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云网主页 >> 对联大观 >> 《分类名联鉴赏辞典》

 

 

分类名联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浙江省

  杭州西湖湖心亭(一)
  陈子豪

  一片山光浮水国
  十分明月到湖心

  湖心亭在西湖的外湖中心,故名。本联赞美了湖心亭的环境风光,无一字勉强,道出人人所欲言而未能言之意。上联“水国”,水乡,这里指西湖,言山光浮动在西湖水面之上,其景宜人;下联“十分”是圆满之意,谓圓满的明月照临湖心。一个“到”字,把明月写活了,呼之欲出,十分传神。  (何禹昌)

  杭州西湖湖心亭(二)
  金安清

  春水绿浮珠一颗
  夕阳红湿地三弓

  联语写的是站在西湖堤上眺望湖心亭的景致。上联用比喻手法,把亭比作浮在粼粼绿波上面的一颗明珠。下联写湖心亭在夕阳中的景色。红湿,贴切地描绘出夕阳映湖,湖亭倒影给人的视觉和触觉形象。宋赵彦瑞《谒金门》词:“柳岸晚来船集,波底斜阳红湿。”弓,量词,五尺为一弓。联语色彩鲜明,对仗工整。  (陈永泉)

  杭州西湖湖心亭(三)
  郑 烨

  台榭漫芳塘,柳浪莲房,曲曲层层皆入画
  烟霞茏别墅,莺歌蛙鼓,睛晴雨雨总宜人

  这副绘景联写得秾艳迷人。柳丝袅娜,荷花娉婷,黄莺欢唱,青蛙鼓噪,烟雾深处隐露红墙绿瓦。作者笔下的西湖,既喧闹又清静,既活泼又安谧。整个画面有动有静,声色相通。景物布局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成功地再现了景点的特色。末句“晴晴雨雨总宜人”,化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句。  (王明珍)

  杭州西湖湖心亭(四)
  郑 烨

  亭立湖心,俨西子载扁舟,雅称雨奇晴好
  席开水面,恍东坡游赤壁,偏宜月白风清

  此联极富想像。自苏东坡别出心裁地把西湖比作古代美女西施以来,从此就有了“西子湖”的美称。而此联又把湖心亭比作西子泛舟湖上的扁舟,可谓佳喻巧思。“雨奇晴好”,用苏东坡《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诗句意。“席开水面”形容湖面如席之平广,十分形象。“月白风清”用东坡《前赤壁赋》“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句。此联富于想像,灵活清新。  (张君宝)

  杭州西湖湖心亭(五)

  四季笙歌,尚有穷民悲夜月
  六桥花柳,浑无隙地种桑麻

  上联从时间方面写。四季不断狂歌热舞,有谁想到,还有穷人见月而悲伤。四季笙歌,化用宋林升《題临安邸》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句意。下联从空间方面写。六桥种满宠柳娇花,农民已无空地栽桑种麻了。六桥,宋代里湖西岸杨公堤上自北而南有六座桥。浑,全。种桑麻,宋刘克庄《戊辰即事》诗有“从此西湖休种柳,剩栽桑树养吴蚕”句。此是一副表面写景,意在讽刺的对联,其特点是用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对比写法。
  前句写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后句写老百姓的穷愁苦难,但语言俗不伤雅,读来令人心境难平。  (商启予)

  杭州西湖湖心亭可庄
  陈觉是

  双峰云起,古寺钟声,试把酒临流,恰对着曲院风荷,六桥烟柳
  三面山环,一亭水绕,倘倚栏凭吊,犹想见旧时帝子,何处人家

  上联写所见所闻。双峰云起,即“西湖十景”之一的“双峰插云”,每到春秋雨日,浓云看似远山,远山淡如浮云,双峰插入云端,忽隐忽现。古寺钟声,指净慈寺的钟声,它在苍烟暮霭中回荡,格外悠扬动听,被誉为“南屏晚钟”,成为“西湖十景”之一。末尾两句是近处景色。“曲院风荷”也是“西湖十景”之一,在苏堤跨虹桥西北,平临湖面,环植荷花。苏堤自南至北共有六座石拱桥,这里景色四时不同,晨昏各异,尤在春季,烟柳笼沙,百鸟和鸣,景色动人。
  前人有诗云:“西湖景致六条桥,一枝杨柳一枝桃。”下联写所见所感。前两句点出环境特征,清许承祖《湖心亭》诗:“孤亭好在水云间”,“一面城头三面山”,可以合看。联的末两句感慨深沉,因杭州曾为五代吴越国和南宋都城,然而旧日帝王宫殿早已不存,那故址之上已住进寻常百姓了。  (张君宝)

