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诗词鉴赏 >> 余福智《唐诗底蕴讲稿》

 

 余福智《唐诗底蕴讲稿》

 

第九讲 张说诗

    张说,武则天时已做到凤阁舍人(凤阁即中书省,中央决策机关。其决策通过门下省交尚书省执行。中书省有令,侍郎,舍人,右散骑常侍,起居舍人,右补阙,右拾遗,通事舍人等官职)。唐玄宗时,升中书令。一度被贬为岳州刺史,最后死在尚书左丞相任上。

  其诗大多应酬之作,但偶然一现的佳作却得到"句格成就渐入盛唐"的评价: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送梁六自洞庭山

    张说其时谪在岳州。梁知微是潭州刺史,入朝经岳州。张说作何感想?假如一般化地作表述,诗会写成这样:

巴陵一望几多愁,良友归朝水上舟。桂殿兰宫不可见,韶华易老思悠悠。

    意思很清楚,但诗味大大淡化了。原诗没有把感情的性质明显表述出来,一般评论家说,这是因为诗人要写得含蓄些,要"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但这说法只说着表层,远未窥见中华诗学的精髓。

  诗,不是对感情的性质作理性表述可以写好的。诗,是生命意兴的流露,是情绪化的。诗人要写的是情绪运动的状态。情绪运动产生在特殊的场景里,其运动状态有很多随机性,往往是跟着感觉走的。而诗人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能否把读者导入情景,让他们来个重新体验。张说这诗是有导入能力的。

  这就要对全诗的意象作点分析了。

  "巴陵一望",自然是带着被贬官后的复杂情绪望过去的,按照一般经验来写,接上个"几多愁"很合情理。但是,张说的这一回的随机感受,却偏偏让他写上"洞庭秋"三个字。这一转变把当时隐秘的心绪透露了:说愁,新鲜吗?说得清吗?说了有用吗?还用说吗?这心绪使他把话说到一半便猛然砍掉后半,只就眼前所见淡淡说出个时间地点来。不过,在这"淡淡"里其实饱含着失落、怨慕的意蕴--读者因"洞庭秋"三字,会很自然联想起屈原《九歌·湘夫人》开头的名句: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原来作者正在传达一种和湘夫人相似的感受:萧瑟的秋风里,有所期待,却无所适从,连眼光都是呆滞的。

  "日见":有烦躁意味。

  "孤峰":君山原很美,但作者主观感情色彩已染透一切了。

  "水上浮":作者的谪居生活令他对于动荡特别敏感,一个"浮"字便使作者神韵活灵活现了。

  "闻道神仙不可接":这又是句只说一半便转角度的话,是"闻道神仙--不可接"。洞庭湖流传着湘君、湘夫人的神仙故事,令人向往。然而,作者忽然自省:人家是神仙,我哪儿有条件接触他们呢!这是身处逆境既急于摆脱又明知难于摆脱时的景况,仿佛有两个自我在吵架,一个娓娓动听地憧憬美好时刻的到来,一个却不断泼冷水:"别做梦了!"

  "心随湖水共悠悠":梁知微从洞庭湖上一棹清波入朝去了,岸边的张说久久回不过神来。

  张说在诗里呈现给读者的,是情绪运动的状态。这是好诗,是能引导读者作重新体验的诗,有味的诗。

  前人从这首诗说到"句格成就渐入盛唐",应该怎么理解呢?

  "渐入盛唐"不是张说个人力量办得到的,那是个群体努力的结果。而这个群体的努力又和张说很有关系。史传赞扬张说"喜延纳后进",说明他绝不忌才。在诗坛上,他推重一些诗人,而正是这些诗人奠定了盛唐诗歌的基本风貌。

  下面把张说特别推重的三位诗人的诗略说一二:

  一、 贺知章的名诗: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新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二首(之一)

    写小感触,很有幽默感,充满希望,充满活力。尽管自己是八十多岁老头子,但一群年轻人的天真烂漫毕竟显示着生命的延续--有学者说《回乡偶书》表现"哀情",是只见其表不见其里了。

  二、 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七)》: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其实一腔怨气,只是娓娓道来,便显得很有雅量。张九龄诗,大多以饱满的意象寄托高雅的情怀。

  三、 王湾《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写出中原人初泛长江的新鲜感,为眼界之骤然开阔感到欢欣鼓舞。其中第三联特别出色,形象焕然一新,境界阔大,气势磅礴,对仗工稳,音声跌宕,自然流畅,表现出昂扬的精神和深厚的文化素养。据说张说把这联挂在中堂,逢人推荐为诗歌典范。由此可见,所谓"渐入盛唐",是指在精神上更奋发乐观而又雍容高雅,艺术手法也更有创造性。这些内容是光用"含蓄"两字概括不了的。

  张说善于延揽人材,很好地履行了"相"的职责。《周易》的"大有"卦和"鼎"卦,都是讲求贤的重要性和应注意事项的。中国古代政权有一种很微妙的制衡力量存乎其中,我们的历史学家不知道是否已注意到了?

友 好 诤 言

  第九讲《张说诗》,析《送梁六自洞庭山》是这三讲中最好的诗歌赏析。兄属赏析中的领悟派,一般不作循章析句,审词品字式评析,只就个人整体感受着眼,谈自己所领悟到的艺术精髓,且不作演绎,点到即止。但对张这首七绝却没有作写意式的欣赏,而是设法将读者导入原来的情景,"来个重新体验",对全诗意象作了取景、用典、炼字、析意的分析。不过关键处仍是点到即止,只理清原诗思路,让读者自己体味其妙处。如"闻道神仙不可接",一般评析者常会点明"神仙"的具体象征(朝廷或什么指向),而结句真正写别情的"心随湖水共悠悠",则会列举某某寄情流水的送别诗作类比。兄却不落常套,适可而止。

  这一讲的欠缺是附于张后三位诗人作品(不知它是属于张门下或张派诗人抑或用作陪衬),或失之过简(如贺知章二诗)、或选材欠妥(《感遇》(七))、或评语一般化(其实王湾《次北固山下》远优于张的七绝)。其中张九龄《感遇》(七)系袭陈伯玉《感遇》而来,用比兴手法,偏重说理,与兄论诗"是情绪化的。诗人要写的是情绪运动的状态。……有很多随机性,往往是跟着感觉走"异趣殊途。这诗恰恰是哲理化的,诗人屈原《橘颂》表白自我风骨和仕途蹇偃,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毫无"随机性"。这只能说明诗的理解有多途,它和大千世界一样是多元化的,不能拘于一说。否则,作茧自缚,难免有枘凿处。

文斌
2000.8.10.

 

来源 中华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