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云网主页 >> 对联大观 >> 《分类名联鉴赏辞典》

 

 

分类名联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自挽

  孙髯自挽

  这回来得忙,名心利心,毕竟糊涂到底
  此番去甚好,诗债酒债,何曾亏负着谁

  孙髯,清康熙、乾隆时布衣.博闻强记,能诗文,尤擅撰联,所撰昆明大观楼长联饮誉古今。因厌科举,不肯附炎趋势,晚年颇困顿,以卖卜为生。上联说,来到这个世界,过于匆忙,以至糊涂,生出名利之心,甚至糊涂到底,这是一生的遗憾。作者以哲人的眼光,进行自我反省。下联说,回顾一生中,写了不少诗,喝了不少酒,但不欠谁一首诗,不欠谁一文债,可以无憾,今天,连同那糊涂于名利之憾统统了结,故云“此番去甚好。”作者以“来”与“去”,即“生”与“死”相对,认为生不免纠缠于名利,是憾事,而死则是解脱,是乐事。此种生死观,颇有与庄子相近之处。庄子说:“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息我以死。”(《至乐》)至于死,“人且偃然寝于巨室”,(《大宗师》)回归于大自然,实无忧惧之必要。联语流畅圆转,语浅意深,非俗手所能企及。  (沈树华)

  左宗棠自挽

  慨此日骑鲸西去,七尺躯委残荒草,满腔血洒向空林。问谁来歌蒿歌薤,鼓琵琶冢畔,挂宝剑枝头,凭吊松楸魂魄,愤激千秋?纵令黄土埋予,应呼雄鬼
  倘他年化鹤东归,一辦香祝成本性,十分月现出金身。愿从兹为樵为渔,访鹿友山中,订鸥盟水上,销磨锦绣心肠,逍遥半世。惟恐苍天厄我,再作劳人

  左宗棠,清末大臣,字季高,湖南湘阴人。本联是左宗棠自我述志的一副自挽联。《楹联新话》云“此乃左宗棠27岁病重时所作”,《楹联述录》曰:“从联意看似在引疾赏假回籍调养时所作,”但也有人认为联意与左之经世之略的思想不类,怀疑此联为伪作。
  不过此联绝非晚年所作,这是无疑的。上联作者想像死后情景,对自己一生作出“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评价。大意谓,感慨有朝一日死去,七尺身躯埋进荒草丛中,满腔热血只能洒向空旷的林野。有谁来为我唱挽歌,有谁到我坟畔鼓琴、挂剑枝头,祭奠我的魂魄,甚至千百年后还有谁来墓地凭吊,为我之事迹而愤发激励?纵然黄土掩埋了我,也应呼我为雄鬼。骑鲸,指仙逝。歌蒿歌薤,指古时的两首挽歌《蒿里》和《薤露》。鼓琵琶冢畔,典出《世说新语·伤逝》中颜彦先死后好友张翰在他灵前鼓琴祭奠事。挂宝剑枝头,典出《新序.节士》延陵季子挂剑于冢旁树上以慰故友事。
  松楸,墓地上种的树木,借指墓地。下联据转世传说,想像来世的生活道路,表示对山水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官场污浊生活的厌恶。大意谓,倘若他年能再转世,一炷香祝愿还我本性。我愿从此做樵子渔夫,在山中与麋鹿为友,在水边与鸥鸟作伴,以翰墨文章来消磨时光,逍遥自在地生活半世。但只怕苍天不遂人意,又要我进官场做那劳劳碌碌之人。化鹤东归,典出《搜神后记》,辽东人丁令威在灵虚山学道成仙后化鹤归辽。这里指重新来到人世。一辦香,犹言一炷香,表示虔诚。金身,指佛或佛像,这里借指人形。锦绣心肠,形容文思优美,词藻华丽。联语构思新颖,气势一贯,既有满怀壮志,又作达观之语,可视为左宗棠复杂思想的一个侧面。  (沈树华)

  俞樾自挽

  生无补乎时,死无关乎数,辛辛苦苦,著二百五十余卷书,流播四方,是亦足矣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浩浩荡荡,数半生三十多年事,放怀一笑,吾其归乎

  俞樾,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三十岁得中进士,做了短期的翰林院编修和河南学政,因出题失谨,被罢官,此后即从事教育与学术研究。几十年如一日,勤俭朴素,布衣蔬食,致力著作。扶掖后进。这是他在八十六岁临终前撰写的自挽联。上联写自己一生著述。说自己活着于时政教化无所补益,死了也无关乎定数。但自己却勤勤恳恳,呕心沥血,一生唯以讲学、著述为乐事,共写了205余卷书,于愿足矣。数,定数。旧时指命中注定的年寿。下联写自己的品格与襟怀。引用《孟子·尽心》的话,表示自己“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胸怀宽广,天性豁达。回首三十多年的所作所为,都不免是过眼云烟,如今“放怀一笑,吾其归乎”,思想多么开朗,态度多么洒脱。读了此联,觉平淡中有奇崛之气,温润中见刚正之怀,使人回味不尽。  (姜 云、张 迈)

