦有安心之法,即止息心之散乱,观照自性清净,将心安住于法性之理;净土宗善导亦提出安心之说,认为安心是往生净土必备的条件之一,此安心即指《观无量寿经》所说的至诚心、深心、迥向发愿心等三心,若具足此三心,必可往生净土。

修定当初,犹迷影像
参玄到底,迥脱根尘
注1:南怀瑾《禅海蠡测》云:“若在禅定过程境中,心身内外,发现种种幻相之光,即为念力未定,心力交互于动静之间,摩荡发光,统为幻相。禅宗名为‘光影门头’、‘弄识神影子’。……若一著此等,即成魔事,被幻觉错觉所转,而成心理变态之精神病象矣。”
注2:参玄:指参究修学佛法之玄旨。
注3:百丈怀海禅师曰:“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天女散花,禅心不乱
羚羊挂角,悟迹难寻

圆满菩提,归无所得
妙深境界,向不可言
注1:《楞严经》云:“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摩诃般若经》云:“无所得,即是得,以是得,无所得。”又云:“知一切法不可得故,具足般若波罗蜜。”
注2:《胜天王般若经》云:“当知真如深妙,但唯智知,非言之能说,何以故?诸法真如过诸文字,离语言之境,一切语业不能行故。”《法华经》云:“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

叹大千世界不思议
入不二法门唯默然

不二法门,无言而入
大千世界,当体即空
注:当体即空:不待分析坏灭一切有为法之事体而直接体达其当体即空。也即一切存在皆无任何实体可得,万物就其体性而言,是空无自性的。所谓“因缘所生法,当体即空”。

大觉高深,无修无证
真如微妙,即有即空

放下万缘,一心寂寂
提来一念,万境如如

是里手能于当下觉
此中人只对目前言

方便度人,如来应世
慈悲济众,菩萨发心

大修行人,无私无畏
真解脱者,不悔不忧

闻未曾闻,生大欢喜
至无所至,是真出离(集句)
注:《大宝积经》卷15云:“复次自梦闻未曾闻法。”《华严经》卷21云:“知佛神力无量无边,生大欢喜。”《思益梵天所问经》卷3云:“佛所说法,至无所至。”《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3云:“思惟彼道,是真出离。”

离无所离,至无所至
见未曾见,闻未曾闻(集句)
注:《圆觉经抉隐》云:“至此离无所离,遣无所遣,斯名幻灭清净。”《思益梵天所问经》卷3云:“佛所说法,至无所至。”《一字佛顶轮王经》卷1云:“是会一切诸大菩萨,睹斯神变,见未曾见。”《大宝积经》卷15云:“复次自梦闻未曾闻法。”

发妙明心,离一切相
得清净眼,见十方空(集《楞严经》句)
注1:《楞严经》卷1云:“惟愿如来,哀愍穷露,发妙明心,开我道眼。”
注2:《楞严经》卷2云:“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注3:《楞严经》卷1云:“亦令十方一切众生,获妙微密,性净明心,得清净眼。”
注4:《楞严经》卷3云:“是诸大众,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见十方空,如观手中所持叶物。”

悟众生皆佛即成佛
了万法唯心则息心

一念圆通,如来感应
万缘俱寂,不入轮回

闻此名时,心开意解
遇斯光者,垢灭善生
注:《无量寿经》云:“遇斯光者,垢灭善生。”

是色皆空,随它怎样
此心自在,到处悠然

观万法皆空如梦幻
得一尘不染泯踪痕

住如如心,离非非想
解空空义,得无无明
注1:《佛性海藏智慧解脱破心相经》云:“无心非无心,有心非有心,住是如如心,四毒则无病。”
注2:《楞伽经》卷3云:“诸法无自性,亦复无言说,不见空空义,愚夫故流转。”

身外看穿,无非累赘
心中放下,却有余闲

得坚固法身离有漏
破俱生我执入无为
注1:碧岩录八十二则曰:“僧问大龙:色身败坏,如何是坚固法身?龙云:山花开似锦,涧水湛如蓝。”
注2:俱生我执:谓于五蕴等法中,强立主宰,妄执为我,与身俱生,称为俱生我执。