  杭州西湖平湖秋月(一)
  黄文中

  鱼戏平湖穿远岫
  雁鸣秋月写长天

  平湖秋月,在西湖白堤西端,明代是龙王祠,清康熙年间改建为御书楼,并在楼前水面建平台,楼侧有“平湖秋月”碑亭,为西湖十景之一。每至皓月当空的秋夜,“一色湖光万顷秋”,充满了诗情画意。出句描写群鱼在平湖里嬉戏跳跃,好像在湖中的峰峦之中穿行。作者在对句中把笔锋从水面忽转天空,群雁在秋月下飞行鸣叫,排成人字形,好像在长天之中写字。鱼跃雁飞,好一派活活泼泼的景象。一个“穿”字,一个“写”字,突显出动感与生机。上下联在同一位置上嵌进了“平湖”“秋月”,与所塑造的意境浑然一体,非常妥帖自然。  (王明珍)

  杭州西湖平湖秋月(二)
  彭玉麟

  凭栏看云影波光,最好是红蓼花疏,白苹秋老
  把酒对琼楼玉宇,莫孤负天心月到,水面风来

  上联写平湖秋月的白天风光:云影、波光、红蓼、白苹,构成一幅色彩明丽的“西湖秋光图”。下联写平湖秋月的夜景,月到天心,湖中及四周的亭阁台榭,分明可见,人坐亭中,清风徐来,把酒相对,如置身于仙界琼楼玉宇之中。“天心月到”等两句,化用宋邵雍《清夜吟》“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诗意。一日一夜,景物不同,各有佳趣。最好是”“莫孤负”二语,领起下文,点明平湖秋月最好景色的具体内容及时间,也加强了联语的韵致。联语选材具体,描写景物清新俊逸,雅淡空灵,给人一种美的感受。  (周艺)

  杭州西湖平湖秋月(三)
  陶 镛

  佳景四时,最好秋光何况月
  静观万物,欲平天下有如湖

  联语化用宋程颢《偶成》诗:“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其意出自《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诗谓只要静静观察,就能格物致知,得万物之理;对景色来说,也能和别人有同样的好兴致。出句大意:四季好景中以秋天为最美,何况是月明的秋夜。对句大意:静观世间万物,能有得于心,要治理天下就须使它像湖一样平,不起风波。
  此联嵌入了“平湖秋月”四字,并把景物与政治哲学联系起来,是其特色。不过这种道学家的理,带有直观性,比较抽象。  (蒋竹荪)

  杭州西湖平湖秋月(四)
  江峰青

  佳趣此偏多,量来秋水平篙,照我全身都入画
  吟怀间不得,携有清风两袖,看花沿路去寻诗

  首句写湖上亭台楼阁景物特多,作者倘佯其间,佳趣萌生不穷。量,这里是料看的意思。平篙,即一篙。下联谓吟诗的兴致不能间断,好在无官务缠身,“清风两袖”,十分自在。可以一路观花赏景,一路觅句寻诗。联语轻灵新颖,语句活泼洒脱。(张君宝)

  杭州西湖平湖秋月(五)
  骆成骧

  穿牖而来,夏日清风冬日日
  卷帘相见,前山明月后山山

  平湖秋月的景色,前人曾云:“湖际秋而益澄,月至秋而逾洁,合水月以观,而合全湖之精神始出。”本联作者写平湖秋月偏不涉一个“秋”字,让读者站在窗内,由此而感受景点之美。穿牖而来的清风暖日,足见此地是休憩之良所;卷帘相见的明月青山,足见此地是观赏之佳处。写出了此地的美景不仅属于秋天,也属于夏天冬天,属于一年四季,永远令人惬意留恋。  (陈永泉)

