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溪山如旧识;
          此间风物属诗人。
          
            - 郭尚先题西泠桥,又名西林桥,亦称西陵桥,是孤山到北山的必经之地,原是一个渡口,名西村。宋人词中有“看画船尽入西村,闲却半湖春色”之句,即指此处
 
          
          千载芳名留古迹;
          六朝韵事著西泠。
          
            - 苏小小墓,在西泠桥畔。据传苏是南齐时钱塘名妓,貌绝青楼,才技超群,当时莫不称丽。古乐府有西陵苏小小诗云:“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唐张祜诗:“吴儿解记真娘墓,杭俗犹有苏小坟”
 
          
          花须柳眼浑无赖;
          落絮游丝亦有情。
          
          且看青冢留千古;
          漫道红颜本暂时。
          
          桃花流水杳然去;
          油壁香车不再逢。
          
           
          
湖山此地曾埋玉;
          花月其人可铸金。
          
          金粉六朝,香车何处;
          才华一代,青冢犹存。
          
          几辈英雄,拜倒石榴裙下;
          六朝金粉,尚留抔土垄中。
          
          灯火珠帘,尽有佳人居北里;
          笙歌画舫,独教芳冢占西泠。
          
          小字偶相同,考古休凭吴地记;
          香魂真有托,结邻常伴鄂王坟。
          
          失意且吾豪客;
          得时亦一英公。
          
          贞心洵若孤山静;
          佳话今同处土传。
          
            - 纳拉氏题冯小青墓,在孤山林处士墓侧。相传小青为冯生姬,才貌出众,不容于大妇,徙居孤山别墅,忧郁早卒
 
          
          为我湖山留一席;
          看人宦海度云帆。
          
            - 吴鸿宾题林社,在孤山之阴。林名启,字迪臣,福建侯官人,清光绪时守杭州
 
          
          教育及蚕桑,三载贤劳襄太守;
          追随有梅鹤,一龛香火共孤山。
          
           
          
林下有宗风,终古梅花两知己;
          薛庐共明水,吾杭太守一传人。
          
          官余长物,冷树千株,胜地平分高士席;
          眼底旧都,炊烟万户,苍生来往我公心。
          
          债课蚕丝,担簦趋太守,仁风乐土,更宏衣被利;
          封崇马鬣,酻酒对西湖,明月梅花,永荐墓门馨。
          
          风流儒雅亦吾师,好作祠堂傍修竹;
          神清骨冷无由俗,一生知已是梅花。
          
          树谷一年,树木十年,树人百年,两浙无两;
          处士千古,少尉千古,太守千古,孤山不孤。
          
          一片土本属逋家,尚友古人,继绝世高踪,曾为补梅写韵;
          八百年预留此席,流水今日,想入林把臂,应偕舞鹤同归。
          
          旧枝新干,晨夕写梅,欲从山外青山,更长双峰撑劲节;
          诗梦酒痕,苔芩结契,争羡阁边高阁,永留丰壁起层峦。
          
          清福几生修,伴逋仙高隐,少尉孤忠,一岭梅花寻冷趣;
          遗风三代上,继白傅呼宾,苏公判事,两堤杨柳系讴思。
          
          日似丹光出高岭;
          鹤因梅树住前山。
          
            - 阮元题葛岭,在杭州宝石山西,相传晋葛洪尝炼丹于此,有葛仙庵、抱朴庐、炼丹台、诵芬阁、香水邻园等建筑,初阳台在葛岭巅,可观日出
 
          
           