般若观空,菩提离相
涅槃灭苦,寂静无为

为一切众生,寻求解脱
向十方诸佛,学习修行(敬题“新发意”)
注:新发意:又作新发心、初发心、初发意。即新发菩提心而入佛道之谓。初发意之菩萨相当于五十二位中之十信位;以其修学佛道日浅,故又称新学菩萨。

修到起心动念皆禅意
便知鸟语溪声尽法音

圣不立知,见见见,见性
佛无所说,如如如,如空

如来等视众生犹一子
菩萨谛观万法息诸缘
注1:《大般涅槃经》(南本)卷5云:“如来等视一切众生犹如一子。”
注2:诸缘:色香等百般之世相,总为我心识之所攀缘者。

道本平常,既无得亦无失
行臻卓绝,不成功便成仁
注:成仁:指为了理想、事业或道德准则,不惜舍弃生命。语出《论语》:“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在此指诸佛菩萨为成就无上菩提而发弘誓。《大庄严经》载:释迦经六年苦行,仍不能证道。乃弃苦行,于吉祥草上,结跏趺坐,端身正念,发大誓言:“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经过七天七夜的禅定思惟,终于大彻大悟,成就佛道。

正等妙圆,不出群生本觉
慈悲喜舍,皆为大德真心
注1:本觉:指本有之觉性。《大乘起信论》认为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是生灭心之所依,此如来藏即是本觉、心真如、自性清净心,这是人本有的佛性,亦即最高主体性。这也是一切修行与成佛的基础,故成佛实是一种返本还原的表现。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云:“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注2:大德:原为佛的德称;今多作对修行者的敬称。律本中为比丘或年长比丘的尊称。后转为对僧中有德者的尊称,乃至四众弟子中有德者的尊称。

本无月缺月圆,它随顺你
虽有花开花落,你任由它

妙观一切众生,同成正觉
普见十方诸佛,示入涅槃

日出照高山,闻道有先后
川流归大海,入门无等差
注:智者大师将佛所说之一代圣教,判为五时:(1)华严时,如“佛日初出,先照高山”(2)鹿苑时(亦称阿含时),如日照幽谷;(3)方等时,如日照平地;(4)般若时,如日照禺中(巳时);(5)法华涅槃时,如日轮当午之时,最为圆满。

具手眼人,自可空拳夺刃
无功夫者,岂能斗胆捉蛇
注1:具手眼人:指对事物具有特殊之能力或见识的人。禅宗所谓具眼,即能彻见诸法实相。
注2:功夫:又作工夫。禅宗多用于指思惟辨道之事。有程度与时间二义。

我法妙难思,惟有拈花笑
禅心空费解,且听弹指声
注1:《妙法莲华经》云:“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
注2:拈花:“拈花微笑”为佛教典故,禅宗用以指以心传心。后世以拈花微笑比喻参悟禅理,或可比喻为会心或默契之意。
注3:弹指:禅宗常以弹指、扬眉、棒喝等作为接引学众的方便。贯休禅师有诗云:“禅客相逢只弹指,此心能有几人知。”

读贝叶真经,得一心了了
参莲华妙谛,悟万法如如

得智慧慈悲行愿之成就
具善根福德因缘而往生

万法唯心,心性自然成自在
三车济众,众生如实见如来
注1:万法唯心:与万法唯识、三界唯心等义同。指宇宙万有、一切现象无一不是由心识所变现。憨山曰:“佛祖慧命,只有八个字包括无余: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注2:心性:不变的清净的本心本性。这是众生的本质,是成佛的基础。
注3:自然:又称自然法尔、法自然。指不加入任何其他力量或造作,自己而然,谓之自然。依本觉的内熏或真如熏习,不依其他的教法与助力,而自然地觉悟,称自然悟道。佛与独觉能无师自悟,自然地生起无漏智慧,而同时得具足戒,称自然得。
注4:《成实论》卷1云:“如来者,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大智度论》云:“如实道来,故名如来。”《大日经》卷1云:“云何菩提?谓如实知自心。”

