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刹著域中,创六代,盛三唐,宗风远播;
名山传海外,倚五峰,临二涧,胜迹长新。
- 释寒叶题国清寺山门。 天台山:在浙江天台市北,是禅宗中的天台宗发源地。秀峰幽谷,飞瀑流泉,寺院重叠。 国清寺:位于宁波市西南天台山麓,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始建于隋代,寺庙雄伟,寺院内外遍布名胜古迹。国清寺内供奉着历代天台宗祖师的画像。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的肉身宝塔就建于寺内,称“智者塔院”。国清寺山门外矗立着一块石碑,上书“一行到此水西流”七字,寺内有“一行禅师墓”,都是为纪念著名唐代天文学、历法学家僧一行所建。国清寺附近有一景称为“石梁飞瀑”,数十米高的山崖上瀑布急流直泻,水雾飞溅,十分壮观。国清寺外有座黄褐色古塔高耸入云,因建于隋代,便称“隋塔”。塔高60米,六面九级,壁上刻有佛龛,雕琢精细。 创六代:一说为创隋代。 临二涧:一说为临双涧
山寺深藏,修竹苍松皆幻境;
法轮常转,五峰双涧具天机。
鸿爪雪留痕,八度来游,记当年爨火化薪,曾向灶前参拾得;
僧寮云补衲,六人见在,趁此会松根下榻,宛然石上话三生。
石上清泉,松间明月;
山光鸟性,潭影人心。
法会宏开,教行并进,欲得千机普育、利钝齐修,是故略资通途,偏崇特别,以华严圆满菩提之妙因,发愿导归净土;
讲筵大启,理事双诠,拟求万派朝宗,圣凡兼益,由兹拣去自力,注重佛加,摄裟婆足具惑业之含识,现生同赴莲池。
斯民父母,前度神仙,未了结因缘,久与名山忘主客;
拱秀五峰,回澜双涧,此间得佳趣,自因胜地占林泉。
三度入天台,挹寒山袖,拍拾得肩,是佛是仙,追往事都成幻梦;
半生充隐吏,餐赤城霞,饮皖江水,一宫一邑,待何年克遂皈依。
- 国清寺佛殿。 寒山:唐代僧人,与天台山僧人拾得为师兄弟。 赤城霞:天台赤城山的“赤城栖霞”为天台八景之一。 皈依:佛教称身心归向佛、法、僧,皈通“归”
西竺如来,现六丈金身,当日驮经归上国;
大阿尊者,列五百法相,何年卓锡入天台。
宗依法华,判释五时八教;
行在止观,总持百界千如。
千年古刹,永存衣钵;
昔日灵山,同听法华。
梦里画山川,双涧五峰开佛国;
云中绝尘俗,北齐南岳溯禅宗。
- 国清寺修竹轩。 北齐:安徽休宁之齐云山,佛教圣地之一
古寺尚存寒灶石;
云橱犹有漏沙锅。
- 国清寺香积厨。 寒灶台:传说国清寺建成后,五百罗汉相约为该寺修建一座宝塔。正当他们忙于搬运砖石时,观音恰路过天台,有心也为天台山锦上添花,遂向罗汉借砖石。不料罗汉不肯,观音有意作难,便用法力将砖石牢牢定住,致使塔砖石不够,缺少了塔头。 漏沙锅:观音向罗汉借砖未成,又借锅煮饭,罗汉故意将铁锅敲了一个洞。观音略施法力,于漏锅中煮出饭来。罗汉将铁锅搬来仔细看看,原来此锅之洞,不漏米,只漏沙
水净月孤圆;
山空云自在。
古柏苍松,全露面目;
清池皓月,澈见禅心。
五峰连两涧;
万古此奇山。
佛应西乾,度众生以悟证菩提,故感天龙常拥护;
法流东土,开文化而震发聋瞆,致命贤智应归宗。
如是妙相庄严,主伴齐彰,灵山会俨然未散;
本来佛身清净,圣凡一体,菩提达当下圆成。
菩萨现童真,拥护法门常饶益;
金刚示忿怒,驱除魔网永安宁。
