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云网主页 >> 对联大观 >> 《民国联三百副》

 

 

《民国联三百副》李学文编著

6-10页

贺子五十寿    
前 人
我亦痴翁,愿再抚汝五十年,寿汝乎,抑自寿也;
身临大邑,岂独有民数万户,保民者,则天保之。
[简注]抚:抚养。 汝:你。 大邑:古称王畿、侯国、大夫采地曰邑,尊称为大邑。后泛称城市,如通都大邑。 上联由家事着笔,长者口气,体现老人爱子之情;下联就政事立论,仁者心怀,体现从政爱民之意。联语借题发挥勉励其子。幽默谐趣,亲切感人。    

望湖亭     
刘心源
世界半疮痍,城郭人民环眼底;
英雄一盼睐,山川门户在胸中。
[简注]望湖亭:在湖南长沙岳麓山。 刘心源(1848—1917),字幼丹,湖北嘉鱼人。光绪进士。官至广西按察使。辛亥革命后,任湖北省临时议会议长、湖南巡按使等。有《奇觚室古文审》、《乐石文述》等。 疮痍:创伤。也比喻人民的疾苦。唐杜甫《雷》诗:“故老仰面啼,疮痍向谁诉!” 城郭:泛指城邑。城,内城。郭,外城。 盼睐:顾盼。 联语即景生情,藉登临而寄慨,揽云天以兴怀,作者忧乐情思表现在平淡的两行文字中,工稳贴切。 
见《中华对联大典》。下同

匡山书院     
严寅亮
望远特登楼,分明几座村庄,红杏丛中沽酒旆;
感怀凭倚槛,遥忆先生杖履,白云深处读书台。
[简注]匡山书院:在四川江油西郊。 严寅亮,字弼臣,清贵州人。七品京官。颐和园成,慈禧太后召之备论书法。后为四川知县。卒年八十余。 “望远”句:化自唐王之焕《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句。 沽酒:卖酒。唐白居易《杭州春望》诗:“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旆:旗帜的通称。 杖履:拄杖散步。履,鞋。 联语即景生情,以“登楼”、“倚槛”作喻,感怀寄意,勉励学子求知须更上一层,方能望远,方能广求博采,并把农事与读书并提,切教育宗旨。    

题东湖联     
陶濬宣
此是山阴道上;
如来西子湖头。
[简注]东湖:在浙江绍兴东南,本为乌门山石塘,后经开凿,修建园林,遂为浙江三大游湖之一,与杭州西湖、嘉兴南湖齐名。 陶濬宣(1849—1915),字心云,晚号稷山居士,浙江绍兴人。清同治举人。官道员。有《稷山诗文集》。 山阴:即今浙江绍兴市。秦置县,以邑在山之阴而名。相传秦始皇东巡时过山阴,在东湖附近的箬篑山停车饲马。山阴道为古代之大道。 西子:本人名。春秋时吴国美女西施。此指杭州西湖。宋苏轼《湖上初晴后雨》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里是把东湖与西湖相比。《世说新语·言语》:“王子敬(献之)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赞美一路山水秀美,看不胜看。 联语用比较手法,衍化诗文仿其意,说明东湖的悠久的历史,表现东湖的秀丽风光。要言不烦,言简意明。  
见《中国名胜古迹对联选注》。下同

秋瑾墓     
前 人
巾帼拜英雄,求仁得仁又何怨;
亭台悲风雨,虽死不死终自由。
[简注]秋瑾墓:在浙江杭州西湖孤山西坡,西泠桥畔。是辛亥革命后移葬于此。附近还有风雨亭和秋祠,供游人凭吊。墓前有孙中山的题书“巾帼英雄”和“鉴湖女侠千古”。座石背部有“鉴湖女侠秋君墓”石刻。石刻由当时南社著名女诗人徐自华撰文,书法大家吴芝瑛书写。秋瑾(1875—1907),清末女革命家。字璇卿,号竞雄,自号鉴湖女侠,浙江山阴(今绍兴)人。通经史,工诗词,善骑射击剑。在日本加入同盟会,回国后组织光复军,积极准备举事,密谋反清。被捕后,就义于绍兴的古轩亭口。有《秋瑾诗》。 巾帼: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后巾帼为妇女的代称。 “求仁得仁”句:“语出《论语·述而》:“求仁得仁,又何怨?”后泛指适如其愿。晋阮籍《咏怀》诗之六:“求仁自得仁,岂复叹咨嗟。” 亭台:指绍兴古轩亭。 悲风雨:化用秋瑾烈士就义前写的绝命词:“秋风秋雨愁煞人”七个字。 “虽死”句:意谓为正义事业而死虽死犹生。 联语以议论之笔,评价我国近代杰出的女革命家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事业的贡献,高度赞扬了秋瑾虽死犹生的精神。哀挽情生,感情真挚。

