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云网主页 >> 对联大观 >> 《分类名联鉴赏辞典》

 

 

分类名联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对联知识介绍

  中国文学有着优良传统。在众多的文学形式中,骈文、律诗和对联,最能体现汉字的力‘块结构和表意特性。相对而言,骈文和律诗是早开的花朵,都有过繁盛之时,在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而对联的发展高峰却较迟缓,明清时代始出现一个高潮,作品繁多,呈现出斑斓多姿的色彩。
  对联是文学作品中一朵鲜花,名胜古迹离不开它的映衬,日常生活需要它来点缀;它能给佳节庆典增添热烈的气氛,也可供人们倾抒悲悼之深情;交际应酬中也常要用到它,托物言志时也要它;……实际上对联早巳成为适用范围甚广的文学形式之一。对联句式整齐,内容凝练含蓄,表现手法灵活多样,它充满生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与民俗紧密结合,也是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学形式之一。

  一、对联的产生与发展

  对联是一种文学性与实用性相统一的艺术,始生于唐代,宋元间得到发展,至明清而大盛,历久不衰。其中春联的产生为最早。春联的前身是桃符。古时迷信,以为桃木能驱鬼辟邪,“正月一日……帖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旁,百鬼畏之。”(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桃符上一般书写神荼、郁垒二神名;相传二神居于东海度朔山大桃树下,能食百兔,故俗画其像、书其名以驱鬼。隋杜台卿《玉烛宝典》说:“‘元日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即今桃符也。其上或书神荼、郁垒之字。”(《说郛》卷十引马鉴《续事始》)
  其后,桃符上开始出现诗句,传统的说法以为产生于五代,粱章鉅《楹联丛话》说:“楹帖始于桃符,蜀孟昶‘余庆、长春’一联最古。”按《宋史.蜀世家》即谓:“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置寝门左右。末年,辛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宋史.五行志》和《蜀祷杌》亦有类似记载。但从这段文字看,孟昶并不是最早题写春联的人,因为“岁除”题联之风在孟昶“末年”之前已经产生。
  据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文献,我国最早的春联出现在唐代。斯坦因第610卷的背面保存着一些联语,如:
  三阳始布
  四序初开
  福延新日
  庆寿无疆
  宝鸡能僻(辟)恶
  瑞燕解呈样
  用语朴实,正表现出春联始生时期祈福禳灾的实用特征,并带有集体创作的色彩。至晚唐时期,应对联已在文人中间流行起来。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五十四“温庭筠”条:”李义山谓曰:‘近得一联句云:远比召公,三十六年宰辅。未得偶句。’温曰:.何不云: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书。”这一口头对答,已是很成熟的对联了。后代试才斗智的对联即滥觞于此。掘福建《福鼎县志》载,唐咸通年间,林嵩曾题灵山草堂一联:“大丈夫不食唾余,时把海涛清肺腑;士君子岂依篱下,敢将台阁占山巅。”又福建《霞浦县志》载,唐乾符年间,陈蓬曾题居室二联,一为“竹篙疏见浦,茅屋漏通星”,一为“石头磊落高低结,竹户玲珑左右开”,可认为最早的居室厅堂联。至于释文莹所撰《玉壶野史》称,后唐进士范质曾题白扇;
  大暑去酷吏
  清风来故人
  将暑热比作“酷吏”,凉风喻为“故人”,既别致又贴切,而这副具有装饰性的对联也出现在孟昶题联之前。
  《楹联丛话》“故事”类收有苏轼、楼钥、韩绛等人的联语,而尤以朱熹所题为最多。如朱熹自书精舍联:
  佩韦遵考训
  晦木谨师传
  爱君希道泰
  忧国愿年丰
  前一联言遵循父师之教诲,后一联抒忠君爱国之志向,均为自戒自勉之作。又《朱子全集》卷后所附联语亦多,可见南宋时楹联已逐渐得到推广。
  元代联语没有什么大的发展,但据《濯缨亭笔记》所载,元世祖忽必烈曾命书法家赵孟頫为皇宮大殿与应门作春联。赵题大殿曰:
  九天阊阖开宫殿
  万国衣冠拜冕旒
  题应门的一副是
  日月光天德
  山河壮帝居
  两副对联都属歌功颂德之作。他还有两副名作,一副是应扬州迎月楼酒馆主人之请而作:
  春风阆苑三千客
  明月扬州第一楼
  语言流利,格调清新,颇能传神。另一副题于杭州灵隐寺;
  龙涧风回,万壑松涛连海气
  鹫峰云敛,千年桂月印湖光
  不仅对仗工整,语言典雅,而且以灵隐涧(龙涧)和灵鹫峰之奇景壮观来突出灵隐寺的非凡气象。