此间珍装法宝,曰论、曰律、曰经,总称三藏;
者衷弥满清净,即中、即真、即俗,的指一心。
法雷远震,十界同闻,三乘果证菩提,一色一香皆妙谛;
佛日高悬,千如共彻,万类性归寂灭,或愚或智悉圆明。
五时言教,非异非同,为实施权开权,显实有如海孕百川川赴海;
三乘谛理,即多即一,由性现相摄相,归性直似空生万象象依空。
- 国清寺妙法堂。 五时:天台宗之判教术语,指释迦牟尼传法的五个时期:华严时(释迦牟尼初成道时,讲《华严经》共二十七日),鹿苑时(释迦牟尼在说《华严经》之后的十二年,在鹿苑讲《阿含经》),方等时(指鹿苑时后的八年,释迦牟尼讲“方等”经,即讲《维摩经》、《金光明经》、《楞伽经》等),般若时(方等时后二十二年间,释迦牟尼说《般若经》),法华涅槃时(般若时后八年,释迦牟尼说《法华经》与《大涅槃经))。五时前后共五十年
四部洲统领诸天大千世界;
八功水普施众地不二法门。
不舍洪慈遍尘刹;
常游苦海渡群迷。
法法圆通,故名自在;
头头合道,因号普门。
誓愿宏深,处处现身说法;
慈悲广大,时时救苦寻声。
信念虔虔,凭忠以通天帝阙;
灵光灿灿,仗义永护法王城。
为寻古刹耽山水;
来访灵踪识圣贤。
台叡相照,宗旨一味;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 唯觉(日本)题国清寺迎塔楼。 台叡:指中国之天台山和日本之比叡山
万松九里影;
双涧四时声。
地因智者传佳梦;
人忆丰干坐小桥。
高塔倚云标佛国;
好花迎客上天台。
佛法本慈悲,昏夜乞怜真可笑;
人生皆幻梦,邯郸唤醒便成空。
尘世任人忙,流水春风,却笑桃花误刘阮;
天台从此入,名山福地,长留衣钵继丰寒。
- 国清寺。 刘阮:刘晨与阮肇,传说明帝时,二人入天台山迷路,于山中遇仙女并为其婿,半年后归家乡,已有七世孙矣。 丰寒:丰干与寒山
胜地天台,名山古刹,隋代于今梅自笑;
大师智者,佛国高僧,一行到此水西流。
佛塔镇安尘劫尽;
龙潭清鉴古今谈。
- 实智集句题华顶寺,又名善兴寺,始创于五代晋天福元年(936),后曾改名华名顶圆觉道场,现仅存大殿,为1928年所建。华顶为观赏日之出之佳处,“华顶霁色”为天台八景之一,寺周还有王羲之墓地、李白太白书堂等古迹
高参霄汉三台近;
胜压东南五岳低。
仙人井上留霞气;
内史池头漾清波。
御风跻十八万尺岭,回顾苍茫,洞口云归新雨歇;
辟地在一千余年上,诸天环拱,峰头僧定俗尘空。
韵事溯晋唐,堂开太白、池凿右军,历朝常住文人,谁谓名山僧尽占;
华顶镇瓯越,塔建降魔,坛称伏虎,近日既遇浩劫,从兹胜地佛尤尊。
- 肖荥爵题华顶寺。 堂开太白:寺近处有“太白书堂”,传当年李白曾于此读书。 池凿右军:寺近处有“墨池”,传为当年王羲之写《黄庭经》处。右军,指王羲之,他曾为右将军,故世称王右军
遍地云山皆幻境;
几椽茅屋得安居。
登峰始识天台寺;
入室还寻智者龛。
- 智者塔院,又名真觉寺,初为智顗所创之塔院,时为隋于开十七年(597),现存建筑为明代重修,塔院大殿中智者大师肉身塔为近年重修
止水证禅心,千百年衣钵留传,梵宇宏开新世界;
名山埋佛骨,万八丈烟云供养,莲台卓立古浮图。
悟成定慧于三言,是谓智者;
合儒释道而一贯,必有师焉。
台高常见月;
山静独闻钟。
