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诗词鉴赏 >>  曹尧德屈子传

第三三章 昼答渔夫 夜读《离骚》
    第三章中曾重点描述过屈原自幼爱整洁、好修饰的性格特征,每次出门,衣冠俱皆
一尘不染。他还有个“日三濯缨”的生活习惯,无论幼时故里读书,还是出仕京都为官,
纵然晚年流放江南,这一洁身自好的癖性始终未改。
    水淹南阳庙以后,百姓们挑土运石,砍竹伐木,用两三天的时间在玉笥山下给屈原
盖了三间茅草房,屈原便在这里居住了下来。那时候,久雨不晴,洪水漫野,水成了残
害汨罗人民的祸患。自然,这水多污浊不堪,不能用来洗涤。然而,浊水既然饱和,清
水也就并不稀罕了,随便在山坡上刨一镢,挖一锹,乃至捅一棍,都会有水汪然而出,
哗哗流淌,始而浊,渐而清,足够屈原濯缨之用。待风吹云散,天晴水退,原野里到处
是欢唱的清溪,映日的水潭,屈原欲濯缨,随处可蹲而搓洗之,俯而漂摆之。疏河筑堤
之后,一则久旱无雨,水位下降;二则河堤高耸,河床深陷,江中泥沙俱下,江水奔腾,
无法在其中濯缨。为了寻找上好的濯缨之处,一天屈原骑上白马在山前山后转悠,最后
在山北坡发现了一条小溪。这条小溪虽说又窄又浅,溪水却极其清澈,溪中的尾尾游鱼
和颗颗石子清晰可辨,历历可数。屈原急忙翻身下马,走到溪边,把帽子浸到水里,搓
了又搓,漂了又漂,足足洗了有半个时辰,才把洗净的帽子拧干,晒到马背上。他看着
这条溪水清凌凌的,凉沁沁的,不舍得离去,索性把鞋袜脱掉,在溪水里洗起脚来。触
景生情,洗着洗着,他不禁想起郢都来。
    郢都的东南面有一条沧浪河,屈原京城为官的时候,喜欢在那里洗帽子,只是沧浪
河比这条小溪宽大得多了。
    过了不久,帽子晒干了,屈原端端正正地戴好,又在溪水里照了一照,方才上马。
走了几步,他又回头深情地看了看小溪,自言自语地说:“多么象沧浪河啊,可惜窄了
一点。”
    这天晚上,屈原很兴奋,特地让小媭烫了一壶老酒,炒了一盘翁老汉送来的河虾。
他多喝了几杯,睡得非常舒坦、香甜。夜里,他又梦见了沧浪河。
    从此以后,屈原每天都要步行到这无名小溪来濯缨。屈原的茅屋草舍建在山南坡右
边的山脚下,到那无名小溪去濯缨,需翻过玉笥山脊。花甲之人,身体又虚弱,往返需
若干时间,每每累得气喘吁吁。这一切,翁老汉及众乡亲看在眼里,痛在心中,都在设
想着如何才能让这小溪流经屈原的草堂门前,以便三闾大夫不再吃那翻山越岭之苦。
    疏河筑堤之功,公元前281年孟夏,汨罗江两岸稻浪翻滚,稻香醉人。这一年的
早稻喜获丰收,开镰季节,平畴笑声脆,沃野歌声甜,人欢马叫,喜气洋洋,一片欢腾。
欢庆丰收的同时,人们没有忘记这丰收的来历,倘无三闾大夫组织民众疏河筑堤,在连
续洪涝的年景里,汨罗人民恐怕十有八九得在死亡线上挣扎,哪里还会有这金灿灿的稻
谷,白花花的大米,丰收的喜悦!因此,百姓或纷纷邀屈原进家“尝新”,或望天祈祷,
求上苍保祐三闾大夫吉祥平安。
    丰收了,春天治水时屈原写信所借兄弟单位的粮食要及时奉还,于泽厚欲一一亲自
送去,以便道谢。借主都是屈原的关系,因而他定要拉着屈原一同前往。屈原耐不过于
泽厚的心诚意笃,只好奉陪,并借此机会拜访诸多老友,向他们致以衷心的谢忱,因此,
夏至节后,屈原曾有一段时间不在玉笥山。
    月余屈原送粮归来,发现自家房后不远处多出一条两三丈宽的河流,清清的河水缓
缓流淌,潺潺淙淙,打着浅浅的漩涡,跳着欢快的舞步,从玉笥的北坡绕到西坡,穿过
他的茅草房后,流到汨罗江去了。河上还架有一座石板桥,是屈原出门登山的必由之路。
屈原站在河边,步于石板桥上,观看欣赏,他看得发怔,观得发呆,赏得惊异,离家这
才几天,屋后为何竟凭空添了一条清水河呢?莫非自己是在梦幻之中,这河虚而不实?