  对联的繁荣与普及跟明太祖朱元璋的提倡很有关系。朱元璋喜欢作联,《金陵琐事》载其赠中山王徐达联就有两副,其一为:
  始余起兵于濠上,先崇捧日之心
  逮兹定鼎于江南,遂作擎天之拄
  《列朝诗集》也收录他赠翰林学士陶安联:
  国朝谋略无双士
  翰苑文章第一家
  这几副对联不仅气魄很大,而且造语甚为工巧。
  “春联”这个名称,据说也是由朱元璋首创的。陈尚古《簪云樓杂说》称:“春联之设,自明孝陵防也。时太祖都金陵,于除夕传旨:公卿土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太祖亲微行出观,以为笑乐。偶见一家独无之,询知为阉豕苗者,尚未倩人耳。太祖为大书曰: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清人富察敦崇《帝京岁时纪胜》云:“春联者,即桃符也。”可以说,至迟到了明代,桃符已变成红纸墨书的春联了。
  自明代开始,创作对联,蔚为社会风气。有人集前人诗句为联,如王百穀集杜甫诗为联:
  岂有文章惊海內
  漫劳车马驻江干
  人们之间,相互赠勉、自勉、喜庆、哀挽之联也层出不穷。由于时代潮流的影响,在明清小说中骋才答对的活动也有所反映。冯梦龙《醒世恒言》就有《苏小妹三难新郎》即苏小妹于新婚之夜出难题考秦少游的故事,虽非历史事实,但文艺作品中出现这种试才斗智的联语,就能说明对联在当时市民阶层中的流行程度。《红楼梦》一书中的对联更多,第十七回专写“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宝玉所拟对联及橫额,无不状景贴切,且与居住者的个性相符,这正反映出对联创作在清代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一时期,民间出现了不少撰联能手。太平天国起义军就留给我们许多珍贵的联语。如石达开早年的言志联:
  忍令上国衣冠,沦诸异域
  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
  李秀成的天王寝殿联
  马上得之,马上治之,造亿万年太平天国于弓刀锋镝之间,斯诚健者
  东面而征,西面而征,救廿一省无罪良民于水火倒悬之会,是曰仁人
  天王府龙凤殿又有一联云:
  虎贲三千,直扫幽燕之地
  龙飞九五,重开尧舜之天
  按此联原是元末刘福通红巾军、明代中叶刘六刘七起义军的口号与纲领。联中“尧舜”二字,原作“大宋”,刘六刘七起义军接过来改为“混沌”,到了太平天国军又改作“尧舜”。这是为适应形势需要而改联之例。
  清代是对联发展的鼎盛时期,几乎事事都可用对联表达。或描绘祖国山川,为胜迹增色;或抒写个人怀抱,挥洒淋漓;或揭示生活哲理,发人深省;或评议今昔人物,数语关情;或概括地方掌故,补正史之阙。总之对联已成了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文学形式。从它给我们留下的极其丰富的楹联资料中,可以发现,清代在表现技巧方面是更成熟、更灵活多样了。各种题赠联、格言联、谐巧联、哲理联、讽刺联到处流传。如李啸村赠郑燮:
  三绝诗书画
  一官归去来
  十个字既赞郑的艺术造诣,又把郑罢官时心情比之陶渊明,颇为巧妙。讽刺联如佚名讽李鸿章翁同龢:
  宰相合肥天下瘦
  司农常熟世间荒
  用双关手法联系被讽者官职、籍贯予以讥嘲,锋利而深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长联的出现,开辟了对联艺术的新天地。它的篇幅长,内涵量大,有极强的表现力,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比普通短联更广更深。清代康熙年间,孙髯翁所撰昆明大观楼楹联长达一百八十字,上联描写滇池风物,下联回顾云南历史。此联采用铺陈手法,以长短自如的句式和流畅典雅的语言,将写景、叙事、抒情、议论融于一炉,气势雄伟,诗意浓郁,韵律优美,可谓集诗文词赋各体之长而又富于创造,无怪在当时就备受赞赏,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而清末钟云舫所题江津县临江城楼长联,竟达一千六百一十二字。
  民国是清代楹联发展的继续阶段。解放后,尤其从80年代开始,辑录、研究对联的出版物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各地征联赛联活动相率举办,掀起了一个“对联热”的高潮。在对联创作中处处反映了时代风貌。如南京保温瓶厂联(董泽夫作):
  携来建业一壶水
  暖遍神州万户心
  既切“南京”“保温瓶”厂名,又宣传了该行业对社会的巨大功劳。龙年春节联(沈微作):
  春明花似锦
  岁纪人逢辰
  这里妙在”辰”字双关,表面指“龙年”,实际指“好世道”。另有一副农村新貌联(蓝启发作):
  茅舍换高楼,阳台花卉知春早
  新街遮古道,市集车船载笑多
  刻划了当前经济繁荣、人心欢愉之情。以上寥寥数例,已足以显示对联这一扎根于民族文化沃壤中的文学样式,具有历久不衰的生命力。