          
德行高妙,容止可法;
          咸仪齐整,器钵无声。
          
          初阳台由此上达;
          抱朴庐亦可旁通。
          
            - 陈尚礼题葛岭。 抱朴:书名,晋葛洪著,洪自号抱朴,故为书名
 
          
          魏晋诩风流,是翁抱朴传书,棋局樗蒲忘世业;
          湖山蓊云气,此处炼丹成汞,柳堤仙岛护瀛寰。
          
            - 阮元题葛岭。 诩:大言。 樗蒲:古代的博戏。 蓊:聚集
 
          
          江痕斜界东西渐;
          山色都收里外湖。
          
            - 葛岭。 江:钱塘江。 里外湖:西湖由里湖、外湖等五部分组成
 
          
          台上露擎仙掌白;
          塔西雨过佛头青。
          
          点缀名山,有勾漏丹砂著色;
          登临绝顶,看扶桑旭日来朝。
          
            - 王家治题葛岭 。勾漏:山名,在广西北流北,据说葛洪听说那一带出丹砂,就要求去做官
 
          
          孤隐对邀林处士;
          半闲坐论贾平章。
          
          明月倒涵鱼港棹;
          晓霜背听凤林钟。
          
          蓝桥咫尺神仙路;
          丹诀流传道士家。
          
            - 杨家洛题葛岭。 蓝桥:桥名,在陕西蓝田东南蓝溪之上,相传其地有仙窟,为唐裴航遇仙女云英处。 丹诀:道家所谓炼丹成仙的秘诀
 
          
           
          
有几两阮公当着;
          作一半白傅勾留。
          
            - 朱锡荣题葛岭。 阮公:即清代阮元,任杭州巡抚时,曾调集民工疏浚西湖,阮公墩就是他的遗迹。 白傅:即唐代白居易,在杭州做过三年巡抚,做了许多好事,白堤就是以他的姓氏命名的
 
          
          晓日初升,荡开山色湖光,试登绝顶;
          仙人何处,剩有石台丹井,来结闲缘。
          
          茂林通妙境;
          修竹倚灵山。
          
          桃花流水之曲;
          绿荫芳草之间。
          
          对此好湖山,再休提世外沧桑,人间营逐;
          无多新结构,且领略稚川丹诀,孤屿清风。
          
          隔岸暗香多,为爱老梅濒水住;
          前山丹井在,新成大药望仙来。
          
          松声雨声钟磬声,声声自在;
          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
          
          炉火著千秋,炼就真元成善果;
          仙丹施一点,救回灾疾起残生。
          
            - 鉴盘题炼丹台。 真元:指人的元气,唐元稹诗:“时物欣出奖,真元随内修”
 
          
           
          
到此台须悟丹经百炼;
          非吾侣那知事出三真。
          
            - 陈廷英题炼丹台。 丹经:即丹诀。 三真:宋时有人称富弼韩琦为真宰相,欧阳修为真内翰,张康节为真御史,合称三真
 
          
          屐迹尚堪寻,高阁登临,此境依然图画里;
          山灵如旧识,群峰罗列,我来相约弟昆行。
          
          到此已超诸色界;
          来时权作小游仙。
          
          岭树湖云沉足底;
          江潮海日上眉端。
          
          一卷诵清芬,溯从蜡屐游时,台阁山林重入画;
          两家怀祖德,行到绿筠深处,甘棠乔木竟同春。
          
            - 徐琪题诵芬阁。 清芬:比喻德行高洁。陆机文赋:“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 蜡屐:以蜡涂屐。唐元稹诗:“谢公秋思眇天涯,蜡屐登高为菊花”
 
          
          喜有宽闲为小隐;
          粗将知足报明时。
          
          直将云影天光里;
          便作柳边花下看。
          
          凭栏霄月近;
          倚杖海云回。
          
          两脚不离大道,吃紧关头,须要认清岔路;
          一楼俯瞰群山,占高地步,自然赶上前人。
          
           
          