他蹲下身去,坐于石板桥上,将双脚伸到河水里,任其亲吻抚摸,舒服至极。这是千真
万确的事实,并非虚幻,他急忙回家,向女儿小媭问个究竟。
    小媭告诉父亲,这是翁老汉组织数百名乡亲,趁他外出之机,将山后那条小溪引了
过来,并拓宽加深,变成了这条新河。因为乡亲们实在不忍心看着三闾大夫每天艰难地
翻越山岭,到山北坡去濯缨。既然三闾大夫嫌那条小溪太窄,远不如郢都的沧浪河,索
性就把它挖深扩宽了,以遂三闾大夫的心愿。至于趁三闾大夫不在玉笥山之机挖掘开凿
这条河,自然是怕三闾大夫阻拦。
    听了女儿的这些介绍,屈原胸中翻腾着感激、惭愧和悔恨的波澜,他感激乡亲们对
自己的理解和厚爱,在山石之上开凿这样一条新河,要付出多少艰辛和汗水啊!他为自
己不能力挽狂澜,救民出水火而惭愧,不禁又回忆起那变法改革的斗争,那错综复杂的
列国风云,奸佞们那一张张丑恶的嘴脸;他虽哀民之艰,为国、为君、为民而忘我奋斗
了多半生,但却并未认识到民众的巨大力量,百姓那丰富真挚的感情,他为自己未能及
早到民众中来而悔恨莫及。他默言不语,两眼挂着晶莹的泪花,一会在室内踱步,一会
伫立于窗侧,两眼愣怔怔地望着窗外这新开凿的河流出神……
    乡亲们闻听三闾大夫外出归来,蜂拥而至,连红女白婆,八十老翁,三五岁的伢子,
还有那花猫黑狗,也都远道而来。众人将屈原围拢在石板桥头,欢声笑语直冲云天,载
歌载舞欢庆胜利。这壮观的场面,热烈的气氛,将屈原心头的阴云一扫而光。一位渔翁
收住满脸的笑容,一本正经地说:“屈大夫,还是请您给这新河取个名字吧!”
    屈原拈着胡须,微笑着正要开口,翁老汉在一旁胸有成竹地说:“众位请看,这河
水碧绿碧绿的,多么象屈大夫腰上那块玉佩的颜色呀!依我说,干脆就叫它‘玉水’吧,
大家以为如何?”
    众人齐声叫“好”,场上一片欢腾,屈原也跟着大家一起鼓起掌来。一些伢子和妹
子跑到水边,有的洗头巾,有的洗手帕,有的洗帽子,还有的在撩水为戏,大家笑着,
闹着,好象过节一般。
    一位没牙瘪嘴的银发老妪从人群中挤出来,慢条斯理地说:“大家为啥要开凿这条
玉水?为的是给屈大夫濯缨,那么脚下这石板桥,何不就叫‘濯缨桥’呢?”
