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云网主页 >> 对联大观 >>  肖大志触闻集——佛教对联1600副

 

 

《触闻集——佛教对联1600副》

肖大志 

   
  (二) 分 题 佛 教 诸 圣 众


大雄圆满
宝殿庄严(敬题释迦牟尼佛,兼敬题大雄宝殿)
注1:释迦牟尼佛:其生卒年代,一般认为是公元前565 -前486年。原为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之太子,后出家修道成佛。据佛教所说,释迦牟尼佛为贤劫(即现在的一大劫)千佛之第四位佛。为娑婆世界(即我们生活的这个现实世界)之教主。
注2:大雄:伟大的英雄,指佛而言,因佛具有摧伏恶魔的力量。大雄宝殿,为中华寺院的本堂,内置释迦牟尼佛、迦叶尊者、阿难尊者之像。

法身清净
自性天真(敬题毗卢遮那佛)
注1:毗卢遮那:华严宗的本尊,是莲花藏世界的教主。法相宗以毗卢遮那指自性身。天台宗则指法身,即佛的真理之身。密宗则以之与大日如来为同体。
注2:自性:(1)自己存在的本质;(2)吾人本来所具有的佛性。

尽除忧恼
大救沉迷(敬题嵌除忧尊者)
注:除忧尊者:又作除一切忧恼菩萨。密号在胎藏界为大救金刚,或大赦金刚,在金刚界为净智金刚,或解脱金刚。密教本尊之一,发愿要解除众生的一切忧恼。

观音除苦厄
诵咒度痴迷(敬题观世音菩萨,兼题六字大明咒)
注1:观世音菩萨:观世音:略称观音,又称观自在等,与大势至菩萨一起,为阿弥陀佛的辅弼,合称西方三圣。以大悲心现种种化身,救度苦难众生。
注2:六字大明咒:又称六字真言,是观世音菩萨总持心咒,包括“嗡嘛呢叭咪吽”六字。其意为“莲花上的宝珠”。

同时闻授记
次第得菩提(敬题五百阿罗汉)
注1:五百阿罗汉:指已证得无学果之五百声闻。具体所指则有多种说法。据《法华经?五百弟子授记品》,佛为五百弟子(阿罗汉)授记曰:“其五百比丘,次第当作佛。” 
注2:授记:又作预记。佛对弟子所作预言,谓其将来于某一时刻成佛。

大日心光遍照
如来法雨普施(敬题嵌大日如来)
注1:大日如来:音译为摩诃毗卢遮那。为法身佛,意为光明遍照,其智慧的光辉无所不照。此佛为真言密教的教主,为密教所供奉的本尊与最上根本佛,一切诸佛菩萨所出之本原及所归之果体。又,毗卢遮那佛为密教金刚界五佛(五智如来)之一,位居中央,表法界体性智。
注2:心光:又叫智光,与色光(又叫身光)一起称二光。色光由佛身发出,能以眼见取;心光由佛智发出,不能以眼见取。

大日法身不动
恒沙化佛无边(敬题大日如来)
注:化佛:又作应化佛、变化佛。佛菩萨等以神通力化作之佛形。与化身或应身等为同义词。

立誓不生瞋怒
发心尽显慈悲(敬题阿閦佛)
注:阿閦佛:意译为不动佛,或无瞋恚佛。为东方妙喜世界佛名,此佛于因地修行时发愿断瞋恚。密教以此佛为金刚界五佛之一,象征大圆镜智。

德聚无穷宝藏
法施广大生田(敬题嵌宝生佛)
注1:宝生佛:此佛以摩尼宝福德聚功德,能满一切众生所愿。密教以此佛为金刚界五佛之一,象征平等性智。为南方世界之佛。
注2:生田:生死之田地,指众生流转所在地的三界。

