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云网主页 >> 对联大观 >> 《动人两行字》

 

 

《动人两行字》
无穷江月

第二章 心灵

小引

多年在外,常在不知不觉中想起家乡,家乡的小溪、田野,后面的山,前面的海,那古朴的家居,那邻厝的夜笛,和那说不清的家乡的种种。可回乡的第一天,啥都认不出来了。家乡发生了巨大变化,童年时很熟悉的许多景致,在梦里常见到,现在都不见了。但是,有一样没变,那就是家乡还有父母双亲。我不能只说家乡变化太大,我自己变化也太大。单单我的口音变化就很大,南腔北调。我自己纯正的乡音是找不回来了。是父母的一声呼唤,才把我带回从前听惯了的乡音。在那一刻,我知道我确实是回到家乡了。

回乡
入眼已非勾梦景,
动心还是唤儿声。


一、亲情

从十月怀胎,婴儿还没有出生时,父母亲就开始和子女建立起一种特殊的感情。婴儿出生后,眼看着他吮吸乳汁、咿呀学语,趔趄学步,摔到跌爬,他的一顰一笑,一动一静,全都在父母亲的注视之中,全能引起父母亲喜悦或焦虑。投进去无数心血,眼看他慢慢成长,对他的爱有增无减。从儿女的角度,自从一出娘胎,一张嘴,就是母亲甘甜的乳汁;一睁眼,就是父母亲充满关爱的面容。他们也许会以为父母亲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但他们逐渐懂事,开始懂得父母亲为抚养儿女,多么艰辛,多么不易。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父母亲的爱日益增加。父母亲对儿女的爱,儿女对父母亲的爱,还有其他家人之间的爱,都是特殊的情感,我们把它叫做亲情。亲情几乎是淌流在每条血管的血液中,编码在每个细胞的基因库中,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得到强化,是人种得以生存和延续的基础。它几乎是出自天性,经过家庭的温暖和滋润,日益加强。对联所表现的的情感,就有这种近乎天性的亲情。下面引几联说明。

给我儿(作者:怀抱昆仑)
有生止八月,幸耶哀耶?人世无须来历阅;
就泪草两行,挽亦嘱亦,往后莫要再轮回。(1)

作者的儿子来到世上才八个月就夭折了。对于对他寄托满怀希望的父母,是多么大的打击啊!这位联友痛定思痛,平静心来,写了这联。虽然说的是豁达语,说儿子无须经历人生的艰辛,然而其痛犹在。特别是下联希望他不要轮回转世,其实是说父母很难再经历这样的奇痛了。联语真情历历,催人泪下。对于这个婴儿,八个月的亲情,就是一生的亲情,而且是特别强烈的亲情。

25岁自题兼给妈妈(作者:谢青堂)
遥思二十五年前,我母痛何极!忍又忍,挨又挨,犹自默诵观音,求一个平安宝宝;
谁料九千余日后,是儿顽不肖。家无家,业无业,剩今独守黑暗,哭几声亲爱妈妈。(1)

这是作者25岁生日的感想。上联想象当时母亲生他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痛苦,下联感叹自己如今还没多大成就,无以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辜负了她的期望。这副对联的可贵之处,在于处处从母亲的角度着想,一片真情,跃然纸上。有儿如此说,妈妈也该满足了。作法上,运用重字技巧,娓娓动听。

领养女(作者:梅闲人)
愈了心伤,为有亲恩如水;
抛开旧事,原来风雨无痕。(1)

这副对联源自一个动人的故事。说的是一个女孩在快乐中单纯地长大,却在一个偶然的时刻,因偷看了养母当年的日记,知道了自己被领养的身世。那一刻,她感觉世界坍塌了。是养父母含泪深情的劝慰,使女孩明白了她不应伤心,因为,她有更多的人关爱。养父母这些年来一直悄悄地给她的生父寄的相片,怕他过于想念。他们本想大学毕业后告诉她这些事的,现在她却提前知道了。在她中考结束后,养父母便带她回了一趟家乡。无私的亲情抚平了她心灵的创伤。本来,是伤总有痕,能达到伤愈而无痕的,则只有靠无私的亲情了。亲恩如水,长流不断,风雨无痕,宛如奇迹。亲情在绝大多数的时候,都与血缘有关。但仅仅靠血缘是不够的。是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无微不至,无时无刻的关爱,结成牢了不可破的亲情。有血缘的亲情,固然温馨,无血缘的亲情,更加可贵。

挽乳母(作者:曾国藩)
一饭尚铭恩,况曾保抱提携,只少怀胎十月;
千金难报德,即论人情物理,也当泣血三年。(2)

一饭铭恩、千金报德,出自韩信故事。汉代军事家韩信少时贫寒饥饿,在河边钓鱼,漂母(漂洗丝棉的老年妇女)见他饥饿,给他饭吃。后来韩信封楚王,以千金报答漂母(3)。上联说,给吃一顿饭,尚且要记住恩情。何况乳母保抱提携,把我带大,除了没有怀胎十月,其他的和母亲没有两样。下联说,即使千金也难报答,从平常人情上说,我也该像对待母亲一样,哭泣三年(三年服丧期)。作者是清朝朝廷大员,但也表现出和常人一样的感情,而且非常真挚,非常感人。这个例子,进一步说明对联中表现的亲情,虽然不一定是血缘亲情,却非常可贵。

挨父痛骂(作者:弦歌)
怪我本无能,未有胸襟容块垒;
喜父犹不老,蛮多气力骂儿孙。(1)

充满亲情的家,日子并不都是在和和气气中度过的。亲人之间常有摩擦,产生不愉快,有时甚至动手脚。这副对联挑选了这么个场面,写作者挨父痛骂后的心情。挨骂的心情可想而知。人有本能,饿了想吃,渴了想喝。人有本能性的情感,要求得到满足就高兴,得不到满足就生气,遇到危险的事感到害怕,进而逃避。所以挨骂后的本能性情感是很沮丧。不过,这样的情感是原始性的。这副对联所表现的,已经超出原始情感的范围。上联怪自己胸襟不够宽大,不能容下块垒(指郁结在心中的气闷)。能说自己容不下块垒,实际上已经容了,至少部分容了。下联转而表达高兴的情绪。为什么高兴?因为父亲不老,还有力气骂儿。这下联写得出人意料之外,却是非常亲切,父子之间的亲情,表露无遗。

我的现实生活(作者:弦歌)
累我三餐事,
开心四口人。(1)

充满亲情的家,日子也并不都是在舒舒坦坦中度过的。现实中,初为人父,初为人母,一般都是年轻人,经济条件并不充裕,常常为了饱腹而奔波,日子过得辛苦。上联说的累我三餐事,就是这种辛苦。不过,辛苦归辛苦,这家四口人还是很开心的。是亲情支持这种苦中有乐的心境。

图(作者:班主任)
说什么辛苦,有你相扶,已是人间好风景;
看淡了悲欢,和他偕老,早成心上大关怀。(1)

这副对联的题材是一幅图片,上面是一对年纪很高的夫妇在相扶走路。所谓牵你的手,走咱的路,真是一幅相濡以沫图!他们共同度过了将近一生,经历了多少辛苦,多少悲欢,白头偕老,依然相扶相携。他们相互关怀,构成了人间的大好风景。说亲情,还有什么样的亲情能比得上这份深情!

从微观看,亲情是维持家庭结构完整的重要心理支柱。从宏观看,由于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亲情是稳定社会结构完整的重要心理支柱。从眼前看,亲情是保证幼有所依、老有所靠的纽带。从长远看,亲情是维持人类种族顺利延续的关键。由于它的重要性,人类社会以它为基础形成出一套套与其想匹配的道德伦理观念。其中有尊老爱幼的美德,也有把一个家庭捆绑成服从家长意志的传统观念。亲情和伦理缠在一起,很难分开,因此而产生的情感也是多种多样,并非样样都那么纯洁。当然也有缺乏亲情的情况。就像非血缘的人之间可以产生亲情,有血缘的人之间也可能缺乏亲情。所以我们不能认为亲情没什么希奇,不值得珍惜。对联对与亲情有关的情感并不是毫无挑选地一一给予表现,而是加以筛选过滤。对联表现的是真善美的完美结合。表现近乎天性的亲情,是真;表现和美德融合的亲情是善;表现得生动、独特、温馨、动人,是美。回头看看以上几个例子,都可以看出对联中的真善美。


二、乡情

人一般要在某个地方生长。旧时候,一个人一般只在一个地方度过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甚至一生,这个地方多半也是他出生的地方。这是他的家乡。即使在现代社会,随父母迁移的频率增大,但一般还是在比较固定的地方生长。这种地方即使不是出生地,也被认作家乡。年幼人和年轻人,没有成年人那么多的世事要应付,没有那么多的杂事干扰,分散注意力。他的头脑,可以尽情地吸取周围的信息,不管是有意吸取的信息,还是无意吸取的信息,他都存储在心理结构中。特别是一些毫不起眼的事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渐渐沉积在内心世界的某个地方。这些事物,可能非常平常,山路,溪桥,树木,房屋,俚语,俗调,从来没有引起他的特别注意。直到有一天,他在外地谋生奋斗,这些事物在他脑海里才渐渐鲜明地显现出来。随着在外地逗留的时间的增长,儿时的印象越来越明显,心里的某种情感越来越强烈。他说不清楚,这种情感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但他知道,这种情感挥之不去,注定要伴他一生。这种情感,是对故乡的爱恋,我们把它叫做乡情。下面引几副关于乡情的对联。