  杭州西湖三潭印月
  沈阗崐

  记故乡亦有仙潭,看一样湖光,添得石桥长几曲
  至此地宜邀明月,问谁家秋思,吹残玉笛到三更

  此联为沈阗崐应俞樾之请所撰,俞樾书。三潭印月,为杭州西湖景点。上联以故乡胜景衬托“三潭印月”。故乡,谓浙江省的德清(俞樾为德清人)。德清的“仙潭”即莫干山上的剑潭。石桥建于雍正五年(1727),自南至北,是九转三回、三十个弯的九曲桥。下联写“三潭印月”宜入情调。三潭印月古来就是赏月胜地,有“天上月一轮,湖中影成之”之称,故言“宜邀明月”。此刻,天凉人静,秋思绵绵,但见月光、湖光、月影、塔影、云影交相辉映,融成一片,不知何处传来阵阵笛声,又增添了景色的幽静深邃。残,剩留。联语委婉温丽,充满诗情画意。  (张君宝)

  杭州西湖三潭印月静凉轩
  程云俶

  天赐湖上名园,绿野初开,十亩荷花三径竹
  人在瀛洲仙境,红尘不到,四围潭水一房山

  静凉轩,旧在过九曲桥后“三潭印月”的中心绿洲上。上联写景观。湖水映天,中浮名园,犹在天上,故言天赐。开轩望去,一片绿色,干竿翠竹点缀着条条小径,池里荷花盛开,芬芳馥郁,使人目醉神迷。下联道感受。三潭印月空明澄净,夜深人静时,诚可濯魄醒心。红尘不到,突出了这纤尘不染的境界。四围潭水,显现湖岛形状;一房山,则形象描绘了岛中有一房假山,化用唐人李洞“半潭秋水一房山”句意﹒此联语气舒缓,与轩名正相应合。  (张君宝)

  杭州西湖花神庙
  许太眉

  海棠开后,燕子来时,良辰美景奈何天。芳草地,我醉欲眠,楝花风,尔且慢到
  碧澥倾春,黄金买夜,寒食清明都过了。杜鹃道,不如归去,流莺说,少住为佳

  庙在西湖孤山下月老祠侧。祀十二月花神和四时催花使者。
  一说此联悬于上海嘉定花神庙。海棠、棟花,白小寒至谷雨共四个月。八个节气,一百二十日,每五日一候,计二十四候,每候有一种花的信风相应,每气三番,最后三个节气的花信风是春分(海棠、梨花、木兰)、清明(桐花、麦花、柳花)、谷雨(牡丹、酴醵、棟花),棟花风为春天结束的信号。良辰美景奈何天,明汤显祖《牡丹亭·游园》:“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我醉欲眠,《宋书·陶潜传》:“我醉欲眠卿可去。”碧澥,蓝色大海。倾春,泛起春潮。黄金买夜,宋苏轼《春宵》诗:“春宵一刻值千金。”不如归去,古人以为杜鹃啼声酷似人言“不如归去”,用为催人归家之词。宋梅尧臣《杜鹃》诗:“蜀帝何年魄,干春化杜鹃,不如归去语,亦自古来传。”少住为佳,晋人杂帖有“寒食近,且住为佳耳”,劝人暂留。上联大意,春分是春天的顶峰,海棠已开,燕子已来,眼看良辰美景怎安排?醉眠芳草地享受一番。棟花风,你慢一步吹吧!下联大意,清明寒食一过,暮春来临,真是春宵一刻值干金!杜鹃说回去罢,黄莺说一分一秒且抓住的好。唐李贺《送春》诗“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时犹是春”也含此意。全联扣紧节令、物候的变换,描述了春景的美好、珍贵,表达了作者惜春恋春的思想感情。联语吸收了传统的诗词曲等典故、词语,运用了叙述、描写、呼告、对话的手法,一唱三叹,几乎是一曲优美的春之歌。  (唐音)