愿海周流法界
智光普照世间(敬题普贤菩萨)
注1:普贤菩萨:与文殊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辅弼,密号为金刚萨埵,为大日如来的候补菩萨。普贤十愿为一切菩萨行的代表,称普贤愿海,一切菩萨的修行都可称普贤行。又,毗卢遮那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合称华严三圣。
注2: 愿海:谓佛菩萨之本愿既深且广,犹如大海之浩瀚无际。
注3:法界:指意识所缘对象之所有事物,广义泛指有为、无为之一切诸法。具体含义有多种。又,法界亦为诸法实相之异名。
注4:《华严经?入法界品》载:普贤菩萨叙述自己的修行时云:“愿以智光普照世间”。

妙土报身恒不动
圆光化佛永无穷(敬题阿弥陀佛)
注1:阿弥陀佛:意译无量光佛、无量寿佛,略称弥陀,为西方极乐世界之教主。据《无量寿经》等载,过去久远劫,世自在王佛住世时,有一国王发无上道心,舍王位而出家,名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佛处修行。此佛使法藏比丘熟知210亿诸佛之净土。法藏比丘历经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土清净之行,发殊胜之四十八愿。此后不断积聚功德,在距今十劫之前,愿行圆满而成佛,并在离此十万亿佛国土之西方,报得极乐净土,至今仍在彼土说法。在密教,以阿弥陀佛象征妙观察智,称甘露王。
注2:妙土:佛之报土殊妙者。《无量寿经》云:“一向专志,庄严妙土。”
注3:报身:又作报身佛。指佛的果报身,酬报因行功德而显现相好庄严、万德圆满之身。
注4:圆光:放自佛菩萨顶上之圆轮光明。《观无量寿经》云:“彼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于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化佛。”

弥陀愿海周三界
功德光云遍十方(敬题阿弥陀佛)
注1:光云:比喻佛光如云般之广被一切。

燃智慧灯驱黑暗
驾悲愿筏渡迷津(敬题嵌燃灯佛)
注:燃灯佛:又译定光佛。久远劫以前出世的佛。《瑞应本起经》说释迦牟尼佛前世曾买五茎莲花供养此佛,蒙其授记,于九十一劫后成佛,号释迦牟尼。

报身妙好证圆满
法相庄严呈吉祥(敬题卢舍那佛)
注:卢舍那佛:《梵网经》等称其为释迦牟尼佛的报身,坐于千叶莲花台上,化现出百亿释迦,于百亿国土同时成佛。

法眼妙观观自在
悲心普救救痴迷(敬题观世音菩萨)

悲心深切施无畏
妙法圆通度有情(敬题观世音菩萨)
注:有情:也译作众生。指有情识之生存者。与无情(指无情识之草木及山河大地等)对说。

发大悲心除苦毒
立弘誓愿度幽冥(敬题地藏菩萨)
注:地藏菩萨:又称地藏王菩萨。《地藏十轮经》谓此菩萨“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地藏”,故名。此菩萨于释迦灭后,弥勒未降之前,济度众生,并发誓“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因而常在地狱中拯救众生。

正观诸法缘无尽
普度群萌意不移(敬题嵌无尽意菩萨)
注:无尽意菩萨:贤劫十六尊之一。此菩萨因观一切事象之因缘果报皆为无尽,而发心上求无尽之诸佛功德,下度无尽之众生。

断除盖障入三昧
观照真如证二空(敬题嵌除盖障菩萨)
注1:除盖障菩萨:为密教胎藏界曼陀罗除盖障之主尊。除盖障乃消除一切烦恼之意。盖障,烦恼的异称。
注2:二空:有多种所指。一般指人空和法空。

燃身供佛发弘誓
施药济生践大心(敬题药王菩萨)
注:药王菩萨:据《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载,有两兄弟曾持良药供养众僧,众僧赞叹为药王、药上,后经多劫修行,善治众生身心二病,为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并授记于未来世成佛。又据《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载,在过去无量恒河沙劫,时有一菩萨(即今之药王菩萨),精进修行,并燃身供养佛。