  林氏自挽

  我别良人去矣,大丈夫何患无妻,愿后日再订婚姻,莫向生妻言死妇 
  儿依严父艰哉,小孩儿终当有母,倘他时得蒙抚养,须知继母即亲娘

  相传这是清代乾隆年间福建省光泽县林氏民妇死前自挽联。
  上联告夫。首句言“去矣”,写与丈夫死别,十分痛惜。次句言“何患无妻”,这是痛楚之劝勉,其对丈夫之爱心,跃然纸上。第三句言心愿,即“再订婚姻”。末尾为着避免新妇的不快,竟嘱“莫向生妻言死妇”,考虑何等周到。下联嘱子。首句嘱子一定要听“严父”教育,拳拳之心毕现。次句言“终当有母”,为爱子考虑日后生活,何其深切。第三句言“倘蒙抚养”,是使爱子减少失去生母之痛楚,亦是对夫君厚望。末句嘱子以对生母的感情对待后母。联语以忘我之态度,对丈夫、儿子,殷殷寄语,谆谆嘱咐,哀惋凄恻,令人不忍卒读。  (施绍文)

  杨荣绪自挽

  一死便成人自在
  他生须略减聪明

  清代浙江知府杨荣绪为官清廉,因得罪上司被革职,抑郁而终。此联表达了作者临终前对不平的社会和黑暗官场的愤懑之情。上下联都用反语修辞。上联说只有死了才算是解脱了的人。
  下联说下辈子再来到这个世界,就不该再多聪明了,不妨胡涂一点为好。作者的这种心情,与苏东坡的打油诗《洗儿》‘人皆生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有异曲同工之妙。茫茫人世,唯死为快,只有不问是非曲直,才能生存。联语十分沉痛伤感,有极大讽刺力。  (沈树华)

  刘师亮自挽

  伤时有谐稿,讽世有随刊,借碧血作贡献同胞,大呼寰宇人皆醒
  清室无科名,民国无官吏,以白身而笑骂当局,纵死阴司鬼亦雄

  本联为作者的自我评价。上联谐稿,指《师亮谐稿》,随刊,指《师亮随刊》。作者怀着满腔热血,以此嘲讽时政,唤醒寰宇同胞。
  下联,清室,指清朝。作者说他在清朝没有取得科举功名,在民国时没任过一官半职,因是没有功名的清白之身,敢于嘻笑怒骂,死后做鬼也要称雄。本联词句通俗平直,对仗工稳,联意毫无消沉之感,通篇充满英豪之气,表现了为真理不怕牺牲的精神。  (沈树华)

  王闿运自挽

  春秋表未成,幸有佳儿述诗礼
  纵横计不就,空馀高咏满江山

  王闿运,字壬秋,号湘绮,湖南湘潭人,清末著名学者和教育家。上联说自己效法孔子,可是成就没有孔子那么大,但值得庆幸的是儿子能继承文化事业,述诗习礼,对自己一生行迹表示自慰。
  春秋,是孔子删修的我国第一部编年史著作。“述诗礼”,孔子曾以“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教育儿子孔鲤,见《论语·季氏》。下联化用魏徵《述怀》诗“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句意,说自己没有治国之才,空留下一些无用的吟咏之作。是对自己一生行迹的自谦之辞。然而也透露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
  “纵横”,合纵连横的简称,战国时六国联合抗秦谓之合纵,服从秦国谓之连横,这里借指治理国家。  (沈树华)

  桂念祖自挽

  无限惭惶,试回思曩日壮心,空馀一恸
  有何建白?惟收拾此番残局,准备重来

  桂念祖,字伯华,江西德化人。早年精通经学词章。曾从康、梁参加戊戌变法,主持沪萃报馆,后留学日本时客死。这是一副充满爱国主义和积极进取精神的自挽联。出自清末一位旧文士之手,实为难能可贵。上联回顾自己一生。尽管投身戊戌变法,参与百日维新,因受时代的局限,未能成功,使作者“空馀一恸”,“无限惭惶”,但他确有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可算未曾虚度此生。下联更见积极乐观。“有何建白”?建,是建议;白,是稟白;建白,是就公共事情对国家陈述意见。自挽之际,犹未忘国事。建白的内容,赫然写着“准备重来”,“收拾残局”。再加上一个“惟”字。更见其爱国精神之专注。读此联,对这位爱国志士,更平添了几分敬意。  (盛国生)