  二、对联的种类与功用

  从清代道光年间梁章鉅的《楹联丛话》迄今,对联的分类始终耒取得一致的意见。因为标准不同,有的按创作方法分为新拟、脱化、集句等;有的按篇幅长短分为短联、中联、长联等;有的按内容分为喜庆、哀挽、名胜、行业、题赠、谐巧等,都各自有其理由。兹依内容为标准分六类略作介绍。

  (一)喜庆联
  这是为喜庆之事而作的对联,其中春联是产生最早、使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春联不仅能为新春佳节增添欢乐的气氛,更代表着人们在辞旧迎新时的美好心愿和期望。传统习用的春联如:
  一元复始
  万象更新
  旧时往往有以本岁干支分冠联首.如甲午年春联:
  甲第迎祥至
  午风送暖来
  春联每年都需更换,在岁末贴春联早已成为我国的一种民族习俗。北宋王安石《元日》诗就记载了这种风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后来,人们把这首诗缩成一副对联:
  爆竹一声除旧
  桃符万户更新
  成为非常流行的通用春联。解放后首届全国迎春征联,其中写首都风光的一副是:
  十里春风,长安两路
  千年晓月,永定一桥
  充分反映了首都人民精神振奋、社会安定团结的时代风貌。
  喜庆联中用于祝寿的称作寿联。庆贺婚嫁等事的则称婚联或喜联。寿联常称颂寿者功业、祈祝寿者健康。如一九一七年张元济贺康有为六十寿联
  形其量者沧海
  何以寿之名山
  联语认为康有为年青时“公车上书”,提出变法图强的维新主张与措施.其器量像沧海一样广阔,他的著作,可以藏之名山,传于后世,表现作者对康有为事业学问的高度赞扬。
  寿联多为他人所撰,但也有自寿的。自寿联则常为抒写情怀、言志寄慨之作,如郑板桥六十自寿联:
  常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页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
  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棱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写得笔调轻松,襟怀坦荡,随遇而安,不自求烦恼,于诗书画中觅情趣,正是郑板桥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喜联也多以吉祥如意的语言庆贺之。如通用的婚联:
  志同道合
  花好月圆
  专用的如方尔谦贺女成婚
  两小无猜,一个古泉先下定
  万方多难,三杯淡酒便成婚
  方尔谦与袁克文都喜收藏古钱币,两家儿女订婚时只交换了一枚珍稀古泉币,至民国初年完婚时婚礼也非常简单。此联纯是纪实,文字虽淡,而格调高雅。

  (二)哀挽联
  简称挽联,也称丧联,是专用于悼念死者的对联。这类对联多是综述死者生平,评价死者业绩,表彰死者精神和情操,言简意賅,感情深沉,如若以淋漓酣畅之笔出之,真乃长歌当哭,最为动人心魄。如林从龙挽友联:
  何幸识君,几年客地栖迟,心上长留明月在
  终生抱恨,从此乡关望断,云中无复锦书来
  联语哀婉凄怆,感情真挚。上联忆昔,将友情比作心中明月,纯洁无邪;下联伤今,痛失良朋,锦书难再。终生抱恨,想见伤友之情,是心中流血之叹。
  与自寿联一样,也有人在生前自撰挽联的。如革命先烈熊亨瀚1926年就义前自挽:
  十余载劳苦奔波,秉春秋笔,执教士鞭,仗剑从军,矢忠为党,有志未能伸,此生空热心中血
  一家人悲伤哭泣,求父母恕,劝兄弟忍,温语慰妻,负荷嘱子,含冤终可白,再世当为天下雄
  先抒壮志未酬之憾恨,后写革命必胜之信念,表现出一个革命者视死如归的大无畏气概。
  自挽联由于带有遗言性质,发自肺腑,尤显得真切动人。如某林氏妇自挽:
  我别良人去矣,大丈夫何患无妻,愿后日重订婚姻,莫向生妻谈死妇
  儿依严父艰哉,小孩子终当有母,倘异时得蒙抚养,须知继母即亲娘
  自知死期将近,犹以丈夫、儿女为念,拳拳之心,感人至深,读之催人泪下。