一角夕阳藏古洞;
          四周翠岚接遥村。
          
          倘他日蜡屐重来,须记取山中松径;
          携一片红云归去,莫错认世外桃源。
          
          谁谓我屋,谁谓我家,本来栖息人间,难得此近山远水;
          何必学仙,何必学佛,也算优游洞府,便不是俗骨凡胎。
          
          江湖俯看杯中泻;
          钟磬声从地底闻。
          
            - 邓林题北高峰,与南高峰对峙,海拔314米,登临眺望,群山屏列,西湖风光,历历在目
 
          
          峙北高峰,灵隐寺巅尊帝释;
          主西藏府,销金锅内妙权衡。
          
            - 姚承熙题北高峰。 帝释:佛教称诸天之主为帝释。 销金锅:指西湖。元宋无诗:“恋着销金锅子暖,龙沙忘了两宫寒”
 
          
          湖光塔影连三竺;
          海日江潮共一楼。
          
          盛德在金,与南北峰参天并峙;
          善人是富,随东西浙流水俱长。
          
          灵鹫向云中隐去;
          奇峰自天外飞来。
          
            - 飞来峰,又名灵鹫峰,在杭州灵隐寺前,相传公元326年(东晋),印度僧人慧理曾登此峰,说很象印度的灵鹫蜂,不知何时飞来,故名。飞来峰高209米,树木葱笼,怪石峥嵘,有青林洞、玉乳洞等著名洞壑
 
          
           
          
洞里白猿呼自出;
          崖前残石悔飞来。
          
          飞峰一动不如一静;
          念佛求人莫如求己。
          
            - 飞来峰。上句:宋孝宗游灵隐,见飞来峰,问“既是飞来,何不飞去?”僧净辉答“一动不如一静。”下句:孝宗见观音像手持念珠,乃问“何用”,净辉答“念观世音菩萨”,问“自念则甚”,对曰“求人不如求己”
 
          
          泉冷几时?问孤松而不语;
          峰来何处?输老鹤以长栖。
          
          慧理参禅,月明长啸,不问是黑是白,野心猿都能答应;
          生公说法,雨坠天花,莫论飞去飞来,顽皮石也会点头。
          
          南高峰,北高峰,世事尽傥来,莫问峰来何处;
          在山泉,出山泉,人心先耐冷,才知泉冷几时。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泉自有时冷起;
          峰从无处飞来。
          
          泉自禹时冷起;
          峰从项处飞来。
          
            - 俞樾之女俞绣孙题冷泉亭。其联语中用“项”字,俞绣孙解释为“项羽力能拔山,如不是项羽把山拔起,哪里还有此峰飞来?”
 
          
           
          
泉声咽危石;
          月色冷青松。
          
          泉自冷时冷起;
          峰从飞处飞来。
          
          在山本清,泉自源头冷起;
          入世皆幻,峰从天外飞来。
          
          常恐峰来更欲去;
          不愁泉冷无热时。
          
          春秋阅尽水长冷;
          风雨到来山欲飞。
          
          山峰且有飞来悔;
          泉水偏从冷后传。
          
          圆机风与溪相答;
          妙义人同石共谈。
          
          世出世清一泉水;
          住无住心半峰云。
          
          泉在山中,自是清流甘冷落;
          峰高世外,孰从飞去悟来因。
          
           
          
未出山时,一寒至此;
          飞来峰下,有亭翼然。
          
          近壑定禅心,泉水出山犹自冷;
          烟云空变态,峰峦何处更堪飞。
          
          泉水澹无心,冷暖惟主人翁自觉;
          峰峦青未了,去来非佛弟子能言。
          
          胜境重新,门前峰列如屏,未必飞来不飞去;
          优游若昔,享畔水清可掬,漫论泉冷与泉温。
          
          有本如是者;
          知几其神乎。
          
          洗热肠,泉是冷好;
          卫净土,峰特飞来。
          
          洗热肠泉是冷;
          护净土峰故飞。
          
          雷不惊人,在壑原非真霹雳;
          泉能泽物,出山要有热心肠。
          
           
          