  汤祥瑞自挽

  疾恶如仇,几根硬骨横天下
  舍生取义,一颗头颅落状元

  汤祥瑞,湖南浏阳人,大革命时期加入共产党,任浏阳县达浒地区农民协会委员长。大革命失敗后被捕,敌人用尽酷刑,但他坚强不屈,英勇就义,临刑前他咬破手指,用鲜血写了这副自挽联。
  上联开宗明义表达了与反动派势不两立的革命精神,“几根硬骨”写出了作者坚定的革命信念,而此骨要“横天下”,更表达了作者与反动派斗争到底的气魄。下联表达了作者为革命甘愿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革命的生死观。状元,汤祥瑞同志被敌人枪决在浏阳状元洲。全联字字铿锵,掷地有声,给人以慷慨悲壮之感。  (沈树华)

  钟荣光自挽

  三十年科举沉迷,自从知罪悔改以来,革过命,无党勋,作过官,无政绩,留过学,无文凭,才力总后人,唯一事工,尽瘁岭南至死
  两半球舟车习惯,但以任务完成为乐,不私财,有日用,不养子,有徒众,不求名,有记述,灵魂乃真我,几多磨炼,荣归基督永生

  钟荣光,基督教徒,广东香山(今中山)人,清末举人。曾参加康有为组织的公车上书,1900年加入兴中会,辛亥革命后任广东教育司长,二次革命失败后留学美国,获法学名誉博士学位,1926年任岭南大学第一任华人校长,1942年病逝于香港。本联犹如一篇自传,上联历述一生经历,下联表述自己的为人。知罪,指他年轻时中举以后曾有过一段放荡生活。钟荣光一生大部分精力,都献给了广东教育事业,在东南亚华人中颇有影响。本联是自谦,也是自负,他以“尽瘁岭南”教育事业为荣,“以任务完成为乐”,对自己正直无私的一生感到毫无愧色。联语从“沉迷科举”开始,以“荣归上帝”结束,娓娓道来,历数平生,朴质自然,无雕琢语,可谓平中见奇。  (沈树华)

  杨度自挽

  帝道真如,而今都成过去事
  医民救国,继起自有后来人

  杨度,字皙子,湖南湘潭人。光绪年间举人.早年曾鼓吹君主立宪。辛亥革命后,被袁世凯任为参政院参政。后又发起成立筹安会,为袁世凯复辟帝制奔走。袁死后被通缉,移居上海,潜心佛门求解脱。后思想转变,追随孙中山革命。参加过营救李大钊的活动。1929年秋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地下工作。作者以磊落的胸怀,豁达的气度,从大处落笔。上联回首往事,对自己曾经信奉的帝制和佛学,作了彻底的否定,表达了对晚年定上正道的欣慰之情。帝道:指杨曾鼓吹君主立宪,拥护袁世凯称帝。真如:佛教指永恒常在的真体实性。《成唯识论》:“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下联勉励后进。指出救国救民之途,希望在于有更多的年青人,走上革命道路。全联没有哀伤,也不对世人种种褒贬和误解作任何辩说,而重在严于解剖自己,勉励后人,表现出他真率豁达的个性,使人叹服。  (盛国生)

  俞作豫自挽

  十载英名宜自慰
  一腔热血岂徒流

  俞作豫,广西北流人。早年入广州燕塘讲武堂,1926年北伐任团长,1927年加入共产党,12月参加广州起义,1930年参加领导广西龙州起义,同年6月6日在广州被捕牺牲。本联表达了作者坚信革命必胜的信念和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上联对自己十年来为革命出生入死作出应有贡献而感到自慰。下联相信一腔热血不会白流,而将唤醒更多的人投入革命洪流,最终摧毁反动营垒。全联并无悲戚之语,而充满为革命献身的豪情胜概。  (沈树华)

  佚名自挽

  我愧无能,卅载功夫,可谓深焉!终难治贫者病根,富者钱癖
  人死何知,五尺棺木,亦云足矣!更毋需经忤损户,苫块伤身

  据说此为湖南湘乡一老中医所撰。上联写自己三十年从医,费尽功夫,但对不能疗贫根,不能医治富者钱癖,改变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而深深遗憾,表现了老中医的博大胸怀和理想。下联嘱咐丧事从简,不要请和尚、道士做法事、念经礼忏超度,从而浪费钱财,也不要子孙悲哀过度。“苫”,草荐。“块”,土块。古礼,居亲丧时,以草荐为席,以块为枕。联语自述平生之志,对身后之事表现出超然脱俗的情怀,出语自然浑成而亲切,表现出长者风范。  (延培 张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