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云网主页 >> 对联大观 >>  肖大志触闻集——佛教对联1600副

 

 

《触闻集——佛教对联1600副》

肖大志 

(二) 印 度 佛 教 时 期


缘来垂迹
应尽还源(敬题释迦牟尼)
注:释迦牟尼: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之子,母亲为摩耶夫人。释迦为其种族之名。其生卒年代,一般认为是公元前565-前486年。娶表妹耶输陀罗为妃,生子罗睺罗。于29岁(一说19岁)时,出家习禅修道。35岁(一说30岁)时成就佛道。成道后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长期说法传教,并建立教团。80岁时在拘尸那迦城附近的娑罗树林中逝世。其说教经弟子结集成经典传世。

摩诃般若波罗蜜
阿耨菩提悉达多(敬题释迦牟尼)
注1:摩诃般若波罗蜜:意为伟大智慧的完成。摩诃,大、伟大之意;般若,智慧之意;波罗蜜,到达彼岸、完成之意。
注2:阿耨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略称,汉译为无上正等正觉。阿耨,无上之意;菩提,觉悟之意。
注3:悉达多:达成目的、成就之意,这也是释迦牟尼出家前的名字。

菩提树下终成佛
鹿野园中初转轮(敬题释迦牟尼及其成道、说法)
注1:菩提树:又称觉树、道树,原产于印度的一种常绿乔木。因释尊于这种树下成道而得名为菩提树。
注2:鹿野园:梵语,亦作鹿野苑。为释迦成道后初转法轮之地。

凡间圣果佛心妙
浊世清流教泽长(敬题释迦牟尼,兼敬题嵌佛教)
注1:佛教:为公元前六至五世纪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释迦牟尼所创立的教说,在亚洲南、中及东部广泛流传,为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注2:圣果:依圣道而得的菩提涅槃之果。
注3:佛心:(1)佛的大慈大悲之心;(2)指不执着于任何事理之心;(3)指人人心中本具的清净真如心。

久远修行,菩提树下终成佛
慈悲化度,鹿野园中初转轮(敬题释迦牟尼及其成道、说法)

闻声皈佛成僧宝
证果远尘入法门(敬题憍陈如等五比丘,兼敬题佛法僧三宝)
注1:僧宝:三宝之一,指僧伽的团体。僧伽,梵文samgha,略称僧,意译为和、众,故又称和合僧、和合众。指信奉佛教、出家修行而得入圣果者;或指信受佛法、修行佛道之团体,一般须四人以上组成。
注2: 五比丘:佛最初所度之五个比丘,皆为佛之姻戚,他们是:憍陈如,额鞞,跋提,十力迦叶,摩男俱利。憍陈如,又称阿若憍陈如,与其他四人一起,为佛陀最初的声闻弟子,最早的佛教僧伽。他们在释迦为太子出家时,受净饭王之命,随侍修行。释迦成道后,于鹿野苑初转法轮时,先度脱此五人。
注3:远尘:又称远尘离垢;远离尘垢之意。尘垢是烦恼的总称,主要指见惑。远尘离垢即断除见惑而得正见。这是声闻、缘觉初次觉悟之果,也指初地菩萨的境界。

获眼识圆通,十方无碍
观世间生灭,诸法皆空(敬题舍利弗)
注1:舍利弗:王舍城人。与摩诃目犍连为知交,两人曾同师外道,后一起率徒众皈依佛陀,随侍左右。为佛十大弟子之首,称“智慧第一”。证阿罗汉果。先于释尊而灭度。
注2:眼识圆通:二十五圆通之一,为舍利弗证道的方法。

以神通力护持正法
设盂兰盆超度慈亲(敬题摩诃目犍连)
注1:摩诃目犍连:略译目犍连。王舍城人。为佛十大弟子之一,称“神通第一”。证阿罗汉果。相传其为救母出饿鬼道而修盂兰盆供。后因宿业遭外道殴打,先于释尊而灭度。
注2:盂兰盆:意为倒悬,因业重之人死后要受种种痛苦,状如倒悬。为救其苦而设置祭仪,供养三宝,称盂兰盆会。