家乡(作者:老海)
数篙鸟去三千水,
一望风来十万松。(1)

故园春雨(作者:莲心儿)
故园底蕴浓,招来紫燕绕梁,黄莺出谷;
春雨风头足,惹得梨花抢白,柳叶垂青。(1)

这两联写的都是家乡的风景。老海写家乡的山水,壮阔舒展,颇为迷人。莲心儿以拟人的笔法写故园春雨,构思奇妙。两联都写出家乡的特色。家乡是处处都美吗?我看不一定。但怀着对家乡特殊感情,总能看到家乡特别迷人的地方,才写得出这等文字。家乡真正的底蕴是什么?我看是每个人心中那浓浓的乡情。

乡情(作者:清时有味)
迷却南北,迷却西东,未迷却回乡小路;
负了春秋,负了冬夏,莫负了白发高堂。(1) 

家乡在脑子里最清楚的时候,是看不到的时候,也就是身在他乡的时候,因为这时候对家乡的思念很强烈。上联说,即使迷了东西南北,也不会迷了回乡小路,可见家乡已经深深地印在脑海里了。下联说,即使辜负春夏秋冬的美景和年华,也不要辜负白发双亲。请不要忘了,家乡除了家居景物外,还有人。而最让人思念的人就是亲人,特别是双亲。家乡和亲人是不可分割的,所以亲情和乡情也是不可分割的。我们说乡情近乎天性,一是因为它从出生时就开始累积,二是因为它总是伴随的亲情。这副对联从某个角度写这种不可分割的的亲情和乡情。而小引里所引本人写的联,是从另一个角度写这种不可分割的的亲情和乡情。乡情里渗透着亲情,亲情里渗透着乡情,这种交融的情感,自然而亲切,特别动人。

自题(作者:佚名)
独立小桥,人影不随流水去;
孤眠旅馆,梦魂曾逐故乡来。(4)

这副对联抒发羁旅感受。上联,作者独自站在小桥上,看着水流去,影子却去流不去。作者心有所思,身子无法到想到达的地方,希望至少影子能去,可惜连这个愿望也不能实现。如果说上联没点出作者为何所羁,欲向何处去,那么下联就交代清楚了。他是羁旅他乡,独自睡在旅馆里,只有在梦里让魂魄回到故乡。重重的乡愁,挥之不去。

乡思(作者:老海)
为谁淡了凌云志,
使我苍然望月时。(1)

乡思(作者:上官匙儿) 
遥思羁路寒到月,
久客乡心老于山。(1)

这两联写思乡之情。老海说,思乡到了淡了凌云志的地步,以至要苍然望月,乡思之深,可见一斑。上官匙儿说,久客乡心老于山,把这乡思从心里写到眼外,苍凉得很。

有感(作者:资北儒生)
何止穷途八百里?放孤胆南行,足绊荆棘难却步;
已然屈指两千天. 化幽思北去,我非意气不归乡。(1)

这副对联写离乡南行奋斗,虽然路途艰难,还是难以阻挡步伐。算算已有五六年光景,还不能还乡。不是不想回,而是不能回。人在他乡,也许没有混出个名堂,至少对自己奋斗的结果赶到不满意。也许事业有成,不得抽身,处于想回乡但不能回的境地。我非意气不归乡,含有许多无奈。说不归乡时便有想归乡的愿望。

有感(作者:一散人)
在难能喜庆时,重回故土?
于无可流连处,大醉他乡。(1)

这副对联写人在他乡的另一种心情。人遇到不顺事,难能喜庆时,是不是重回故土?不能肯定。他乡已经无可流连,故乡还不能决定回去,所以先在醉乡徘徊一回。联中也是许多无奈。以上两联写的是比单纯的思乡更为复杂的心情。人在家乡,自有不满足处,否则为什么要出来。但在他乡,恐怕会有更多的不如意事。遇到这种情况,当然不会卷起铺盖回乡。不说锦衣还乡,也得弄出点名堂来才回去。身不能回家乡,心思却不知不觉地回去了。

家乡有不亚于地极的磁性,时时在吸引游子。家乡有不断的呼声,时时在召唤游子。家乡是坐标的中心,人如线,从这里出发,心如点,向这里回归。不管是春风得意,还是秋叶飘零,家乡都是心灵的归宿。从这个心灵归宿释放出的对联文字,打动着还在他乡流连的无数心灵。


三、友情

如果说幼年对亲情和乡情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那么,当人逐渐成长,开始接触家庭以外的人,或一起长大、或一起学习、或一起工作、或一起奋斗,甚至一起流血牺牲的人,必然也会和他们建立某种特殊的情感关系。这种关系的基础是共同的爱好、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事业、共同的经历、共同的体验。如歌曲《同一首歌》所唱:“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同样的欢乐给了我们同一首歌。”在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分享喜悦、分担痛苦的过程中,在心灵深处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友爱情感。这种情感,就叫做友情。下面引几副关于友情的对联。

重逢(作者:魏春雷)
十载又春风,往事如昨,朱颜未改;
三礁飞逸兴,涛声依旧,鸥影不孤。(1)

根据作者说明,这副对联写与朋友重逢于兴城,同游兴海之滨,观海听涛,飞觞醉月,畅叙别情,感慨系之。上联说岁月虽去,往事回想起来,还像在昨天。特别是结句“朱颜未改”,让人觉得情怀依旧。照说十年不算太短,十年的时光流逝,但没觉得人的容貌有什么变化。变化肯定是有的,只是在没改变的旧日情谊中,显得不起眼。下联说,重逢时兴致很高,只觉得涛声依旧,鸥影不孤。涛声依旧,因为往事如昨。鸥影不孤,因为朋友重聚。相见之欢,故友之情,溢于言表。

题同学会(作者:慕容泊尔)
遥想当时,青涩年华,曾感慨情怀似梦;
相逢一刻,阑珊灯火,又细数岁月如歌。(1)

同学聚会,忆旧叙今。旧梦回时,多少青春岁月已逝。但同学们并不伤感年华老去,也不夸耀如今的成就,或抱怨眼前的得失,只把过往细数,把岁月当歌。如此同学情谊,平和温馨,回味无穷。


自题(作者:孙星衍)
莫放春秋佳日过,
最难风雨故人来。(5)

上联说,无风无雨的春秋佳日,不要放过,要抓紧玩赏。春景秋景,多彩多姿,作者兴致勃勃,意趣盎然。到了下联,风雨的日子里,本来很高的兴致被风雨打断,可能非常懊恼,忽然有老朋友来访,非常难得。本来,即使无风无雨的日子,有朋友来,也是很值得高兴的事。何况凄风苦雨的日子,朋友不请自来,欣喜的心情可想而知。一句“最难风雨故人来”,透露出非常感人的友情。

前一章引过康有为挽谭嗣同联:“复生不复生矣,有为安有为哉?”谭嗣同和康有为都是著名维新派首领人物,有过共同的理想,都是为了强兵富国。谭嗣同在变法失败后,引颈就义。康有为在十几年后还为这位同志战友念念不忘,可见友情之深。

朋友在你伤心的时候安慰你,在你需要的时候帮助你,他可以为你,或为彼此之间的共同理想作出无私的牺牲。他也许有时也需要你安慰,也需要你帮忙,但他不会以为曾经对你的帮助而要求对等的回报。那种交易式的交往,不是真正的朋友之间的来往;由此而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不算友情。真正的友情,是奉献式的,不求回报的。从以上所引几联中可以看到,友情可以淡薄,可以浓烈,但不管怎样,都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情感。对联所表现的友情,是高洁的友情,是发自内心的情感。


四、爱情

在诸多种友情中,有一种很特别,也很普遍,那就是以性吸引为生理基础的喜爱之情。这种情感或许以相貌吸引开始,但最终发展成具有互相关心、互相体贴、心心相印的心理基础的稳定情感,叫作爱情。爱情很特别,因为它和其他的友情有明显的区别,那就是它的排斥性。人可以对许多人有友情,所以一般的友情具有包容性。相爱的人容不得对方还对其他人产生类似的情感。所以爱情具有排斥性。这种排斥性在旧时社会环境里,可能会受到压制。一旦社会环境趋于自由平等,这种排斥性又会回归到它应有的地位,占据上风。爱情又很普遍,因为性吸引是成熟人的天然生理需求,还因为友情是人类的普遍情感。爱情还有个特点,那是它的难把握性。虽然知道爱的是谁,但对于爱到何种程度,是不是真的爱上了,都说不十分清楚。或许爱情是又神秘又强烈的情感,所以不易把握。对于这种既特殊又普遍而且难以把握的的情感,有必要专门引几联加以说明。

春(作者:白衣孤鸿)
至爱有多深?情缘一念之间,说不出诸般道理;
斜阳谁最美?我想千年以后,依然是那个黄昏。(1)

作者心中有个故事,发生在春天里的某个美丽的夕阳西下的黄昏。上联问,至爱有多深?认真想想,还真说不出道理。这种说不清道理的情感,正是爱情的体现。下联再问,斜阳下谁最美?答案似乎已经有了,所以下面不给予正面回答,而是想象千年以后,依然记得这个黄昏。心中的情人,始终没有正面出现,但在黄昏特有的色彩中,显得格外美丽动人。那个黄昏有多美,这段情就有多深!

