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云网主页 >> 对联大观 >> 余德泉《对联通》

 

 余德泉《对联通》

 

第八章 对联欣赏

  罗丹在《艺术论》中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对联中也充满了美。正是这种美,给对联以很高的欣赏价值。

 

一 对联的欣赏价值

  对联的欣赏价值,首先表现在它的内容上。

  对联的内容,可谓包罗万象。概括地说,至少有七个方面。这就是:宣示哲理,录载史实,概述人生,昭明心志,寄寓褒贬,抒发感慨,描绘风光。

  宣示哲理者,主要是一些格言联。例如: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最无益,莫过一日暴,十日寒。

这副对联告诉人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把这样的对联作座有铭,就会受到激励、鼓舞和鞭策,从而产生坚强的毅力。

  录载史实者,如粤汉铁路通车联。

  1936年,粤汉铁路建成通车。为了庆祝这一通贯一省,连接珠江、湘江、长江三水流域的南北大动脉首次启用,通车之日,有人在车头上悬挂了这样一副对联:

  花事年年,为问岭表白云,寒梅开未?
  车尘历历,指顾汉阳红树,流水依然。

上联用“十月先开岭上梅”句意。岭,指南岭。下联用“晴川历历汉阳树”句意。两联巧妙地把三省不同的景色、地理和气候联系起来,融为一体,写得很有特色。同时,也为这次通车留下了历史性的纪念。

  大凡与某一事件相关的对联,都有一定程度的录载史实的作用。但是对联之录载史实,与史书之录载史实有本质的不同。对联是艺术地录载,史书则为直接记叙。

  概述人生者,如霍县韩侯岭韩侯庙联:

  成败一知己,
  存亡两妇人。

这副对联,原为“十年成败一知己,七尺存亡两妇人”。后多将“十年”与“七尺”省去,于是显得更为精练。十年,指韩信从投军到被杀。七尺,就指韩信,据《史记》载,淮阴侯韩信投军后,先入项羽麾下,后奔刘邦,均不得重用,于是决心逃走。刘邦谋士萧何深识其才,星夜将他追回。高祖二年(前205),韩信拜为大将,为刘邦打天下,平齐定楚,卓有战功。西汉建立,刘邦怕他谋反,将他拘禁。高祖十二年(前195),韩信被吕后所杀,计又出自萧何。所谓“成败一知己”,就指萧何。两妇人,指漂母和吕后。《淮阴侯列传》:韩信少时,家贫,尝从人寄食。“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这个漂母当时是韩信的救命恩人。全联仅14个字,不仅概括了韩信一生,而且将其成败所由都点出来了。其精其深,令人过目不忘。

  昭明心志者,官民中皆很常见。清代无锡县令武承谟在接印前一日挂出四副对联作安民告示,宣传施政纲领,便很典型。县衙前照壁上的一副是:

  罔违道,罔咈民,真正公平,心斯无怍;
  不容情,不受贿,招摇撞骗,法所必严。

罔,不。咈,扰。怍,愧。

  头门的一副是:

  视民如伤,锡邑苍生皆我子;
  修己以敬,东林前辈是吾师。

  仪门的一副是:

  工堪比官,斧斤利刃,随手携来,因材而用;
  医可喻政,硝磺独剂,有时投下,看病何如。

  大堂的一副是:

  人人论功名,功有实功,名有实名,存一点掩耳盗铃之私心,终为无益;
  官官称父母,父必真父,母必真母,做几件悬羊卖狗的假事,总不相干。

这些对联,话里藏锋,好人快意,歹徒惊心。《楹联丛话》说对联一贴出,“四乡皆聚观”,“时先声所夺,平日绅衿之出入县庭者,皆悚息危惧,有避至他省者”。可见其影响之大。

  寄寓褒贬者,如赵纯熙挽束衣人联。

  抗日战争期间,上海复旦大学迁到重庆北碚对岸夏坝,学校由三青团头目陈昺德管理。学校有只破船,往返于夏坝与北碚间。某日满载开回夏坝,快到岸时翻了船,如及时组织抢救,乘客可全部救起。但陈昺德得到消息却说:“我的船都打烂了,还救什么人!”因此淹死三个复旦学生,有位叫做“束衣人”的学生,常在《新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文艺论文与诗歌,即三位遇难者之一。在追悼会上,赵纯熙写了如下一副挽联:

  生手驾破船,渡洪流,焉得不翻,束衣人你死得好苦!
  特务当老板,蓄敌意,如何肯救,陈昺德他罪不容诛!