图书馆
前 人
地接南园,看苍翠成林,疑身到六桥三竺;
天开东壁,聚丹黄满架,此中有百宋千元。
[简注]图书馆:在广东广州广雅书院。 南园:在广东广州市南。明洪武初年,孙蕡、王佐、李德、黄哲、赵介五人,在南园(即抗风轩)结社唱和,名为南园五子。嘉靖年间,欧大任、梁有誉、黎民表、吴旦、李时行五人,继前五人故事,又聚会抗风轩,重创南园之风,称为南园后五子。
六桥:在浙江杭州西湖,名映波、镇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西湖的里湖也有六桥,名环壁、流金、卧龙、隐秀、景行、濬源。苏轼诗有“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句。 三竺:浙江杭州飞来峰东南有上天竺、中天竺、下天竺三座山,合称三竺。宋林景熙《白石樵唱钞·西湖》:“断猿三竺晓,残柳六桥春。”六桥、三竺,喻进图书馆如同进入山水佳境。 东壁:壁宿别名。为玄武七宿之一。《晋书·天文志》上《二十八舍》:“东壁二星,主文章,天下图书之秘府也。”后以东壁为图书藏书之所。唐张说《恩制赐食于丽正书院宴》诗:“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 丹黄:旧时点校图书用的两种颜色,这里泛指图书。 百宋千元:指藏有宋代刻本百馀种,元代刻本千馀种。清代黄丕烈藏书室名“百宋一廛”,而当时吴骞书室名为“千元十架室”。此指所藏各类书籍之多。
联语措词贴切,叙事简洁,比喻形象,展现出图书馆为精深博大知识海洋,亦是学子猎奇揽胜的清幽佳境。
见《中华对联大典》

三潭印月
徐 琪
孤屿春回,许与梅花为伍;
寒潭秋静,邀来月影成三。
[简注]三潭印月:在浙江杭州西湖。是西湖著名风景区之一。 徐琪(1849—1918),字玉可,号花农,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光绪进士。官内阁学士,署兵部侍郎。有《粤东葺胜记》等。 伍:同伴的人。 “邀来”句:化用李白《月下独酌》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联语即景抒怀,上联以“梅花”喻高洁情操,下联以秋月喻淡泊旨趣,暗含一个“印”字,更觉意境清雅爽心,耐人咏诵。
见《历代楹联选注》

东坡祠
前 人
我久住西湖,晴好雨奇,曾向春堤吟柳色;
公连渡东海,朱崖儋耳,何如此地近梅花。
[简注]东坡祠:在广东惠州。祀苏轼。 西湖:此指浙江杭州西湖,亦指广东惠州市的西湖。宋知州陈偁筑堤以湖水灌田,民得丰收,又名丰湖。湖上有苏公堤,相传为苏轼谪居时所筑。作者为杭州人,故有久住西湖之说。 “晴好”句:语见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春堤:指西湖的苏堤。苏东坡在杭州西湖亦筑堤,名苏堤。故有“曾向春堤吟柳色”之句。 “公连”句:苏轼因贬谪先后几次渡海到海南岛。东海,应是南海。 朱崖:郡名。即珠崖。在今海南海口市。以位于大海中崖岸之边,出珍珠,故曰珠崖。 儋耳:汉时置儋耳郡,唐改为儋州。在今海南省儋县。 此地:指杭州西湖孤山。
联语由此即彼,触景抒情,咏物怀人,语境清雅明丽,画意诗情,别有寄托。
见《对联话》