秉袈裟,修头陀,续释尊慧业
得心印,称长老,为僧众楷模(敬题摩诃迦叶)
注1:摩诃迦叶:王舍城婆罗门之子,皈依释尊后证得阿罗汉果,为十大弟子之一。常修苦行,释尊称其为“头陀第一”。于释尊灭后主持僧团,召集第一次结集,形成最早的经藏与律藏。据载承释尊之命,持释迦之迦裟于鸡足山入定,待将来弥勒下生成佛时出而作证。又据传,释尊曾拈花示众,付心印于他,因而被禅宗尊为初祖。在佛的弟子中,他与阿难被称为二贤者,二者之像常被安置在释迦牟尼佛像的两侧。
注2:慧业:由空之智慧而生的功德。
注3:心印:又作佛心印。禅宗认为,依语言文字无法表现之佛陀自内证,称为佛心。其所证悟之真理,如世间之印形决定不变,故称为心印。
注4:长老:指年龄长而法腊高,智德俱优之大比丘。又称上座、上首等。
注5:头陀:佛教之苦行称头陀行。指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尽量克制,舍弃贪欲以修炼身心。佛教通常有十二头陀行:(1)在阿兰若处,即居住在山林旷野等离世安静之处;(2)常行乞食;(3)次第乞食;(4)受一食法,即一日一食;(5)节量食;(6)中后不得饮浆;(7)著弊衲衣(又称粪扫衣,即残破的衣服);(8)但三衣;(9)冢间住;(10)树下住;(11)露地坐;(12)但坐不卧。

知瞋是苦念无诤
悟法皆空心自如(敬题须菩提)
注1:须菩提:舍卫城人。自幼聪慧,但性情暴躁,瞋习很重。后遇佛为其讲瞋恚果报之苦,乃忏悔前非,从佛出家,证得阿罗汉果。为佛十大弟子之一,因善解诸法空性,常入无诤三昧,佛称其为“解空第一”。
注2:无诤:(1)诤是论争,无诤即随顺一切,无有论争。 (2)诤是烦恼,无诤即无烦恼,是无漏法。《金刚经》载,须菩提言:“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

事理兼融,恢宏正法
智悲双运,化导群萌(敬题富楼那)
注:富楼那:佛在鹿野苑初转法轮时,他从佛出家,证阿罗汉果。佛的十大弟子之一,称“说法第一”。他善于演说佛法,曾不畏艰苦,到偏僻地方弘法,扩大了佛教的影响。

法义通融多论议
才思敏捷善宣传(敬题迦旃延)
注1:迦旃延:自幼受舅父阿私陀仙人的影响,精通吠陀圣典、占星术及各种印度古文字。出家后成为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他思维敏捷、辩才无碍,称“论议第一”。证阿罗汉果。
注2:论议:指藉往复问答以阐明法门之义理。

发誓治贪眠,不知眼以眠为食
循元修正定,堪慰心从定得通(敬题阿那律)
注1:阿那律:是佛陀的堂弟。有一次,他听法时打磕睡,佛陀批评了他。他于是发誓从此不睡眠,精进修道。经七日七夜,两眼熬瞎了。佛陀后来教他修金刚照明三昧,他终于心眼大开,得天眼通,称“天眼第一”。为佛的十大弟子之一,证阿罗汉果。
注2:《增一阿含经》卷31载:佛陀曾对阿那律说:“一切诸法,由食而存,非食不存。眼者以眠为食。耳者以声为食。鼻者以香为食。舌者以味为食。身者以细滑为食。意者以法为食。……涅槃者以无放逸为食。”
注3:阿那律的证道方法是“旋见循元”,即反观视觉的能见之性而悟道。

意切情真,深植善根,出家修戒做模范
德高望重,主持公道,正己利人有口碑(敬题优婆离)
注:优婆离:出生于印度四种姓中最下等的首陀罗阶层,原是迦毗罗卫国皇宫的理发匠。佛陀回国省亲时,见他善根深厚,出家心诚意切,便安排他先诸王子而受戒出家。为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称“持戒第一”,证阿罗汉果。由于他持戒严谨,被尊为僧团的上首。佛陀让他在僧团中主持公道,调解纠纷。