无题(梅闲人)
若能恕我千般妄,
只想还他一点真。(1)

享受爱情的双方,不会永远如胶似漆地过着童话般的甜蜜生活。除了爱,人还有习惯、性格、意志、理想等等,还有生活中种种不如意,会任性发泄情绪,伤害感情。当然,有牢固爱情的滋润,生活中种种风波就容易平息。这副对联写的是对种种任性的后悔,表现出爱情的纯真。

读《牡丹亭》(作者:桐花万里)
休将俗念看轻贱,
别有痴情越死生。(1)

《牡丹亭》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贫寒书生柳梦梅梦见在一座花园的梅树下立着一位佳人,从此经常思念她。南安太守之女杜丽娘,在梦中见一书生前来求爱,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醒来后因相思一病不起,死后葬在花园的梅树下。三年后,柳梦梅赴京应试,借宿梅花庵观中,拾得杜丽娘画像,发现杜丽娘就是他梦中见到的佳人。杜丽娘先魂游后园,与柳梦梅再度幽会,继而起死回生,与柳结为夫妻。这副对联借传奇写青年男女的爱情,虽是俗念,人人都有,但是很高洁,不可看轻。下联说,爱情入痴,连生死也可以超越。“别有痴情越死生”,不但切合《牡丹亭》的传奇故事,更是道出爱情在人们心中的份量。

永恒的拥抱(作者:无穷江月)
同行无计程,与子相扶,走过沧桑还缱绻;
刻骨五千次,当时有愿,约成生死不轮回。(1)

意大利考古学家在该国北部城市曼托瓦(Mantova)附近发现了一对新石器时代的合葬人,两人保持着拥抱的姿势,距今已有5000至6000年。领导发掘小组的考古学家埃莱娜•梅诺蒂(Elena Menotti)称:“以前还没发现过新石器时代的合葬,更不用说两人还相互拥抱着了 – 他们是真的拥抱啊。”梅诺蒂确信,他们是一男一女,去世时很年轻。2007年二月媒体报道此事时,附有一张两副骨架紧紧相拥的照片,标题为《永恒的拥抱》(Eternal Embrace)。这副对联根据照片和报道,设想一对生死不离的情人,一起走过数不尽的路程,不是一般凡人走的路程,而是不分生死都要走的路程。由于时间恒久,如过沧桑。即使如此,他们仍然相爱。下联说五千多年来,每年都是刻骨铭心。因为从一开始,他们就约定,永远恩爱。如果能轮回,他们各自会转生,如同陌生人,所以他们宁愿放弃轮回的机会,一直这样拥抱下去,直至永恒。对联和其他艺术一样,并不是单纯地描述事物,而五六千年前发生的事,单靠考古是无法彻底弄清楚的。对联是借助事物抒发情感,这副对联写的是活着的人对爱情的看法,是对刻骨铭心的爱的认同和仰慕。

挽朝云(作者:严问樵)
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7)

根据清代梁章钜《楹联续话》所记,严问樵有姬人死于江中,问樵痛哭作此联纪念。朝云的典故出自苏轼。朝云为苏轼侍妾,一次苏轼扪着肚皮问家人:“内装何物?”有的说是文学才华,有的说是满腹学问,唯朝云说是一肚皮不合时宜,正合苏意,苏遂引为知己(8)。也有人认为这副对联是苏轼所作,是挽朝云的联(9)。不管作者是谁,表现的都是对失去的作为知己的爱侣的无穷思念。

爱情从表层看,是以性吸引为基础的喜爱之情。但反过来说,以性吸引为基础的喜爱之情,并不等于爱情。举个例,当男士看到一位美丽的女子,心里一般会感到愉悦,多看几眼,这是喜爱的表露。但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其他心理反应。看过以后,有人不再想起,有人难以忘怀。对她的喜爱,有人只停留在感官的层面上,有人产生想进一步了解她的愿望。有人只欣赏她的外貌,有人还想得到她的陪伴。想得到她的陪伴,有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有人是希望给她幸福,也给自己带来幸福。这种种想法,并不全都属于爱情。以性吸引为基础的喜爱之情,其中包含关心、理解、尊重对方的情感,才能称得上爱情。从不同的角度看爱情,会看到单纯,看到热烈,看到执着,看到坚贞不渝。作为特殊而有普遍的情感,爱情在人的心灵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得之幸福,失之痛苦。读以上所引几联,可以领路对联所表现的爱情,是真正的爱情、高洁的爱情。


五、感怀

人的一生,总要经历无数事,小至家庭事、个人事,大至民族事、天下事。有些事短暂爆发,即刻给心灵造成重大震动;有些事貌似琐碎,但逐渐累积,给心灵造成深远的影响。总之,许多事因对人生影响重大深远,会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引起深深的感触。因此引发的情感,或得意,或伤感,都叫感怀。下面引几联说明。

自题(作者:石延年)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无恨月常圆。(10)

上联出自李贺诗句(11),说汉朝的铜人仙人被魏朝人强迫拆迁,伤心落泪。遇到这种伤感无奈的事,要是老天有感情,也会老去。下联从反面说,人生如果无恨事,那么月亮应当常圆才对。人生中常常遇到不如意事,或生不逢时,或怀才不遇,或受人排挤,多少忧郁和悲伤感叹,都在这两句中了。这副对联出自一位北宋诗人官员手笔,大概是感叹仕途不顺。不过失意之人古来就有,即使最得意的人,也会在人生过程中有过这样或那样的失意事、伤感事。因此,这副对联的感叹也使用于任何失意之人,并无时代之分。

自警(作者:李贽)
从故乡而来,两地疮痍同满目;
当兵事之后,万家疾苦早关心。(12)

明代李贽从故乡福建泉州出发到云南姚安任职,见到两地人民困苦的状况,有感而写了这副对联,把它挂在自己的府署,作为鞭策。作者亲眼看到故乡和任地两地都是疮痍满目,发出了经历战争(宸濠之乱)以后,要早早关心百姓疾苦的呼声,让读者看到一位正直官员的真挚胸怀。

理想是口锅(作者:一卷在手)
曾经煮沸胸中血,
正在熬白鬓上霜。(1)

人有理想;特别是在年青时,胸怀大志,热血沸腾,准备大干一番事业。看如今年纪老大,白发已生。如标题所言,理想是口锅,煮沸过血,熬白了头。这副对联将这支撑着一生,也耗尽了一生的理想做了形象生动的概括。是过来人语,让人叹息不已。

偶遇同学(作者:怀抱昆仑)
咫尺天涯,各为辗转;
一杯酒后,莫问沧桑。(1)

同学毕业后,为了生计,为了事业,整日奔波,有的远离家园,不能见面;有的虽近在咫尺,也因为各种原因,难得见面。咫尺天涯,各为辗转,正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写照。现在偶然相遇,坐下来喝杯酒,是不是该倾诉各自的经历和遭遇?免了吧,没什么可炫耀的,懒得谈,所以说“莫问沧桑”。对生活的感慨,尽在无言中。

无题(作者:慕容泊尔)
忙碌终朝,只为早上喝粥、晚间吃肉;
偶然一梦,却是火烧赤壁、马踏黄龙。(1)

整日忙碌,为的是三餐温饱,现实使人顾不了曾有的宏大理想。只是偶然还有梦想,想的是火烧赤壁、马踏黄龙。火烧赤壁,指的是三国时周瑜指挥吴蜀联军,以少胜多,在赤壁尽烧曹操号称百万的大军的故事(13)。马踏黄龙,指的是南北宋之交,岳飞指挥岳家军打败金兵,准备直捣黄龙府的故事(14)。这两个故事都有历史根据,因为被《三国演义》和《说岳全传》加以文学渲染,变得家喻户晓。虽说现在是和平年代,像周瑜、岳飞那样在战场上大显身手的机会不多,但作者大概从小对这两个英雄故事非常熟悉,以至于成年后还不能忘怀。回到对联上,这副对联表现出现实与梦想的反差,读来有种无奈感。

南京明中山王府(作者:徐达)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15)

上联以苏轼词意“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16)开头,借青山白云发问:中国历史上鼎盛时期唐汉过后千百年来,哪里还有唐宫汉阙?下联以美好景色作托,引出结句“此间有舜日尧天”,回答了上联 “何处是唐宫汉阙”之问。作者徐达是明朝的开国元勋。开国皇帝朱元璋曾送他一联:“破虏平蛮,功贯古今名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给予他极高的评价和赞扬。中国历史上常常有人缅怀远古舜尧时代,憧憬建立那样的美好社会。但社会的现实总是让人不满意。一般来说,新王朝建立时,比较可能发展经济,使人民有机会过上相对和平安乐的日子。徐达参与新王朝的建立,而且倍受荣耀,感受可能比一般人更强烈。所以当他把明朝比成舜尧,可能是出自内心之言。

对人生经历的感怀,因人而异。对与社会现实有关的感怀,感叹居多,古今如此。在古代,人们梦想回到舜尧时代,主要是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写歌颂现实的大有人在,但因为大多装腔作势,言之无物,所以没见到什么好联。徐达的联是个例外,可能是因为他亲身参与建立新王朝,身感新王朝的好处。朱元璋时代政治并不清明,恐怕别人不一定会和他有同样的感受。在现代,虽然社会的生产力不断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感到特别满足。或许相当大的一部分人觉得生活比以往好了,但这种感觉还不足以转化成感人的作品。人们对更好的生活的追求,特别是看到邻居的、邻区的、外国的人生活的更好,不满足的感觉总是存在。另一方面,人生过程中不如意的事常常发生,累积下来,形成了某种情结。表现在对联作品中,则是更多的感叹。感叹虽然不是肯定性情感,但是从反面透露出美好的愿望。能感叹得很有美感,很动人,能引起共鸣,便是好作品。