泉水在山清,听天籁淙淙,到此且停双不借;
          烟岚随地好,问尘寰扰扰,几人来作小游仙。
          
            - 石冶棠题飞来峰春淙亭,在飞来峰路口。 天籁:自然界的声响。吕温《终南精舍月中闻磬声》诗:“天籁疑难辨,霜钟谁可分?” 双不借:不借本指麻鞋,此指双脚。 尘寰:犹尘世。李群玉《送隐者归罗浮》诗:“自此尘寰音信断,山川风月永相思”
 
          
          山水多奇踪,二涧春淙一灵鹫;
          天地无交换,百顷西湖十里源。
          
          饮酒横琴消永日;
          跳波赴壑如奔雷。
          
          利欲纷驰,脚下安知万丈壑;
          偷心未尽,眼前听取一雷声。
          
          飞瀑渟泉,迹在名山偏耐冷;
          巨雷纵壑,心如止水总无惊。
          
          飞瀑欲凌空,远度峰头作霖雨;
          出山能泽物,先从壑底起风雷。
          
          路转峰回藏古迹;
          亭高人往仰前贤。
          
          万壑松风和涧水;
          千年豪杰壮山丘。
          
          山外皆山,峦岫绕成清净界;
          画中有画,笙歌谱就太平图。
          
           
          
圣德遐昌,北极恩光昭北阙;
          皇仁远被,西湖瑞霭接西天。
          
            - 李卫题圣因寺。 北阙:宫殿北门楼。唐孟浩然诗:“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庄严胜地,琅环福地,东壁沐清光,洵是比金銮侍漏;
          晴雨宜时,雪月佳时,西泠谈盛事,最难忘玉辇巡游。
          
            - 德馨题圣因寺。 琅:玉石。 东壁:星名,壁宿别名,为玄武七宿之一,主文章。唐张说诗:“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 洵:通“均”。 金銮:唐宫殿名。 玉辇:古代帝王的乘舆
 
          
          江水滔滔,洗尽千秋人物,看闲云野鹤,万念都空,说什么南宋衣冠,西湖烟柳;
          天风浩浩,吹开大地尘氛,倚片石危栏,一关独闭,更何须故人禄米,邻舍园蔬。
          
          故宫寥落认前朝,天下为公,莫忘怀四部图书,一园草木;
          胜迹登临容我辈,人间何世,试极目东西浙海,南北峰云。
          
            - 圣因寺。 寥落:稀疏、冷落。谢朓诗:“晓星正寥落,晨光复泱漭。” 四部图书:指晋荀勖《中经新簿》始改图书为甲、乙、丙、丁四部,亦即经、子、史、集四类
 
          
          已溺已饥,恩周浙境;
          尔炽尔寿,辉映湖山。
          
          救灾希金,出水火而登衽席;
          纪功勒石,立碑塔以壮湖山。
          
          昊天不佣,载胥及溺;
          将伯助予,永矢弗谖。
          
           
          
楼观沧海日;
          门对浙江潮。
          
            - 乾隆集宋之问句题韬光寺,在杭州灵隐寺西北巢枸坞。始建于唐长庆年间,唐高僧韬光曾在此结庵说法,故名。“韬光观海”为杭州一景。 宋之问:唐代诗人,曾作《灵隐寺》诗,前四句为“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岭树湖云沉足底;
          江湖海日上眉端。
          
          鸿爪雪泥,著迹岳阳楼上;
          云装烟驾,降真灵隐山头。
          
            - 徐绍基题韬光寺。 鸿爪雪泥: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苏轼《和子由渑池怀归》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南北高峰天外笔;
          东西流水屋头琴。
          
          山街古寺穿云入;
          树隐流泉倚石听。
          
          要待人力回天,枝枝香满;
          留得春光驻世,月月花开。
          
          诀授云房,涉水登山,一枕黄梁超法界;
          诗题鹤观,度人济世,千年丹篆仰仙踪。
          
          韬海承吕姜,眈禅悦静观万物;
          光华跃中外,阅圣教普救群黎。
          
           
          