    老太太的话音未落,又是一阵掌声和叫“好”的欢呼声。
    从此以后,屈原把玉水当成了沧浪河,每天到河边来先濯缨,后洗脚,边洗边哼那
早已背得滚瓜烂熟的歌谣:
     沧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
     可以濯吾足。
     ……
    屈原居玉笥山期间,生活是清苦的,感情是愤懑的,精神是苦恼的,整日郁郁寡欢,
无所事事。他欲读书,情绪浮躁,难以聚精会神;他欲写诗,心乱如麻,漫无头绪;他
欲研究学问,纷纭的世事,不愉快的以往,一齐跑出来拦路干扰。既然什么不能干,什
么也干不成,便整日浮萍似的四处游荡,有时江边漫步,有时湖畔吟诗,有时与农民田
间闲聊,有时跟渔夫扬帆江上。一日凌晨,他倒背着双手在江堤上漫步,推敲着自己的
诗句,不知不觉地来到了渡船亭的前面。因为天色尚早,这里冷冷清清,无一候船等渡
者。他步入亭中,神经质地这儿摸摸,那儿坐坐,眺望着晨雾迷茫的江面,仿佛是在寻
找什么,等候什么,但究竟是在寻找什么,等候何人,他自己也不甚了然。过了有一盏
茶的工夫,一个人呆在这里实在是没趣,正欲转身离去,忽听得江面上有人在高声呼唤:
“三闾大夫请留步!”
    屈原闻呼声而转身,只见江面上正有一叶轻舟斜渡过来,大约因顺风顺水之故,其
速若箭,转瞬来到了岸边。这是一只渔船,从船上跳下一个人来,六十多岁的年纪,须
发花白,一身渔夫打扮。他来到屈原跟前,谦恭有礼地问道:“您就是三闾大夫吧?”
    屈原默然无语,点头应是。
    渔夫将屈原浑身上下仔细地打量了一番,只见他面黄肌瘦,眼皮浮肿,披头散发,
衣服上还有许多泥水,不禁长叹一声道:“当朝左徒,竟被弄成了这般模样!……”渔
夫说不下去了,伤心得潸然泪下。
    屈原见状,惊奇地问道:“汝为何人?”
    渔夫抽抽噎噎地回答说:“我是您的同乡,也是归州江北人。您官为左徒时,我们
曾见过面。人生易老,一晃就是三十多年过去了!……”
    屈原急忙问道:“莫非汝亦流放而来此?”
    渔夫摇摇头说:“不,我不是流放来的,是自己流浪来的。一只小船,一件蓑衣,
五湖四海,任我漂游,不做官,不受管,与世无争,自由自在。”
    渔夫说完,先是超脱地微微一笑,然后关切地问道:“屈大夫,您如何落得这般地
步?”
    屈原仰天长叹一声,说道:“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这个
世界上尽是污泥浊水,只有我一个人干净;大家都喝得醉醺醺的,只有我一个人清醒,
因此被流放,落得了这般地步)。”
    渔夫听屈原说完,就规劝道:“圣人不拘泥于任何事物,并且能够随着世道而变化,
大夫何不学圣人而变得随和些呢?”
    屈原不高兴地反问道:“何谓随和?如何随和?”
    渔夫微微一笑说:“既然这个世界上尽是污泥浊水,大夫何不到烂泥里去打个滚推
波助澜呢?既然大家都喝得酩酊大醉,大夫何不去奉陪几杯,喝他个痛快淋漓呢?为什
么遇事深思而又超脱,以至于落得个被放逐的结局呢?”
    屈原生气了,他大声说道:“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自身
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
人要抖净衣服上的尘土,怎么能让干干净净的身体去沾染污浊的外物呢?)”
    渔夫亦振振有词地说:“有道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做生意的要会看行情,船到
江心只能随波浮沉,这做人嘛——”
    渔夫的话未说完,被屈原打断了:“休要多言!吾不能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助纣
为虐,凤凰岂能与乌鸦同群为伍!