六、情感

人对他所经历过的事物会产生心理感受,持肯定或否定的态度体验,包括喜爱、关怀、快乐、赞叹、失望、忧虑、痛苦等内心感受。这种心理感受,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以个人的经历体验为底蕴,具有稳定、持久的特点,叫做情感。对人的喜爱,表现为亲情、友情、爱情,对地方的喜爱、怀念,表现为乡情,对国家的爱,表现为民族情、爱国情,对人生经历中各种事件的的欢乐、感叹、忧虑、痛苦、得意、失意等情感,表现为感怀。除了以上提到的情感外,人对自然、社会、历史,以及各种各样的事物,凡是与他的人生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都会产生情感。情感是艺术表现的主要对象,自然也是对联作品表现的主要对象。

情感经常以情绪的形式表露出来,即以脸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的形式表露出来,如咧嘴,皱眉,怒目,捂胸。情绪与情感相关联,但有区别。情绪有两种含义。第一,情绪是指人对于客观事物持肯定或否定的态度体验,是与人的自然性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具有波动、短暂的特点。这种情绪不需要以个人的经历为底蕴,不作为情感的一部分,而是出自人的天性,带有原始属性,也叫原始情绪。第二,情绪成为情感的一部分,以个人的经历为底蕴。根据心理学原理,带有情感和情绪特征的基本心理过程,通称感情(17, 18)。由于对联以及其他文学艺术作品主要表现的是感情心理中的情感,因此,情感和感情这两个提法在这里并没有太大区别,也可以把亲情、乡情、友情、爱情等叫做感情,或简称情。

情感可能随着人的阅历的增加变得没有明显的表露。情感具有稳定性、持久性,以过去的经历体验为底蕴。同样的情感重复以后,人就变得不那么敏感了。同样的满足无法激起同等强度的欢乐,同样的失意也不再激起那么多的哀怨。正如辛弃疾词里所说:“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19)情感也会受意识控制而没有明显的情绪表露。有些人并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心里的所有情感,有些人感受到受社会规范和道德伦理观念的制约,他们能够比较有效地控制自己心理,控制情绪表露。但没表露或表露得不强烈并不代表情感的消失或消退。情感寄存于心灵深处,无法抹去,时时刻刻支配着人对事物的态度和对行事目的的指向。

情感还可以和语言相结合,以审美的形式表现出来,表现在文学艺术作品中,表现在对联作品中。这一点是我们在这里要重点论述的。表现什么样的情感,如何表现情感,是判断一副对联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准。

对联中表现情感,第一要素是真实。对联作品是否成功,在于能否以作者的情感去触动读者的情感。情感就在心灵里,在作者的心灵里,也在读者的心灵里。表面上也许摸不着,也许可以掩盖或模仿,但最终还是要以心触动心,以心感受心,情感自有情感去感受。本章引了好几副联,说明几种情感,我们不妨回过头去看看,给儿的情,给妈的情,给养女乳母的情,亲情中交集着的乡情,朋友情,战友情,都是符合天性的人之常情,都是真情。因为心灵是相通的,情感是互动的,是真情就会让人感受得到。

心里的情感本来都是真实的,无所谓真假之分。但我们为什么要强调真实的情感呢?其关键要在情感和语言的关系中寻找。普通的情感并不需要与语言结合,而语言经常用来表达理性的思维,给人造成与情感脱节的感觉。因此,当对联语言中似乎含有情感时,就牵涉到是真正的情感,还是模仿、生造的所谓情感。上面说过,既然人可以控制自己,使得情感不表露在脸部表情或肢体动作上,或改变表露的程度,那么,他可以选择在笔下不表现某种情感。反过来说,人还可以选择表达假的情感。由于受社会规范和道德伦理观念的制约,或者受他人文学艺术作品的影响,有人可能会写出自己出心里本来并不存在的所谓情感来。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他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以为这种所谓的情感会被接受和认同。或者,他诗书读多了,到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咏诗也会咏”的地步,有意无意地模仿着前人、他人。或者,现实中有某种社会力量,驱使人们在某种情况下要表达某种所谓情感。例如,对别人的喜事要表达欢乐,对别人的丧事要表达哀伤,对大会的召开要表示祝贺,对政府的业绩要表示赞扬。但我们要认识到,现实社会可以有社会的运作规则,人们参与但不都是处处赞同。对联有对联的本身规律,就像其他文学艺术作品有文学艺术的规律,反映现实社会,歌颂现实社会,贬刺现实社会,但不屈从现实社会。有顺口溜道:“大会没有不成功的,报道没有不真实的,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领导没有不英明的,拥护没有不衷心的。” 当讽刺性顺口溜在网上和民间广为流传时,你去给某大会写一副贺联,应当问问自己,你要表达什么,写出来后是不是也会成为顺口溜取笑的对象。

喜事有贺联,丧事有挽联,古往今来人们写过多少贺联挽联,但是从文学艺术的角度看,挽联中的好作品比贺联中的好作品要多。喜事是他人之喜,你不一定有同样的喜。人家娶媳妇,搬新家,你可能会为人家感到高兴,但不会像作为娶媳妇,搬新家的人所感到的那样喜悦。一杯酒,一席宴过去,当事人还沉浸在幸福中,其他参加庆贺的人大多回归日常的忙碌之中了。心里没有真正的喜悦,所以写不出好联。丧事虽是他人之丧,但这里边牵涉到死亡。一个人的死亡,对他的家人和亲友都有重大触动。家人自不必说,即使是朋友,包括师友、战友,大半生共同事业,面对死亡,心理上会有重大的打击,会有很持久的伤感。心里有真正的悲伤,所以写得出好联。

有歌颂现实的联,有贬刺现实的联。歌颂联恐怕写得多,贬刺联恐怕写得少。但是从文学艺术的角度看,好的贬刺联会比好的歌颂联多。至少从本人读过的一些对联看,大体如此。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战乱频繁,人民生活经常困苦。即使作为社会精英,当时当上官的读书人,处于险恶的官场,时而得意,时而失意,也很难掌握自己的命运。像舜尧那种完美社会,大概只存在于社会结构比较简单的原始部落,或者后人生造的世界。自从有人开始用笔记载历史,就从来没见过。像唐朝这种鼎盛时代,也是凤毛麟角。文人们心中记着舜尧,盼望回到唐朝,但他们尽一生也没有看到这样的时代来临。在这种情况下,他心里怎会充满对现实的赞美?即使在现代,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但是他们知道生活还可以更美好,还不满足。现实中总有一些所谓成功人士吧?是有。他们总该比较满足吧?有可能。但是,成功是要花代价的,正如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20)”真正的成功人士,付出高于常人的艰辛,费尽心力,恐怕不会那么得意洋洋。况且,有的所谓成功人士,来路不明,用不能告人的伎俩取得所谓的成功。他们对成功的真正情感,恐怕不愿告诉别人。因此,从发自内心的角度看,作品中的真实情感恐怕大部分来自对现实的不满足。只有当政者总是说自己英明,社会如何清明,人民生活如何幸福,在自己的治理下,现实如何光明。歌颂者自然大有人在,歌颂之作会受到肯定,因此,这类作品为数不少。还有一类类似歌颂的作品,作者的本意可能不是奉承,而是对自己美好愿望的表达。不过仔细看,还是分得清楚的。有人会问,一味批评讽刺,会不会散布悲观情绪,对社会发展不利?我想,对联的主题在于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并不是说凡是真实的都是最好的。只要着眼点不在于绝望,那么批评、讽刺、感叹、倾诉,都是属于鞭策,与追求美好生活相互不矛盾。

对联中表现情感,第二要素是高洁。首先,具有原始天性属性的情绪,与表露情绪的情感,要加以区别。对联表现的是情感,不是原始情绪。原始情绪虽然非常真实,真实到难以掩饰,但毕竟是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过程中累积起来的先天属性。要求得到满足就高兴,受到挑衅就生气,失去珍贵的东西就伤心,遇到危险就恐惧。所谓喜怒哀惧,都是最基本的原始情绪。原始情绪都是根据个体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决定具有肯定还是否定性质,虽然无所谓善恶,却都是利己的,谈不上高洁或不高洁。其次,情感有高下之分。人有天性,是利己的天性,利己对个体是有利的。但如果发展到损人、自私,那就是对群体有害了。情感的中线以天性为基准,往下是损人,属于低劣性质;往上是利人,属于高洁性质。损人与利己指向相同,是天性的自然延伸。利人与利己常常指向不同,常常逆天性而行,殊不容易。因此,高洁的情感不是自然而然的情感,需要加以后天滋养。我们讲到逆天性,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在特殊条件下牺牲个体,保护群体,而不是牺牲个体,而没有给群体带来任何好处,或只给其他个体带来好处。中国古代有存天理,灭人欲的观念。灭人欲是很残酷的事,而所谓的天理又是很虚幻的东西。其实真正的天理根本不存在,因此只能按照国家的统治者的意愿制定。所以提倡存天理,灭人欲,无关高洁。所谓高,就是符合有利于社会群体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规范,而不是只对统治者有利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规范。所谓洁,就是顺从人的自然天性,而不是扭曲天性,就是追求美好的愿望,但不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所以,对他人尊重、关怀、同情、怜悯,而不是恶意、愚弄、冷酷,残暴,为高洁;对国家、民族的热爱,而不是卖国求荣,为高洁;牺牲自我的集体感,荣誉感,而不是牺牲他人占有欲、征服欲,为高洁;为自己不能达到美好愿望而倾诉、感叹、悲伤,而不是迁怒无辜,憎恨群体,为高洁;对自由的向往,而不是对他人的奴役欲望,为高洁;善良、正直,而不是邪恶、奸诈,为高洁。高洁的情感,不是生来即有,也不为个体独有,而是有社会历史根源,是人类进化的结果。它调控着社会中人群的和谐,使得人群得以合作,种族得以发展。假设没有高洁的情感,人类早就因自己内部不可调和的矛盾而分崩离析,自生自灭了。

