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阀史话
六十三、复辟谬说

    谈到复辟,首先要介绍一下劳乃宣。劳乃宣其人是清朝遗老,庚子年闹义和团时,
他做吴桥县县令,上书请取缔义和团;民国成立后,他志存复辟,在辛亥年冬天,他曾
作《共和正解》,第二年夏天又作《续共和正解》,民国3年秋天他乃把他的这两本“大
作”合印成一本书,名为《正续共和解》,遍送京内外。
    劳乃宣的共和,是这样解释:周宣王时因天子太幼,不能执政,乃由朝中重要的公
卿“和”而“共”修政事,所以名曰共和。因此,所谓共和,乃君主政体而非民主政体,
今日一般政界人士“不学无术”,乱加民主于共和,实在是不通。于是劳某乃力陈中国
不能推行民主制的种种理由。这就是他的《共和正解》。至于续编是自诩他早有先见之
明,民主制对中国之不恰当。他自作聪明地认为袁世凯虽身为大总统,但有伊尹之志,
所以他主张创行一种宪法,名为中华国共和宪法。以共和为名是符于他的共和正解,名
中华国而不名民国,即表示要行君主制;虽然是君主制,却又不称帝国,则是不与日本
雷同,日本是称帝国,俄罗斯和德国虽行君主制,但却不称帝国,“中华国”亦然;至
于为何不称大清而称中华?是因中华是全名,大清只是一族之名。凡此云云,便是劳乃
宣的大作奇论。
    劳的“大作”自然引起了一部分人的同意,因此,在当时的政坛上,也激起了不小
的浪花。因为袁自徐世昌出任国务卿后,一切表现都是复古,这便使人联想到袁是有意
恢复帝制的。劳除了刊印这本“大作”外,还写了一封信给也是遗老,而由袁聘为清史
馆馆长的赵尔巽,信上说:
    “总统之任必有满期,退位后无异齐民。其时白龙鱼服,无以自卫,怨毒所蓄,得
而甘心,不测之灾,必难获免。项城识略过人,必早虑及此。以管见推之,以为必示人
以非富天下之诚,而后足以平逐鹿之纷争,必示人以不忘故主之忠,而后足以戢纠桓之
骄气。然此时遽议归政,冲主不能亲裁,别求居摄,殊难其选,实仍无以逾于项城。故
愚议议定十年还政之期,昭示天下,而仍以欧美总统之名,行周召共和之事,福威玉食,
一无所损,所谓闭门天子,不如开门节度也。还政之后,锡以王爵,则以总统退位,复
为齐民者不同。爵位之崇,仅下天子一等,自必堂高帘远,护卫谨严,不致有意外之患。……
且总统无传家之例,而王爵有罔替之荣,如是则项城安而王室亦安,天下因之以举安,
是以深冀我公之上陈,项城之见听也。……公谓成先朝之史,以报先朝之恩,窃谓此说
得行,其所以报先朝之恩者,尤胜于修史万万。……”
    劳为什么写这封信给赵呢?原来他在不久之前,曾在青岛碰见赵,赵刚由北京到青
岛,他们谈话时,赵不经意地说了这么一句话:“不久日月重光。”他就抓住了机会,
想逢迎意旨,仰承颜色,以猎取功名富贵,所以当赵由青岛回北京后,劳即写了这封信
给赵。
    劳乃宣除给赵尔巽写了上面的一封信,同时还给袁的儿女亲家,清朝时当过两江总
督的遗老周馥写了一封信。周馥在天津曾和袁共事,他的儿子周学熙又做过袁的财政总
长。劳给周的信中说:
    “赵次帅(赵尔巽字次珊)由京来岛,谓项城自言,今日所为,皆所以调护皇室,
初无忍负先朝之意,曾商之世相(清室内务总管世续),欲卸仔肩,而世相言无接手之
人,故不得不冒此不韪。诚如此言,则项城之心亦良苦矣。当以拙作正续两解质之次帅,
问其可否代呈、项城、次帅曰可,因即请其携之入都。……伏思我公历事累朝,恩深位
重,孤忠耿耿,至今梦寐不忘,于项城有父执之谊,识拔之雅;近又缔结丝萝,亲同肺
腑,若出一言,重如九鼎。可否将狂瞽之言,转达聪听?倘荷采择,见诸实行,非特有
造于先朝,其所以为项城者,亦不啻出诸九渊,升之九天也。”
    除了给赵尔巽和周馥外,劳还有第三封信是写给又是遗老、又是国务卿的徐世昌,
信上说:
    “……我公既受先朝重任,又与项城至交,此策得行,两无所负。……忆己、庚之
际,拳匪初萌,弟在吴桥任内,考出义和拳为白莲教支流,刊‘义和拳教门源流考’分