忍辱安心,严持戒律
潜修密证,具足威仪(敬题罗睺罗)
注:罗睺罗:为释迦牟尼出家前之子。释迦成道归国后随之出家,后证得阿罗汉果,为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因“不毁禁戒,读诵不懈”,潜修密证,被称为“密行第一”。又,罗睺罗年少时曾随舍利弗在王舍城乞食,一恶人用沙投进舍利弗钵中,用棍打破罗睺罗之头,罗睺罗忍痛时显出怒容,舍利弗开导他应修忍辱行。

精进梵行身相妙
多闻佛法信根坚 (敬题阿难)
注:阿难全称为阿难陀,为释迦牟尼叔父斛饭王之子。释迦成道归国后随之出家,证得初果,为佛侍者和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因听经最多,忆持不忘,称“多闻第一”。佛灭后,证得阿罗汉果。佛典初次结集时,经藏由他诵出。据北本《涅槃经》卷40载,佛对文殊师利说阿难具足八法,即:(一)信根坚固,(二)其心质直,(三)身无病苦,(四)常勤精进,(五)具足念心,(六)心无憍慢,(七)成就定意,(八)从闻生智。又,经载阿难容貌端正,面如满月,眼如青莲花,其身光净如明镜,故虽已出家,却屡遭妇女诱惑,然阿难志操坚固,终得保全梵行。

具菩萨心肠悯众
现鬼王面貌怖魔(敬题阿氏多)
注:阿氏多:释迦牟尼佛的侍者,十六阿罗汉之一。贯休所画尊者像,为双手抱膝,开口仰视,齿牙毕显,脱落数枚,清乾隆帝称其为“心是菩萨,貌是鬼王”。

悟圣道如笤,扫除毒垢
由鼻根开窍,证得圆通(敬题周利槃特)
注:周利槃特:又作周利槃特迦。舍卫国人。出家为佛陀弟子。禀性鲁钝笨拙。佛陀教示其简短之“拂尘除垢”一语(一说“笤帚”二字) ,令其于清扫拂尘时反复念诵,以除业障。又教其调出入息之鼻根圆通法门。后终于开悟,证得阿罗汉果,具大神通。在佛弟子中称“解脱第一”。

方丈容大千世界
维摩入不二法门(敬题维摩诘)
注1:维摩诘:意译净名。中印度毗舍离城之长者。为佛陀在家弟子,居家修菩萨道,称维摩诘居士。其智辩神通超过释迦诸大弟子。
注2:方丈:(1)禅宗寺院住持的住所,取《维摩诘所说经》中维摩居士虽处方丈之室而能容纳无量之义;(2)指寺院住持,因居方丈而名。
注3:不二法门:亦称不二门,即与真如不二之性相应的法门,或唯一无二的趣入圣道的门径。《维摩诘所说经?不二法门品》载:文殊师利问维摩诘:“我等各自说已,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时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师利叹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真入空门,维摩不说
深明大义,童子无言(敬题不说菩萨和无言童子,兼敬题离言真如)
注1:不说菩萨:《维摩诘所说经?不二法门品》载:文殊师利称赞维摩居士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故维摩居士又被称为不说菩萨。
注2:无言童子:《无言童子经》载:佛世王舍城师子将军之子,生时闻诸天之言,从小修“无言行”,不说世事,故名无言,人以为哑。后至佛所,现大神通,口称南无佛,佛称其为大菩萨。
注3:离言真如:为“依言真如”之对称,即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即是真如。《大乘起信论》云:“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注4:梁武帝《金刚忏》云:“无言童子,妙得不言之妙;不说菩萨,深见无说之深。”