对联中表现情感,第三要素是动人,引起共鸣。情感的真实,不等于物理世界的真实,不等于现实世界的真实。物理世界的真实,属于科学哲学的管辖范围,现实世界的真实,属于政治学经济学的管辖范围,要加以分析总结表达,往往需要长篇大论,不是对联两行字所能胜任的。情感的真实,不能以逻辑思维的方式表达出来,只能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为他人所感受。由于人的心灵有共同的生理结构和心理活动过程,对同一个外界刺激可以产生同样或类似的反应,因而情感可以交流,可以相通,可以打动心灵。艺术作为引起共鸣的刺激,出自创作者的心灵,打动接受者的心灵,使一群人所体验同样的情感,引起共鸣。离开了艺术,情感可能或多或少被他人感知,但是不能共同体验,也就谈不上共鸣了。其实,对联中的情感常常是以形象的方式表现出来。所谓形象,就是取材于物理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客观事实,给予加工、变形、改构,重新注入思想感情的艺术形式,是艺术的创造。由于形象承载着情感,因此也称意象。所谓形象,是物理世界或现实世界中有原型但不一定存在的东西,但由于还保留着客观事物的某种特征,因而很容易被他人所理解接受。也就是说,承载着情感的形象通过某种为人们共同接受的客观事物的特征,使得情感得以共同体验。那么,将客观事物加以艺术改造,使其失去原有的真实,怎么能判断能否保存情感的真实呢?这个判断就在读者的情感里。通过形象作为情感的载体,情感和情感是相通的,有真情实意,情感自然会感受到。在保持情感真实的前提下,艺术创造把平凡变成非凡,把浑沌变成升华,把呆板变成新奇,化腐朽为神奇,是个深化,升华的过程。当情感以艺术的形式抵达读者时,读者的心被打动、感动、激动、震动。对联的美,不是简单的让感官满足,而是将情感拨动,将心打动。

真实、高洁、动人三要素,也可以简称为真、善、美。成功的对联,应当是真善美的统一,缺一不可。其中,情感真实的要素,是高洁和动人两要素的先决条件。不存在所谓虚假而高洁、动人。但真实本身并不意味着高洁、动人。有真实而卑下的,有真实而让人生厌的。其次,情感真实和高洁的要素是动人要素的先决条件。真实和高洁发自内心,动人则属于艺术表现,是艺术创造的结果。艺术表现虽然也是出自内心,但不是人人都能轻而易举做得到的。由于真善美的统一,当我们认为一副对联很好而称赞它情感真实的时候,已经暗指它也高洁而动人,只是它在真实方面特别突出。同样,当我们认为一副对联很好而称赞它情感高洁或者动人时候,已经暗指它也真实而动人,或者真实而高洁,只是它在高洁或者动人方面特别突出。


七、悲喜

情感经常以情绪的形式流露出来,因此,对联经常直接表现情绪,包括外表与基本原始情绪一样的快乐、悲伤、愤怒等情绪。除了原始情绪外,情绪其实是情感的一部分,是情感的流露。因此,表现情绪是表现情感,是表现情感中最为外显的那部分。因为外显则直观易感,这类表现特别能引起读者共鸣。

快乐和与快乐类似的正面情感,人们还是经常感受到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快乐都可以转化为成功的对联。快乐是由于需求得到满足而引起的情感,比较难以累积。所谓累积,是用同样的感受来加强以前的感受,这样的情感比较能持久,不易消退。而快乐,并不是能持续得到的。当某种要求得到满足而引起快乐后,此后同样的满足便成为司空见惯,被认为是理所当然,渐渐觉得无所谓了。某种要求得到满足后,会产生更高的要求,更难以满足。就像我们不否认快乐的存在,我们也不否认快乐一类的情感能被成功地表现。这里谈谈两种情况。第一种,盼望已久的愿望得到实现,引起强烈的快乐感。特别是以愿望实现以前久久的盼望为反差,这种强烈的快乐感具有巨大的冲击力。例如,李白胸怀大志,颇为自负,一直以为凭自己一身才干,自然会有大显身手的机会。可是,他等到42岁,才接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诏书。他兴奋异常,写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诗句(21),得意之情,不加掩饰。又如,杜甫忧国忧民,安史之乱中,经历国家分崩离析,个人流落飘零,战乱经年不能平定。忽然在八年战乱后的某一天传来官兵取得重大胜利,收复安史叛军根据地的消息,他欣喜若狂,写下“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这样具有强烈情感的诗句(22)。李白杜甫这样狂喜之情,在他们一生中可能也就一次,在别人身上也许一次也没有。所以并不是在所有的诗人的篇章里都能看到,在对联中恐怕也难找到。第二种,同类的满足,强度依次增加,小喜以后是大喜。这里引一副对联为例。

春在堂联(作者:俞樾)
念老夫毕世辛勤,藏书数万卷,读书数千卷,著书数百卷;
看吾孙更番侥幸,童试第一名,乡试第二名,殿试第三名。(23) 

俞樾的孙子俞陛云曾考中第一名秀才,第二名举人,又在光绪戊戌年(1898)中一甲三名进士(探花)。取得这样的科举成绩,实属罕见,什么人都会觉得非常得意。况且俞樾本人书香底气浓厚,藏书数万卷,读书数千卷,著书数百卷,以这样的家道,培养一个有出息的孙子,他觉得自己也是有贡献的。俞樾的得意,是他毕生辛勤努力的结果,虽然少见,但非常真实。

悲痛和与悲痛类似的否定情感,也是人们经常感受到的,特别是在许多挽联中。彭玉麟挽子联为一例。悲痛往往与失去美好的事物(包括人物)相联系。因此,从悲痛中我们可以看到人心中善良、美好的一面。下面再举一例说明。

温州文天祥祠(作者:秦小岘)
杜宇声寒,柴市一腔留热血; 
梅花梦断,瓯江千载泣忠魂。 (4)

文天祥(1236-1283),南宋末年民族英雄,领导抗元战争,战败被俘,押送元大都(今北京)监禁四年,始终不屈,就义于柴市。上联说,在杜鹃叫声中充满寒意,就义的英雄却在柴市一腔留热血。下联说,象征傲霜斗雪的梅花,理想无法实现,就像梦被中断,但千载以来,流经温州的瓯江一直为他的忠魂哭泣。杜宇传说为古代蜀国帝王,死后变成杜鹃,叫声悲切(24)。联中的杜宇声,瓯江泣,都表现出一股悲痛之感。这副对联写于清代,距离文天祥的时代已经几百年了(联里称千年),民族的悲痛,不因岁月的流逝而减轻。

湖北天门城管打死人案(作者:北纬42度)
雷公也见昏庸,今日行云,明朝布雨,咋不抽暇劈杀几只人形走兽?
老魏应无愧憾,生扶正气,死唤良心,终能合力汇成一股血色洪流!(1) 

据介绍,湖北天门水利建筑工程公司总经理魏文华因拍摄当地城管粗暴执法,被城管多人暴打致死。作者闻之有感而发。上联直指雷公昏庸,责备它不劈杀几只人形走兽。下联希望魏文华生之死所扶其的正气和唤起的良心能汇成一股血色洪流,淹没人形走兽。联语很辛辣,愤慨之请很强烈。

情绪外露,常常是长期的人生经历中所形成的心理底韵的反映,甚至是以悠久的民族历史为底蕴而形成的情感的流露。在后一种情景中,不管是快乐悲痛还是愤怒,还是其他形式的流露,虽然经常由一件或少数几件事引发,却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来得深沉,留得悠长。因为深沉、悠长,才符合情感稳定、持久的特征,才是情感。对联中表现这种深沉悠长的情感,最为动人,也最能经受时间的考验。


八、意愿

意愿是指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是人的需要尚未得到满足的一种心理反映形式。从对联的角度讲,意愿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本能或生理的意愿。人有本能的需要,生理的需要。如食欲,是个体生存的需要。又如逃避危险,也是生存的需要。这些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导致各种原始情绪。满足这些需要,对人类来说是必需的。但是,对联并不表现这些出于本能或生理的意愿。或者说,这方面的意愿太基本了,出自人类千万年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天然需要,无所谓美好不美好,高洁不高洁。第二种是出于社会需要的意愿,如爱与被爱、尊敬与被尊敬的意愿,还有名誉、成就、认知、审美等方面的意愿。出于社会需要的意愿,可以升华为理想,抱负等,这些才属于对联主题的范畴。意愿是人的一切行为和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它可以推动人向上,也可以驱使人堕落。对联对前者加以肯定,对后者加以讽刺、鞭斥。对联赞扬美好的愿望,鼓励通过努力去实现美好的愿望,并对暂时无法实现的愿望提供宣泄的美学方式,以达到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的美学目的。下面引几联说明。