日月光明除黑暗
琉璃世界送清凉(敬题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
注: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是药师佛的两大胁侍菩萨,住东方净琉璃世界。又称日光遍照、月光遍照,和药师佛一起,称东方三圣。

大爱不贪离垢染 
至情如实显真心(敬题嵌爱染明王)
注:爱染明王:原为婆罗门教爱神,密教奉为明王之一。据称以大爱至情为特征,能满足男女求爱之愿。外表为忿怒暴恶相,内心却怀着敬爱,要使众生得到解脱。

金刚手握持秘密
勇猛心摧破无明(敬题金刚手秘密主)
注:金刚手秘密主:即金刚萨埵(义为金刚勇猛心)。如来的身语意,唯佛与佛能知,对其他而言,则成秘密。持有这个秘密的菩萨,则是金刚手秘密主。又,金刚萨埵(也称金刚手、秘密主、金刚手秘密主、执金刚、普贤萨埵、普贤金刚萨埵等等)于密教中有多种所指。一般指密教传法之第二祖。密教系由大日如来传金刚萨埵,金刚萨埵原为大日如来内眷属中诸执金刚之上首,于大日经中多称金刚手或秘密主,居于金刚法界宫。在西藏密教,通常又将金刚萨埵视为阿提佛陀(即本初佛)而崇拜之。亦有视金刚萨埵为五智如来中的阿閦如来之化身,谓其住于白莲台上,主东方之净土。

救度三途尊佛母
消除八难显悲心(敬题嵌救度母)
注1:救度母:又称度母,音译多罗母,密教尊奉的佛母之一。传为观音化身,有救苦救难,济度众生的功德。修此尊密法,能消除一切魔障、业障、病苦等,并能消灾、增福、延寿,命终往生极乐世界。
注2:三途:又作三恶道、三恶趣。指地狱、饿鬼、畜生三道。
注3:八难:又作八无暇,指不得遇佛、不闻正法的八种障难。分别为:(1)在地狱;(2)在饿鬼;(3)在畜生;(4)在长寿天;(5)在边地之郁单越;(6)盲聋喑哑;(7)世智辩聪;(8)佛前佛后。亦可指八种灾难:(1)王难;(2)贼难;(3)火难;(4)水难;(5)病难;(6)人难;(7)非人难;(8)毒虫难。

果上报身,安居极乐
光中化佛,回入娑婆(敬题阿弥陀佛)

于浊恶世间成正觉
以大悲愿力度群生(敬题释迦牟尼佛)
注1:《佛说阿弥陀经》云:“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注2:浊恶世:又称浊世。指五浊与十恶盛行的时代。五浊,即:(1)劫浊,时代的污浊,战争、疫病、饥荒等;(2)见浊,思想上的混乱;(3)烦恼浊,贪瞋痴诸烦恼炽盛;(4)众生浊,众生的果报衰竭,身心衰退;(5)命浊,众生的寿命缩减。十恶,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恶口,两舌,贪,瞋,痴等十种恶行。

环视四方,放光遍照 
初行七步,唯我独尊(敬题释迦牟尼佛诞生)
注:《本行经》载:释迦牟尼佛诞生时,放大光明,遍照诸天世间。无人扶持,即于四方各行七步,环视四方,言:“天上天下,唯吾独尊。” 

软首妙光,威名显赫
雄狮利剑,宝相庄严(敬题文殊菩萨)
注1:文殊菩萨:全称文殊师利。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辅弼,于诸菩萨中称智慧第一。据《楞严经》、《文殊师利般涅槃经》等说,文殊菩萨曾为过去无量诸佛之师。又,《文殊师利普超三昧经》亦称,文殊昔为软首菩萨,为“诸菩萨之父母”。又据《法华经》,文殊昔为妙光菩萨,广宣《法华经》。
注2:文殊的形象通常是骑雄师、持利剑,分别表其智慧之威猛和以智慧断烦恼。