仗义疏财,行善给孤独
以金布地,购园供佛陀(敬题须达)
注1:须达:又作须达多。中印度舍卫城之长者,家境富有,其性仁慈,夙怜孤独,好行布施,人称给孤独长者。皈依佛教后,建祗园精舍供养佛陀。
注2:据说须达欲购买祗陀太子的一座花园为佛陀建精舍,太子不愿,乃提出以黄金铺满花园为条件,须达果然以金布地。太子感其诚心,遂将园中树林供奉佛陀。故以二人名子将此园命名为祗树给孤独园。佛陀曾多次在此说法。

放下屠刀,洗心皈佛
护持正法,兴国安邦(敬题正法阿育王)
注:阿育王:公元前三世纪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在位时间约为前268至前232年,他使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帝国。即位之初曾大举杀伐,有“暴恶阿育王”之称。后皈依佛教,并依靠佛教推进统一,稳定统治。成为大护法,是印度历史上著名的“护法名王”,被称为“正法阿育王”。

不以年衰而懈怠
未曾胁卧但精勤(敬题胁尊者)
注:胁尊者:约为一世纪印度小乘说一切有部之论师。禅宗传法之第十祖。尊者初为梵志师,年80岁时舍家染衣。城中少年讥之,以为其年衰无所进取,但托迹清流,徒知饱食而已。尊者闻之,自誓必通三藏之理,断三界之欲。为此精勤修道,不以胁卧席,历经三载,果成所愿。被称为胁尊者。此后又师事佛陀蜜多,证得阿罗汉果。后传法于马鸣。

撰诗赞佛,造论弘经,使世人正信
发愿度生,深心说法,感群马悲鸣(敬题嵌马鸣)
注1:马鸣:据《马鸣菩萨传》等载,为中天竺人,原为婆罗门外道,后受胁尊者教化,皈依佛教,博通三藏,学兼内外,被视为国宝。据称说法时连马也垂泪悲鸣,故得名。为弘兴大乘佛教的龙象,佛教史上著名的论师。也是著名的佛教诗人,撰有长诗《佛所行赞》等。其生活年代,一般认为于公元一、二世纪间。
注2:深心:有多种含义。通常指深求佛道之心;或指扫除犹疑不定而对佛法真实确信之心;或指乐集诸功德善行并深信爱乐之心;或指对净土起深厚的渴望之心;等。

入龙宫出大乘经,创中观派
开铁塔受真言法,兴秘密宗(敬题龙树)
注1:龙树:又作龙猛、龙胜。据《龙树菩萨传》等,为南印度毗达婆国人。青年时为著名的婆罗门学者,学识广博。后皈依佛教,出家为僧,精通三藏。据传曾入龙宫得大乘方等经典,为弘兴大乘的关键人物。是中观学派的创始人,并有“八宗之祖”之称。著述甚多,有“千部论主”之称。密宗亦称他曾开南天铁塔,从金刚萨埵受《金刚顶》等密宗经典。弟子有提婆、龙智等。其生活年代,学术界多认为公元二、三世纪。据传最后被王子逼迫自杀。
注2真言:音译曼荼罗,又作陀罗尼、咒、明。即真实而无虚假之语言之意,亦指不能以言语说明的特殊灵力之秘密语。一般来说,真言之长句者,称陀罗尼;仅数句而成者,称真言;有时一字二字则称种子(亦作种字)。密宗又称真言宗。

天竺遍游,弘大乘空宗,辩才无敌
中观百论,破旁门异说,学识超群(敬题提婆)
注:提婆:亦称圣天。约公元三世纪人。原为南印度王子,学识渊博。礼龙树为师,受比丘戒,以智辩著称。曾遍游中印、南印,与佛教内外诸派辩论获胜。后被一婆罗门所杀。

以神通往兜率天求法
从弥勒受瑜伽论立宗(敬题无著)
注:无著:北印度健驮罗国人。先从小乘说一切有部,后转而弘扬大乘,为大乘瑜伽行派创始人。据称曾以神通往兜率天从弥勒菩萨受大乘空观,学《瑜伽师地论》等大乘深义。其生活年代,学术界一般认为是公元四、五世纪。