    ……”
    渔夫并不生气,他不慌不忙地说:“人各有志,不能强求,大夫可坚持自己的看法,
只是凡事需想开一些,不可固执己见,不要那么清高,到头来受罪的还是您自己。您不
如学我这样,撒网捕鱼,自得其乐。奉劝大夫不要再自寻烦恼,自己折磨自己了!……”
    屈原意志坚定,出言落地有声,他说:“余系楚之宗臣,对社稷存亡,生灵涂炭,
岂能袖手旁观!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我宁愿投入那湘江水中,葬身鱼腹,怎么能让洁白纯净的东西,蒙受那世俗尘埃
的沾污!)”
    渔夫知道自己说服不了屈原,就打个圆场说:“好了,我们不要再争了。我原想劝
您同我一起去打渔,过那快活舒心的日子,既然您不愿意,我也就不再勉强,‘道不同
则不相与谋’嘛!不过,您也是土埋半截的人了,凡事不可过于争胜斗强,要多保重才
是啊!”说罢莞尔一笑,向屈原拱手告别,返身上船,鼓动桨楫,悠悠而去,留下了一
串歌谣:
     沧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
     可以濯吾足。①    
  ①这首《沧浪歌》是楚地流传的古歌谣,意思是比喻人的行为要适应客观实际。渔
夫唱这首歌,有劝屈原退隐自全的意思。
    渔夫远去了,屈原怅然若失。他伫立于江堤之上,遥望着烟雾迷濛的江面,石雕铁
铸的一般。太阳出山了,将他的身影印在碧绿的草地上,是那么高大,那么修长。起风
了,愈刮愈大,愈刮愈猛,狂风撕扯着他的宽袍博带,他麻木似的毫无反应;狂风将他
那银丝白发抓乱,犹似经霜的枯草。不知过了多久,直至小媭来找他回家吃早饭,他才
若痴似呆般地返回家去,长吁短叹,水米不进。这真让小媭担忧,她急忙将四邻八舍唤
来。乡亲们苦苦劝解,毫无用处,女儿整日陪着父亲流泪。
    屈原和渔夫在渡船亭边的谈话,早被候船的乡亲们听到,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齐
声赞颂三闾大夫气节坚贞,品德高尚,改渡船亭为“独醒亭”,表彰屈原“众人皆醉我
独醒”的高尚情操。清乾隆年间,屈子祠移到了玉笥山后,独醒亭也搬到了山上屈子祠
的右面。1980年重修时,著名作家茅盾和赵朴初分别写了匾额,前来瞻仰拜谒的人
群淌淌如水,络绎不绝。这些自然都是后话。
    日思夜忧,劳精费神,伤肝害脾,屈原病倒了,一连数日,神昏志迷,高烧不退。
时值盛夏,酷暑蒸人,炎热难当,屈原所居之茅舍四周没有一棵树木,无遮无掩,上午
当东晒,下午西山照,屋内的土墙、家具热得烫人。屈原脸色惨白,一天到晚淌虚汗,
刚醒过来又昏过去。嘴唇裂得象龟盖,昏迷中还在断断续续地喊“热呀,烧死我了……”
    小媭一直守候在父亲的身边,手里的大蒲扇摇个不停,给父亲扇风。闻讯赶来看望
的可真不少,农民、渔夫、官吏,四乡绅士和耆老,于泽厚曾多次带县城里最高明的郎
中来诊治,针砭,服药,终不见有多少效验。那些朴实的老农和渔翁,见了三闾大夫这
苦受熬煎的情形,或叹息,或挥泪,或捶胸顿足,或骂天地不公,好人没好报。一天,
小媭对一位前来看望的渔翁说:“大伯,能找一个阴凉的地方,送我爹去养病就好了……”
    这位老渔翁年近古稀,但却背不驼,腰不弯,耳不聋,眼不花。他无妻室儿女,孤
身一人在江湖上漂零了四十余载。自从三闾大夫来到这玉笥山下定居,经常伴他下河撒
网捕鱼。在他的心目中,三闾大夫是世上最好的人,如今见他为国为民忧成这个样子,
心里着实难过。但为了不使小媭姑娘过于伤心,硬是把泪水往肚子里吞。他决心找个清