江苏无锡东林书院(作者:顾宪成)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25) 

这副对联为明代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作,题无锡城外的东林书院。顾宪成聚集知识份子在东林书院讲学,议论朝政,培养人才。上联意为不管是外面的风声雨声,还是书院里的读书声,都很动听。内外声音都听,为下联埋下伏笔。下联意为读书人对国家大事要关心。表现的是读书人既认真读书,又关心国家大事的胸怀,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观念形成鲜明对比。

诊疗所(作者:佚名)
只愿世间人无病;
何愁架上药生尘。(4)

这副对联出自一位中医之手,贴在药铺门前。本来医生有自己的职业,治病可以给自己带来收入,同时可以达到救人的目的。作者医德高尚,只愿世人无病,宁愿架上的药生尘,卖不出去。这是何等美好的意愿啊。

施医局(作者:江峰青)
我以公馀询疾苦,
君将仁术起疮痍。(26)

施医局是清代为普通民众提供免费诊疗的公益性慈善机构。联中的施医局在浙江嘉善,作者在该地任知县。上联表达了作者作为地方官,关心民生疾苦的情怀。下联称赞施医者救死扶伤的高尚医德。好像说的是两件事,其实早已超出施医局的功能范围,是作者借医人抒发济世的愿望。

自题(作者:林则徐)
苟利国家生死以,
敢因祸福避趋之。(27)

这副对联是作者摘取自己所写的诗句而成(28)。当时作者因为禁烟抗英,被革职充军去新疆伊犁,途经西安,口占一诗留别家人。作者在充军伊犁其期间,常常讲这一联。后来这副对联由林则徐外玄孙沈觐寿刻石,现存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御碑亭(29,30)。联意为: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可以把生命交付出来;难道可以有祸就逃避,有福就迎受吗?表达了愿意为民族命运和国家利益而牺牲个人的爱国情操。

南京太平天国天王府(作者:洪秀全)
虎贲三千,直扫幽燕之地;
龙飞九五,重开尧舜之天。 (31)

洪秀全领导建立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天京),称天王后,把据说是元末农民起义军红巾军的对联,“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加以修改,悬于天王府。上联说,愿意带领众多勇猛将士,扫荡北京(清廷京城)所在的幽燕之地。下联说,夺取帝位后,希望建立像舜尧时代那样政治清明的国家。这里虎贲是指勇士(32),龙飞九五是指登帝王位(33)。这副对联表达了作者的雄心壮志。

人有美好愿望、志气、理想、抱负,都是对崇高目标的追求。这些意愿,以长期形成的情感为基础,构成了人生的远大志愿和目标。同时,也会因为志愿和目标的实现与否,激发人的情感,成为情感的根源。在好的对联中,可以看到意愿与情感的相互作用,看到由此产生的伟大精神力量。


九、胸怀

胸怀是指内心对于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的稳定性看法,是包容外物和展示内心的愿意程度。心胸有宽阔和狭窄之分。心胸宽广者,内心世界稳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对人对事,能从大处着眼,不斤斤计较,以豁达、开朗的态度对待人生。特别是在身处逆境的情况下,保持稳定的心境,从容应对。对联出自这等心胸,特别具有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份量。

自题(作者:邵飘萍)  
书有未曾经我读,
事无不可对人言。(34)

作者是著名新闻记者,1926年4月在北京被奉系军阀杀害。这副对联原见1929年《京报》纪念邵飘萍殉难三周年特刊,现挂于邵飘萍纪念馆。上联指读书虽多,但还有没读过的书。下联引司马光语,说平生没有什么事情不可公开的(35)。下联的事,应当是指个人隐私以外的所有的事。即使如此,愿意做到“事无不可对人言”的,世界上恐怕没多少人,从中可以看到其为人光明磊落,胸襟坦荡。

叙志(作者:佚名)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4)

这副对联出自《幽窗小记》(36)。上联意为,宠辱与庭前花开花落一样随便,因此可以宠辱不惊。下联意为,职位的变化像天空云卷云舒,因此去留无意。这副对联抒发情怀,表达了对名誉地位的随意。古往今来,人们对金钱、地位、名利的追逐,能做到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只有是极少数人。因此,从这联所表达出来的情怀,益发可贵。

自题(作者:林纾)
扪心只有天堪恃,
知足当为世所容。(37)

林纾是我国近代翻译西方小说的第一人。他不懂外语,翻译时先听别人口译再写成中文。他翻译的小说竟然风靡全国,影响很大。但他反对白话文,在政治上是保皇派。上联意为,我做事只凭良知,问心无愧,不靠他人,所依仗的是老天爷。下联意为,我没有太多需求,很知足,因此能得到社会容纳。林纾处于新旧交替的时代,照说他翻译西方小说,是顺应时代行为,但反对白话文,在政治上做保皇派,又与时代相矛盾。这样的矛盾人物,自有他统一的心胸,那就是率真的品性,从这联中可以看得出来。

自题(作者:郑燮)  
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仰面花。(4)

郑燮同情底层民众,在潍县任上的头两年,适逢山东大灾荒,因请赈得罪大吏而罢官。这副对联写竹的虚心,梅的傲骨,而且用“有低头叶”、“无仰面花”加以形象化。以象征手法,抒发自己有傲骨但无傲气,虚心待人但不屈服于权贵的高尚情怀,与他的为人相符合。

自题(作者:林则徐)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4)

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查禁鸦片时期,写这联自勉。上联说,像大海接纳百川,因为它能容纳,才变得那样大。告诫自己,要有海一样的胸怀,听取各种不同意见,容纳不同的人。下联说,山高千仞,因为无所欲求,所以刚强。勉励自己,能象大山那样,杜绝私欲,刚正不阿。林则徐一生为国家效力,却受到不公对待。他奉命到广州虎门禁烟,并成功地抗击英国入侵者,但却遭诬陷,受革职,被流放新疆。他忍辱负重,不改为国为民初衷。他的一生,是联中所表达的至大至刚的真实写照。

胸怀经过人生的磨练,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形成。一旦形成,具有稳定性,不会轻易改变。人有崇高的意愿,还要有宽阔的胸怀,才能实现人生的目标。前者为人生设定目标,后者为实现目标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从而能克服不可避免的困难,对付不时发生的危险,最终实现目标。


十、见解

根据心理学原理,思维是与情感体验不同的心理活动(38)。情感是对外界事物产生的感受,对事物持肯定或否定的态度体验。而认识是外界事物在心中的反映和处理过程。当人的认识过程达到高峰时,对外界的本质和规律有了深刻的理解,便形成见解,或叫做思想。下面引几联说明。

自题(作者:郑燮)
隔靴搔痒赞何益,
入木三分骂亦精。(4)

作者被称为扬州八怪之一,在扬州八怪中最有名气,人称诗书画三绝。对文艺作品评论常有精辟独到的见解,这副对联表达了这方面的见解。上联说,赞扬如果不到点子上,等于白说,对谁都没好处。下联说,批评如果击中要害,即使有骂人的嫌疑,也会很精彩。其实,不但对文艺作品的评论,而且对所有事物的判断,都要深入本质,抓住要害。这副对联所表达的见解,相当精辟。

成都武侯祠(作者:赵藩)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39)

作者曾任职四川,借对诸葛亮(武侯)的评价发表对治理四川的见解。上联说,如果能从思想上心理上突破对方,周围的不稳定因素就会自己消除,自古以来,懂得军事的人都不一味好战。诸葛亮有言:“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40)他用这个原则,平定南中,对孟获七擒七纵,最后使孟获心服,表示不再反叛。下联说,如果不审察形势,不论政策是宽松,还是严厉,都会失败,后来治理四川的人要深思啊。刘备、诸葛亮入蜀时,曾有人建议像刘邦约法三章那样,采取宽松政策,取得民心,但诸葛亮认为蜀地前人治理政策太宽松,治理无效,因而采用严厉政策,很快取得很好的治理效果。这副对联抓住诸葛亮治国治军成功的经验,提取其精髓,向当时四川的当政者发出有胆有识的呼吁,非常深刻。

书赠俞樾(作者:彭玉麟)
欲除烦恼须无我,
历尽艰难好作人。(41)

这副对联为清代彭玉麟(字雪琴)致俞樾的信中使用的诗句,俞樾摘引来勉励女儿。上联指出,烦恼的根源在于“我”,如果能达到无我无私的境界,也就不会有烦恼。下联指出,人生在世,要历尽艰难,积累经验,经过磨练,才知道怎么做人。俞樾甚至认为人的一生不会总是一帆风顺,与其在年轻时顺利,老年时倒霉,倒不如年轻时吃些苦,老来享福。其实,享福是相对的。吃过苦的人,在不吃苦时就感到是在享福了。联中的道理,是从人生经历中提炼出来的哲理。

自题(作者:周恩来)
与有肝胆人共事,
从无字句处读书。(42)