这副对联表达了作者对“束衣人”之死的挽惜,对三青团头目陈昺德见死不救的无比愤慨。

  抒发感慨者,如赵从谊题署衙联。

  《坚瓠集》云,清代章浦人赵从谊,任黔中独山州知州。那里不仅州城荒凉,衙署也十分简陋。赵从谊于是自题一副对联于楹柱曰:

  茅屋三间,坐由我,卧由我;
  里长一个,左是他,右是他。

三间茅屋权当衙署,故“坐由我,卧由我”;身边只一里长听命,故“左是他,右是他”。赵从谊可能想说,他在这里当知州,确实单调乏味。但他这么一写,倒使人觉得,他当这样一个“大员”,也颇有些滑稽。

  描绘风光者,如无名氏题扬州二十四桥联:

  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
  扁舟过桥下,闻箫声何处,有人吹到月三更。

这副对联,写了云影、秋水、扁舟、小桥、箫声、月色,读着如身临其境,物我难分。

  还有一些方面,就不赘述了。

  上述七方面的内容,有时也没有截然的界线。比如赵纯熙之挽“束衣人”联和赵从谊题署衙联,也兼有录载史实的性质。这些不同方面的内容,只要表达得好,都能给人以有力的感染。

  对联的欣赏价值,也表现在它的写作技巧上。对联的写作技巧,乃对联艺术之所在,包括立意技巧、修辞技巧和险救技巧等。

  对联的立意,在写作要求之“五要”部分已有叙述。这里再从欣赏上说一个观点,就是立意新颖的对联总给人以别有天地的感觉,使那些平淡无奇的作品,相形见拙。除了选择的角度要与众不同而外,作者敏锐的洞察力、敢言人之所未言的胆识以及奇巧的思路都要能够体现出来。1994年,笔者从西安市到兵马俑参观,在旅游车上听到导游介绍当地流传的一副对联,其立意就不同凡响。联曰:

  翻身不忘共产党,
  吃喝全靠秦始皇。

此联是一副流水对。先讲结果,后述原因,是其立意特点。单看上联,只是一句口号,比较平常。下联一接上去,便妙不可言。“秦始皇”二字用的是借代,实指正开发的与秦始皇相关的一批旅游点和由此发展起来的旅游业,并非指秦始皇本人,是以人代事。临潼地区的旅游业正是在兵马俑开发之后,才大兴起来的。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大批第三产业的发展,而大批第三产业的发展,便使当地老百姓一天天富裕起来,此即“翻身”二字的由来。此联不仅道出了临潼地区的旅游特点,而且把临潼旅游业的发展与共产党领导的辩证关系以及人们在富裕起来之后对党的感激之情,都表达出来了。联语于朴实中见幽默,令人一笑之后,想到了许多东西。立意这样好、内涵这样丰富、表达这样奇巧而又真切反映百姓心声的对联,而今不可多得。“吃喝”对“翻身”欠工,瑕不掩瑜。

  修辞技巧,本书“艺术技巧”一章讲的,主要就是这方面的内容,不再赘述。

  险救技巧,指的是将一些看来极其平淡甚至不成其为对联句子的上联,通过下联的巧妙搭配,使之别开生面,石化成金。

  相传清代何绍基一次到长沙浏阳的南邦寺游览,正碰上该寺一位僧人圆寂。入寺之后,住持便请他写一副挽联。他想到南邦寺死了个和尚,便在纸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南邦寺死个和尚。

住持一看说,此事人人皆知,何劳写到挽联中去。何绍基听了,也觉得不妥,但毕竟是进士出身,略思片刻,便写道:

  西竺国添一如来。

南邦寺,在湖南浏阳县。西竺国,指佛教发祥地印度。如来,是佛祖的名称。单是“南邦寺死个和尚”,确实平平淡淡,无足道哉!一续“西竺国添一如来”之后,情况就不同了。你看,和尚变成了佛祖,不正是达到了出家人最高的理想吗!这样的事情当然不会有,但作者能这样化平淡为神奇,确实令人称道。

  清代刘金门亦有过类似的情形。相传他为乡翁写寿联,笑问老翁生于何日,老翁答“十一月十一日”,刘不知不觉便在纸上写下:

  十一月十一日。

等“日”字写完,才感到有些不妙。乡翁亦暗暗叫苦,但不好作声。刘复问乡翁多少寿辰,乡翁答曰“八十”。刘心中一喜,于是续道:

  八千春八千秋。

这副寿联的神韵也是全靠下联提起来的。

  像这种先险后救的对联,一般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联的欣赏价值,还表现在其书法艺术上。书法并不是对联内在的东西,仅仅是对联的一种载体或者说发表手段。但是,对联和书法皆为汉字所独有,对联不与书法结合则已,一旦结合,便多了一个不可排除的欣赏内容。有时甚至会出现这种情形,尚不深究对联本身写得如何,仅仅因为对联的书法很好,便使人流连忘返,击节赞叹。笔者在北京故宫、宁波天童寺、成都杜甫草堂等地,均有亲身体验。为此,在书写对联(特别是用于名胜、纪念地这类地方)时,对书法的要求,就不能随便。

 

二 对联的欣赏方法

  对对联的欣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角度。这同欣赏者的兴趣爱好特别是文化素养等等,有直接的关系。比如一个不懂对联和书法的人,一个只懂对联不懂书法的人和一个既懂对联又懂书法的人同至一处园林,即使欣赏同一副对联,其着眼点也是不相同的。前者可能只觉得字的笔画曲直或者字上帖的金、上的色是否好看,并不理解什么;中者就可能去分析对联的内容、构思和修辞技巧,而后者则可能在中者的基础上还要去评价其书法的优劣。

  尽管人们对对联的欣赏角度与层次有所不同,但就其欣赏方法而言,一般都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大致的步骤是:

  第一步,先看外表,即对联的长短,字写如何之类。看字写得如何,仅限于书写悬挂的对联。

  第二步,分析内容。要分析内容,较长的对联如未断句者,还得先断句。如果句都断不下来,对内容的领会就不可能不出差错。断句之后,就可以仔细领会联中说了些什么,为什么这样说,说得怎么样,有何奇特之处,上下联之间的意思有何联系等等。如果是描绘一地风光的,就要了解该地的地理环境和相关的人物掌故。如果是记事的,就要了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局和相关的人物,搞清事件的历史背景。下面分析一例。

  光绪二十七年(1901),岑春煊出任四川巡抚,一到成都就拿百姓开刀。他镇压农民运动,捕杀其领袖廖九妹,对各界钳制甚烈,引起了广泛的不满。他的老师赵藩其时正在四川当盐茶使者,看见这种情况,非常气愤。但岑是上司,不便直言规劝。于是当年腊月,赵藩从总结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历史经验的角度写下了这样一副著名的对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对联是给武侯祠题的,但目的是给岑春煊看。据说,刻好之后,赵藩故意将对联披红挂彩,让人敲锣打鼓抬着绕道巡抚衙门,再送武侯祠。但岑并未理睬,仍一意孤行。次年春,赵藩又特意于武侯祠宴请岑春煊。岑着了此联之后,不但不觉悟,反而认为赵藩“意在讽谏”,指责他“为政失查”,把他降调永宁道去了。赵藩当时虽然被降了职,但他题写的这副对联,至今仍发人深省,焕发着灿烂的光辉。这个历史事件,也因此永远在人民中传颂。

  不了解这些来龙去脉,对这副对联就不可能有深入的理解。

  碰上有不认得的字与读不懂的词语,还要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比如一些宣扬佛理的对联,佛学的术语很多,不查佛学词典,不向内行请教,就会不知所云。

  第三步,弄清技巧。技巧有构思的技巧和修辞的技巧等等方面。每副对联的构思和所用的修辞技巧可能都是不相同的。欣赏对联时,就要把该对联中作者所用的构思与修辞的技巧所在,都找出来。下面也分析一例。

  清代末年,体仁阁大学士徐桐,家居东交民巷,紧靠外国使馆区。洋人每次欲买其宅,均遭拒绝。其人对外夷在中国境内横行,颇为不满,一日作一联于门曰:

  望洋兴叹,
  与鬼为邻。

当时人们便称外夷为“洋鬼子”,联语即由此名立意,表达其对外夷的蔑视。内嵌“洋鬼”二字,上联又借用一成语来表达,是为构思与技巧。象这样将所观对联从立意到技巧都体察出来,欣赏就算是到家了。

  风格也可以欣赏。比如赵藩题成都武侯祠联就属于谨深型,而临潼地区流传的“翻身”联与徐桐所题的“望洋”联,又均属于幽默型。对对联风格的欣赏,可以算第四步。

  将欣赏分作四步,并不是绝对的。有的对联可能一读懂了,对其风格可能就体会出来了,不一定要等到技巧分析之后。

 