兜率宫中,法轮常转
龙华树下,正觉当成(敬题弥勒菩萨)
注1:弥勒菩萨:意译慈氏。大乘菩萨名。蒙释迦牟尼佛授记,将于未来继承释迦牟尼在人间成佛,为未来佛,故亦称弥勒佛。释迦谓其入灭后上生于兜率天内院,在漫长的未来将再降生人间在华林园龙华树下成佛。随后三会说法,度数百亿众生,为此贤劫第五佛。
注2:兜率:又作兜率陀天,,欲界六天之第四天。此天有内外两院,其内院乃即将成佛者(补处菩萨)之居处,今则为弥勒菩萨之净土。

妙德妙应,无机不被
普贤普现,有感即通(敬题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
注1:妙德:文殊的一种异名,谓具种种不可思议微妙功德,故称妙德。
注2:妙应:指佛菩萨不可思议之应现。
注3:南怀瑾《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云:“普贤即是普现,凭借普贤如来的威神力加被你,你一念真诚清净便到了。”

现忿怒身,破除烦恼
以威猛力,降伏天王(敬题不动明王)
注:不动明王:密号常住金刚。为五大明王或八大明王之首,是大日如来的教令轮身。其形象多为一面二臂,全身青黑色,右手举剑,左手持索。《不动尊念诵秘法》称其曾化为秽迹金刚降伏三千大千世界之主摩醯首罗天王(即大自在天),使之皈依佛教。

猛火威光,烧除秽迹
悲心怒目,降伏梵王(敬题嵌秽迹金刚)
注:秽迹金刚:台密五大明王之一。具有转不净为清净之德,又被尊为厕神。此尊以深净大悲,不避秽触,以大威光,犹如猛火,能烧除众生烦恼妄见分别垢净生灭之心,并曾降伏梵王。

以无上菩提,庄严净土
用百千方便,接引众生(敬题西方三圣)
注1:西方三圣:指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三位圣者。阿弥陀佛为西方极乐世界之教主,观世音、大势至二菩萨为阿弥陀佛之胁侍,辅助阿弥陀佛教化众生,此一佛二菩萨,世称西方三圣。
注2:接引:又称摄引、接化。为引导摄受之意。谓诸佛菩萨引导摄受众生,或师家教导引接弟子。于净土宗,指阿弥陀佛引导众生,众生摄受弥陀之光,而往生净土。依净土宗之说,修净土法门者,具足善根福德因缘,持名念佛,乃至一心不乱,于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必来接引往生净土。

不入涅槃,度生行誓愿
护持正法,住世显神通(敬题十六罗汉或十八罗汉)
注:十六罗汉: 又称十六尊者,指十六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之阿罗汉。《法住经》载:宾头卢等十六个大阿罗汉,承释迦牟尼佛敕命,常住世间,守护佛法,救度众生,称十六罗汉。在我国,自宋代后又加上两位,逐渐成为十八罗汉。《法住记》所载十六尊者之名分别为:宾度罗跋罗堕阇(亦即宾头卢),迦诺迦伐蹉,迦诺迦跋厘堕阇,苏频陀,诺矩罗,跋陀罗,迦理迦,伐阇罗弗多罗,戍博迦,半托迦,罗怙罗,那伽犀那,因揭陀,伐那婆斯,阿氏多,注荼半托迦。至于世间流传的十八罗汉图,一般即于十六罗汉外,加绘达磨多罗尊者与布袋和尚,或加绘降龙、伏虎二尊者。

现忿怒威严,降魔除障
具慈悲方便,去病消灾(敬题降三世明王与军荼利明王)
注1:降三世明王:五大明王之一,是东方阿閦佛的教令轮身。能降伏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贪、瞋、痴三毒,又能降伏三界之主大自在天。如诵此明王之真言,诸魔都不能继续作障。
注2:军荼利明王:五大明王之一,意译作甘露瓶明王。为南方宝生佛之教令轮身。此明王以慈悲方便,流注甘露水,以洗涤众生之心。修此明王之法,可驱除瘴、热等疾病。