  (三)名胜联
  这是题于名胜古迹的对联,多带有永久性的特点,与胜迹互相映衬.融为一体,成为各地风光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吴恭亨称:“山川祠庙,非借文人之题咏,即名胜亦黯然寡色”;“江山之奇,借文字而益显”(《对联话》)道出了名胜联产生的原因。
  据陶岳《五代史补》云,广顺元年(951)杭州钱塘江干碧波亭寺僧契盈曾作一联:
  三千里外一条水
  二十四时两度潮
  以时间对空间,切景切题,当是最早的胜迹联。
  名胜联的显著特点是专用性,不能移置于他处。例如济南大明湖联: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就不能用到杭州西湖。而
  鱼戏平湖穿远岫
  雁呜秋月写长天
  所描写的也只能是西湖”平湖秋月”之景,决不可以用来形容大明湖的湖光山色。
  许多胜迹联只要一读便能知道出于何处。如:
  搁笔题诗,两人千古
  临江吞汉,三楚一楼
  那必定是武汉黄鹤楼上用的,因为上联提到了两位与黄鹤楼有关的唐代诗人。据辛文房《唐才子传》载,崔颢曾作《登黄鹤楼》诗,李白为之搁笔,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而下联又点明了这“一楼”的地理位置:武汉位于长江与汉水的交汇处,战国时属于楚地。联中的“三楚”,即指楚地,古有西、东、南楚之分,故名。黄鹤楼有楚地第一名楼之誉,所以称“三楚一楼”。又如:
  天浮一鼋出
  山挟万龙趋
  此联与无锡太湖边的鼋头渚一定有关。因为太湖中的三山与鼋头渚正相对。从三山往北看,岸渚恰似浮在水面伸入湖中的鼋头;而从鼋头渚南望,三山则好像挟制万条水龙往岸边奔来一般,气势澎湃,蔚为壮观。

  (四)行业联
  这类对联的特点是专业性很强,既要点明行业性质,又有招徕顾客的作用。有的表现出行业的意义及宗旨,有的反映了劳动者的自豪情怀和高尚技艺。如从前的旅店常悬挂这样的对联:
  喜迎东西南北客
  待君兄弟姐妹情
  配以“宾至如归”横额,使旅客一看即知为客舍。并产生亲切感。
  行业联由于专业局限,较难写得工巧,但也不乏佳构杰作。如有一副理发店联:
  虽属毫末技艺
  却是顶上功夫
  写得含蓄有味。此联采用双关手法:“毫束”既指头发,又喻细小;“顶上”明言头顶,暗说上乘。理发虽然只是小技,但却也有上乘的功夫。这副对联写出了理发师的自负和自信,对顾客当然也有一种吸引力。

  (五)格言題赠联
  格言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它或给人以警策,或给人以劝勉,或讲修身处世之道.语意精辟,境界崇高,发人深思,引人向上,因此常用来赠人或题于座右,藉以自勉。如王夫之自题湘西草堂:
  清风有意难留我
  明月无心自照人
  联中“清风”喻清朝,“明月”喻明朝,含蓄地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态度和民族气节。
  又如李大钊改动前人成句而成的赠友联:
  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
  既喻自己的人格、志向,又含有对友人真诚的劝勉。再如李苦禅自题画竹:
  未出土时便有节
  及凌云处更虚心
  既是题竹,更是题人,写得意味深长,耐人咀嚼。
  人们日常交际应酬时赠人的对联,其措词一般也多警策语。如徐特立赠王汉秋:
  有关家国书常读
  无益身心事莫为
  语重心长,表现出无产阶级革命前辈对青年的无比关心和殷切期望。

  (六)谐巧联
  这类对联虽然实用价值不大,甚至在思想内容方面并无可以称道之处,但是艺术性或观赏性很高,有的以技巧逞能,有的以谐趣见长。如:
  天星阁,阁落鸽,鸽飞阁未飞
  水陆洲,洲停舟,舟行洲不行
  传说从前有个姓周的官员到水陆洲天星阁游览,吟成上联;下联则是一村童所对。此联将顶真手法与异字同音现象结合在一起,读起来就好像绕口令。而且又以“洲不行”谐“周不行”,暗寓讥刺嘲讽之意,显得构思精巧。
  有些巧联以双方联句形式出现,带有试才斗智和切磋技艺的色彩。如明代解缙幼时对曹尚书:
  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曹尚书出句)
  地当琵琶路当弦,哪个能弹(解缙对句)