- 高明寺,始建于唐朝天佑年间(904-907),智顗道场之一。现存建筑为明万历时(1573-1619)重建,1980年起重修,主要有天王殿、大雄宝殿等8楼13院200余间,著名的新铸铜钟重2.5吨,高1.96米,直径1.48米,为浙江省之最。寺旁之圆觉洞,名人题刻甚多。香谷岩、灵响岩、观音洞、盘陀山、贴子岩等名胜亦在寺周
花雨禅心俱寂;
松风鸟语同清。
幽溪逢春歌盛世;
古刹重光颂太平。
黄狷夜啸千村月;
白鹿春眠一洞花。
路入藤荫合;
帘飞花雨低。
牛宿耀峰,风飘经至,百代咸尊智者;
幽溪映月,人悟性空,三乘共证中观。
- 巨赞题高明寺大雄宝殿。 牛宿、
幽溪:均当地地名。 中观:佛教教义之一,后形成中观学派,是大乘佛教的两大思潮之一,主要观点是:一、认为一切有为法只是因缘和合所生的现象,没有常住不变、单独存在的自体;二、认为凡事不可绝对极端,应介于两端之间,作中间之观
一亭旧占梅边月;
幽径新添竹外风。
不与众山同一色;
敢于平地拔千寻。
志托慈良,万福所会;
心怀利济,众善之门。
- 庆王题下方广寺,位于石桥乡石桥山,始建于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1919年曾作修整,1984年起重修,现有五百罗汉堂等
万八峰环拱精兰,愿以延匣瞻寿宇;
二千石护持香界,非徒揽胜问仙源。
瀑布洒飞泉,流水行云都成妙谛;
名山留圣迹,慈风法雨尽是真诠。
树色秋天丽;
泉声春雨繁。
- 潘瑊题万年寺,创建于唐太和七年(833),时称万年报恩寺,五代时扩修,改名万年寺,今尚存
青含银汉三千界;
香透金庭第八重。
恳志诵经,励精行道;
慧镜无垢,慈灯照微。
露气春霖,月华秋水;
晴光淑景,芳草远山。
深浅同源,先后相觉;
三乘选耀,千载冥符。
身比闲云,月影溪光堪证性;
心同流水,松声竹色共忘机。
举世尽荆榛,茫茫尘海人皆浊;
飞身来桐柏,渺渺仙山此独清。
护法见威灵,赖有神祗时赫煜;
降魔延正果,敢云外道扰纷坛。
名山复古刹,金容庄严,触目皆是清净土;
胜地建道场,甘露遍洒,经耳无非微妙声。
云中天台径,
幽丛平田臻。
以众华为物事;
作双树之道场。
- 阮元题上方广寺,位于石桥乡石桥山,传始建于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1957年、1972年两次遭火灾,殿宇均毁。 双树:佛祖释迦牟尼圆寂于跋跎河遮罗双树之间
莲花峰下寺名同,我昔曾游,愧无此飞梁悬瀑;
贝叶藏中禅语备,僧应有悟,试旷观流水行云。
- 郭昆焘题上方广寺。 寺名同句:湖南衡山亦有方广寺。 飞梁悬瀑:位于中方广寺,著名天台八景之一,世称石粱飞瀑,临潭岩壁上有康有为书“石梁飞瀑”四字,左侧有米芾书“第一奇观”四字
悟处彻玄机,看山气溟蒙,可信世缘多是幻;
动中有静趣,听泉声喷薄,好来潭曲试安禅。
龙藏晓翻金贝叶;
天香春绣木兰衣。
身似菩提心似镜;
云在青天水在瓶。
- 钱大昕题上方广寺。 身似句:从唐代佛教禅宗五祖弘忍的大弟子神秀的谒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而来。 云在句:相传唐代李翱就教于惟俨禅师,师以手指上、下,翱不解其意,师曰:“云在青天水在瓶。”见《云笈七签》
四山滴翠环初地;
一路听泉到上方。
- 朱伦瀚题上方广寺。 初地:佛家称寺庙为初地。 上方:即上方广寺
首座现身来说法;
昙公驻锡是开山。
僧于方广习圆通,长养一生之圣果;