尚未入流,随缘方便谈何易
若非登地,发誓出离才是真
注1:入流:又作逆流、预流,即须陀洹,为声闻乘四果中最初之果位,又称初果,即断除见惑之圣者所得之果位。入流,意即初入圣者之流。亦可指入法性之流,回归于法界本体;乃修禅定所达到的一种境界。
注2:登地:天台宗所说依菩萨行而登入初地之阶位。菩萨登入初地,即开始断除部分烦恼,求证部分真如之理,永不退还三界之迷境,可渐次进至佛果。

深植善根,童子聚沙成佛道
明知幻相,文殊持剑刺空身
注1:《法华经?方便品》云:“若于旷野中,积土成佛庙,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
注2:《大宝积经》卷105载,文殊菩萨为使五百菩萨证“无生法忍”,手持利剑向佛刺杀。诸菩萨由此证得“无生法忍”,并同声说偈道:“文殊大智人,深达法源底。自手握利剑,驰逼如来身。如剑佛亦尔,一相无有二。无相无所生,是中云何杀?”

无物能留,半片残云飘岭后
有何可得?一轮圆月挂天边

圣不立知,见见见,见犹离见
佛无所说,如如如,如是妙如

对明白人莫说空,亦莫说有
于无知者可言有,不可言空

我色是空,树影婆娑随你踩
此心自在,花枝招展任人评

一旦悟空,空处能观真佛现
九年面壁,壁中可见妙人来 
注:真佛:指报身佛;系对于化身佛而称为真佛。又指无相之法身。

见诸法空虚,此身去直登彼岸
念众生平等,三人行必有我师
注: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众善奉行诸恶除,当前成极乐
一心识得万缘息,随处见如来
注1:《灵云法语》云:“最初的即是最末的,最浅的就是最高深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注2:《彻悟禅师语录》云:“万缘放下,一念单提,如救头燃,如丧考妣。”又,憨山《参禅切要》云:“若证悟者从自己心中朴实做去,逼拶到山穷水尽之处,忽然一念顿歇,彻了自心,如十字街头见亲爷一般,更无可疑,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亦不能吐露向人,此乃真参实悟。”

羊车度己,鹿车度亲,牛车度众
下士印泥,中士印水,上士印空
注1:羊车、鹿车、牛车合称三车。羊车形容声闻乘只能自度;鹿车形容缘觉乘能自度兼度亲属;牛车形容菩萨乘不仅能自度,而且能普度众生。
注2:《大慧普觉禅师法语》卷20云:“上士闻道,如印印空;中士闻道,如印印水;下士闻道,如印印泥。”

及至空心,三千世界何须空也
真能度己,无量众生焉有度哉
注:《金刚经》云:“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又云:“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

菩提萨埵耶,贪瞋痴慢疑俱寂
般若波罗蜜,色受想行识皆空

观一切有为毕竟空,即观实相
见十方无碍圆通了,则见如来

内外顺违时刻观,善观无滞碍
爱瞋苦乐在于转,能转即如来
注:《楞严经》卷2云:“若能转物,则同如来。”

圣不立知,见见见知,见非知见
佛无所说,如如如说,如是说如

修无修法,法无法时,随时放下
觉所觉空,空所空灭,寂灭现前
注1:《佛说四十二章经》云:“佛言: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注2:《释迦牟尼佛付法偈》云:“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注3:《楞严经》卷6云:“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于解脱道,入解脱门,则为解脱
以轮回心,生轮回见,不出轮回
注:《圆觉经》云:“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

佛祖拈花,迦叶破颜,心相印矣
达摩面壁,神光断臂,法易得乎

翻身触破大虚空,悟乾坤颠倒
处世敢担真道义,使社会安宁

境与智称,以如如智,契如如境
形由心造,随种种心,得种种形
注1:如如智:契于如如理体之智,谓之如如智;如如境:如如之理体为如如智所契之境者。《佛性论》卷2云:“言如者有二义:一如如智,二如如境。……以如如智称如如境故。”
注2:《成实论》卷8云:“诸畜生随种种心,得种种形。”