  三、对联的特点

  作为文学的样式之一,对联与诗文词赋等固然有共性,但其个性也是很明显的。对联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二:一是字句灵活,二是对仗严格。
  先说字句灵活。律诗每首8句,五言的40字,七言的56字;绝句每首4句,五言的20字,七言的28字。词按词牌填写,各有规定字句数,如《浣溪沙》上下阕各3句,共42字,《满江红》上下阕各11句,共93字。对联则不然,字数句数完全根据内容要求,可多可少,最短的联,《挽九·一八死难者》:
  死
  “生”(注:此“生”字倒写)
  只有2字。《庐山含鄱口石坊》联
  湖光
  山色
  共4字。人名巧对:
  孙行者
  胡适之
  共6字。各都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至于上下联各4字者,比比皆是,无须列举。长联更无字数句数限制,梁章鉅认为40字为长联,而孙髯的《大观楼》联共l80字,钟云舫《四川江津城楼》联长达l612字。正由于不受字数限制,作者可以绘景抒情,叙事写意,纵笔议论,挥洒自如。联语句式可以长短错杂,有似宋词。有时为对仗需要还可用错位方式,如无情对:
  五风十雨梅黄节
  二水三山李白诗
  “梅黄”应作“黄梅”,为使“梅”与“李.对,“黄”与“白”对,错位为“梅黄”。程砚秋由上海到北京演出,有人赠以联:
  艳色天下重
  秋声海上来
  联首嵌砚秋原名,下联为使“上海”与“天下”对,故错位为“海上”,有时为强调某一成分而倒装,如格言联:
  书有未曾经我读
  事无不可对人言
  原是“有未曾经我读之书”“无不可对人言之事”,意思平淡,现在把“有”的宾语“书”,“无”的宾语“事”提到主语位置上,读起来就增加了警策性。
  然而对联最主要的特点是对仗.它的要求是严格的。所谓对仗,就是要两两相对、成排而出,如同古代的仪仗一样。要求上下联词类相同、句法结构一致,而且还要求平仄协调,这与律诗颔、颈两联的对仗要求是相同的。
  清人李渔有《笠翁对韵》,内容涉及到对仗的各个方面的要求。我们试以“一东”开头一节来分析:
  一、二两句“天对地,雨对风”,是要求上下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相同,也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等。汉语中名词最多,于是古人又将名词分为若干小类,如天文、时令、地理、宮室、服饰、饮食、文具、文学、器物、植物、动物、人伦、人事、形体等;严格的对仗当然要像《笠翁对韵》所举的那样让同一小类内的名词相对。但这确实很难,如杭州西湖岳庙内有一副名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其中“山”对“铁”、“骨”对“臣”,都是不属同一小类的名词,实际上只要词性相同就可以了。
  接着六句“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濛濛。日下对天中。”这是说上下联的结构应该相应.也就是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等等。
  最后八句“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这里有三层含义:
  第一,节奏要相同,句式要相应。“风高”两句都是“二三”节奏.“牛女”两句则同为“四三”节奏。“十月”与“三冬”联虽较长,但也是由“二二、四三”节奏构成的。
  第二,平仄要协调。古人将字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声,上去入三声因为“不平”,所以通称为仄声。对联上下联的平仄声一定要相对,这样读起来才和谐悦耳。平仄相对的方法,与律诗相同。以五言为例,一种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另一种为“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风高”两句的格律就属后一式。七言的格式也有两种,在五言的基础上于每联句首加两字,逢平加仄,逢仄加平;所加两字的平仄声相同。
  对联的句型长短自如,平仄协调。总的原则是寓变化于整齐之中.即每联内平平仄仄必须相间,两联间同一位置上的字平仄必须相对。五、七言对联由于与律诗诗句相同,因此格律要求也比较严格。尽管如此.也仍有可以变通的地方。一般来说(以七言为例),节奏点(即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声是固定的,不允许改变。但第一、三、五字则有时候是可以变动的。如“牛女”两句的声律为“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上联第一字“牛”该用仄声而用了平声,第三字“二”则应用平声而现在用了仄声,这都是允许的。
  第三,联脚(即上下联的最末一字)的平仄也是固定的。上联用仄声收,下联用平声收。这与律诗的情况也一样。如果上下联内又包含有几个分句,那就要注意分句句脚的平仄协调。如“十月”几句的格律为“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上联两个分句的句脚是“平、仄”,下联句脚为“仄、平”,正好相对。
  以上有关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句法结构一致、平仄协调几方面,是对仗的一般规律。对于那些立意新、内容好的对联,即使在对仗上稍有小失,也不必求全责备。尤其是撰写长联的时候,由于文字较多,节奏与句法不免复杂,要求词性、结构、平仄严格相对.比较困难,因此更允许有些变通。出于对仗的需要.上下联同一位置上避用相同的字,是对联写作的常规。如湖南岳阳楼联:
  洞庭天下水
  岳阳天下楼
  著两个“天下”,以突出洞庭湖之壮观和岳阳楼的雄奇,实际上已成为一种修辞现象,这种变通,未尝不可。
  对仗是对联的生命,它既表现在形式上,同时也反映在内容上:上下两联语意必须相联而不重复。从上下联关系上对仗可分为正对、反对和串对。
  正对,上下联在内容上是并列的,明代解缙有一联: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上下联互相补充,没有主次之分,妙在借助比喻讽刺了那些徒有虚名、不学无术的人。
  正对忌合掌,也就是上下两联不能说的完全同义。
  云泽清光满
  洞庭月色深
  云泽是洞庭湖的古名,清光就是月色,“满”与“深”都是月朗光足之意,因此上下联完全同义。
  反对,上下联在内容上一正一反,对比鲜明。如: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上联正说,下联反说,把治学之道阐述得十分透彻。
  又如钟馗庙联:
  奇才人不识
  怪貌鬼能钦
  钟馗是传说中的一位貌丑心美的捉鬼之神,他对鬼凶而对人善,民间奉之以辟邪驱鬼。传说他活着的时候却怀才不遇,屡试不中,羞归故里,触阶而死。
  上下联首二字互文,而以“人不识”与“鬼能钦”来对比映衬,抒发了无限的感慨,给人强烈的震撼。
  串对,也称流水对,上下联在内容上或为连貫关系,或为假设关系,或是目的关系,等等。如果两联分别独立开来,意思就不完整,或不明白。如广州鼎湖半山亭联:
  到此处才行一步
  望诸君莫废半途
  在内容上,下联是紧承上联而发的。给人以忠告,使人增添前进的勇气。
  又如启功有联曰:
  若能杯水如名淡
  应信村茶比酒香
  上联假设,下联推论,写得耐人寻味。
  对仗决定了对联的匀称性,而勻称性也规定了对联的书写格式。对联直行书写,悬挂张贴时上联在右,下联在左。字数较长的对联如一行写不完时,可换行写下去,但上联是从右往左排,而下联从左往右排,以求对称平衡。换行后第一字也应与前一行排齐,不得高于或低于前一行。