布各处,又通筹办法,屡举上官,而直省台司,褎如充耳,以致酿成滔天之祸(是指直
隶总督荣禄等没有采纳他的条陈)。时项城出任东抚,道经连镇,弟往迎送,以刊及原
稿面呈,项城大为嘉纳,到东后一切照行。联军到京,东省卒得保全,其取善之宏,从
善之勇,令人感佩。今夏在青岛,蒙赐手书,尚有:昔庚子之变,执事不惮苦心,标正
论以拯危亡之祸之语,是项城用弟言取效,至今犹未忘也。窃谓弟今日所言,尤关重大,
若荷听从,其收效之宏,较之庚子更胜万万也。”
    劳的“大作”和给赵、周、徐三位遗老的信,当然都到了袁的手中。袁看后并没有
表示什么态度,只淡淡地向徐世昌说了一句:“把他请到北京来充参政吧!”袁既然不
取缔劳的谬论,反而要请劳为参政,这一来当然使人相信袁是同意,甚至鼓励复辟的,
于是,鼓吹复辟为登龙术之一,便成为当时北京官场投机取巧的一条捷径,许多人都附
和这个主张。
    劳乃宣接到徐世昌电报,请他赴京任参政,他马上兴致勃勃地由青岛到了济南,准
备转道进京,要为他倡导的复辟而大显身手。可是在济南却听说北京正闹着“检举复辟”
的案子,被检举的人中,有一位是名士宋育仁,宋是附和劳的主张而请求“还政清室”。
劳听到这个消息,真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他不知袁的葫芦里是卖的什么药。因此,
他考虑了一天,觉得宦途风险实在太大,还是返回青岛观望一个时候为妙。
    北京既然有些人认为主张复辟是升官捷径,因此,复辟之说便越来越猖獗。刘廷琛
有“复礼制馆书”,宋育仁有还政清室的演说,宋还联合了国史馆一些守旧派,公然上
了一道呈文。还有一位也闹得很凶,是逊清翰林,邮传部参议章授。
    当复辟的谬说猖獗一时,肃政史夏寿康上了一个呈文给袁,义正辞严,力辟邪说。
接着,参政院参政孙毓筠也提出了“查办复辟谬论案”。他在参政院发言说:“复辟谬
说是由几个遗老鼓动起来的,上年就有刘廷琛上书总统,提到这个问题。遗老们不懂得
国家的性质,错误地认为没有皇帝就不成其为国家,本席认为,为了保全治安和保全清
室,对这个谬说应当进行彻底的查究。”
    袁究竟是守旧?还是革新?求官的人们想望风承旨,不免表错了情,隔靴搔痒。他
们都在揣摩袁的心理,以为他赞成帝制。其实,他们却不知道,袁是想帝制自为,而非
帝制人为。袁对复辟谬说并不想认真查究,因为袁自己还想称帝,所以他把复辟的罪过
嫁祸于国民党,认为这也是国民党的捣乱行为。
    由于全国反对复辟的空气鼎盛,袁乃不得不于11月23日下了一道严禁紊乱国体之邪
说的命令。宋育仁这时是国史馆编修,列名“内务部查办”的名单上。查办本是官样文
章,不料宋的运气太坏,他得罪了一个四川同乡,这位同乡不念乡土之情,竟向步军统
领江朝宗检举,这样一来江不能不公事公办,因此他派了一辆马车去接宋,马车夫对宋
说:“统领大人请宋翰林到衙内走一趟。”宋怀着鬼胎见到了江统领,江堆着笑脸对这
位编修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请芸子(宋的别号)先生写一篇答辩书,让我好交
代。”
    宋应命写来:“劳乃宣著共和正续解,可采而有未恰,欲作一论驳其未能尽合而求
其所以可行者。……欲援春秋托王称公之义,定名大总统独称公,则其下卿、大夫、士
有所统系。援春秋共奖王室之义,酌易‘待以外国君主之礼”,为‘上国共主’之礼,
朝会有时。”这个答辩书显示宋小有才,他的笔锋轻轻一转,就由复辟一变而为劝进,
这样一来,不但无过,而且有功!
    这以前,清朝遗老和复辟派都是当时最走红运的人物,由于严禁复辟谣言和宋育仁
被传,因此情势为之一变,这些“苍髯老贼,皓首匹夫”人人自危,都怕蒙上复辟派之
名而受连累。这与二次革命失败后,西装革履的青年都怕犯有“乱党”嫌疑一样,实在
是一个尖锐的对比。
    这时,袁的北洋系也搔不着袁的痒处,他们也赶忙通电反对复辟,其中反对得最厉
害的,却是留着辫子的张勋,他给袁的电报中这样说:“国事非等奕棋,政体岂同儿戏!”