发如如不动妙明心,即心成佛
愿世世常行菩萨道,得道度生

天边月,海底山,禅心寂定常如意
风里灯,波中影,杂念纷然不自由
注1: 禅宗有云:“八风吹不动天边月”。
注2:《大智度论》卷26云:“乱心中不能得见实事,如水波荡,不得见面,如风中灯,不能得点。” 

唯智者能知足,唯贤圣能知本末
与夏虫莫语冰,与俗凡莫语鬼神

莫信口胡言,说什么秽欲无妨修净法
须亲身实证,论究竟俗知岂可会真如

直趣菩提,无境无人,五蕴皆空观自在
远离颠倒,非声非色,一心不乱见如来
注1:直趣菩提:(1)不须假借一切方面假说的修业,而顿然臻至佛果的无上觉悟;(2)初发心时即直接成就佛果。
注2:《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又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又,《肇论新疏》云:“涅槃之道非声非色。”

大行大愿大智大悲大雄大力大方便
妙色妙空妙心妙法妙果妙因妙庄严

命终心不死,心死色难空,色空真解脱
身痛器犹存,器存根未净,根净大圆通

下士求福乐,中士求出离,上士求普度
小隐在山林,大隐在城市,真隐在内心

上根闻则信,中根劝则信,下根痛则信
顿悟知而行,渐悟学而行,不悟困而行

论本性,都言佛在心中,三无差别谁能信
说当前,虽解钱归身外,一有盈亏意可平
注1:本性:佛教指固有之德性,即常住不变之绝对真实者。
注2:三无差别:指心、佛、众生三者在本质上无差别。

理须顿悟徒寻觅,忽于顶上闻雷,即开正眼
事在渐修非自然,及至心中无色,乃入空门
注1:《禅海蠡测》张无诤跋云:“其或顶上闻雷,豁开正眼,彻底掀翻,失声一笑,始知截流一句,不涉唇吻,堂堂岁月,空费草鞋。从此虚空为口,万象为舌,灯笼露柱,昼夜常说,刹竿倒却,处处逢渠矣。”
注2:《楞严经》卷10云:“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此第尽。”又,《楞严经》卷3云:“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法悦难言,刹那触闻奇妙光音,亲历极端境地
神通莫测,忽然超越三千世界,遍知一切心行
注:法悦:又作法喜。由法、真理而来的喜悦,依于佛法而来的喜悦。

三密无边,三事无穷,三法无差,究竟三车无异
一尘不染,一丝不挂,一心不乱,终归一念不生
注1:三密无边:指如来三密,是身语意三业本来平等,三者都遍满于整个宇宙。
注2:三事无穷:即三事无尽。菩萨在修道的过程中,有三种无穷无尽的努力:布施无尽,持戒无尽,博闻无尽。
注3:三法无差:心、佛、众生三者,在本质上没有不同之处;亦即三无差别。
注4:三车无异:《法华经?方便品》云:“诸佛如来,言无虚妄,无有余乘,唯一佛乘。”又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

见如破石,行易知难彻悟难,看穿以后无余事
修若断丝,行难知易空谈易,做到之前应少言
注1: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注重强调“知易行难”,如《伪古文?尚书?说命》云:“非知之艰,行之维艰”。民谚亦有云:“三岁小童识得,八十老翁行不得”。明代王阳明在其“知行合一”说中提出:“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孙中山在其《孙文学说——知难行易的思想建设》中更是明确提出“知难行易”的思想。
注2:佛教有云:“见道如破石,修道如藕丝。”盖于见道可断之迷理惑,其性虽猛利,却易断除,故譬如破石;然于修道可断之迷事惑,其性虽钝弱,然断之反难,故譬如断丝。

污辱突来,若能抬眼相迎,而神情不改,即真禅定
秽坑才出,又要转身投入,且本质依然,乃大慈悲

历经艰苦再回头,水远山长,此身仍旧而恍如隔世
抛弃尘劳常放眼,天空海阔,满目依然却换了人间

朝此山来,见宝地清凉,峰秀谷幽,眼前草木有灵气
悟其道去,得禅心自在,情空惑尽,身外乾坤无俗尘
注:清凉:佛教常以清凉喻涅槃之无热恼境界。“宝地清凉”,既含环境清幽凉爽之意,又含佛教宝地之超然境界之意。