诵芬阁
前 人
一卷诵清芬,溯从蜡屐游时,台阁山林重入画;
两家怀祖德,行到绿筠深处,甘棠乔木竟同春。
[简注]诵芬阁:在浙江杭州葛岭。 一卷:指晋葛洪著《抱朴子》。分内篇、外篇。内篇论神仙、炼丹、符录等事,为道家言,其中有关炼丹等内容,对研究我国古代化学、药物学有一定参考价值。外篇论时政得失、人事臧否。 清芬:比喻德行高洁。晋陆机《文赋》:“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 蜡屐:以蜡涂屐。屐,木屐。南朝宋谢灵运登山常著有齿的木屐。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台阁:指供游观的亭台楼阁。唐元稹《松鹤》诗:“渚宫本坳下,佛庙有台阁。” 山林:园林。 祖德:祖宗的功德。 筠:竹。 甘棠:见前注。 乔木:通称枝干长大在二三丈以上者为乔木。高耸之树少荫。《诗经·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息。”
联语诵芬怀德,溯古行吟,恰同一幅人物山水画,意境清雅,宜赏玩,宜歌咏。
见《中华对联大典》。下同 

万花楼    
前 人
万贯解腰缠,莫愁买醉无资,虚度春秋抛好景;
花丛添眼福,但愿司香有主,都成眷属补情天。
[简注]万花楼:在广东广州陈塘。 万贯:一万贯铜钱,形容家资富有或值万贯之物品。贯,穿钱之绳。古钱中间有孔,可用绳索贯穿成串,一千钱称一贯。 买醉:沽酒而饮。唐李白《结客少年场行》诗:“托交从剧孟,买醉入新丰。” 虚度:指不做事,空令时光过去。 春秋:指岁月。 好景:此指大好的前景。 眼福:指看到珍奇或美好事物的福分。 司香:掌管烧香的人。这里引申为种花之人。指万花楼主。 眷属;家属,也指夫妻。元王实甫《西厢记》五本四折:“永老无别离,万古常玩聚,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情天: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后来因称爱情的境界为情天。曹雪芹《红楼梦》五:“转过牌坊,便是一座宫门,上横书四个大字:道是‘孽海情天’。”
联语构思别致,首嵌“万花”二字,上联表现真诚的劝戒,下联表现美好的愿望。结构缜密,对仗工整,下联结句突出全联的主旨。

秋水苹花馆
前 人
小筑地无多,隔年驻节来游,想见江山思魏阙;
师恩春似海,容我举杯问字,敢夸桃李属公门。
[简注]秋水苹花馆:在浙江杭州西湖。 小筑:环境幽静的小建筑物,如别墅之类。 驻节:旧指身居要职的官员于外执行使命,在当地住下。节,符节。宋曾巩《送陈世修》诗:“归路赏心应驻节,客亭离思暂开樽。” 魏阙:古代宫门外的阙门。为古代悬布法令的地方。后作为朝廷的代称。此指清廷。《庄子·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 问字:《汉书·扬雄传》载:扬雄多识古文奇字,刘棻曾向雄学奇字。后来称从人受学或请教为问字。 桃李:《韩诗外传》:“夫春树桃李,夏得荫其下,秋得食其实。”后遂以“桃李”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学生。《资治通鉴·唐则天后久视元年》:(狄)仁杰又尝荐夏官侍郎姚元崇等数十人,率为名臣。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唐刘禹锡《宣上人远寄贺礼部王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继和》:“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 公门:官署,衙门。《荀子·强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
联语追昔抚今,即景抒情,对如此江山平添胜概,忆当日问字,犹记师恩。表达了作者一种怀旧的思想感情。     

四照阁     
叶 征
面面有情,环水抱山山抱水;
心心相印,因人传地地传人。
[简注]四照阁:在浙江杭州西湖西泠印社。 叶征,字翰仙,清浙江平湖人。卒年59岁。 此联作于1914年夏。 心心相映:不藉言语,以心相印证。后也指意气相投为心心相印。 
联语平实质朴,切景遣词,通俗而淡雅。运用反复修辞手法,尤见结构匠心。       