  四、对联的修辞

  撰写对联与欣赏对联都离不开修辞。所谓修辞,就是修饰文句,使表达恰当、准确、形象生动,富于情趣。比起其他文学样式来,对联的修辞手段种类多,变化大,这也是它的一个特点。
  为了突出某人某地,把人名地名嵌入一定位置,保持其相对独立性,使对联意中有意,称为嵌字。嵌字要求不露痕迹,文通意顺,自然贴切。据《陔余丛考》卷二四,苏东坡自杭将还朝坐中有营妓高莹求从良,东坡判其牍尾云“高山白早,莹骨冰肌那解老。”当为嵌名之始。
  按照传统习惯,七字联各个位置都可嵌字。①鹤顶格,将所嵌二字分置于上下联中第一字。如韬奋图书馆联:“韬略终须建新国,奋起还得读良书。”②燕颔格,嵌字置于上下联第二字。如山海关联;“群山尽作窥边势,大海能消出塞声。”③鸢肩格,嵌字置于上下联第三字。如柳燕新村联:“桃红柳绿开诗境,莺歌燕语展画屏。”④蜂腰格,嵌字置于上下联第四字。如赠魏蓉芳联:“莫学芙蓉空有面,应效芬芳发自心。”⑤鹤膝格,将嵌字置于上下联第五字。如题松鹤图联:“万花开处松千尺,众鸟鸣时鹤一声。”⑥凫颈格,将嵌字置于上下联第六字。如香墨斋联:“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⑦雁足格,将嵌字置于上下联第七字。如赞巧珠联:“聪明会乞双星巧,珍重应量十斛珠。”
  除此以外,将嵌字置于上联首字与下联末字的称为“魁斗格”。如青城山上清宮联:“上德无为,行不言之教;大成若缺,天得一以清。”嵌在上联末字与下联首字的称为“蝉联格”。如赠翠玉联:“黛螺淡点三分翠,玉髻斜簪一抹红。”嵌在上联二字下联六字的称为“云泥格”。嵌“酒花”:“饮酒愿人容我醉,怡情与子赏花开。”嵌字置于上联第五字下联第四字,或上联第六字下联第五宁的称为“卷帘格”。如“袍”“到”二字的五四卷帘:“偶携游屐到琴峡,待脱征袍隐鉴湖。”将三字人名或地名,两字置下联首尾,一字置上联中间,成为鼎足之势,称为“鼎峙格”。如龙安乡联:“跨凤乘龙终有日,安居乐业在斯乡。”反之,一字置下联中间,两字置上联首尾亦可。
  嵌字法除了上述各种常见形式外,还有许多变化。如:
  史鉴流传真可法
  洪恩未报反成仇(谐承畴)
  此联将史可法、洪承畴两人姓名拆开分嵌于上下联的首尾。
  嵌字更多的还有清代广东雷琼道官府大堂楹联
  定安全之策,坐镇琼山,开乐会以会同官,统府,州、县群僚,独临高位
  澄迈往之怀,清扬陵水,佐文昌而昌化理,合万、儋、崖诸邑,共感恩波
  将雷琼全道十三州县之名都藏于其内:上联藏定安、琼山、乐会、会同、临高五名,下联嵌澄迈、陵水、文昌、昌化、万州、儋州、崖州、感恩八名。
  另有一种缺字法。如相传宋代吕蒙正曾作有这样一联: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上联缺少“一(谐衣)”,下联缺少“十(谐食)”。配上横额“南北”(没有东西),共缺去四字,含蓄地表达出作者早年“缺衣少食没东西”的困境。
  好的对联在切中对象的根本特征的同时,又往往富于奇思妙辞.颇能引人人胜。如广西桂林阳朔画山联:
  水作青罗带
  山为碧玉簪
  不直接说山水秀丽,而以比喻出之,显得更为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想像和回味的余地。
  还有一副题菊花的对联:
  不容牡丹称前辈
  只许寒梅步后尘
  采用比拟手法,让菊花自述,而使赞菊的主题表达得别具一格。
  夸张在对联创作中也是常用的,如固原六盘山联:
  峰高华岳三千丈
  险据秦关百二重
  就是把六盘山山峰的高峻和形势的险要加以扩大和突出,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排比也是一种加深印象、增强感染力的有效手法。清人邓石如自题碧山书屋联就以排比取胜:
  沧海日,赤城霞,峨嵋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武夷峰,庐山瀑布,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
  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军帖,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
  上下联各用九个排比句来摄取山川奇观、罗列诗文绝艺,真可谓精英荟萃,使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而其运笔又先分后总,一气呵成,尤显得恢宏开张。正由于排比句利于表现出行文的气势,所以在长联创作中用得特别多。
