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云网主页 >> 对联大观 >> 《文盲联话》

 

 

《 文盲联话 ·入门·印象篇 》
系列之一

笑意苍凉 (秋雁南回 对联茶社)

 

    文盲从小学接触对联开始喜好对联,而后为对联所吸引,摸过一些联书,但是毕竟空间有限,难着皮毛,不得要领,至年岁渐长,方才得知网络有对联空间,一时狂喜,遂得与众联友一起摸着石头过河,略得皮毛,如今屈指而来已近两载,期间冷冷热热、去去来来,时进时退,而今回首竟然不知所谓。既然难得糊涂,文盲就自己在摸字与领悟之间的一点羞涩心得,写成《文盲联话系列》,逐一拿与大家批评指正:)希望能对自己对联友有点促进,即使的反面的:)

 


关键词:

1、对句:即“对联”中的“对” ,是相互成对而没有统一中心的的上下两句。 一般有出句和应句,多由两人以上互相应对完成。 
2、联语:在对句的基础上有统一的中心和主题的上下两句,一般由一人单独完成,多独立悬挂出来。
3、合掌:如两个手掌重合在一起,比喻对联上下句的内容意思重复。
4、桃符:本文取其本义,即古代画“荼”与“郁垒”二神于桃木之上,用以驱鬼的画符。                                  
                                    
                                      
 
                                 初识对联


     对联,是对句和联语的合称,是一种以对偶句为基本形式,讲求声韵,格式自由的独立的文学艺术,它萌发于民间具对偶特点的对句,而后孕育于诗歌、骈赋,最后脱体于律诗成为对独立的对联。它具有民俗性、文学性、艺术性和实用性。它既独立于与诗、词、曲、赋、散文、谜语、俚语等各种文字艺术表现形式以外,但又能包容这些艺术形式的特长。
    
    一、对联的具有:“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句式相同”、“强弱相当”、“平仄相协”、“内容忌叠” 、 “文字相异”等特点。
    以对偶为基本表现形式,要求对联具备对偶句的文体特征,即“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句式相同”、“强弱相当”、
    讲求声韵,要求对联单句和上下句均能“平仄相协”,需要遵循一定的律韵进行,比较广受对联界认可的是以为“双节平仄竿”为核心的“马蹄律”。
    作为独立的文学艺术形式,对联只能用上下对偶句的形式来表达文意,因此,对联,尤其是单边七字以内的短联更要求能用最小的空间表达最大的文意,所以对联是要求“上下联不能说重复的内容”即,“内容忌叠”;此外,对联要体现一定难度的艺术技巧,文字的使用也相对严格,其中一条是“文字相异”,即一副对联中不能重字,严格来说是不能“异位重字”。而一些虚词则可以适当“同位重字”。
    讲求声韵和格式自由使对联兼备了韵文的和散文的特点,也兼采了诗歌、谣谚、谜语、戏曲等的特长。所以对联在个别单句上,声律有可以大家公认的可以遵循的格式,即“马蹄律”,但是在组成对联躯体的字数、句段上则格式自由,没有限定,有如散文。


    二、对联的起源与发展历史

    (一)对联的起源:
    对联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艺术形式,具体起源于何时,这个问题至今在我国楹联学术界依然没有定论,造成研究和定论困难一方面是历史上中国的文化界对其重视不足,很少记载收录,专门研究对联的学者和著述就更加是凤毛麟角了,另一方面历史文献资料的缺失,更增加了研究的难度。所以要准确定论对联起源的具体时间是相当困难的。但是我们可以从一些对联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对联本身的分支来源、以及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点来了解一下。

     从对联分支来源以及其证据来看。对联包括对句和联语,两者在发展成为对联的过程中相互独立又交叉进行。两者的区别标准在于上下句有无围绕一个主题,上下句能否接续、有无关联,如有则是联,如无则为对。没有围绕一个统一的中心或主题的对句往往是由两个人以上互相应对完成的,对句只要求结构声韵属对工整,意思内容不合掌,如大量的巧对、无情对等;而联语多是一人独立完成,除了对联中的对句要求外,联语上下句之间还要求“既对且联”,有统一主题中心,起码是可以接续的,如大量的楹联都是有主题的联语。
对句主要来源于民间的口头应对或者文人之间的相互游戏,现据专家考证最早的对句是《晋书·列传第二十四·陆云》记载的陆云(字士龙)与荀隐(字鸣鹤)的对句:

云间陆士龙
日下荀鸣鹤

两人的生活年代在公元262—303之间。故所以有证可考的最早对句出现于这段时间。
     联语主要是由文人书面创作,是脱离了诗歌、辞赋而“独立悬挂出来,作为联用”的一种文学体裁,没有脱离诗歌、辞赋等不能算为对联。现有据可考的最早的联语是东汉末年孔融(153--208)从他原诗中抽出,悬于客室“已经起到对联作用的”一联:

座上客常满
杯中酒不空

比较对联中对句与联语的特点和范畴,我们逻辑上应该认为对句的出现早于联语,但是从已有的资料和研究来看,孔融生活年代(153--208)要早于陆、荀两人(262—303)由于暂时无法找到对句早于联语的其他有力证据,我们暂时存疑。
     此后,对联的对句和联语虽有相互交叉但是是独立分开的。对联这个术语真正出现是在明代万历年间(1574—1619),此间有个叫沈德符的人,写了一本《野获篇》,其中一则说到:“张江陵(居正)盛时,有送对联者……”这才是对联真正开始定名,从而把对子、联语统一起来;此后对句与联语不在独立分开,而是作为统一在对联名下的一部分。

     从对联的艺术美学和发展逻辑来看,对句应该早于联语。和一切艺术的萌芽与发展历程一样,对联的萌芽首先应该在于民间,而后才为文人和统治阶层运用,成为一种文字体裁,进而推广而为社会接受,最终成为一种文化与风俗现象。
对称以及平衡,是中国哲学文化与艺术美学一向追求的特点,这点在早期先民的有意无意的模糊美学观中已经是最为特出的一点了,从出土的各种生产工具的打制、生活用品的装饰,到汉字创造都鲜明体现了结构对称与平衡的特点;道家文化的大极、两仪、四相、八卦的对称平衡推演更是突出强调了此点。对称与平衡的审美取向,渗入文学便表现为对偶句,进而发骈赋,也孕育对联。刘勰在其《文心雕龙·丽辞》中说:“造化赋形,支(肢)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夫心声文辞,运裁为虑,高下相须,自然成对。”他从人畜形体特点悟出事物对称平衡的“必双”的特点,如人分左右手,左右眼等,认为这是自然赋予的,由此推及辞章,也必然体现“上下相须、自然成对”的特点。
     富含对称及平衡这个审美取向的对偶句,是从民间萌发而后为文人研究,进而推广到社会的。而以为对偶句为核心躯干的对联,是所有文学体裁中,最为突出对称审美取的一种,其发展过程也应该是从民间的口头对句开始的。而在民间对句萌芽起始阶段,应该在先秦时期了,这个时期诗歌、辞赋尚不成熟,自然没有为特定目的而写的联语。据此逻辑,有不少学者认为对句应该早于联语。

    从对联学者研究来看,目前联界认为对联有三条发展源流,分别为:
             
                  1、“桃符——》门神——》春联”。
    持此论的学者大多认为对联(更确切说应该是春联)起源与桃符。据《风俗通》:“上古之时,有荼与郁垒昆弟二人,性能执鬼,度朔山上章桃树下简阅百鬼。无道理妄为人祸害(者),荼与郁垒缚以苇索,执以食虎。于是,官常以腊(月)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皆追效于前辈,冀以卫凶也。桃梗,梗者,更也,岁终更始受祉也。”
另外据《山海经》载,从远古时代起,就有了“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
的除夕习俗。后来这一风俗逐渐演变简化:从“饰桃人”变成“立桃板于门上,画二神”,进而又变成“桃符书二神字”。由雕刻而画像,由画像而写字,虽然边得简单,但却是一步步重大的发展,这个发展为以后对联悬挂出来,作为新的习俗和独立的文学艺术做了社会和文化上的准备。《山海经》大约成书于战国,又经秦汉有所增删,可以说,至晚汉代桃木板上已经有文字了,而且是两块,分别书“神荼”、“郁垒”。“荼”和“郁垒”是兄弟二人,都是神,在“荼”加一“神”字,目的是变成两字以便和“郁垒”对称,这种追求字数相等的做法说明,在汉代乃至此前人们已经注重追求“桃符上的对称平衡”,这个对称已经能隐约看作是春联的雏形了。因此,这个习俗的演化和进步对于春联的形成意义重大,它为对联,尤其春联的最后出现作了进一步的规划和提供了背景。
     此后,把“神荼”和“郁垒”二神的对称书写变成对仗的句子,这是一种历史性突破,它直接导致了“春联”的诞生。具体最早的独立悬挂出来的春联是那哪个,目前联界还在考证研究中,比较广为人知的,有确凿记载的一副春联是《蜀梼杌》中记载后蜀皇帝孟昶写的: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后蜀亡于公元965年,由此可以推断早在五代甚至唐朝已经有春联了。