高亭临极巅,无数云山供点笔;
          皓日出云表,才有梅花便不同。
          
          锡命在西方,斯民庇纶音乐利;
          声灵邻北极,神圣握天下财源。
          
            - 韬光寺。 纶音:纶音、纶言、纶綍为皇帝的诏书,制令
 
          
          盛德在金,与南北峰参天并峙;
          善人是富,随东西浙流水俱长。
          
          韬晦竹林深,客至徘徊,一尘不染;
          光辉莲座放,堂开迤逦,万象皆空。
          
            - 王信孚题韬光寺,联嵌“韬光”二字。 韬晦:收敛锋芒,隐藏才能行迹
 
          
          科第有神仙,到处云烟堪供养;
          招集群季侣,满城风雨此登临。
          
          诗写梅花月;
          茶煎谷雨春。
          
            - 龙井,在西湖西面凤凰岭上,传其泉脉与海通,内必有龙,故名。泉水出自岩中,四时不绝,水味甘冽,是西湖名泉之一
 
          
          欣于所遇何空色;
          乐在其间足古今。
          
          玉毫珠顶无离即;
          皓月清池得证因。
          
          秀萃明湖,游目频来过溪处;
          腴含古井,怡情正及采茶时。
          
           
          
夜壑泉归,渥洼能致千岩雨;
          晓堂龙出,崖石皆为一片云。
          
          斟雉酿化调天醴;
          击壤欢谣洽德源。
          
          兴来临水敲残月;
          谈罢吟风倚片云。
          
            - 孙隆题片云亭,在凤凰岭上,有一异石,名一片云,石后有片云亭
 
          
          石涧泉喧仍定静;
          松阴路转入清凉。
          
            - 虎跑泉,在西湖和钱塘江之间的大慈山下,号天下第三泉。相传唐元和十四年(819年)高僧寰中居此,苦于无水,一日,有二虎刨地作穴,泉水涌出,故名。泉水和龙井为西湖双绝
 
          
          已种稚松三百本;
          待移苍竹一千根。
          
          山势北连三竺去;
          泉声西自五云来。
          
          古墨露垂秋,苏长公牓留书草;
          幽香风蕴夕,潞佛子石映画兰。
          
          山翠滴前楹,牓草曾留名宦迹;
          泉香余片面,画兰争访胜朝碑。
          
          愿借吾师手中半叶蕉,煽灭若辈热中热;
          留得此地山上一勺水,渴解众生难上难。
          
           
          
龙咒钵中安西方,圣人现四十八臂,具大神力;
          虎移泉眼自南岳,童子历百千万劫,留此真源。
          
          水翻鸭绿;
          山叠螺青。
          
            - 乾隆题玉泉,在杭州青芝坞口的清涟禅寺内,泉水晶莹明澈,与龙井、虎跑并称杭州三大名泉,池中养有红鲤鱼,轩上有“鱼乐国”匾额,为明代书法家董其昌所书
 
          
          鱼有化机参活泼;
          人无俗虑悟禅心。
          
          桃花红压玻璃水;
          萍藻深藏翡翠鱼。
          
          鱼乐人亦乐;
          泉清心共清。
          
          此即濠涧,非我非鱼皆乐境;
          恰来海上,在山在水有遗音。
          
          未若此间乐;
          安知我非鱼。
          
          休羡巨鱼夺食;
          聊饮清泉洗心。
          
            - 沈铭戏题玉泉。 巨鱼:玉泉之鱼最重者达70斤,宛若孩童
 
          
           
          
知有濠梁乐;
          岂无江海心。
          
            - 玉泉。 濠梁:即濠水的鱼梁上。《庄子·秋水》:庄子与惠施游于濠梁,见儵鱼出游从容,因辩论鱼之知乐与否,后以濠上指逍遥之所
 
          
          浩浩羡无涯,身坐宫中通造化;
          洋洋皆得所,眼观池内起慈悲。
          
           
          来源:恶人谷珠楼  转贴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