凉避暑之地,送三闾大夫去把病养好,就亲切地对小媭说:“好孩子,你也不要太急,
我一定设法去找。”说着,热泪情不自禁地滚落下来,心思沉重地离去了。
    渔翁大伯离去以后,小媭昼看红日挪,夜望星斗移,扳着指头算时日,数着分秒度
时光,两天过去了,不见有任何动静,急得她似热锅上的蚂蚁,团团乱转;盼得她心慌
意乱,六神无主。第三天,天刚蒙蒙亮,小媭苦熬了一夜,正靠着父亲的床边打瞌睡,
忽听外边有人敲门,她揉着惺忪的睡眼,半天没转过向来。停了一会,敲门声又响,她
颇不情愿地去开门,并在心里隐隐约约地责怪道:“是谁这么早来打门,不知道家里有
病人吗?”然而,当她拉开街门看时,不由得惊喜万分,是渔翁大伯带着几个邻居,抬
了一顶轿子放在门前。小媭见了,心中明白了一切,连忙问道:“大伯,您这是……”
“傻闺女,这还用问吗,自然是来抬三闾大夫前去养病。”渔翁老汉是个急性子人,不
等小媭的话问出口,便抢先回答。他眯着眼,捋着胡须嘿嘿地笑着,笑的是那么自信,
那么舒心,那么坦然。
    小媭欣喜若狂,一跳三尺高,傻丫头似的奔上前去,忘记了平时所受的教养,应持
的礼数,竟扳着渔翁的肩膀,对着渔翁的脸问:“如此说来,大伯给爹爹找到养病的好
地方啦?”
    渔翁老汉又是嘿嘿一笑,答道:“找到了,找到了!快帮你爹收拾一下,我们就要
抬他到那里去呢。”
    小媭摸不着头脑,还想问问是怎样的好去处,具体在什么地方。渔翁看透了她的心
思,不等她开口,抢先催促道:“你趁太阳还没有出来,赶紧走,现在莫急着问,你跟
着去,到时候就知道了。”说完就搀扶屈原上了轿子,由四个汉子抬着,直向玉笥山走
去,小媭默默地紧跟其后。
    那时的玉笥山,山高坡陡,怪石嶙峋,林深草密,竹修篁幽,鸷禽林间栖息,猛兽
洞穴居住,莫说抬着轿子登山,便是空手而上,也要累得腰酸腿疼,热汗百流,且随时
都有生命之忧。一行人攀山崖,穿密林,越溪涧,绕葛藤,避禽兽,弯弯转转,曲曲折
折,上上下下,来到了一片遮天蔽日的桃树林内。树上果实累累,林中鸦雀无声,好一
个幽静的所在!只可惜他们晚来了几个月,倘使春三月来,这里必是粉霞的海洋,芬芳
的王国,百鸟争鸣的世界。轿子在林间株隙宛转曲折,艰难前进,走了大约有一顿饭的
工夫,前边是一个葱笼而高大的陡坎挡住了去路,汉子们就势落下了轿子,老渔翁连声
说道:“到了,到了,就在这里。”小媭忙上前看,只见庞大的陡坎上尽是绿树翠竹,
攀援的藤萝。藤萝从陡坎上垂挂下来,搭在高高的桃树枝上,形成了一个绿色的长廊。
渔翁帝小媭躬身披藤进入长廊,又行几步,坎壁上那茂密的灌木丛中隐约有一个圆洞,
径可五尺,似怪兽张着的一只大口。渔翁导引在前,小媭紧随其后,微躬身进入洞中。
休看这洞口并不显眼,洞内却大若屋宇,宽似厅堂,且既不阴暗,又不潮湿,凉风习习,
异香阵阵,入洞片刻,浑身热汗顿消,好不舒服!洞内收拾得干干净净,还用竹子架好
了一个临时床铺,并一应器具井井有条。小媭看后,喜出望外,一股无可名状的暖流在
周身流淌。她急忙返身出洞,与众人将父亲搀扶进来,让他在竹床上舒舒服服地躺了下
来。说也神奇,过了不到半个时辰,屈原便觉得高烧已退,力气倍增,恍若成仙得道一
般,身轻气畅,心扉洞开。他不仅慢慢地睁开了眼睛,还能让女儿扶起身来,斜依在竹
床的靠背上。他环视着洞里的陈设,亲昵地望着身旁的众乡邻,微笑着说:“多谢众乡
邻为屈平寻得如此清凉之地,真乃别有洞天也!”小媭见父亲来此不久病体便大有转机,
既莫名其妙,又兴奋感激,一把抓住老渔翁的手,寻根究底地盘问起来:“大伯,您是
怎样找到这样一个仙境宝地的?”