  人们还喜欢用顶真、回文等手法来构思对联。如“天然居”茶楼联: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此一回文联不论顺读还是倒读,都很通顺,但意思不完全一样,回文具有文字游戏的色彩。
  对联中还有一种近于游戏的修辞手法称为析字。析字是利用汉字的形体特点来进行分离或组合。将一个字分离成几部分,而这几部分又都有独立的意思,此为拆字。南宋人《苕溪集》有拆字诗:“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可人何当来,意若重千里,永言咏董鹤,志士心未已。”当为最早之例。西湖天竺顶竺仙庵有联曰:
  品泉茶三口白水
  竺仙庵二个山人
  上联“品”字解释为“三口”,“泉”字拆成“白水”。下联“竺”字解释为“二个’,“仙”字拆成“山人”。据说庵中住有两人.故有“二个山人”之说。
  析字的另一种形式是合字。合字与拆字正好相反,如电影《三笑》里有一副试才的对联:
  十口心思,思国思家思社稷
  八目尚赏,赏风赏月赏秋香
  上联为祝枝山所出,“十”、“口”、“心”三字合成“思”字;下联是唐伯虎所对,“八”、“目”、“尚”三字组成“賞”字。
  在对联创作中,重叠手法是一特色。如浙江天台山方广寺联:
  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呗声,总合三百六十天击钟声,无声不寂
  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更兼四万八千丈峰峦色,有色皆空
  “声”、“色”两字在上下联中各重复七次,其目的在突出佛教“无声不寂”、“有色皆空”的思想。这是重字法。
  重字法还可跟其他修辞手法结合使用。如1897年戊戌政变后,谭嗣同(字复生)等六君子遇难,康有为亡命日本,十六年后回国时曾作联云:
  复生不复生矣
  有为安有为哉
  这是重词法与一词多义现象相结合。上联“复生”,前指谭嗣同,后据字面意义解释为“再活过来”。下联“有为”,前指康有为自己,后是“有所作为”的意思。此联情感沉痛,手法巧妙,而尤显得自然浑成。
  还有一些对联将分句加以重复,如曹民甫挽宋教仁:
  不可说.不可说
  如其仁,如其仁
  这就是重句法,前后分句的语气、感情都是不同的。前一分句都显得深沉哀痛,有一种回肠荡气的压抑感;而后一分句则都变为激愤有力,似乎火山爆发一般,是对反动势力的强烈谴责。也是对宋教仁的高度赞扬。
  重叠手法的另一种形式是叠字,诗词中已有先例,如《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李清照《声声慢》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叠字可以增加诗句的音律美,使景色描写得更牛动、更形象。如杭州“西湖天下景”亭联: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通篇叠字,配上苏东坡的诗句“西湖天下景”作横额,真可谓珠联璧合。这副叠字联不仅生动活泼,而且还能调动读者的想像和启发读者的思索。如有人就曾将此联一字不少地改成重字联:
  山处明,水处秀,山明水秀
  晴时好,雨时奇,晴好雨奇
  叠字法以字词叠用两次者较为多见,但也有叠用多次的,如济南千佛山趵突泉联:
  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
  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济南多泉水,素有“家家泉水,产产垂柳”的美誉,故有“泉城”之称。济南的三大名胜都与泉水有关:大明湖即由珍珠泉等泉水汇集而成,而千佛山与趵突泉正是本联描摹的对象。上联写千佛山山脚的清泉,由于地势较高,恰似空中飘下一般;下联写“天下第一泉”趵突泉水涌上进、喷腾不息之状。全联又以“两条玉带”和“一串珍珠”分喻两处泉水,可谓绝妙绝佳。
  字词叠用次数最多、最为著名的是山海关孟姜女庙的一副楹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此联巧妙地利用了一字多音和同音假借的原理,应读成:
  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
  浮云涨,长长涨,长涨长消。
  原来它是以海水、浮云的多变来衬托一件不变的事,那就是孟姜女世世代代为人同情和敬仰。作者的巧思妙辞,使此联具有人见人爱、过目不忘的魅力。
  纪昀写过一副嘲讽庸医的对联:
  不明财主弃
  多故病人疏