除障降魔,现三头六臂
消灾息难,具密意悲心(敬题大威德明王与金刚夜叉明王)
注1:大威德明王:五大明王之一,为西方无量寿佛的教令轮身。其形象常见的有三面六臂和六面六臂六足相。此明王有大威德,能制伏毒龙,断除一切魔障,降伏阎摩王。
注2:金刚夜叉明王:五大明王之一,为北方不空成就佛的教令轮身。多为三面六臂相。此明王誓愿吞啖、除尽一切恶行众生及三世一切恶秽,消除灾难。
注3:密意:隐藏之旨意,即指佛特殊之意趣。盖佛之真意与众生所理解者不同,故称为密。此外,指密意方便教,乃对真实显了之教而言。

以同体慈悲,遍洒忧愁泪
念众生平等,常怀恭敬心(敬题常啼菩萨与常不轻菩萨)
注1:常啼菩萨:《大品般若经》卷27所说之菩萨。谓此菩萨因见恶世之人身受苦恼而经常悲泣,故名常啼;或以菩萨生于无佛之世,为利益众生、追求佛道,于空闲林中忧愁啼哭七日七夜,天龙鬼神遂号之为常啼。
注2:常不轻菩萨:《法华经?常不轻菩萨品》所说之菩萨。乃释尊之前身。此菩萨每见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皆礼拜赞叹,而作是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轻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萨道,当得作佛。”众人闻言而有生怒者,有以瓦、石、木丈等击之,而常不轻菩萨恭敬依然。
注3:同体慈悲:又称同体大悲。指观一切众生与己身同体,而生起拔苦与乐之悲心。
注4:众生平等:佛教认为,在值得怜悯和具有佛性上,众生皆平等无二。

因地精修,庄严依正叹观止
果门普摄,无上觉行堪绝伦(敬题阿弥陀佛)
注1:依正:依报与正报。由过去的宿业感得的众生的身心,生命存在,是正报;生命存在所依的环境,是依报。就佛而言,正报是佛身,依报是佛国土。
注2:果门:诸佛自内证之法门,亦即如来果位之法门,是通往成佛之果的法门。

发无上心,五劫思维修净土
建超世志,六八誓愿摄群机(敬题阿弥陀佛)
注1:无上心:又作菩提心,即求无上菩提之心。
注2:净土:佛、菩萨所居之地。远离五浊与恶道的境地。
注3:劫:全称劫波,古印度表示极大时限之时间单位,佛教沿用之。有大中小劫之分。一大劫总括成、住、坏、空四劫,是一期世界的始末。积大劫之数为十百千,乃至阿僧祗(意为无量数),则称一阿僧祗劫,等。另外,在住劫中,有饥馑、疾疫、刀兵三种小灾难,在坏劫中,有水、火、风三种大灾难,因此,劫又有劫难、灾难之意。
注4:《无量寿经》有偈云:“我建超世志,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
注5:六八誓愿:即阿弥陀佛在因地为法藏比丘时所发的四十八种誓愿,又称四十八愿。其中心意思是:十方众生若至心信乐,念佛发愿欲求生西方净土,则必能遂愿,且一往生彼国,即寿命无量,住不退转地,若不如此,不取正觉。
注6:群机:一切根机,各种根机。根机,又称根器,指不同的宗教素质。

现世医王,拔除苦毒妙施药
东方教主,化导顽愚普做师(敬题嵌药师佛)
注1:药师佛:据《药师琉璃王如来本愿功德经》称,为东方净琉璃世界之佛。在因地发十二大愿,其愿以现世利益为中心,令众生所愿皆得,尤愿众生诸根具足,疾病消除。
注2:医王:(1)佛菩萨的尊称,谓佛菩萨能医治众生之心病。 (2)药师如来的别称。或谓医王为诸佛通称,专指药师如来时,则称“医王善逝”。