    渔翁见问,笑着回答说:“你不是要我找个阴凉的地方给三闾大夫养病吗?我听了
一直在心里盘算。猛然想起这里有一个蛮大的洞穴,春头上有一股浸凉浸凉的泉水流出
来,冰人肌骨;三伏六月,水渐断流,于是便有一股凉森森的风从洞里往外吹,岂不是
风水宝地!因为这洞外繁茂的桃林,人们便称这洞为‘桃花仙洞’或‘桃花洞’。相传
当年洞外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庙宇,洞内有一尊玉雕王母娘娘的神像。每年三月三日王母
娘娘寿诞之日赶庙会,唱戏三天,周围数十里的百姓都来上香进供,热闹极了!后来不
知何年何月,一场天火把大庙化为灰烬,变成了废墟,与此同时,洞中的玉雕像也不翼
而飞了。从此,这里便逐年冷落了下来,年深月久,竟至于烟灭。如今,除了进山打猎
和采药者,很少有人到这里来,因此知道这个洞的人也就不多了。令人惊疑不解的是,
庙宇既焚,为何庙前的桃林犹存?”讲到这里,老渔翁似乎意识到自己把话扯远了,马
上拉了回来,说道:“三闾大夫不是要找个清凉的地方养病吗?我跟众位乡邻一说,大
家便扛着工具上山来,花了两天两夜的工夫,把洞内的积土和杂草清理出去,瞧,蛮漂
亮的嘛……”
    听了渔翁老伯的介绍,小媭真不知该说啥好。她失神地望着大家,两眼汪着感激的
泪水。突然,“扑通”一声,小媭长跪于地,叩头不止。
    老渔翁急忙弯腰将小媭姑娘扶起,劝慰了一番,然后与众乡邻抬着空轿下山去了。
    第二天一早,老渔翁便上山给屈原父女送来了富有滋补性的饮食和一罐清凉解热的
煎熬草药。此后的数日内,几乎天天如此,直至屈原病愈下山。
    屈原在洞中只静养了一日,便能够下床走动,自理生活,进些饮食了。三天后他步
入桃林,散步观光,伸伸腿,弯弯腰,呼吸些新鲜空气。果如老渔翁所言,这是青一色
的蟠桃林,果实呈扁圆形,个头硕大,颜色青翠,令人垂涎欲滴。人间毕竟不同于天堂,
天堂的蟠桃可四时摘而食之,这人间的蟠桃因时令早了几个月,其味既苦且涩,难以进
食。待到第五天,屈原已经能到桃林中去练剑了。在这里,虽说盛夏却步,酷暑远避,
生活得清凉而舒服,但却给山下的乡亲们增添了许多麻烦,因此第七天屈原便执意要下
山,并舞剑以示痊愈。但老渔翁却坚决不答应,他说,屈原所患之病十分沉重,倘过早
下山,万一旧病复发,不仅要给乡亲们添更多的麻烦,而且还会有性命危险,不如多休
养几日,等恢复了元气再下山不迟。小媭与众乡邻也是这样苦苦规劝,屈原万般无奈,
只好留下。他闲不住,让小媭回家去把那在汉北写的《离骚》抱来。长诗《离骚》写成
之后,虽说几经修改,流传于世多年,但屈原却总觉得不尽如意,他要利用这有利时机
作最后修订。
    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屈原只要一伏案笔耕,就忘记了昼夜晨昏,忘记了饥饿、困倦
与疲劳,病中亦不例外。小媭真为父亲的健康担忧,一次又一次劝他爱护身体,注意休
息,屈原只是点头笑笑,继续埋头于竹简,一熬便是一个通宵。
    一天深夜,小媭被长长的叹息和号啕的哭声惊醒,睁眼一看,只见父亲手捧竹简,
立于灯下,仰面朝天,既哭且诉,泪痕满面。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意外,父亲竟至于这
般悲伤,一个骨碌爬了起来,慌忙问道:“爹爹,您这是怎么啦?”