三 对联的断句与标点

  对联的断句与标点是对联欣赏的重要一环。准确地标点和断句,有助于我们欣赏对联,同时,在欣赏的基础上又能使断句和标点更准确。

(一)断 句

  每联八个字以上,就有断句问题了。十一字以上,有时断句就有些困难。一百字以上的长联,有些地方要断句,更不是件容易事。但是,作者在写作的时候,应在哪些地方点断或者停顿,心里都是有安排的。这就决定了不管什么样的对联,再难也可以把句断下来。

  断句的关键,是弄懂联意。但弄懂联意,有时得化功夫。第一步就要反复诵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几遍,熟了,有些地方的意思就可以悟出来,用典较多或地方色彩较浓的对联,光诵读不解决问题,还要翻资料,查工具书,向他人请教。通过这些方法把联意弄懂了,句就可以断下来了。

  断句还有些辅助手段。

  一是利用对联交代写作背景或意图的题跋的启示。清代俞樾挽钟文烝联有这样一段序文:“子精勤《穀梁》之学,著《穀梁补注》二十四卷,主讲上海敬业书院者十余年。余每至沪,必与讨论经义,今不可得矣。其殁也,年六十。”读这段序文,就知道死者曾“著《穀梁补注》二十四卷”,后到上海讲学,作者常与讨论经义,死年六十。了解到这些背景材料,挽联就可以这么断了:

  廿四卷补注,为穀梁子功臣,频年手校青编,镂版告成犹及见;
  六十年耆儒,是乾嘉间宗派,此后我来黄浦,谈经同调更无人。

青编,简册,此指《穀梁传》。乾嘉间宗派,即乾嘉学派,指清乾隆、嘉庆年间讲究训诂考据的经学派系。此派主张根据经书和历史立论,以达到“道明于世”的目的,在我国文字、音韵、训诂与古籍整理上有所贡献。黄浦,江名,此指上海。

  二是将上下联的结构互相参照。有时候,一联某个部分的句不好断而另一联相应部分的句应怎么断则很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就可参照可断句的那一联的结构,再去为难以断句的部分断句。请看:

  汉水接苍茫,看滚滚江涛流不尽云影天光,万里朝宗东入海;
        ············
  锦城通咫尺,听纷纷弦管送来些鸟声花气,四时佳兴此登楼。
        ············

这副对联题于成都望江楼。上联“看滚滚江涛流不尽云影天光”,初看就不知作“看滚滚江涛流不尽,云影天光”断句好呢,还是作“看滚滚江涛,流不尽云影天光”断句好。而看下联相应部分“听纷纷弦管送来些鸟声花气”只能作“昕纷纷弦管,送来些鸟声花气”断句,则“看滚滚江涛流不尽云影天光”也只能作第二种断句无疑。但是此联这样断句也只是确定句中作节奏性停顿的地方。因为根据马蹄韵,此联只能断作三句,若断作四句,句脚平仄为“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又不合规矩了。再看《安化紫云山感旧联》:

  曾在五六月间菡萏吐芳时候城边旭日之高台,快睹紫云佳气象;
  ···················
  下有二十世纪官场现形记中赵大架子之故宅,长怀贺监旧风流。
  ···················

清末李宝嘉所著《二十世纪官场现形记》中的“赵大架子”,即湖南安化贺弼少亮(举人出身,为两江总督魏午庄幕府,官至道台,诗书文稿皆有名于世),其故宅在紫云山下。这副对联乃湘阴陈谦先生所题。上联“快睹”前一十九字,一下很难读断。看下联相应部分,便知本不能读断,又将其中小的停顿去参比上联,十九字的意思,无非一指所在时间,一指所在地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是利用声义关系。例如:

  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
  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这副题于温州江心屿的对联,上联中连用八个“朝”字,下联中连用八个“长”字,像山海关孟姜女庙那一副一样,一般人都读不断,原因是不懂得“朝”和“长”可以变读,或者说懂得而想不到这上头来。若从“朝”可读为zhāo(朝夕之朝)和cháo(朝拜之朝,或涨潮之潮),“长”可读为zhǎng(增长之长)和cháng(长短之长)上去考虑,句就不难断出来了。看本书“转类”一节。

  有时候,同一副对联由于理解不同,断句不完全一致。扬州梅花岭史忠正公(可法)祠墓联有一副就是如此。其上联,有人理解为与国共存亡的只有扬州,剩水残山,一直被史可法支撑着,将该联断为:

  殉社稷只江北孤城,剩水残山,尚留得风中劲草;
  葬衣冠有淮南抔土,冰心铁骨,好伴收岭上梅花。

有人理解为与国共存亡,只扬州的剩水残山一直被史可法支撑着,又将该联断为:

  殉社稷,只江北孤城,剩水残山,尚留得风中劲草;
  葬衣冠,有淮南抔土,冰心铁骨,好伴收岭上梅花。

这两种断法,表面看来似乎都过得去。但仔细考察,“殉社稷”的当时并不只有扬州,嘉定也是的。史称“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都是在同一年(1645)发生的,既然如此,第一种断法就不正确了。凡是碰到可以这样断句又可以那样断句的情形,就要反复斟酌,看到底哪一种断法是正确的,或者更好。

  在给联语断句时,常见的错误主要有三种(下文所引病例,一部分为文伯伦先生所提供)。

  一种是当断不断。如《补读庐联》某书就作如下格式,没有断开:

  好山水游其人必寿;
  有读书气生子必才。

此联上下皆由两个四字句组成,应当断为:

  好山水游,其人必寿;
  有读书气,生子必才。

当断不断当然是指在标点本中。若全本均未标点,就无从谈起了。

  第二是不当断的却断了。如彭孙遹题万松岭联,某书就断为:

  八十君王,处处十八公,道旁介寿;
  九重天子,年年重九节,塞上称觞。

此联在“公”、“节”之后断句,大的妨碍虽然没有,但本来连贯的语气,因这一断却不那么连贯了。看来还是不断为好。

  第三种是前两种的综合,即当断者未断,不当断者又断了。这类例子不少,又有好多种情形,下面只举例性地谈谈。

  不明历史背景,此其一。如《西湖苏公祠联》(按:此联亦见于黄冈),某书错断为:

  一生与宰相无缘。始进时魏公,误抑之。中岁时荆公,力扼之。即论免役温公,
          ····· ··· ····· ··· ······
亦深厌其言。贤奸虽殊,同怅君门违万里;
·····
  到处有西湖作伴。通判日杭州,得诗名。出守日颖州,以政名。垂老投荒惠州,
          ····· ··· ····· ··· ······
更寄情于佛。江山何幸,但经宦辙便千秋。
·····
 

其所以断错,由于不明如下历史背景:苏轼30岁时,宋英宗欲召为翰林知制诰,宰相韩琦(即魏公)以其“年少资浅”、遽升恐招物议为由阻之,仅得馆职。苏轼36岁时,因上书反对宰相王安石(即荆公)变法改制,被其亲信“以多事困之”,使外放多年,甚至明令“不得签书公事”。苏轼51岁时,宰相司马光(即温公)想取消王安石所行的免役法,而以差役代之。苏轼以为不可,力陈差役“行于祖宗之世,法久多弊”,又遭攻击排挤。弄清了这些历史背景,就可以这样断句:

  一生与宰相无缘。始进时魏公误抑之;中岁时荆公力扼之;即论免役,温公亦深厌其言。贤奸虽殊,同怅君门违万里;
  到处有西湖作伴。通判日杭州得诗名;出守日颖州以政名;垂老投荒,惠州更寄情于佛。江山何幸,但经宦辙便千秋。

  黯于掌故出典,此其二。如有名“蹶张”者寿军阀张敬尧联,某书错断为:

  这督军合唤作祸害一千年,博其欢心,莫如敬冰敬炭,敬孝之用在敬,不敬何别
                   ······ ······
于犬马;

  俺省长算犹辖畸零二十县,上个徽号,大哉尧服尧行,尧人皆可为尧,唯尧能保
                   ······ ······
我子孙。

其所以断错,在于不了解“炭敬”、“冰敬”乃清代贿赂之美称。其时外官贿赂京官,于冬季馈送银两,叫炭敬;于夏季馈送银两,叫冰敬。大哉尧,乃《论语·泰伯》“大哉尧之为君也”一语之省。服尧,乃“服尧之服”一语之省;行尧,乃“行尧之行”一语之省;人皆可为尧,乃“人皆可以为尧舜”一语之省。而这后三语,皆出自《孟子·告子下》。弄清了这些掌故出典,就可以这样断句:

  这督军合唤作祸害一千年。博其欢心,莫如敬。冰敬炭敬,孝之用在敬,不敬何别于犬马;
  俺省长算犹辖畸零二十县。上个徽号:大哉尧!服尧行尧,人皆可为尧,唯尧能保我子孙。