三十三身,妙色无穷常应化
千手千眼,悲心广大显神通(敬题观世音菩萨)
注:关于观世音菩萨的应化显现,《楞严经》说有三十二应;《法华经?普门品》说有三十三身。密宗则有千手千眼观音等“六观音”之说。

大势一来,身随妙手至莲刹
真心已得,念住净观离俗尘(敬题嵌大势至菩萨)
注1:大势至菩萨:简称势至。与观世音菩萨一起同为阿弥陀佛的辅弼。密号为金刚手菩萨。《观无量寿经》云:“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 
注2:妙手:(1)指佛菩萨之手,或指佛菩萨接引、济度众生之手段、方法。(2)禅宗指绝妙之手段、方法。所谓“妙手无多子”,即绝妙的手段却无任何特别之处。
注3:莲刹:西方净土,因往生西方净土的人皆生于其中的莲华上。

五十三参,遍访良师求正智
百城烟水,广行悲愿践初心(敬题善财童子)
注1:善财童子:为《华严经?入法界品》中之求道菩萨。为福城长者之子,出生时种种珍宝自然涌出,故名善财。此童子善根深厚,诣文殊菩萨处,发菩提心,渐次南行,历110余城,先后参访了53位善知识。最后在普贤菩萨处,证入无生法界,成就佛道。
注2:初心:最初发求觉悟之心。又作初发心。

现忿怒身,摧伏恶魔生胜乐
以淫欲相,抱拥亥母证真空(敬题嵌胜乐金刚与金刚亥母,兼题“乐空双运”)
注1:胜乐金刚:藏密无上瑜伽部的本尊,五大金刚之一。裸体男身,有三面,每面三目,有十二臂,主臂拥抱金刚亥母,足踏尸体。
注2:金刚亥母:为胜乐金刚之明妃,女身,头现猪形。
注3:乐空双运:即双身修法,是密教无上瑜伽密的特别修习法。属于“以欲制欲”的修道法。佛教显宗以淫欲为障道法,而密宗则以之为修道法。密教讲“以方便(悲)为父,以般若(智)为母”,以明王、明妃拥抱作为“悲智和合”的象征。

随化度人,悲心广大现灵感
寻声救苦,妙应无穷观世音(敬题观世音菩萨)

菩萨驾慈航,寻声救苦施无畏
众生沉苦海,转念回头得出离(敬题观世音菩萨)

由胜愿,结胜缘,起胜行,不空胜果 
以妙心,修妙道,臻妙境,成就妙因(敬题嵌不空成就佛)
注1:不空成就佛:密乘金刚界五智如来之一的北方佛,表成所作智,能使众生成就所作,而不落空。胎藏界称其为天鼓雷音佛。
注2:胜愿,殊胜的愿望,希望觉悟得解脱;胜缘,殊胜之善缘;胜行,菩萨殊胜的修行,或特指波罗蜜的修行;胜果,殊胜之证果,佛果,觉悟之果。
注3:妙心,心体不可思议,故称妙心;妙道,最上道,无上道,亦即佛道;妙境,不可思议之境界;妙因,不可思议之因,成佛之因。

含藏一切善根,愿力宏深空地狱
成熟众生胜果,悲心广大遍荒田(敬题地藏菩萨)
注1:地藏菩萨又称大愿地藏王菩萨,曾发誓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注2:《大方广十轮经》云:“譬如下种于彼荒田,能称地藏菩萨名号一心归依者,皆悉变成微妙胜果。……能令善根芽茎枝叶乃至华果,皆悉润泽增长成熟。”
注3:善根: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