    屈原将女儿拉到身边,给她披上衣服,抚摸着她的头说:“改完了,长诗终于改完
了!此乃为父心血与泪水之结晶。孩儿快些点燃松明为父欲到山上去诵读。”
    小媭说:“夜色已深,明天再读吧。”
    “不!”屈原斩钉截铁地说,“为父的脾气儿是知道的,一首既完,不即刻诵读,
心中不快。况且此《离骚》系为父一生诗作中最长的一首!……”
    小媭知道拗不过父亲,可是为什么一定要深夜到山上去读呢?她心中不解,故而犹
疑不动。屈原从小媭的眼神里猜到了她的疑惑,急忙解释说:“长诗自叙了为父之身世、
理想与悲惨经历,将为父对祖国之忠贞、对人民之热爱、对美好未来之向往和对黑暗现
实之愤懑统统倾注其中。全诗三百七十三句,句句皆为父真情实感之流露;二千四百七
十七字,字字均渗透着为父之血与泪!如今,为父要立于高山之巅,读给楚王听,读给
祖国听,读给山岳听,读给河流听,读给海洋听,读给父老乡亲们听!走,快走吧!”
说着抱起了那一大堆竹简。
    小媭点燃了一支大松明,搀扶着父亲出了后门。门外,天是阴沉沉的,星斗是稀稀
的,月光是淡淡的,夜风是暖暖的,四野是静悄悄的……
    玉笥山西南面有一个高阜,依山傍水,地势雄伟而险要。平时,屈原几乎每天清晨
都要登上这个高阜,望着从东方缓缓流来的汩罗江,瞅着西北天边云烟深处的故城郢都,
看着玉笥山那蓊郁苍翠的峰顶,一边并不安闲地踱步,一边想着那永远也想不完的心思。
今夜,父女出了后门,相搀相扶地攀上了这个高阜,女儿举着松明照耀,父亲就着光亮
一片简一片简地高声朗读起来:
     帝高阳之苗裔兮,
     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
     惟庚寅吾以降。
     ……
    诗人以慷慨激昂的声调诉说着自己的身世、经历、爱好、抱负和理想,有时是愤怒
的呼喊,有时是严厉的斥责,有时是恳切的劝告,有时是忧伤的哭泣。静夜里,江水畔,
高阜上,一支松明在燃烧,火光闪耀,照红了一片天地。燃烧的松明下,屈原手捧竹简,
气宇轩昂,矗立于天地之间。他那浑厚、苍老、悲凉的诵读声,或如万钧雷霆,势不可
挡,或似一碧如水的夜空,明星点点;或如汹涌澎湃的巨澜,摧枯拉朽;或似潺潺流淌
的小溪,叩人心弦;或如撕肝裂胆的控诉,催人泪下;或似委婉的哀怨,如泣如诉。这
诵读声在寂静的夜空里飘荡,传得很远很远……当他读完最后一句“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的时候,狂风大作,乌云翻滚,电闪雷鸣,暴雨倾盆,文静的汩罗江顿时波浪滔天,在
愤怒,在呐喊,在咆哮,大地茫茫,穹隆沉沉,好一个暴风雨之夜啊,汩罗江畔那松明
火把在高高地燃烧,火光下屹立着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
    ------------------
  黄金书屋 扫描校对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