这是周恩来早年撰写的自题联,提出为人处世的准则:即要与忠诚有热心的人共事,要从书本以外取得见识。从无字句处读书,非常值得品味。给专在书本里打转的读书人,敲了一记响钟。从孔子提倡教育开始,经历代科举洗礼,读书便成了中国文化传统里天经地义非常重要的事。重要到有人忘了读书是为了取得知识,以便增长技能,忘了实践的重要性,直接把读书当成目的。读书是接受前人积累的知识,而前人积累的知识,追根究底,还是来自无字句处。从无字句处读书,有两重理解。第一,把书本知识当成基础,通过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第二,把书本上学来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为社会做贡献,实现自我的价值,或者通过实践,形成新的知识。只有这样,才不算白读书。再把这联读一遍,觉得真是干大事的人说的话。其实,不但要从无字句处读书,也要从无字句处写联。毕竟写联是艺术创造;是创造,就得从某种无处开始,才有独特的地方。也就是说,创造时不要被现有的书本知识以及前人的对联作品所束缚。

以上所引的对联,无论是对文艺评论乃至其他事物的评论,是对历史的总结和对治理社会的看法,还是为人处世的准则,都表达了很独到的见解,足见思维的深度。虽然见解属于思想的范畴,属于另一个心理过程,即理性思维或逻辑思维的过程,但却会染上情感、意愿的色彩,打上胸怀的记印。从赵藩的联中,可以看到对国家人民的关切;从彭玉麟的联中,可以看到对人生的感悟;从周恩来的联中,可以看到胸怀和志向。


十一、心灵

情感、意愿、胸怀、见解,都是心理活动过程或心理活动产物。这些心理活动过程互相作用,互相调节,构成人的内心世界,我们把它叫做心灵,或者叫做思想感情。心灵,就是对联表现的对象。对联是诗的特定形式,是艺术的特定形式。对联、诗、文学与艺术有个共同特点,就是感性的特点。相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许多分支具有理性的特点。与感性的特点对应的内心世界,便是情感。因此,我们说对联所表现的心灵,是以情感为主要成分并且是以情感为底蕴的心灵。除了极少数直接说理的对联以外,对联要么直接表现情感,要么表现有情感色彩的心灵的其他方面。即使是这些所谓说理或表达见解的对联,与其说是表达思想,倒不如说通过表达思想而表现情感。

人的基本心理活动过程可以分为思维和情感体验两个不同的过程。思维也称理性思维,或逻辑思维,是运用概念和判断概念之间的关系的过程,是运用归纳、分析、推理的逻辑思维过程。我们用思维来解决是与否、真与假的问题。而情感与是与否、真与假的问题则是毫不相关的,情感体验在于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因此,思维与情感体验是两个不同的基本心理过程。从生理学上讲,思维和情感体验有着不同的结构基础。思维活动主要发生于大脑皮层,情感则至少与皮层下方的丘脑下部和杏仁体相关联 (43)。我们说思维和情感体验不同,但并不互相排斥,而是心灵统一体中的不同方面。我们说它们基本,则意味着他们可以结合而形成更复杂的心理过程。事实上,人在接受刺激信号时,这些信号首先被感觉,感知,然后调动起思维与情感的过程而作出反应。思维和情感几乎是不曾互相脱离而单独进行。几乎没有脱离情感而单独出现的所谓思想。人既是社会性的人,也是动物性的人。人判断什么事物值得认识和思考,认识和思考什么,都受社会性和动物性的需求和愿望所支配,而不会随机进行所谓的理性思维。一个自然科学家为了发现自然规律而进行科学研究,主要运用逻辑思维。但他不会为了研究而研究,而是为了让人类能更好利用自然规律而改善生活、改变生活方式。至少他是为了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而研究。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便属于情感的范畴了。社会科学家更不会为了研究而研究,而是为了让人类能更好利用社会规律而改善生活、改变生活方式。他们在研究过程中也有和其他人类似的挫折感和成就感。

思维和情感都在一定的心理结构中进行。所谓心理结构,指的是一些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如气质、性格、态度、信仰、学识等等。有些是先天的,有的是后天形成的,但一旦形成,则不容易改变,更不能随意改变。心理结构随时随地影响或决定心理活动过程思维和情感。我们把心理结构和心理活动的总体成为心灵。如果说对联表现情感,大体不错。但如果有人认为情感不是唯一的,那么表述为对联表现以情感为主要成份、以情感为底蕴的心灵,则更为准确。既然思维和情感虽不同但很难互相脱离而单独进行,我们在写对联时为什么要强调情感呢?从本质上讲,对联是艺术,而艺术的本质在于表现情感。从体裁上讲,对联短小的篇幅也不允许表达纯粹的完整的思想。因此我们观察到如下现象。第一,绝大多数所有成功的对联都直接表现情感或至少有表现情感的成份。第二,即使少数成功的对联表面上是在说理,也就是说在表达见解,但见解不是无情的见解,而是充满情感的见解。从这个角度讲,这些对联还是在表现情感。

情感是相当多样化的。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44,45)来看待情感的多样化。情感的一个维度是效价(valence),决定是正面情感(如欢乐)还是负面情感(如悲哀)。情感的另一个维度是激发强度(arousal),有强弱之分。强烈的正面情感是大喜,微弱的正面情感是舒适,在这两极之间,有强弱不等的正面情感。强烈的负面情感是大悲,微弱的负面情感小烦,在这两极之间,有强弱不等的负面情感。情感的效价已经被心理学家总结出来的大概有十几中到几十种,包括最基本的喜怒哀惧等。而情感的激发强度则呈连续分布。情感的效价和激发强度的两个维度可以组合成无穷多种的情感;其中的绝大部分还没有适当的语言可以描述。由此可见情感的多样化,基本上可以说是多样化到无穷无尽的程度。由丰富的情感与每个人独特的思想和心理底蕴相结合而构成的心灵,则心灵更是多样化到无穷无尽的程度。思想和心理底蕴可以看成是另外一个维度或多种维度的综合,进一步丰富心灵。情感和心灵的多样性决定个人及个人在特定的条件下其情感和心灵的独特性。我们强调艺术创作中要有独特性,是由创作者的情感和心灵的独特性所决定的。最后,情感可以与语言结合,成为美感,成为艺术。对联就是心灵和语言相结合为一体的艺术,这是本书今后要着重论述的。

上面论述到,对联中表现情感,第一要素是真实,第二要素是高洁,第三要素是动人。同样,对联中表现心灵,第一要素是真实,第二要素是高洁,第三要素是动人。成功的对联,应当是真实、高洁、动人三要素的统一,缺一不可。真实是指对联表现的情感或心灵的真实,即作者有要表现内心的愿望,但并不要求联语一定要与客观现实完全一致。其实,对联常常把素材加工、改造、变形,用语经常夸张,以至于从严格意义上讲,不再符合客观现实或逻辑。让读者心灵能感受和领略到的,只有来自作者心灵的真实。以人生经历为底蕴,发自内心的情感、意愿、胸怀、见解,才会让人觉得真实。对联有它特定的发展历史,与它的实用性很难分离。实用包括喜庆、吊挽、题赠、名胜等等。对联在这些实用方面的应用,很能看出心灵是否真实。可以把这些实用性的事物看作素材,借用这些素材,从而表现作者的内心世界。也可以把这些实用性的事物看作表现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模式,费尽心力,写得冠冕堂皇、典雅华丽。如果是后者,又没有真实感受,是不可能写出好联的。其实,写对联时应当把眼光投到传统的实用范围以外,那里有许多人生的经验,有无穷无尽的素材。心灵和作为外界事物的素材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有时心里有某种情感、意愿、胸怀、见解的原型,遇到适当的素材时,与素材相结合,使得情感、意愿、胸怀、见解的原型发展成艺术定型而表现出来。有时是外界事物的刺激,诱发某种还以朦胧或模糊形式存在的情感、意愿、胸怀、见解的原型,这样的外界事物顺理成章地成为素材而被采用。我们说情感、意愿、胸怀、见解的原型而不直接说情感、意愿、胸怀、见解,是因为这些心理过程还在发展变化中,还没有最后固定下来。写作创造的过程,正是这些心理过程艺术化的过程。王国维说过:“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46)。周振甫进一步解释:“‘有我之境’指的是诗人当时的心情比较激动,把这种激动的心情加到景物上去,高兴时看到一切景物也都在高兴,悲哀时看到一切景物也都在悲哀,所谓‘物皆著我之色彩’,构成缘情造境。”“从‘无我之境’看,实际上就是触景生情。”(47)这样解释“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和我们上面说的心灵与外界事物的双向互动是同一个道理。但不管如何双向互动,心灵始终控制着要不要被表现。心灵是表现的对象,却是来自对联主体(作者)自身,因此带有强烈的主体色彩。素材可以被加工,但心灵一定是真实的。心灵可以被激发,被寻求,但不能被模仿。