  用的是脱化手法,由唐人孟浩然诗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变化而来,幽默风趣,饶有新意。
  为了丰富对联的内容,并使表达变得含蓄、委婉,用典也就成为对联创作中常用的手法之一。如岳阳楼有一副楹联云:
  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
  昔闻今上,杜少陵始可言诗
  范仲淹字希文,上联由其《岳阳楼记》来,“后乐先忧”即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意思。杜甫字少陵,下联意出其《登岳阳楼》诗:“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作者由岳阳楼想到古往今来的登樓人,由登楼人想到范仲淹和杜甫,想到他们两人有关岳阳楼的诗文,想到他们诗文中表现出的胸襟抱负和忧岡忧民的思想。于是,此联就从赞颂范、杜两人落笔。“始可言诗”,典出《论语.八佾》,是孔子表扬子夏(姓卜名商)的话,原文是“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上联“庶几知道”也是赞语。这副对联引述范、杜两人的诗文,以切中题咏的对象岳阳楼,而对范、杜的赞颂又反映出积极的思想感情,给登楼游览者以有益的启迪.是一副情文并茂的佳联。
  借代也是对联修辞的一种手法,运用得当,也同样能获得很好的艺术效果。如长沙岳麓山屈原祠联: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上联“三户”指楚,《史记.项羽本纪》云:“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下联“九歌”是屈原的代表作,此处借代屈原。用《九歌》代屈原,不仅是出于对仗的需要,而且更能丰富“心”字的含义。王逸《楚辞章句》称屈原作《九歌》“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以风谏”,则是“风谏”之“心”。朱熹《楚辞集注》认为《九歌》之作,是“因彼事神之心,以寄吾忠君爱国眷恋不忘之意”,那是“忠君爱国”之“心”。这样的联想都是因落实到《九歌》而生发出来的,如果改用“屈原”一词,效果也许就不会如此明显。这副屈原祠联在艺术表现上的妙处,是综合了用典、借代、双关、嵌字等多种修辞手法。上联“招魂”一语双关,也指屈原的作品《招魂》。下联除嵌有《九歌》之名外,“呵壁”一词又利用双关和借代,暗藏《天问》之名。
  一语双关,自然就丰富了对联的含蕴,这种修辞手法也常为作者所采用,而其变化也比较多。如民国年间刘师亮曾撰联:
  民国万税
  天下太贫
  这是针对当时国民党粉饰太平、高叫“民国万岁”、“天下太平”而作的。它通过谐音双关,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谐音双关是利用异字同音关系,而一字(词)多义又可构成了借义双关。如有一副讽刺袁世凯的对联:
  起病六君子
  送命二陈汤
  从字面看,“六君子”与“二陈汤”都是中药汤头名。而实际上上联的“六君子”在这里是指严复、刘师培、杨度等六人,他们组织筹安会拥立袁世凯为帝,这里点出了袁世凯起病之因在梦想当皇帝。下联”二陈汤”实指袁世凯的亲信陈树藩、陈宦及汤芗铭三人。他们三人见袁称帝后遭到全国上下的唾弃,知大势已去,为了保全自己,于是先后叛袁“独立”。袁世凯受此打击,不久就死了,所以说“送命二陈汤”。此联的讽刺性很强,而借义双关的手法也运用得十分巧妙。
  借义双关利用一字(词)多义现象,使对联形成表里不同的两层意思,但其着眼点并不在表层,而是在深层。还有一种双关,与借义十分相似,但表层意思是其主要着眼点,而深层意思不是非常明显,带有一种象征色彩,或者说,是通过表层寄寓着一定的思想内容,因此可称之为寓意双关。如太平天国首领石达开在起义前曾写过一联:
  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
  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何如
  这是为理发店题撰的,很切题。但字里行间透出一股粗犷豪迈之气,显然是与其寄托着作者的革命抱负有关的。
  汉语中所有的修辞手法,几乎都能在对联中见到。手法虽然有不同,但目的却是一个,即增强对联的感染力。所以,在欣赏对联的时候,就特别要重视其修辞的特色。
  (施绍文、俞纪东、丁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