  不懂语势,此其三。滕王阁重修后,笔者题过一副对联,因用宣纸写寄,未断句。收入《古今滕王阁楹联集锦》一书后,成了这个样子:

  昔靡轻、过路才人,堪与名楼传九域;
  ··· ····
  今雅集、临江盛会,亦贻韵事誊千秋。
  ··· ····

“过路才人”是“靡轻”的宾语,“临江盛会”是“雅集”的宾语,动宾之间不能断开,否则就像人在行驶的汽车上有个惯性,一个急刹车,就会往前倒。就是说语势上停顿不下来。上联在“轻”与“集”后打了顿号,不仅破坏了语势,而且变动宾结构为并列结构,也令人莫名其妙。此联应如此断句:

  昔靡轻过路才人,堪与名楼传九域;
  今雅集临江盛会,亦贻韵事誉千秋。

有人把昆明大观楼长联中的“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断为“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也犯了同样的错误。把“看”字后面的冒号去掉,语势就贯下去了。

  割裂词语,此其四。如下面一联,某书错断为:

  入山门未开,以什么拳,拳自守;
        ···· ···
  撒手衣何在,有些子妙,妙难传。
        ···· ···

其所以断错,就在于不知道“拳拳”是一个词,“妙妙”也是一个词。弄清了这一点,就可以这样断句:

  入山门未开,以什么拳拳自守;
  撒手衣何在,有些子妙妙难传。

  不合语法,此其五。如江山县《仙霞岭关帝庙联》,某书错断为:

  圣者,欤纵之将圣;
  ·· ·····
  仁矣,夫何事于仁。
  ·· ·····

其所以断错,在于不了解“欤”是语气词,不能置于句首。弄清了这一点,就可以这样断句:

  圣者欤,纵之将圣;
  仁矣走,何事于仁。

  不明平仄对仗,此其六。湘人易宗夔代拟之小凤仙挽蔡锷联,有人错断为:

  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那堪忧患余生,萍水姻缘成一梦;
  ···· ······ ······ ·······
  几年北地,胭脂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已,桃花颜色亦千秋。
  ···· ······ ······ ·······

按马蹄韵的句脚平仄运用规则,上联句脚本为“仄平平仄”,下联本为“平仄仄平”。这么一断便成了“平平平仄”,“仄仄仄平”,由和谐变成了单调,而“鹏翼直上”断在一起,连续三个仄声,也违反了对联平仄交替规则。此乃不明平仄。又“胭脂”当为“燕支”,笔者见多种本子都是“燕支”。作者用“燕支”两字,意在以“燕”对“鹏”,用借对取巧。这里改用“胭脂”,意思虽未改变,但与“鹏翼”就失对了。这是不明或者忽略对仗所致。正确的断句与写法,应为:

  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那堪忧患余生,萍水姻缘成一梦;
  几年北地燕支,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已,桃花颜色亦千秋。

  其他,如《黄兴墓联》,某书错断为:

  成功不居大,丈夫当如是也;
  ····· ······
  有德则祀我,国家礼亦如之。
  ····· ······

上联说“成功不居大”,下联说“有德则祀我”,自相矛盾,一看便知断句有错。其所以没有看出来,也许是因为疏忽而不曾细审。此联应当这样断句:

  成功不居,大丈夫当如是也;
  有德则祀,我国家礼亦如之。

当断不断者,一般还只是缺少明晰感。不当断而断者,则往往造成文理不通,甚至面目全非,不可卒读。像“论免役温公”、“敬冰”、“敬炭”、“拳自守”、“欤纵之将圣”之类,就令人不知所云。

(二)标 点

  过去写对联,不管多长,都是一直写下去,不打标点,完全让读者自己去断句。但较长的对联,一边读一边还要自己去断句,读起来很费力,也难得读准。于是人们便在当断句的地方(即属于句脚或某些节奏性停顿的那个字旁边)点上一个“、”或者“·”,表示读到那里要停顿一下,这就是最初的标点。1981年上海古籍书店重印的《楹联丛话》,还是一律用“·”来标点的。这么点一下,虽然没有什么变化,也表达不出联语的语气,但对读者来说,已经方便多了。而今写对联,短联都不打标点,长联也不打标点。而录述对联的书籍,不管短联长联,都要打上标点。这种标点,有只打“·”的,也有完全按新式标点打的。按新式标点打,可以充分表达联语的语气,规则大致是这样的:

  每联字数不多,中间无须停顿的,上联末尾打逗号,下联末尾打句号。如九江甘棠湖烟水亭联:

  疏烟流水自千古,
  山色湖光共一楼。

  每联字数较多,中间需要停顿者,若中间停顿的地方至多打逗号的,上联末尾打分号,下联末尾打句号。如浙江绍兴蓬莱阁联:

  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
  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

若中间停顿的地方有打了分号或句号的,上下联末尾都打句号。如成都望江楼联:

  层楼高百尺。到最上头,放开眼界,直看我玉垒浮云,锦江春色。
  往事越千年。是真才子,自有胸怀,那管他儒臣特笔,诗史题吟。

  不管在句中还是句末,凡有疑问号或感叹的意思的,都打疑问号或感叹号。如山海关孟姜女庙联:

  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
  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而今,对联的标点打得很混乱。有的书不论对联长短,皆一逗到底,只在上联末尾打分号,下联末尾打句号。这种机械化的标点法,虽然能起到简单地区分上下联的作用,但仍是不科学的,因为它完全不反映对联的语气,同一味打“、”或“·”没有本质区别。

  有的书对联中打了句号、问号或感叹号,上联末尾仍打分号,这更不科学。因为分号表示的语言单位,大于逗号,小于句号、问号和感叹号表示的语言单位,或者说分号是介于逗号与句号、问号、感叹号之间的一种标点符号,用在并列结构特别是并列分句之间表示停顿。凡用分号之处,表示前后并列且语意未完。而用句号、问号和感叹号的地方,则表示语意已经完了。若联中已用了句号、问号或感叹号,末尾又用分号,由于分号管不到句号、问号与感叹号前面去,而只能管到联中最后一个句号、问号或感叹号之后的部分,这样,它到底以多大一个范围的联句去与谁平列,都成了问题。结果徒然造成意念上的混乱而已。其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在于不懂分号的用法。如此,凡标点对联的人,都有一个先学习标点符号的任务。

  有人主张联中用正规标点,联末不用,这也不科学。因为这样,联中的语气可以得到表现,联末的语气却得不到表现。这样运用标点符号既是不完全的,也是不可取的。

 

四 关于“绝对”

  一副对联,采用了一种或几种技巧,具有一定的特色,使人觉得巧妙新奇,这样的对联,谓之巧对。巧对若巧到出联极难对出,或者对句无与伦比,这就是“绝”对了。“巧”与“绝”之间没有截然的界线。

  人们称之为“绝”对的对联,很早就有。

  苏轼知杭州时,曾应邀同一些文人学士坐船游西湖。有个歌女手提锡壶给苏轼斟酒,不慎锡壶掉入湖中。有个文人当即出了一联:

  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惜乎锡壶。

这个出联,左一个“西”呀“锡”呀“惜”,右一个“湖”呀“壶”,弄得连苏轼也没有对出,至今也不见下联。这就是一个“绝”对。

  黄山谷一日买舟由江州(今九江)顺江东下,欲去苏杭。一驾船少年见黄山谷颇有骄矜之色,遂出了这样一联请他对:

  驾一叶扁舟,荡两支桨,支三四片蓬,坐五六个客,过七里滩,到八里湖,离开九江已有十里。

少年要求,上联用数之处,下联也得用数,且不论反顺,不得有一字相重,排列还得像上联一样有规律。黄山谷当时没有对出来,几百年来完全达到这个要求的下联,也不曾出现。这又是一个“绝”对。

  如果说这些都只是传说,那么要找有案可稽的也不难。

  浙东慈溪县,原城有东西二街,也有东西二庙。东庙祀奉二国东吴中书令阚(hàn)泽,西庙祀奉唐朝宰相房琯(guàn)。有人据此写成一联:

  东庙阚公,西庙房公,两公门户相当,方敢并坐。

此联将“阚”字拆成“门”和“敢”,将“房”字拆成“户”和“方”,再让四字交错排列,以成“门户相当,方敢并坐”,意思暗合两姓情形,至今不见贴切的对句。

  民国初年,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以后又是军阀割据,国势日颓。有人题了这样一联表示哀叹:

  由山而城,由城而陂,由陂而河,由河而海,每况愈下。

孙中山是广东香山人,袁世凯是河南项城人,黎元洪是湖北黄陂人,冯国璋是河北河间人,徐世昌是江苏东海人,他们都当过民国总统。陂,池也。此联由“山”而至于“海”,来个以地代人,让“山”指孙中山,“城”指袁世凯,“陂”指黎元洪,“河”指冯国璋,“海”指徐世昌,结果,地势上的由高到低,表示政治上的由好变坏,连他担任总统的时间先后也列得井然有序。此联至今也未得到对句。