广大智门,遍一切虚空,明心即入
无穷宝藏,满三千世界,施福与求(敬题嵌虚空藏菩萨)
注1:虚空藏菩萨:密号如意金刚、库藏金刚、富贵金刚。意即福智二藏,等如虚空,无量无边。《虚空藏菩萨经》称其常住于一切香集世界,能满足众生求智慧、财富、美满眷属等愿求。
注2:智门:智慧之门。智慧与慈悲,是诸佛菩萨所具的两种功德,合称悲智二门。
注3:明心:指“明心见性”,意即明了自心,见自心之佛性。亦可指“明心菩提”,即初地以上菩萨观照诸法实相,而自明其心。

驾慈航,发悲心,劝迷途者回头靠岸
以正智,说妙法,为见道人指路传灯(敬题释迦牟尼佛)
注:见道:修行的阶位,在这个阶位,开始生起无漏智。见道之前,仍是凡夫,见道之后,则是圣者。见道位,在小乘为预流向,在大乘为初地。

弃国捐王,发菩提心,法藏比丘宏誓愿
修因感果,成无上道,阿弥陀佛大慈悲(敬题阿弥陀佛)
注1:法藏比丘:阿弥陀佛因位在世自在王佛所出家修行时之名也。《无量寿经》云:“时有国王,闻佛说法,心怀悦豫,寻发无上正真道意。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
注2:《御制无量寿佛赞》云:“阿弥陀佛大慈悲,十力威德难赞说。”

从闻入道,即色观空,法门无量叹殊胜
随类应形,寻声救苦,誓愿难酬显大悲(敬题观世音菩萨)
注:据藏密经典:昔观世音菩萨为阿弥陀佛之弟子,具足诸行,等慈众生,发大誓愿曰:“尽我形寿,遍度一切众生,若有一众生不得度者,我誓不取正觉。若我于众生未度尽之时,自弃此宏誓者,则我之脑裂为千片。”发此誓已,悲智双运,现诸神变,度脱众生。如是经无量劫,其所度众生,尽恒河沙所不能计。而世间众生无量;造诸恶业者,亦复无量;轮回不已,则众生之苦终不能尽。于是菩萨生大忧恼,谓:“众生之苦,乃与众生之生以俱来;世间既存,苦何能已?若苦不已,度岂能尽?昔年之誓,是徒自苦,而于众生亦无有益;无益之行,何必坚持?”此退转心一生,菩萨之脑,忽然自裂千片,犹如千叶莲花。而阿弥陀佛现身于菩萨之脑中,谓菩萨曰:“善哉观世音!宏誓不可弃,弃誓为大恶;昔所造诸善,一切皆成妄。汝但勤精进,誓愿必成就。三世共十方,一切佛菩萨,必定加护汝,助汝功成就。”又说真言:“嗡嘛呢叭咪吽。”观世音菩萨闻此真言,得大智慧,生大觉悟,乃坚持旧誓,永不退转,至于今日,仍在行法度世,而为世人所尊仰。

侧耳听潮,入定尽闻,五蕴皆空观自在
驾航度厄,寻声救苦,十方无碍显神通(敬题观世音菩萨)
注1:传说观世音菩萨曾在海滩边,通过听闻海潮之音修习禅定。
注2:五蕴皆空:五蕴,指构成生命存在的五种要素:(1)色;指物质性的东西。(2)受;指感受作用。(3)想;指想像,或表象作用。(4)行;指意志,意念,冲动的欲求。(5)识;指认识,识别作用,又指意识。五蕴皆空,指我们的身心的生命存在,由五蕴积集而成,此中并没有我的自性、自体,故是空。而五蕴本身,作为构成生命存在的要素,亦是空。

慈佑众生,随处现身,悲心有愿施无畏
圆通大士,寻声救苦,妙法无边度有缘(敬题观世音菩萨)
注1:施无畏:观世音菩萨之别名,又作施无畏者。观世音菩萨于怖畏急难中,能施无畏,故称之为施无畏者。
注2:圆通大士:观世音菩萨之别号。

-------------------------------------------------------

来源:水流云网经肖大志先生允许刊登此书,其版权为作者所有,转贴请注明。

(前一版:触闻集——佛教对联1200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