    北京内务部对袁的意图也搞不清楚,既然命令叫严行查办,他们也就不得不查办一
下。宋育仁案查办结果是:“议论荒谬,精神瞀乱,应遣回籍,发交地方官察看。”可
是这个判决到袁手中时,袁却改为“劝回原籍休养”,派人致送程仪3000元,同时命令
四川的地方官按月致送300元,作为宋的休养费。
    11月30日,步军统领江朝宗派秘书奚以庄护送宋上车,宋的知友纷纷到火车站来送
行,还有不少人请宋写屏联留作纪念。这样的排场才不像是“递解回籍”,简直是“衣
锦荣归”。
    湖北将军段芝贵接到徐相国密电,叫他对宋特别优待,因此12月3日宋乘火车到达汉
口时,段派警察备有四人大轿到车站迎接,又备有专轮把他接到武昌城,同时在清乡公
所特辟精室款待,然后段芝贵假口视察清乡成绩,到清乡总公所与宋见面。宋在武昌等
候他的眷属,共总住了八天。他在清朝做过湖北候补道,所以在湖北的老知交很多。后
来他回到四川,袁就撤销了对他“发交地方官察看”的处分。
    前面提到劳乃宣曾写过信给赵尔巽。赵尔巽也是一位大遗老,民国3年袁聘赵为清史
馆馆长。赵原来是不肯出来做“两朝元老”的,袁骗他说:“这是替大清朝歌功颂德的
事情,不是做民国的事情。”因此赵提出一个条件,要替他的兄弟辩诬。原来他的兄弟
便是清末在四川任总督的赵尔丰,绰号是赵屠户,辛亥革命时被革命党所杀,赵尔巽要
袁替这位赵屠户昭雪。袁乃于3年3月24日发布命令说:“据黑龙江护军使朱庆澜呈:前
川督赵尔丰当武昌首义时,将政权交还士绅自治,商定条件,于辛亥年十月初六退职,
初七悬挂国旗,公明退让,赞成民国,乃无端因乱被戕,请予昭雪等情。查该故督洞明
大局,赞成共和,有功民国,确有实证,着国务院从优议恤,并着内务部查明事实,宣
付史馆,以彰劳荩。”
    赵尔巽并不完全满意于这个昭雪令,但勉强出山了。他就任清史馆长后,自我解嘲
说:“我是清朝官,我编清朝史,我做清朝事,我吃清朝饭。”这简直是不伦不类的态
度,但他却怡然自乐,认为是义薄云天,忠贯日月,大有关云长“降汉不降曹”的气慨。
赵尔巽虽然自认为对清廷很忠心了,可是另一个遗老梁鼎芬却写信骂他:“清室未亡,
何以要修清史?”
    提到梁鼎芬,这是个顽固得透顶的遗老。民国2年3月2日已退位的清隆裕后梓宫奉安
典礼,灵车到了西陵,梁鼎芬、劳乃宣伏地痛哭,如丧考妣。这时庆亲王奕劻的儿女亲
家孙宝琦则穿了一套西服在灵前行三鞠躬礼,梁鼎芬看见孙,眼珠里几乎要出火了,假
装不认识他,上前问道:“先生是哪一国人?”孙说:“节庵,你开什么玩笑?”梁板
起面孔呸了他一口,就大骂起来:“谁跟你开玩笑?你是什么东西,你如果是革命党,
你就不该到这里来;你如果还记得做过大清朝的官,为什么不穿孝服?你带信给你那个
亲家老鬼,叫他别活在世上吧,免得丢人!”一旁伏地叩头的劳乃宣跳了起来,大呼
“骂得痛快!”原来奕劻这时在天津租界作寓公,清室召他来料理丧事他却置之不理,
一般遗老都不耻其为人。
    宋育仁被递解后,使国史馆馆长王闿运大受虚惊。王闿运字壬秋,湖南湘潭人,所
居名湘绮楼,所以人家又称他王湘绮。他和赵尔巽同时被袁邀请,袁请他任国史馆馆长。
他于民国3年4月5日应袁电召,由长沙启程北上,携带他的周妈同行。路过湖北时,段芝
贵设宴招待,他偕同周妈赴宴。到了北京,有人问他偌大年纪干吗还要万里迢迢跑到北
京来做官?他嬉皮笑脸的说:“做官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年纪大了,只能找最容易的事
情去做。”他同样用嬉皮笑脸的态度对待袁,他替总统府戏拟了一块横匾,横匾上“旁
观者清”四个字,两边的对联则是“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而政事堂也应当有一横匾是“清风徐来”。
宋育仁案发后,他闷闷不乐,于是留了一封信给“慰亭老侄总统”,然后携了周妈径返
湖南。袁乃派王的得意门生杨度代理国史馆长。
    王闿运的弃印潜归,除了他的高足宋育仁事件外,还有这样一个插曲:当王抵京就
任国史馆长时,曾派湖南人谭启瑞充任国史馆办事,怎知谭对王竟有不满意处,于是上