景风阁     
赵 藩
景行惟贤,当立最高处;
风励薄俗,所争没世名。
[简注]景风阁:在云南剑川。 景风:夏至后暖和的风。《说文》以景风为东南风。喻高尚风范。 赵藩(1850—1927),字樾村、介庵,号蝯仙,晚号石禅老人,云南剑川人。白族。清光绪举人。曾任四川臬台、署理盐茶道,代理四川按察使。代表唐继尧任广州护法军政府交通部部长。后任云南图书馆馆长。工书法,善楹联,有《向湖村舍诗集》、《介庵楹句辑抄》、《介庵楹句正续合钞》。 “景行”两句:化自《诗经·小雅·车舝(xiá)》:“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景行,高尚的德行。东汉蔡伯喈《郭有道碑文》:“于是树碑表墓,昭铭景行。” 风励:用委婉言词鼓励、劝勉。风,通“讽”。 薄俗:轻薄的风俗。 没世:永久。 
联语立意深沉,造语典重,表达作者高远之情怀。

云南电灯公司   
前 人
水炼火生,首出五行神运用;
天工人代,放开一线大光明。
[简注]“水炼”两句:指用水力冲激机器而产生电力,发出火光,这是首次使五行中水火不相容而变为可以相互运用而发电,这种神功之妙,是人类社会一大进步。 天工人代:自然的职能已由人工代替。天,自然。《书·皋陶谟》:“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 
联语明白如话,遣词贴切,表达作者对新事物的关爱与赞美之情。

 

武侯祠     
前 人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简注]武侯祠:见前注。 攻心:战争中用政治攻势瓦解敌军的军心,使其心服。据《蜀书》记载:诸葛亮在治蜀时,曾言:“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他七擒七纵孟获用的是攻心战术。在第七次释放孟获时,孟获很受感动,对诸葛亮说:“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反侧:翻来复去,卧不安席。也指反复无常。引申为内部纷乱。 自消:动乱自行消除。诸葛亮在治蜀时,对黔西南少数民族反抗蜀汉的头人也进行过一定的打击,但对有影响的彝人头领孟获实行攻心的威力,七擒七纵,使孟获反省了自己的过失,终于消除了反蜀汉的念头。 知兵:熟悉兵法。懂得用兵之道。 审势:审时度势,详查时机,深究形势。 宽严皆误:指政治法度的宽大与严厉。如不审时,也不度势,一味宽大无边,严厉无度,都会出现失误。这句作者是有所指的:清末政治腐败,岑春煊、刘秉章相继为四川总督,岑只讲宽容而无度,刘则严酷而无法,结果蜀地怨声载道,这种宽严都造成了错误。 治蜀:治理四川。 要深思:则表现作者对四川局势的忧虑与关心。
联语不是从正面赞颂诸葛亮的文治武功,而是从和、战、宽、严、正、反等对立统一规律中,揭示诸葛亮的用兵之道、治蜀之功对后来者的借鉴作用,作者的独到的见解,发人深思。这正是此联为世人所称道的原因,毛泽东十分称赞此联。
见《古今名胜对联选注》

华亭寺
前 人
谁见碧鸡,玉韫山辉,望祀高文传汉使;
曾来白鹤,天澄海净,凌霄清唳拟华亭。
[简注]华亭寺:在云南昆明西山。 碧鸡;碧鸡山,即西山。据说周代有“凤凰鸣于西山”之说,当地人不识凤,呼为碧鸡,因得名。又说滇池地区河土平敞,多出鹦鹉、孔雀,故碧鸡指孔雀。又说远看昆明东西二山,“金形似马,碧形似鸡”,故有金马、碧鸡二山。 韫:蕴蓄,包涵。 “望祀”句:据说汉宣帝刘询听到益州郡有“金马、碧鸡”之神,便派遣谏议大夫王褒前往求取。王褒阻于道,在建宁(今四川西昌)写了《移金马碧鸡文》遥望滇池祭祀,以表示敬移“金碧”之意。文中说:“归来归来,汉德无疆!”高文,即指《移金马碧鸡文》。汉使,指王褒。 白鹤:即白鹤山,在滇池南晋宁境内。传说滇池地区曾有白鹤飞来,化为白鹤山。 澄:澄明。 净:洁净。 清唳:鹤声清越高亢,古有“华亭鹤唳”之谓。据说华亭寺初建上梁时,有群鹤翔集,人们叹为华亭仙翮,从此有华亭寺之名。
联语融合民间传说,历史掌故,山川形势,风物景观于一体,对西山形胜、人文风貌作了很精炼的概括,饱和着无限的乡情。
见《历代对联选注》