化城如岛,山清水秀港湾好;万里归途,勿忘此间非故土
因地启航,海阔雾浓风浪狂;三生遂愿,将登彼岸彻真源
(仿减字木兰花词谱联)
注:三生:(1) 指前生、今生、来生。又作前世、今世、后世,或宿世、现世、来世等。(2)三生成佛之略称。华严宗谓众生因见闻、解行、证入,而于三生之中即能圆成佛道。又,净土宗亦有“三生果遂”之说,即第一生闻听佛名,第二生勤行念佛,第三生即得往生。

超越时空,独尊三界,普光普照,妙法妙施,我佛堪称至矣
服膺因果,分证一如,正念正行,深心深信,其人可谓善哉
注:分证:又名随分觉,即随着一分之断惑而多得一分之证悟。

佛语无虚,佛语不诳,佛语柔濡,佛语精微,佛语稀奇难值
梵音正直,梵音和雅,梵音清彻,梵音深满,梵音周遍远闻
注:《长阿含经》卷5云:“其有音声,五种清净,乃名梵声。何等五?一者其音正直,二者其音和雅,三者其音清彻,四者其音深满,五者周遍远闻。具此五者,乃名梵音。”

栩栩三千世界,若掌中视果,陶匠抟泥,蓦然呈现眼前,真妄皆空穷本际
如如一念菩提,胜梦里入槐,樵夫观弈,刹那贯穿无限,始终双泯证圆融
(敬题“三昧发得”)
注1:三昧发得:进入三昧状态之境界;即起正智慧而开悟真理,故以此三昧修行而达到佛之圣境者,则称三昧发得或称发定。谓由专念之法而心住一境,遂得圣境现前,称三昧发得。
注2:佛经中常称佛菩萨罗汉等,观世界如观掌中之阿摩勒(又作庵摩罗)果。阿摩勒果为产于印度等地的热带植物(阿摩勒树)之果实。《楞伽经》云:“如来者,现前境界,犹如掌中视阿摩勒果。”《楞严经》卷2云:“而阿那律见阎浮提,如观掌中庵摩罗果。诸菩萨等见百千界。十方如来,穷尽微尘清净国土,无所不瞩。众生洞视,不过方寸。”
注3: 《维摩诘经?不思议品》载:“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断取三千大千世界,如陶家轮,著右掌中,掷过恒沙世界之外,其中众生不觉不知己之所往,又复还置本处,都不使人有往来想,而此世界本相如故。”又,《维摩诘经?见阿閦佛品》亦载:维摩诘在三昧定中,现神通力,以其右手,象陶匠抟取陶泥一样,断取妙喜世界,放到娑婆世界来。
注4:本际: 指根本究竟之边际,即绝对平等之理体;多指涅槃而言。又叫真际, 实际。《圆觉经》云:“平等本际,圆满十方。” 
注5:樵夫观弈:即“柯烂忘归”之典故。《述异记》卷上载:王质入山伐木,见几个仙童在下棋唱歌,便在旁边看。过了不久,他出来时,只见斧柄已烂尽。回到乡里,已没有同时代的人了。
注6:梦里入槐:即“南柯一梦”之典故。《南柯太守传》载:淳于棼有一天在门南一棵大槐树下喝醉了。恍惚间被人带进树洞,只见洞中晴天丽日,有一槐安国,国王招他为附马,并任命他为南柯太守。在那里三十年,荣华富贵,显赫一时。后来敌国进犯,他出征兵败,不久公主夫人也去世了。他失去国王宠幸,被遣送回家。淳于棼一觉醒来,原是一场梦!根据梦境挖开槐树下面的洞,只见有无数的蚂蚁居住其间。

     
 

-------------------------------------------------------

来源:水流云网经肖大志先生允许刊登此书,其版权为作者所有,转贴请注明。

(前一版:触闻集——佛教对联1200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