在真实的基础上,作者确定要表达的情感、意愿、胸怀、见解等发自内心深处的意旨,即立意。立意之意,是喜爱,是憎恨,是悲伤,是欢乐,是愤怒,是怀念,是景仰,是赞扬,是批判,是讽刺等对事物人物的感受和态度,是愿望,是理想,是志气,是抱负,是意志等推动行为和活动的内心力量,是接受,是拒绝,是对待对外界的心态,是经验,是领悟,是哲理等思维产物。立意的过程,是作者把握、探索、挖掘心灵的过程。作者需要花费心力,从自身很复杂的内心世界加以挖掘,选择,决定心灵的哪一方面愿意表达,值得表达,必须表达。立意的准则包括高尚的情感,美好的意愿,宽阔的胸怀,独到精辟的见解。总之,立意要高洁。关于立意的重要作用,有南朝范哗和唐代杜牧提出“文以意为主”(48,49),还有清代王夫之提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50)。其实,不但文以意为主,诗以意为主,对联也以意为主。还是引用王夫之的说法,就像统帅驾驭军队一样,立意处于主导地位,支配和约束着艺术创造。没有好的立意,就不会有好的艺术表现。反过来说,即使运用一大堆表现的方法,但纯粹是为了表现而表现,是不能打动人心而取得艺术效果的。如果一副对联的表现技巧很丰富而使人对立意不在意,那么就应当考虑立意是不是起到驾驭的作用了。

立意具有提纲挈领式的作用,指的是为被表现的心灵指定高洁的层次,但不代表具体被表现的思想感情。我不希望造成这么一个印象,即立意等于思想感情已经时形成,就等着被表现。这样置于现成的思想感情之后的所谓创作,不是真正的创作。创作的过程,是心灵发展的过程。心灵发展成具有美感的艺术时,心灵与艺术成为一体时,也是创作完成之时。我们把创作分解成取材、构思、构象、运用语言、创造出特殊的艺术结果等过程,其实都是心灵发展变化的过程。艺术对心灵的创造性表现,无非是平凡变成非凡,把浑沌变成升华,把呆板变成新奇,化腐朽为神奇,是深化,是升华。其结果是心灵通过艺术的表现,以审美的方式传达给读者,打动读者的心灵。一副对联,如果能够做到以作者的心灵打动读者的心灵,即以心灵打动心灵,便是成功的文学艺术作品。

根据某种说法,立意之前或之后有一个步骤叫审题。所谓审题,就是理解还没创作时已指定的意旨。因此,似乎指定者已经给创作者的情感或心灵规定了范围或模式。这样的所谓创作,基本上是把某种意旨写得更华丽些。根据我对艺术的理解,创作完全是由创作者本人本心灵驱动着而进行,而不是为别人指定的意旨而进行。因此,所谓审题,不属于创作和艺术的范畴。

真实、高洁、动人,虽然是对联的共同特点,但表现在具体作品上,却是很有个人特点。第一,在立意上,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都有区别于他人人生经历的特点。人生底蕴不一样,再加上个人先天的个性的差异,决定了他对事物的感受会有个人的特点,意愿、胸怀都与别人不太一样。虽然说立意出自自己的心灵,但还是需要挖掘,才能决定要表达什么。心灵可以挖掘,但很难模仿,因此在立意上,会很有个性特点。其次,对联的表现是创作过程,需要创新。是创新就得有特点,有别于他人的作品。有时在表现上难免和前人雷同,不管是因为在不知不觉中搬用前人的东西,还是偶然与前人巧合,这样的作品都不会受到承认。只有创新,才会动人。因为有真实、高洁、动人的共同特点,才会引起共鸣;因为有个人特点,对联才会千姿百态,让人欣赏不已,流连忘返。


文献与注释

(1)网络对联,作者名一般为网名。本章引用对联的主要网络来源为:(a)中国楹联论坛;(b)秋雁南回文学区对联茶社;(c)天涯社区对联雅座;(d)联都;(e)北国网楹联艺术区。
(2)曾国藩(1811-1872),湖南湘乡人。清末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中兴名臣”,也是文学家。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作者介绍来源:百度百科。对联来源:见(4)。
(3)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4)苏渊雷主编《分类名联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2004。
(5)孙星衍(1753-1818),阳湖(今江苏武进)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进士,官至山东督粮道,山东布政使,清代藏书家,著述宏富,擅长诗联。作者介绍及对联来源:见(4)。
(6)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湖南浏阳人,著名维新人物。康有为(1858-1927),维新派首领人物。作者介绍及对联来源:见(4)。
(7)梁章钜《楹联续话》。
(8)费衮《梁溪漫志》记载:东坡一日退朝,捫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 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入时宜。” 
(9)朝云在惠州辞世,苏轼把她埋葬在湖边。墓由栖禅寺僧人筑亭覆盖,名为六如亭。有人说苏轼特为悼念朝云而写了“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这对联,刻在朝云墓前的六如亭。本人查看了六如亭照片,看到六如亭有四柱,前两柱有一对联;“从南海来时,经卷药炉,百尺江楼飞柳絮;自东坡去后,夜灯仙塔,一亭湖月冷梅花。”。为清人陈维所书。后两柱无联。另外,根据照片,朝云墓的墓碑写着“苏文忠公侍妾王氏朝云之墓”。苏轼逝世后,南宋孝宗才赐他溢号文忠公。因此,朝云墓的墓碑为后人所刻。现知朝云墓,六如亭已几经修建,不是原来模样。林语堂所著《苏东坡传》第二十六章《仙居》,专门叙述苏轼和朝云在惠州的故事。特别提到朝云逝世后,苏轼写墓志铭和诗词纪念,但没提及这对联。因此,除了对联的故典切合苏轼外,现在还找不到证据证明这联是苏轼写的。
(10)石延年(994-1041),宋城(今河北商丘)人,北宋诗人。作者介绍和对联来源:见(4)。
(11)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12)李贽(1527-1602),福建泉州,明嘉靖进士,著名思想家。作者介绍和对联来源:见(4)。
(13)罗贯中《三国演义》。
(14)钱彩《说岳全传》。
(15)钱剑夫主编《中国今古对联大观》,上海文化出版社,1996。
(16)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7)曹日昌主编《普通心理学》,第10章。
(18)孟昭兰主编《普通心理学》,第11章。
(19)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20)《孟子•告子下》。
(21)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22)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3)俞樾《春在堂楹联录存》。
(24)《华阳国志•蜀志》。
(25)顾宪成(1550-1612),江苏无锡人,明万历进士,官至吏部文选司郎中。万历二十二年(1594)革职还乡,与弟允成和高攀龙等在东林书院讲学,讽议朝政,主张开放言路,为领袖东林党。作者介绍及对联来源:见(4)。
(26)江峰青(1860—1931),江西婺源人,光绪进士,任嘉善知县,累官道员、大学士等。作者介绍及对联来源:李学文编著《民国联三百副》。
(27)林则徐(1785-1850),福建侯官(福州)人,清嘉庆进士,爱国政治家。官湖广总督时,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销毁。后来朝廷迫于英军压力,把他解职,充军新疆伊犁。作者介绍及对联来源:见(4)。
(28)林则徐《赴戍登口占示家人》。
(29)梁恭辰《楹联四话》卷四。
(30)李文郑《林则徐楹联辑注》。
(31)洪秀全(1814-1864),广东花县人,1851年与冯云山、石达开等人在广西金田发动起义,建立太平天国,定都南京。作者介绍及对联来源:见(4)。
(32)《孟子•尽心下》:“武王之伐殷也,革车三百两,虎贲三千人。”赵岐注:“虎贲,武士为小臣者也。”
(33)《魏书•张衮传》:“陛下龙飞九五,仍参顾问,曾无微诚,尘山露海。”《旧唐书•宇文士及传》:“自陛下龙飞九五,臣实倾心西归。”
(34)荣斌主编《中国名联辞典》,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
(35)《宋史•司马光传》:“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
(36)陈眉公《幽窗小记》。
(37)林纾(1852-1924),福建闽县(福州)人,清光绪举人,近代文学家,翻译家。作者介绍及对联来源:见(4)。
(38)曹日昌主编《普通心理学》,第1章。
(39)赵藩(1851-1927),云南剑川人,清光绪举人。曾任四川盐茶道、永宁道、按察使等官职。1920年任云南图书馆馆长。
(40)诸葛亮《南征教》。
(41)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此联为清代军事家、诗人彭玉麟(字雪琴)的诗句。许多楹联书籍的作者或转抄者都误以为此联是俞樾的自题联,其实此联是彭雪琴致俞樾的信中使用的诗句。俞樾在《与次女绣孙谈人生》时说:“昨得彭雪琴侍郎书,有诗云:‘欲除烦恼须无我,历尽艰难好作人’。此言有味,故为汝诵之。”
(42)周恩来(1898-1976),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一,为首任总理。
(43) Myers, D.G. Psychology (7th edition). (2003). New York: Worth Publishers (2003), 94.
(44)Russel, J.R., Lewicka, M., and Niit, T. A cross-cultural study of a circumplex model of affec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7 (1989), 848-856. 
(45)Watson, D., Benson, J.A., Jr. and Joy, J.E.. The two general activation systems of affect: Structured findings, evolutionary considerations, and psychobiological evide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6 (1999), 820-838. 
(46)王国维《人间词话》。
(47)周振甫《诗词例话•情景相生》。
(48)范哗:“常谓情志所托,故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以意为主,则其旨必见;以文传意,则其词不流;然后抽其芬芳,振其金石耳。” 见《宋书• 范哗传》。
(49)杜牧《答庄充书》:“凡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之兵卫。……是以意全者胜,辞愈朴而文愈高;意不胜者,辞愈华而文愈鄙。”
(50)王夫之《姜斋诗话》:“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2009年10月8日稿

版权声明:本文的所有权归作者所有。若非授权,任何人、任何公司、组织、单位不得印刷、出版、或发行,不可用于商业用途。转帖时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