挽蔡锷联
前 人
南滇两树义旗,强我周旋,回首下交成往事;
东海顿惊噩耗,悲君殂谢,比肩中国几人才。
[简注]蔡锷(1882—1916),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宝庆(今邵阳)人。留学日本。回国后任云南新军协统。辛亥革命时起兵响应。云南独立,任军政府都督。后被袁世凯调至北京,暗中监视。任参政院参政,授昭威将军。不久,潜出北京,在云南组织护国军,起兵讨袁。袁死后,任四川都督兼省长。后赴日就医,病逝于日本福冈。有《蔡松坡先生遗集》。 南滇:指云南。 义旗:指响应辛亥革命和起兵反袁的大旗。 强:勉力。 周旋:应酬、打交道。 下交:旧时地位高的人与地位低的人结交为下交。 东海:此指日本。 噩耗:指人去逝的消息。 殂谢:死亡。 比肩:并肩。 联语叙事、议论、抒情结合,赞扬蔡锷在辛亥革命中的功绩,对他的逝世表达出惋惜之情,感情真挚,评价公允。
见《古今名人挽联选注》。下同

挽唐继尧联
前 人
思量君去甚佳,撒手迳行,永与世人消积愤;
太息吾言不纳,私心自用,甘为群小送残终。
[简注]唐继尧(1882—1927),字蓂赓。云南会泽人。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历任贵州、云南都督。反对袁世凯称帝。在护国运动中,护法自保,排挤孙中山,暗通北洋军阀。为称霸西南,发起召开联省军事会议,自称联帅。后被龙云等威逼去职。不久病死在昆明。 撒手:放开手。死的委婉说法。 迳:直。 积愤:郁积已久的愤恨。 太息:出声长叹。屈原《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纳:接受,采纳。 自用:自以为是。《礼·中庸》:“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 群小:众小人。指唐身边一群小人。 残终:指残年,即馀年。
联语于婉曲的词句中,分明带鄙薄之意,作者宁愿冒风险,也没有改变对唐继尧的看法。纯用贬语为挽联,别具一格。表现了赵刚正不阿的性格。

丁宝桢祠
柯劭忞
衰落负师门,忆金台问业,玉垒从游,稷下诸生偏许我;
沦胥忧故国,自青岛约成,黄河堤决,桐乡父老倍思公。
[简注]丁宝桢(1820—1886),字稚璜,清贵州平远(今织金)人。咸丰进士。任山东巡抚,认真治理黄河水患。筹办渤海海防,创设山东机器制造局,积极参与办洋务运动。后任四川总督,建四川机器局,修都江堰,整顿吏治。卒谥文诚。有《丁文诚公奏稿》。 柯劭忞(1850—1933),字凤孙,一字凤笙,号蓼园,山东胶州(今胶县)人。光绪进士。官至京师大学堂总监。入民国,任清史馆总纂,北京大学国学门导师。有《新元史》、《蓼园诗钞》、《文宪通考注》等。 衰落:衰败零落。指事物由盛而衰。 师门:老师之门。汉王充《论衡·量知》:“不入师门,无经传之教。” 金台:黄金台的省称。故址在今河北易县东南。相传战国燕昭王筑台于此,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士。故名。金台夕照为北京十景之一。此指代京城。 问业:请问学业。 玉垒:山名。在灌县西。唐杜甫《登楼》:“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此指代成都。 稷下:古地名。在战国齐都城临淄稷门。齐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于稷门设馆,招驺衍、淳于髠、田骈、接予、慎到、环渊等七十六人,赐第,为上大夫,不治事而议论。有稷下学士之称。 诸生:本指众儒生。明清时经省各级考试录取入府、州、县学者,称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名目,统称诸生。 许我:期望我。 沦胥:指相互牵连而受苦难。后用以泛指沦陷。 故国:见前注。 青岛:山东省青岛市。曾割让德国。“五·四”运动时,游行群众强烈呼吁“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要求还我青岛。 桐乡:地名,指春秋时桐国地,在今安徽桐城县北。汉大司农朱邑曾任桐乡啬夫,为民敬信,死后丧于此。此指丁在山东巡抚任内的治绩。 父老:对老年人的敬称。此指民众。 联语追思旧事,感慨系之。对师门的怀念,对祖国的忧虑,尽在联中。表达了作者愤恨列强瓜分故国的思想感情。
见《中华对联大典》。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