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名联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序二
楹联以春联为最古。经过发展,逐渐形成一种应用文体。因为大都是左右分悬在楹柱上(楹,厅堂前的柱子。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所以习称楹联。最初比较简单,限于五、七言,上下联各只一句,相当于律诗中成对的两句。后来吸收词和骈文等句法,不仅上下联各一句的不再限于五、七言,而且可将各种类型的句子按不同方式组织起来,使楹联兼备诗词和骈文之长而又具有自己的特色。尽管它不论篇幅长短都只有字数相同的一个上联和一个下联,在创作上受到一定的限制,然而借助于对偶手段和平仄格律,千百年来产生了不同用途、不同风格的大量优秀楹联作品,蔚然挺立于文学之林,受到大众的喜爱。
楹联的特征是上下联相对,所谓相对,包括三层意思,就是字数相同,内容相称,平仄相反。字数相同指的是不仅整个上联与整个下联字数相同,而且相应句的字数也必须相同,如果整个上联与下联字数相同,但是在不同的地方分句,使对应句左右不齐,是不合格的。内容相称就是平常说的对仗,既要句型一致,又要词意匹配。楹联的对仗与诗歌和骈文的对仗原理一样,这里就不详细解释了。不过比起诗歌和骈文来,楹联的对仗有时要求宽些。同时楹联创作中常用一种上下联各有自行成对部分的手法,这些部分左右对仗可以不如前后对仗来得工整,因为把前后成对的部分放在上下联相应的位置,这本身已经是一种对称。平仄相反也和诗歌骈文一样,并不要求上下联中对应位置的字一一相反,但是关键性的字必须相反。楹联的平仄,最起码的要求是上联末字仄声,下联末字平声。偶有例外,上联末字平声,下联末字仄声,这是由内容决定,无法调换之故。但是决不可以上下联末字都是平声或都是仄声,末字都平或都仄的,对得再工也不能算作楹联。在满足这个起码要求的基础上,为达到音调和谐,抑扬有致的目的,一方面根据所采用的诗文句法,分别遵循诗文的平仄格律。另一方面,当上下联各在两句以上时,有一条楹联本身固有的规律,决定着每句的末字平仄,除特殊情况外,这条规律是普遍适用的。下面按由简到繁的次序加以说明。
上下联各两句的,前后句末字平仄相反,即上联前句末字平,后句末字仄,下联前句末字仄,后甸末字平。如成都武侯祠联①:
为了帮助欣赏,加强诵读的效果,除句末外,其余关键性的字也一并标出平仄(注意这里和以后标明的平仄都是上下联相反的),并用一竖表示句中节奏停顿处。
上下联各三句的,句’末平仄依这三句如何分段而定。如果是三个单句,则前二句末字平仄都与末句相反,即上联句末平、平、仄,下联句末仄、仄、平。如郁达夫挽兄郁华(字曼陀)联:
三句依次用五言、四言、七言句法,上联一路仄起,下联一路平起,这是楹联的常用格式之一。
如果三句分成两段,即前一句后二句或前二句后一句,则前后段末字平仄相反,同一段中的前后句末字平仄又相反。前一后二的如杭州平湖秋月联,上联句末平、平、仄,下联句末仄、仄、平:
①楹联照例不断句,本文加上标点是为了便于理解和分析。
这似乎与三个单句一样,但它们的结构是不同的。括弧表示二句合成一段。前二后一的如今人秦瘦鸥所著小说《秋海棠》中一副集宋词联,上联句末仄、平、仄,下联句末平、仄、平:
同是四字句,前二句复,后一句单。括弧内的二句在本联中是前后自行成对的。
上下联各四句以上时,情形更加复杂,但规律是一样的。我们可以把上下联各分成若干段,每段或者一句,或者二句以上,其中前面每一段与最后一段末字平仄相反。含二旬以上的段再进一步分段,仍旧是其中前面每段与最后段末字平仄相反。这样下去,直到每句束字平仄都确定为止。下面先举另一副挽郁曼陀联为例,作者是郁的友人:
这联的特点是句法多变,有文句有诗句,六个句式各不相同,参差错落,转换自然。上下联除首二句外都是单句,因此上联中间接连四句末字平声,下联中间接连四句末字仄声,节节铺垫,分别引向末句高潮。用笔从容而有力,可称声情并茂之作。
再以清人孙髯翁所作脍炙人口的《昆明大观楼长联》为例,分析如下:
这联的特点是全部复句,无一单句,全部文句,无一诗句(指五、七言诗),而且段中有段,层层包裹,如大中小括弧所示。大观楼面临昆明池,气象雄伟,这副长联确实足以相称。取材既有横的景物,又有纵的历史,再加上作者丰富的想像力,交织成一幅绚丽的图画。全联长达一百八十字,除了由于疏忽而重复一个“心”字外,选字极精,平仄更是丝毫不苟,读起来有摇曳生姿之感。对仗虽然稍差,但因为多用前后各自成对的手法,弥补了不足。尤其是上联的“看”、“莫孤负”,下联的“想”、“只赢得”,都连绾四句,写得酣畅淋漓。它能为古今游人和读者啧啧称赞,决不是偶然的。
现在,由上海楹联学会参与编写的这部《分类名联鉴赏辞典》,已交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本书选联精萃,收联较丰富,许多联目为本书首载,内容分名胜、题赠、喜庆、哀挽、行业、谐巧六部分,释文雅俗共赏,注意通俗化,对普通读者了解对联作品价值大有裨益。本书告成,非一日之功,其问经过反复审读,最后杀青,长达五年之久。因缀数语,以为喤引。
陈以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