水于石梁宣般若,洗清万劫之尘心。
- 中方广寺昙华亭。中方广寺:位于石桥乡石桥山,传始建于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曾多次遭火灾,1982年起重建,现有大雄宝殿、昙华亭等建筑。昙华亭居石粱之右,为天台山观瀑之绝佳胜地
亭前瀑布悬空泻;
屋后昙花带雨飘。
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呗声,总合三百六十击钟鼓声,无声不寂;
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更兼四万八千丈峰峦色,有色皆空。
- 中方广寺。 梵呗:佛家歌赞,亦泛指诵经,呗即歌咏、赞叹之意
冰雪三千丈;
风雷十二时。
甘雨拾零,亭成志喜;
嘉禾善养,岁庆占丰。
明珠万斛从天落;
素练千寻动地来。
五蕴皆空,何处无真身示现;
一尘不染,此中有妙相庄严。
止水证禅心,千百年衣钵相传,梵宇宏开新世界;
名山埋佛骨,万八丈烟云供养,莲台卓立古浮图。
卓锡遍灵岩,曾记取匡山感梦,华顶降魔,现丈六金身,作前代帝王师范;
布金新梵宇,尚流传贝叶藏经,蓬花化钵,开大千世界,结众生香火因缘。
悟戒定慧于三言,是谓智者;
合儒释道而一贯,必有师焉。
瑞气千条,洞坐赤城昭宇宙;
霞光万道,神临文水耀乾坤。
- 朱子佑题济公院瑞霞洞。济公院,位于天台赤城山,九十年代新建,有前、后山门,瑞霞洞厅、香云洞厅、悟月楼等仿古建筑
红霞烂熳,原从太极丹炉出;
缁服翩跹,许是道济碧落归。
不诵经、不谈禅、不守斋规,专管世间不平事;
无挂碍、无恐怖、无边法力,要救天涯无辜人。
万里风光收眼底;
一轮水月映接头。
先生能饮乎?虽无狗肉登盘,不妨畅饮几杯,来与济公同一醉;
先生能吟乎?恰有朵云飞过,遮莫朗吟数句,漫随孙绰赋台山。
- 双帻上人题济公院醉僧亭。 孙绰:晋文学家,尤善赋,誉为当时文士冠。其《游天台山赋》,曾被萧统(昭明太子)选入《文选》
我敬你,敬你有求必应;
你笑我,笑我处世无能。
莫笑这个和尚,疯疯颠颠,古怪稀奇,却寓世间真道理;
且看那些贵人,摇摇摆摆,飞扬显赫,无非苦海假荣华。
借破扇破鞋,装疯装颠,是假是真,请大家去忖忖;
以戏言戏语,伐世伐俗,其庄其谐,让群众来评评。
席地略休,联想当年衲子济国扶危,具何等魄力;
仰天长啸,漫看历代官僚假公济私,抱什么心肠。
两只芒鞋,到世上扶危济困;
频摇破扇,分人间正气邪风。
梓里话遗闻,父老相传,自此地悟道出家,远游灵隐;
霞崖供圣像,音容如在,想当年擒妖斗霸,大显神通。
昔年有王子乔学道来游,足履飞凫,神龙剧堪惊,曾招惹东瀛仙客;
此地是李修缘读书遗址,才雄倚马,灵山如不去,恐作了南宋诗人。
生于斯、长于斯、灵隐云游原作客;
衣犹在、帽犹在,赤城霞起接归僧。
有菩萨心肠,何妨吃酒开荤,大乘几人通?堪笑招提多戒律;
念佛门功德,最见安良除暴,高风千载仰,漫凭形貌说疯颠。
俯视众山皆插地;
仰看一柱独擎天。
洞口有尘风自扫;
裨门无锁月常来。
山中习静观朝槿;
竹下无言对紫茶。
文人远依双涧下;
翠屏高拥七峰来。
丹灶云封,百步溪边蝉委蜕;
赤城霞去,夕阳楼上鹤飞来。
来源:恶人谷珠楼 转贴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