  像这样的“绝”对,不知搅过多少人的脑汁。由于不是这方面的条件满足不了,就是那方面照应不到,所以至今还是孤哉独也。但是,“绝”对也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法对。有时碰到相应的事物或者相应的环境,忽然醒悟,也有对上来的。

  江苏南通,俗称南通州,纪晓岚随乾隆皇帝下江南到此地时,想到北京附近也有个通州(今通县),俗称北通州,心血来潮,题了这样一联: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可他在题了此联之后,再也想不出对句来。遍问其他随行者,也是一样。后来,他(亦说是他的一个侍从)到街上游玩,见街上当铺很多,顿时受到启发,于是得了下联: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这个对句,后一个“东西”用了借对,与出联就对得可谓天衣无缝了。

  “绝”对是否只能有一个对句呢?一般说来是这样的。清朝末年,四川文人刘师亮少年时,想拜一个姓王的先生为师。王先生的条件是要刘在三日内对上一副对子。王先生以自己在街两边开的一个穿心茶馆为题,出上联道:

  两头是路穿心店。

就这么七个字,乍看起来不怎么样,其实很绝。它要求对句前四字也得说明后三字所指事物的特点;而后三字所指的事物,同“穿心店”一样,必须是富有特色的事物;二、六两字还要用表示人体部位的字。以才思敏捷著称的刘师亮,想了三天两夜,还没有对上来。第三天晚上,他猛然想到自己的卧室,窗外是滚滚的岷江,地板又是从悬壁上打桩撑起来的,心里一亮,才对出了这样一个下联:

  三面临江吊脚楼。

这个对句,所有的要求都达到了。王先生的出联要对得这么工稳、贴切,这么“绝”,除了刘师亮这个对句而外,恐怕再难找出第二个了。

  不过,由于人们碰到的事物和环境不同,受到启发的角度不同,有时候也可能得到两个乃至两个以上的对句。但是这些对句也常常有高下之分。清末某地建了座孔庙,请来两位秀才撰写庙联。甲秀才题曰:

  收二州,排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中点四十九盏星灯,一心只望酬三顾。

这个出联用了一至十的数字,把诸葛亮一生的主要事迹作了相当全面的概括,再要以诸葛亮的事迹为内容来对,还要用上相同的技巧,的确是很难的了。可是乙秀才仍然对出来了。他写道: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这个对句仍讲诸葛亮的事,又用五方和五行来对十数,艺术匠心真令人叹服。

  甲秀才的出联,某地的丙秀才也得了一个对句。那是从赵云的身上来对的。句云:

  抱孤子,出重围,匹马单枪,长坂桥边随数百千员上将,独我犹能得两全。

这个对句表数的字也有十个,这就是孤、重、匹、单、数、百、千、独、两、全。这些表数的字与出联不重一个,从这一点看,也是对得很不错的,但所云非诸葛亮之事,难度已减,用数有的也不在相应位置,比起乙秀才的对句来,就略逊一筹。

  对句的“绝”,总是以出联的“绝”为先决条件的。出联“绝”,对句才有可能“绝”,出联不“绝”,对句就很难“绝”起来,整副对联就谈不上“绝”了。这正是“魔高方能显出道高”的道理。

  在对出得太“绝”的出联时,人们常常采用迂回的办法,不从正面去对,而从侧面去对,也就是在不违反总要求的前提下,对所提的条件作适当的变通,使出联不变而难度降低。前面那个丙秀才避开诸葛亮的事迹而从赵云的事迹上去求对,就用的这个办法。

  寄寓客家,牢守寒窗空寂寞。

这句上联也“绝”得可以,有人用“宀”字头的字对不出,就用“辶(辵)”字旁的字来对:

  远迁迷道,速迴□迳遂逍遥。

□,通归。迳,通径,路也。这个下联虽还对得不十分理想,但因“辶”旁字不多,可作名词的更少,能结合出联的意思对到这个程度,就算不错了。不过,用迂回的办法也只是一种权变,不可迂回的也不能迂回。像丙秀才的对句,迂回一下是对上了,但如果不是诸葛亮与赵云的合庙,就用不上去。

  出联出得绝,对句也对得绝,读焉就会妙不可言。但这样的对联数量不多,没有很深的功力,一般也写不出和对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