书当道,告王庇乱,引用宋育仁案和保黄汉湘事为证。黄是另一案牵连被逮。谭的这份
控状,袁政府并未追究,可是王听到了这个消息,为之大怒,立即上书总统,声称国史
馆内品类太复杂,要求整顿。袁派人去找王,问王如何整顿?王大发脾气,拍着桌子说:
因为我没法整顿,才上书求教总统,现在你们又来问我,真是官僚极了!前面已提到,
他在离乡赴京接任国史馆时,有人曾问他,这大年纪干吗还要做官?他调侃地说:因为
做官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一件事,我年纪大了,只好拣容易事去做。可是迨他接任国史馆
后,才知道做官甚难。第一难是难在经济,国史馆每月固定经费8000元,可是经常两月
不发经费,有一次王馆长乃咨文教育部说:“此项经费有类索逋,殊伤雅道。本馆长亦
不愿累累索渎,困难如此,不如取消。相应咨请贵部查照,既不能逐月照发,请即转呈
大总统,将国史馆取消可也。”教育部认为此老诙谐成性,不必和他咬文嚼字,乃知照
中国银行,先发国史馆经费一月,余则稍缓办理。王仍然捉襟见肘,深感作官还苦于钱
字;第二难是难在应付,自“复辟潮”发生以来,老头子人人都有复辟的嫌疑,何况像
王脑后还垂着小辫子,而他的得意门生,竟是明目张胆的复辟派。宋育仁离京时,他不
便亲自送行,可是又不能不送行,因此只好派“夫人”周妈代表,结果又搞得满城风雨。
这位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一位名士,至此才知他“做官易”的看法是错了。于是他把
印信先交给曾广钧,曾不敢接受,因为印信除了移交时是不能随便接收的。曾不收,王
又交他人,别人也不敢收,交了几个人都不收,最后只好交给他的四媳妇。提起这位四
媳妇,也是顶顶大名的。她是杨度的妹妹杨庄,字少姬,是一代才女,嫁给王的四子文
育,有一次小两口吵架,杨度写信给杨庄说:“夫妇之道同于君臣,合则留,不合则去。”
杨庄听了哥哥的话,涕泣求去,急得王闿运顿足搔首说:“你不看他(指其子)的面子,
须看我的老面,你真不肯做我的媳妇,做我的女儿如何?”
    杨庄把公公的国史馆大印交给他的哥哥杨度,杨才代王转呈袁,请示办法。袁派杨
为国史馆副馆长,代理馆务。王弃印潜归,留书告别“慰亭老侄总统”后,便悄然携了
他那个年老貌丑的上炕老妈子回到湘潭。一个是白发垂辫的老头,一个是小脚老丑的周
妈,形影相随,招摇过市,人人为之侧目。王离京后,肃政厅提出弹劾案,责他擅离职
守,袁以王年高德劭,不予深究。
    由于全国处处反对复辟,而袁的态度又显得对复辟不支持,吓得在故宫的逊清小朝
廷有点慌了手脚,忙着在宫中废除宣统年号,改称民国3年,除去清朝服制,宫中人员一
律剪掉辫子,并且电劝辫子军大帅张勋,也剪掉了辫子,可是张勋却没有听。
    清宫内的负责人瑾太妃,派志锜向袁解释清室和盛传一时的复辟运动没有关系,并
且把劳乃宣的一封密奏缴出来以明心迹。同时,请袁派员驻守清宫,查验出入门照,以
免发生误解。袁自己没有接见志锜,派总统府的内史监阮忠枢代为接见。
    这是民国三四年之交,这年冬天北京天气酷寒,为三十年所未曾见,守夜的警察冻
死了好多人。北京的政局,也如天气一样低沉,除了复辟案成为政治上一大低气压外,
袁还厉行禁赌和娼禁,好像这两事执行得很彻底。小酱坊胡同张寓,是梁士诒寓邸的后
门口,原是张文达公伯熙故居,赌徒租了作为俱乐部,每礼拜六或礼拜日聚赌其间,达
官显要,富商巨贾,都是座上客,清宴既终,往往杂以扑克和雀战。突然由于查办复辟
和严禁娼赌,这个高级俱乐部也有顾忌。某晚晚宴有梁士诒,主人问梁饭后要不要消遣
消遣?梁说:我有两个月不动手了,为了一时余兴,闹出麻烦来,太犯不上。原来在一
个月前,袁曾令内务总长孙宝琦传谕文武官吏,严禁赌博,第一个被通知的人就是梁士
诒。孙传袁的口谕,要大家谨慎些,倘如闹出事来,是没法可想的。
    ------------------
  黄金书屋 扫描校对
    转载请保留,谢谢!
前回黄金书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