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诗词鉴赏 >> 余福智《唐诗底蕴讲稿》

 

 余福智《唐诗底蕴讲稿》

 

第四十七讲 杜甫诗(十四)

  杜甫出蜀,行到夔州,忽滞留几达两年。笔者以为他应是还在努力接通返回长安之路。且读其《秋兴八首》: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夔府孤城落日斜 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 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 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 已映洲前芦荻花

千家山郭静朝晖 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 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 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 五陵衣马自轻肥

闻道长安似弈棋 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 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震 征西车马羽书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 故国平居有所思

蓬莱宫阙对南山 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 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 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 几回青琐点朝班

瞿唐峡口曲江头 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 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 锦缆牙樯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 秦中自古帝王州

昆明池水汉时功 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 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 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唯鸟道 江湖满地一渔翁

昆吾御宿自逶迤 紫阁峰阴入渼陂 香稻啄馀鹦鹉粒 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 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 白头吟望苦低垂

  这组诗围绕着"故园心"而写,而那"故园"所指是长安。凄清哀怨与沉雄博丽交织,是杜甫整个生命酿造出来的杰作。

  欣赏这类诗必须朗读,因为作者的生命体验不单依靠意象组合而且依靠语言旋律来传达。以韵脚为例,侵韵深沉,如憋着满腔心事;麻韵开张,如声声感喟;微韵婉转,如空谷传声,久久不绝;支韵悠长,彷佛要把情怀细细反刍;删韵铿锵,是全副心魂的震动;尤韵厚重,是在倾诉真切的心声;东韵热烈,无论喜与悲,都渲染得特别浓郁。《秋兴八首》依次用了上述几部韵而再以支韵结束,就显得丰满而有序。

  再看其意象的精彩运用:

  其一,枫林伤露,所见应是遍山红叶;加上"露"以"玉"修饰,说明作者的感觉还不是一味的破败。山峡间秋气萧森,当然带着逼人的寒气。波浪兼天,动荡;风云接地,沉重阴暗。一地而两度菊开,眼泪统统是白流;孤舟而长系江岸,故园只能在心中。理想化为泡影,已是分明的现实,然而要回长安之心亦长系于天地之间,不言放弃。寒砧急响,乃时势所催;白帝城高,是望乡好去处。年华已暮,人在天涯,砧声入耳,直灌胸怀,"催"的就不只是"刀尺"了。
  其二,孤城落日,惨澹;每依北斗,痴情。"故园心"终于明确演绎为"望京华",内在情感催逼着他要急切地倾吐他的向往、他的遗憾。"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古渔歌如此唱,而杜甫并非渔人,为什么竟来验证猿鸣催泪?荒谬!大江入大海,大海接天河,原是虚构的故事,不料杜甫欲随严武重返朝堂,却化了一梦南柯,遗憾!尚书省值宿,有侍女持香炉送入,向往之至,然而错过了时机,原因是生病卧床云。把被拒说成因病,古人说是"忠厚",其实是考虑诸多因素后要作出回避。回到眼前,在悲笳隐隐中,忽而惊觉又已站立多时。光阴驰骤之感强烈地触动潜意识,使之不觉采用了呼告手法:他太需要别人理解了。
  其三,不想静坐的人只能天天静坐着。渔人、燕子无济世之心,"我"却有。故有烦有怨有不甘。闲散中想起生平,古今对比,人家抗疏得重用,自己则被贬。退一步想传经也做不到。再横向与今人相比,同辈们安住长安春风得意,他们有功业么?只见轻裘快马而已。不屑,鄙视,然而无奈现实何。
  其四,时局变化无定,生平领略已惯。所悲的是朝廷栋梁已去,新进无能,四方因而更多侵扰。眼前秋江,鱼龙寂寞,绝非逞才之地。因而禁不住思入长安,追寻往日的游踪。娓娓道来,多少委屈,多少哀怨,又多少关切,多少企盼!
  其五,蓬莱宫即大明宫,唐朝史剧在此搬演。思入长安,所"见"的宫殿,有真曾见过的今事,也有未闻见过的古事、传说,然而无不显出皇家气象,高贵,庄严,神圣,壮丽。即使跌回现实,却仍苦恋着昔日入朝的兴致。这是一种"除却巫山不是云"式的苦恋。
  其六,万里风烟,遥远且迷茫;素秋,衰飒。然而一想到曲江头,情绪便高昂起来了。想到开元全盛日玄宗出游的情景,下一"通"字,显得祥和顺畅。即使接着想到安史之乱,下一"入"字,也只有惋惜而无责备。五、六句更以丽词写乱后的衰飒。七、八句更明明是在祝福李唐王朝。--我们曾按我们的文学理论封杜甫一个"人民诗人"的称号,不料他竟如此这般和"统治阶级"拉拉扯扯。其间因由难以尽说。但一言蔽之,则是我们弄错了。错就错在我们心中有截然的分界,而现实则如恩格斯所云,并无截然的分界。杜甫把这诗写得衰飒而穠丽,自有他复杂的生命体验。
  其七,"武帝旌旗"是国威的代表,"眼中"的幻觉是心中热血所化。织女无丝可织,石鲸鳞甲似动,一无奈一感奋,也是主体心灵借端作自我表现。菰米波漂,莲房露冷,分明自生自灭,却是仍以穠丽笔触写衰飒景物,心中无爱不能作此?quot;鸟道", 人不能越;至于"江湖",同样是水却不是昆明池。因此,杜甫虽不是渔人却等同于渔翁--渴望用世的人面对渴求用人之世竟无可用,你说可悲不可悲?
  其八,回忆在上林苑旧地之游,自是兴致勃勃。香稻是鹦鹉啄馀之粒,其时不知荒年为何物;碧梧是凤凰栖老之枝,其世当然一片祥和。这两个"主题句"不是纯技术处理,而是忠实于当时的感觉与联想的"有境界"之句。"佳人""仙侣"两句尽情铺展,使人自然捉摸到潜台词:盛世情景何时再现?末联今昔对比,落差极大,可作整个组诗结句看。
  回顾八首诗,似见杜甫在萧瑟秋光里凝思遐想,最后想到的是长安遍地春光,其自身的穷愁潦倒反而越来越被放到次要地位,大家试想他宣示的是一种怎样的人格?诗中那些众多的穠丽而优雅的词采,透出的是对大中华气象的深深体悟。错落有致的行文、恢宏的布局、精益求精的炼字炼句、抑扬顿挫的语言旋律,与生命体验如此一致,确是一座难以企及的艺术高峰。

 

来源 中华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