                  
                   2、“五言诗——》联句——》对句”。
    支持此观点的学者主要认为对联是文人发展出来的。五言诗始于汉代,至晋已颇有成就。晋人崇尚清谈,文人之间常接续作诗,以联句为雅兴。从联句作诗到对句成联,即互相对对子,就清谈的发展是很自然的。最早的有记载的对句即是上文提到《晋书·列传第二十四·陆云》记载的:
云间陆士龙
日下荀鸣鹤
而在此以后,唐代以下,文人对句蔚然成风。

                      3、“律诗——》摘句——》联语”。
     主张这个观点的学者认为,这是早期对联所找到的一条捷径。唐代定型的律诗,平声韵脚,格律固定,尤其是要求第二、第三两联,即颔联和颈联必须两两对仗,这为向对联演变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而当时的诗歌批评,诗歌欣赏的方法,又给这种演变创造了机会。这种方法,为摘句,即把诗中精彩的句子摘出,写到“诗板”上,反复揣摩,加以论评,而所摘之句又多是律诗中反对仗的那一两联。诗中之联,或承上,或启下,或表现一个侧面,独立性比较弱,往往不是现成的“对联” ,但用它的平仄、对仗“模式”去为某一目的所写的两句,就是对联了。初期的对联多为五言或七言,就是受到由诗到联的影响。

    (二)、对联的发展历史

     1、萌芽阶段,
    从汉晋到唐,可算为对联的萌芽阶段,它有三大显著特征:
    (1)、对句和联语分开发展,时有交叉,对联还没有实现两大分支的汇流。如上文所述,这个时期,对联是分对句和联语两大分支发展的,无论是文学成熟性,还是社会需求都还没有到能促使两者的汇流的阶段。
    (2)、形式上以对句为主导,晋唐接续,民间到文人,各种巧对开始流行;而联语发展比较相对缓慢。这个时期,除了陆云与荀隐的对句外,还有以《五总志》记载的温庭筠以“玉条脱”对“金步摇”等为代表的大批巧对;而有资料记载的联句则相对很少。
    (3)、对联受到律诗的“压迫”,总体上发展缓慢。尽管律诗摘句可以直接产生对联,对促进对联的创作和发展有一定积极作用,但由于盛唐的律诗倍受宠爱,尊极一时,以至取士应试都要作诗,其他文体受到诗的“挤压” ,当时作为诗之附庸的对联就更难登大堂了。直到晚唐,随着诗的地位开始下降,对联才开始有了长足的发展。


    2、发展阶段

    从五代到元,是对联的发展阶段,这个时期,对联的发展有以下三个特点:
    (1)、继续保持对句的灵活形式,并更多地付诸于文字,对联的种类开始增多。
五代春联无疑是重要品种。此外,宋代出现了挽联、题赠联、书院联、名胜联、喜庆联、谐趣联以及灯联等。
    (2)、继续保持从律诗借鉴过来的艺术特点,而且有所突破。
主要表现为吸收词曲语言变化的特点,打破五七言联的固有模式;句法上以长短句相互交叉组合;字数上不在局限于短联;用字上不避同位重复字,如松溪县明伦堂联:

学成君子,如麟凤之为祥,而龙虎之为变
德在生民,如雨露之为泽,而雷霆之为威

    (3)、开始与书法艺术结合,进一步丰富了对联独特的审美功能。如宋代的苏轼、元代的赵孟祯等书法大家都曾题写过不少对联。如赵题写扬迎月楼被传为美谈的行业联:

春风阆苑三千客
明月扬州第一楼

    
   3、繁盛阶段

    明清两代,是对联的鼎盛时期,这时对联创作达到了对联史上的高峰,如果文学史家不存偏见地研究一番对联,继而将其纳入中国诗歌传统之中,将惊奇发现:明清对联所达到的历史高峰足以媲美唐诗、宋词和元曲。粱章钜在其《楹联丛话·自序》中描述了对联的兴盛:“圣学相嬗,念典日新,凡殿廷庙宇之间,各种御联悬挂” ,“宠锡臣工,屡承吉语” ,“名公巨卿,鸿儒硕士,品题投赠,涣衍寰区”,当时的“楹联之制,殆无有美富于此者”。
这个阶段的对联主要有以下特点:
    (1)、春联得到广泛普及。
     这个阶段春联的鼎盛发展首先得力于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和推广,明太祖朱元璋以行政命令推行春联,清康熙、乾隆等帝王也非常重视并多有创作。上行下效,帝王的行为直接影响了官宦公卿、文人百姓,形成全国对对联的重视。
    (2)、对联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明清以来,庙宇、园林大量出现,名胜联发展迅速,一跃成为对联中最令人瞩目的一种。明清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又极大推动了行业联等繁盛,使其成为城市文学的重要现象。
    (3)、对联书籍开始印行。
    这个阶段各种对联书籍多有印行,如集锦类的《春联大观》 、墨迹类的《明清名家楹联书法集粹》、工具书类的《笠翁对韵》等,其中集大成而在对联史上有划时代意义的当属粱章钜 、梁恭辰父子印发的“梁氏系列联书”
包括《楹联丛话》、《楹联续话》 、《楹联三话》、《楹联四话》、《楹联剩话》、《巧对录》、《巧对续录》和《巧对补录》等,他们开创了联话体例,确立了分类原则,总结了对联创作成果,保存了珍贵史料,对对联的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4)、对联作家大量涌现。
    这个阶段的对联作家群星璀璨,其中有政治家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学者魏源、康有为、梁启超等,文学家祝枝山、徐谓、李渔、杨慎、袁枚、阮元等;书画家懂其昌,郑燮、赵藩、邓石如等。

三、对联的作用和影响。
     
     对联作为一种兼容民俗性、文学性和艺术性的独特文学艺术,在它萌芽、孕育和发展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吸取了民间养料和其他文学与艺术精华,在充实壮大自己的过程中又把它所吸收消化的精神与物质转化出来回报社会,对社会产生了不 容忽视的作用和深远影响,具体总结来看,有如下方面:

(1)、教育文化作用
    对句起到教育启蒙的作用,封建时代的启蒙教育非常注重对仗和对句的锻炼,例如启蒙通用教材《训蒙骈句》、《笠翁对韵》等都是以对仗句式编写的,私塾教育中对课更是当时的基础必修课,以此来锻炼思维、增加知识等。此外,对句在民间流行与活跃也起到了传播知识、活跃思维,增加文化积累的作用,例如很多有资料记载的带有浓烈民间习俗风格的趣对、巧对即是对句在民间传播活跃的反映。对句作为对联的重要源流和分支,它的流行、发展与积累都必将推动对联的发展和出现。

(2)、社会交际作用
   社会交际方面,对句经常作为文人仕宦的社交聚会的游戏方法和娱乐手段,既起了一定的交际作用,又能锻炼才智,提高修养。在这方面出现了很多广为传诵的对句,例如,北宋杨大年与寇准的对句:

水底月为天上月
眼中人是面前人

杨大年对翰林学士:

李伯阳生指李木为姓,生而知之
马文渊死以马革裹尸,四而后矣

    封建时代的文人仕宦为了适应交际需要,自然应该象今天我们重视交际礼仪一样要学习对句,把她作为交际手法之一。

(3)、丰富和反映民俗,调节民众精神生活作用
     联语,尤其春联从它诞生开始就成为民俗的一部分,在民间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渊深的文化背景。无论是堂联、室联还是节庆联,只要它们一旦流行,成为民俗就是它们登上文化舞台,成为独特的文化载体的开始。联语的流行和繁盛,一方面深深烙印了我国的民俗文化,记载了时代历史特征,成为丰富和反映各地、各时民俗风情的生动材料;另一方面它的简单通俗性也成为广大民众表达自身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愿望以及社会的评价态度等等的有力新手段。

(4)、宣传、斗争、广告的作用
    对联的发展与成熟,逐渐渗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和角落,尤其是它在民众的流行,客观上促使对联具有重要的舆论意义和广阔宣传空间。因此,历来对联都被用来充当舆论宣传、行业广告、批判斗争的实际作用。
     封建统治阶层往往把对联作用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社会装饰,例如朱元璋定都南京以后以行政命令的形式要求南京城每家每户春节都必须张贴对联以示吉庆。而明清两代中后期社会腐败,朝政不举,民生多艰,内忧外患,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对联作为统治者在吉庆节日装点门面,羞饰丑恶的作用更加明显。辛亥革命胜利的前后,一方面推翻了中国数千年帝制,另外一方面反封建斗争继续进行,而在此过程中,对联也起到了良好的舆论宣传与批判封建统治的积极作用。如革命人士刘师亮等就写过不少讽刺批判封建统治和社会弊端的对联,如:

自古未闻屎有税
而今只剩屁无捐

其语言幽默辛辣令人喷饭,所言中处又是一针见血,对社会统治腐败、民不聊生的丑恶现实作了无情批判。
    此外,明清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客观上增加了对联的需求,对联也开始与行业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充当行业门面,突出商铺特色的有力广告宣传手段,其中出现大量精彩的行业联,既起到商家业主所期望的广告功能也为对联文化的积累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其中如酒业的:

千载龙潭蒸琥珀
深宵牛渚下丝纶

   上联气势恢弘写出佳酿的过程,以及酒之色、香、味,弥足珍贵,下联牛渚,地名。丝纶,既可解作钓丝,亦可解作皇帝的诏旨,此处应该四偶意皇帝意旨该酒为供品。总观此联,其艺术手法之高,作用之妙,给人印象之深,非一般广告可以企及也。

再如豆腐店佳联:

瓦缶澄来银有影
金刀割处玉无痕

    上联大处落笔,寥寥七字就写出凝浆成腐的工艺过程,下联细致入微,一刀写出卖豆腐时入刀技法和豆腐嫩滑质感;“银有影”、“玉无痕”的比喻把原来平俗的豆腐写得高雅清灵,其广告美化宣传作用不言而喻,笔法之高超令人虽垂涎而又不忍吞“玉”,叹为观止!

(5)、充实对联,增加传统文化积累的作用
     对联的流行、繁盛以及它与书法艺术的结合,直接影响了中华大地上一切与文化相关的事物,它既不断充实自身,又同时增加我国的传统文化积累,单单据现有资料的保守估计,我国有记载的楹联数目当在千万以上!如此巨大的作品数目,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不是诗歌、辞赋、词曲、戏剧等传统文学可以相比的,在世界文化宝库中也是罕见的。对联增加文化积累和沉淀最突出体现在丰富了一大批名胜和古迹的文化内涵,并提供了其演变历史资料见证。这点在笔者在过去几年亲到全国个名胜都有留意,例如北京故宫、西安碑林、武汉黄鹤楼等都以楹联众多高妙突显其文化内涵,感触最深当属今夏笔者于成都所游历的杜甫草堂、武候词,此两地的地方不大,虽然是个人的纪念馆,但却是不挂名的楹联文化馆,里面各时代、各名家、各风格的题联不胜枚举,两地专门出版的楹联集锦和研究书籍可以说是这两个名胜的文化内涵的载体与突出体现。我们从其中琳琅满目的楹联中不仅仅看到的是楹联文化,更能了解到以它为载体的历史与文化沉淀。


    说到这里,笔者已经就对联的定义、特点、根源与发展历史、以及其作用影响,做了简单的介绍,希望能为刚开始接触、学习对联的联友在认识和熟悉对联时提供一点帮助,也希望能促进联友之间交流与探讨。
    此篇涉及对联特点和发展阶段的论述,多参考常江、余德泉等人论述,笔者在此基础上,对照自己的心得领会,做了新的整理和阐述。此外,在对联的定义和特点上,笔者有一些不同意见的阐述,例如在对联的定义时采取对句与联语分开,突出其形式自由特点;采取分开也是为了提醒初学联友注意对句与联语的区别,避免以后在对联创作上积累了“对而不联”的毛病;在对联特点上考虑到对联的对句未必有主题中心,尤其是无情对等,笔者放弃常江、余德泉等人关于对联特点中“内容相关”这一条,而直接点出对联顾忌合掌这条,引入“内容忌叠”作为对联的特点,以此提醒初学对联者注意顾忌“合掌”。


(印象篇完,下几篇笔者将再说说自己学习对联的其他方面一些愚笨心得,个人看法将逐步增加。)

 

主要参考书目:
  《楹联丛话》/ 粱章钜 著
  《对联知识手册》/ 常江 著
  《对联纵横谈》/ 余德泉 著
  《中国对联艺术》/ 苍舒 著
  《中国文化知识精华》/ 王建辉、易学金 主编
    《中国名联大观》/荣斌主编
    《行业对联三千副》/赵金允、李喜声 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