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云网主页 >> 对联大观 >> 傅小松论楹联专集

 

 

傅小松论楹联专集

 

试论孙髯大观楼长联及其影响

    孙髯(1711—1775),字髯翁,号颐庵。云南昆明人,祖籍是陕西三原,幼时随父流落昆明。自幼聪颖好学,尤以诗文超群,幼时赴童试,因不愿受搜身之辱而未应科举,终生为一平民,自号"万树梅花一布衣"。他广交诗人墨客,常聚会于名胜古迹吟诗作赋,晚年寄迹昆明圆通山咒蛟台卜易为生,自号咒蛟老人,后因有子在弥勒经商,将他接去赡养,并在该县授徒,门墙桃李,一时称盛。病逝后就葬于弥勒。

    孙髯一生勤于著述,曾纂辑过《国朝诗文》、《滇诗》等,皆佚失。今仅有《永言堂诗文集》、《金沙诗草》等诗集,及《孙髯翁残抄本》和〈滇南诗略〉中收录的二十首。

    关于孙髯的生平及创作,今人余嘉华有《大观楼长联及作者孙髯》一书,据该书介绍:昆明人徐敏辑录、于嘉庆十五年(1810)刻成的《集古今名人游览太华山诗记》,曾选孙氏的《升庵太史祠》七律二首,并列一小传:

    孙髯,字颐庵,号髯翁,昆明布衣,博学好友,擅骈体,工诗才。太守徐南冈,尝折节下交,相与唱和,为之叹服……生平所作甚多,皆为散失,唯《金沙诗草》行世。今大观楼长联,群推为罕覯之作。         康熙三十五年(1696),云南昆明大观楼建成。该楼西近华浦,濒临滇池草海北滨,遥对西山,凭栏远眺,青山绿水,烟鹭沙鸥,云鬟雾鬓,一时文人雅集,墨客登临,填词作诗,但无不是粉饰太平,为统治者歌功颂德。孙髯对此十分鄙薄,他慨然挥笔,写下题大观楼长联一副,长达180字,旷古未有,一声震动儒林。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古今第一长联""海内第一长联第一佳者"

    长联如下: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蜓,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此联上联写景,绘出一副颇富滇池风物特色的风景画:滇海、金马山、碧鸡山、蛇山、鹤山,还有岛屿、垂柳、芦苇、飞鸟、云霞、落日、稻田、荷花,可谓无边风物,生机勃勃,光彩照人。下联叙史,写了汉、唐、宋、元四代有关云南历史的几件大事。作者借史抒怀,嘲讽了滚滚英雄伟烈丰功,并尖锐地指出:历代统治者费尽移山心力去征服云南,但最终却只剩下断碣残碑苍烟落照。全联的主题思想,就是否定统治阶级所谓的丰功伟烈,从而揭示出清王朝必然衰亡的命运。

    在艺术上,此联获得巨大成功。首先是结构和篇幅上的突破。此联一反以前对联短小精悍的特点,洋洋洒洒,达180字,开创了楹联史上长篇巨制的先河。在结构形式上,上联写景,下联写史,写景、咏史、抒情三者融为一体。其次,在修辞手法上,以文入联,成功运用了拟人、比喻、象征、内对、排比、用典等手法。写景则气象万千,如诗如画,写史则思接千载,典雅华丽,尤其是景、史、情三者有机结合,沛然如从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斧凿之痕。联语成功地运用比拟、静物动写。写山写水,以神骏灵仪缟素拟之,使无生命之物亦能奔走、飞翔,神彩逼人。又擅象征性意象的运用。如下联中暮雨朝云苍烟落照疏钟秋雁等意象,耐人寻味,深刻地倾泻了作者对历史无情、世道沧桑的喟叹。联语内对和排比手法更是运用自如。内对又称自对。上联中看东骧神骏,西煮灵仪,北走蜿蜓,南翔缟素及下联的汉习楼船……”皆是。自对拓展了全联篇幅,使之容纳更深广的内涵,犹如一篇绝妙的姘体文。在语言上,全联既辩丽横肆,文气纵逸,又富音乐美,语如贯注,声调铿锵,若出金石。总的说来,大观楼长联鸿篇巨制,博大精深,金声玉振,是楹联史上新的里程碑式的作品。

    大观楼长联写成并雕刻悬挂后,当时即轰动儒林,传诵海内。当时一文人吴仰之在诗中评价说:铁板铜琶镗鞑声,髯翁才气剧纵横。楼头一百八十字,黄鹤题留万古名”①。另一昆明诗人谢琼在其《大观楼题壁》诗中写道:凭栏披满大王风,气象全收入座中。西去水声奔万马,北来山势卧长虹。楼台一带开烟雨,烽火千年冷启蒙。几段酒酣难落笔,上头题句有髯翁。”②均对孙髯长联推崇备致。梁章钜《楹联丛话·胜迹下》评价此联则是:

    胜地壮观,必有长联始联,然不过二三十余字而止。惟云南省城附郭大观楼,一楹帖多至一百七十余言,传诵海内。虽一纵一横,其气足以举之,究未免冗长之讥也。

    梁氏碍于传统观念,认为孙髯长联不免冗长,但也客观地记载了长联传诵海内的情形,并肯定其一纵一横,其气足以举之

    孙髯题大观楼长联问世已300余年,其影响可谓波远泽长。范仲淹一篇《岳阳楼记》,使岳阳楼名闻名下,孙髯翁一副长联同样使大观楼蜚声宇内。长联,原由昆明名士陆树堂以行草书写悬挂楼前,咸丰七年(1857年),大观楼毁于兵燹,联亦无存。同治五年(1866)年,提督马如龙重修大观楼,一方胜迹,顿还旧观。光绪十四年(1888年),云贵总督岑毓英特请诗人书家赵藩楷书长联,重挂楼前。大观楼及其长联,现已成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之一。

    大观楼长联对后世楹联发展乃至整个文化领域的巨大影响,可以从三个方面论述:

    一是首开长联创作之先河,带动了后世的长联创作。楹联本以短小精悍为特色,清代以前楹联,绝大多数不超过50字。而孙髯这副楹联,却洋洋180字,当时即被称为天长第一长联,人们从这副长联体会到:长联能容纳更博大的内容,显示更恢宏的气势,体现更高超的技巧。于是不少文坛勇士开始尝试长联创作,至清代后期,遂形成长联创作高峰。

    二是艺术形式自创一体,为后世长联创作提供了借鉴。孙髯长联上联写景,下联咏史,写景、咏史、抒情三结合,内含排句和自对,这种结构几成长联的定式。后式长联创作者,多采用这种定式,有的甚至通篇模仿此联。如江受先嘲科举考生联:

    五百里蓉城,奔来眼底,喜洋洋录出遗才。便东游牛市,南谒羊宫,西到满城,北观昭觉,假充豪杰。借此宿柳眠花,便水榭茶亭,商量就拈香换帖。更酒楼烟馆,贪恋着过瘾传杯,莫辜负威仪小帽,履秦朝鞋,义和虾仁,月兴酢肉;
    数千人篙目,惨上心头,怒轰轰怨著主考。想文揣时风,诗遵官韵,策操纂要,经习短篇,废寝忘餐。尚望步蟾折桂,奈邮传报语,叫不应解元老爷。及爱女娇妻,做不成夫人小姐,只剩得半幅号帘,三场题纸,两枚残烛,一个提筐。

    时至当代,亦有仿作。如徐逸龄嘲作奸犯科者联:

    梦五路财神,齐来夜里。熏心心利欲,喜洋洋放肆无忧。竟上欺领导,下骗工人,内傲妻儿,外骄朋友。阴谋暗算,何妨铤险履危。趁有隙可乘,早备就伪单报帐;更得孔随入,运用了换日偷天。莫辜负豪华服饰,富丽洋房,奢侈杯盘,淫秽音像;
    成一时罪犯,怎过关头。末路颓唐,灰溜溜瘪三有类。想东去求情,西图打坝,南冠不戴,北面免囚。灭迹销赃,费尽千方百计。奈严明法令,简直是雷厉风行;任卑劣花招,都付与捕风捞月。只落得垂首当庭,低眉入狱,捶胸恨己,挥泪思家。

    三是长联不凡的气势,深刻的思想,精湛的艺术,对后世产生了全面的影响,并不限于楹联一域。陈毅在《船舱壁间悬孙髯翁长联读后喜赋》中写道:滇池眼中五百里,联想人类数千年。腐朽制度终崩溃,新兴阶级势如磐。诗人穷死非不幸,迄今长联是预言。郭沫若更是赋诗表达对大观楼联的无比仰慕。1961124日,郭沫若游大观楼,即席写了一首五律《登楼即事》,现悬挂于楼前。诗云:果然一大观,山水唤凭栏。睡佛云中逸,滇池海样宽。长联犹在壁,巨笔信如椽。我亦披襟久,雄心溢两间。至于毛泽东对大观楼联的推崇更是众是周知,一次中央开会,毛泽东对云南一位负责人专门谈起,说你们那里是四围香稻,万倾晴沙,有九夏芙蓉,三春杨柳。1958年3月,毛泽东到成都参加中央工作会议,看到了辑录在《楹联丛话》里的大观楼长联,借来三种该书版本对照阅读,并圈点批注。《楹联丛话》说:胜地壮观,必有长联始称,然不过二三十余字而止。惟云南省城附郭大观楼,一楹贴多至一百七十余言,传颂海内。毛泽东旁批:一百八十字。该书评长联:虽一纵一横,其气足以举之,究未免冗长之讥也。毛泽东旁批:从古来看,别创一格,此评不确。大观楼长联获伟大毛泽东此评,的确当之无愧。邓小平同志也非常喜爱此联(见邓林《我爱我的父亲》一文)。足见此联影响之巨大深远。正如当代联家余德泉一副对联写道:滇池百里,孙髯千秋。大观楼长联不仅在楹联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应占有一席之地。

      释:
见其《论滇南诗人》,转引自《湘楚楹联》总第6期第60页,200012月出版
见《彩虹山房诗钞》卷下,转引同上

    作者联系:湖南岳阳市政协 fuxiaosong1970@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