弘大乘经,皆有等身论著
创唯识派,并称一代宗师(敬题无著、世亲)
注:世亲:亦译天亲,为无著之弟。于说一切有部出家,博学多闻,总结说一切有部思想。后在无著劝说下,转弘大乘。兄弟俩共同开创了大乘唯识学派(即瑜伽行派)。

研究唯识创新意
阐发因明集大成(敬题陈那)
注1:陈那(约440-约520年):南印度香至国人。从小乘犊子部出家,后改学大乘,师事世亲。善辩论,曾辩败很多外道学者。在那烂陀寺讲过经论。在唯识学方面,首创见分、相分、自证分三分说。在因明学方面尤多建树,为印度佛教因明论集大成者,也是佛教新因明学的创始人。
注2:因明:关于理由(因)的学问(明);即佛家逻辑,或佛教论理学,为五明之一。

唯识观心,同源异派
谈空说有,互破相成(敬题清辨、护法,兼敬题空有论争)
注1:清辨(约490-570年):南印度僧人,与护法同时。发扬龙树中观学,主张用逻辑推理从正面表述空义,开中观宗“自立量派”或“自续派”,为中观学派的著名论师。
注2:护法:六世纪中叶印度大乘瑜伽行派论师。南印度达罗毗荼国大臣之子。本与王女有婚约,然于婚日落发出家。出家后曾从陈那受学。在唯识学方面,首倡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四分说。曾在那烂陀寺广布教化,三十二岁示寂。为唯识十大论师之一。
注3:空有论争:指大乘佛教在印度的两大教系对于诸法体性究竟是“空”或“有”而发生的论争。龙树、提婆之教系,主张诸法皆空;无著、世亲之教系,主张诸法为有。至护法与清辨时,就“依他起性”展开论争,护法根据缘起论而立法相门,主张由因缘所生之诸法为实有;清辨根据实相论而立观心门,主张毕竟空。二师之主张虽似相破,实系相成,益发彰显“真空妙有”之佛教至理。

法传唯识
教判三时(敬题戒贤)
注:戒贤:音译尸罗跋陀罗。公元六、七世纪间(529-645或528-651),大乘佛教瑜伽行派论师。长期主持那烂陀寺,弘传唯识教义。其依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等,将佛教判为有、空、中三时。玄奘西游时,师年已百余,时为那烂陀寺大长老,玄奘师事之。

月称以破显宗,月官从有谈空,能合经契法,言者俱为正道
或议中观毒药,或说瑜伽甘露,如对症应机,受之皆入佛门
(敬题嵌月称、月官,兼敬题大乘空有二宗)
注1:月称:约七世纪中叶南印度人。少年出家,师承佛护一系中观学说。曾任那烂陀寺住持,与瑜伽行派论师月官进行过辩论。主张性空缘起,以破显宗,开中观应成派。
注2:月官:约七世纪东印度人。出生王族,出家后先学唯识,又学密乘,精通显密内外。曾至南印与中观派论师月称辩论,获得好评。时人评说:“嗟嗟龙树宗,有药亦有毒,慈氏无著书,众生之甘露”。意谓月称所传龙树中观之说,有可取和不可取之处,而月官所传无著瑜伽学派之说,则完全可取。
注3:空有二宗:印度大乘佛教两大派别,即中观派和瑜伽行派。在我国,亦称大乘空宗和有宗。中观派宣扬中道观,主张“缘起性空”,被称为空宗。瑜伽行派又称唯识学派,因主张识有境无,被称为有宗。

外逸内修,解行相应
博通约达,真俗皆知(敬题寂天)
注1:寂天(约650-750年):出家前名寂铠,原为南印度梭罗修多罗国王子,出家后改名寂天。后到南印弘法,发挥中观学说。主张由博而约,解行相应。据说他年轻时表面上比较懒散,实则“內勤修学,外出放逸”。
注2:解行相应:解行,即智解与修行。理解教义和实践躬行,是学佛的双翼,缺一不可。也叫见行相应。

     
 

-------------------------------------------------------

来源:水流云网经肖大志先生允许刊登此书,其版权为作者所有,转贴请注明。

(前一版:触闻集——佛教对联1200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