  杭州西湖问花舫
  熊香海

  试看他春如醉,秋如醒,合四时间变幻景光,尽消凝晴姿雨态,夕霭朝晖,雪映霞酣,星初月午,安排着诗酒琴歌,话南渡当年,过去漫牵无限感
  恰好这山为迎,水为送,买一篷儿拓开怀抱,遍探寻邃馆岑台,回楼古刹,名泉秀石,宠柳妍花,狎玩些烟波鱼鸟,算西湖此日,到来俱是有情人

  上联从“时令变幻”角度描绘问花舫所见景色之美。围绕这个焦点,开头先总提一句“春”和“秋”的“醉”和“醒”,接着就大力铺陈:睛、雨、朝、夕、雪、霞、星、月,都消凝在诗酒琴歌活动过程中,把四时景光变幻刻划如一幅幅系列动画风光影片,又回溯当年南渡景象,用历史感慨加深今日游览的印象。下联从“拓开怀抱”角度描绘问花舫之游给人感受之深。围绕这一焦点,开头先总提一句“山”和“水”的“迎”和“送”,接着大力铺陈:台、馆、楼、刹、泉、石、花、柳,都奔赴到一篷儿(代指小船)里外,包括烟波鱼鸟,供探寻,供狎玩,如此幽胜,令每个见到的人都不能忘怀。到来,经过。杜甫《万丈潭》诗:“孤云到来深。”上下联分别从景和情角度铺叙出西湖问花舫登临景物之美,是此联主题,而铺叙、排比、对偶和“雪映霞酣”“星初月午”“名泉秀石”“宠柳妍花”等富有装饰性的词的创用,更加强了联语的表现力。  (何以聪)

  杭州西湖西泠印社
  吴昌硕

  印岂无原,读书坐风雨晦明,数布衣曾开浙派
  社何敢长,识字仅鼎彝瓴甓,一耕夫来自田间

  西泠印社在杭州孤山,是研究金石篆刻的学术团体,建于1913年。上联写对西泠印社及浙派的回顾。从篆刻艺术来源、组织者的成员以及它的风格流派说明印社创立的宗旨。原,同源。
  印,印章,这里指金石篆刻艺术。晦明,日日夜夜。布衣,没有官职的平民。浙派,著名的篆刻流派之一,山清乾隆时杭州人丁敬开创,继起者有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等七人,皆浙人,世称西泠八家,他们的特点是宗秦汉而取众家之长,多用切刀法,形成浙派风格。下联作者自我介绍。社何敢长,吴昌硕自创一派,曾任西泠印社社长,“何敢”是自谦之词。鼎彝瓴甓,指古代钟鼎彝器和陶砖瓦缶等,上面都刻有文字,常被作为篆刻仿效的范本。一耕夫,吴昌硕自称,作者出身贫穷,青少年时代曾历尽饥寒,也可以理解为一生耕耘于书画篆刻的艺术田野问。此联可作为西泠印社创立宗旨来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个在我国篆刻史上有重要地位的艺术团体组织,而作者又是该社第一任社长,因此更有其史料价值。联语上下首句巧妙地嵌入“印社”两字。  (吴关镛)

  杭州西湖西泠印社四照阁
  叶翰仙

  面面有情,环水抱山山抱水
  心心相印,因人传地地传人

  四照阁位于孤山之巅,花木扶疏,为西泠印社重要景点。上联赞地。说西湖环抱孤山,绕湖诸山又环抱西湖。四照阁的周围山色送青,湖光澄碧,显得面面有情。“环抱”两字,写活了湖山的相依状态。下联颂人。心心相印,原为佛家语,意为彼此契合、心意相投。这里一语双关,犹说以印(篆刻作品)相知,以印生情。歇拍的“人”指印社同仁,“地”谓西泠佳地,犹说印以佳地而传,佳地又因印社闻名,希望印社代出传人。  (张君宝)

  杭州西湖孤山公园
  陶 镛

  故宫寥落认前朝,天下为公,莫忘怀四部图书,一园草木
  胜迹登临容我辈,人间何世,试极目东西浙海,南北峰云

  孤山在杭州西湖的里湖与外湖之间。公园即今之中山公园。
  这里曾是封建帝王的行宮所在。“此联为登高望远、俯仰兴怀之作。
  天下为公,见《礼记·礼运》,意指君位不为一系所私有,借以指政权、事物归一般平民所共有。四部图书,指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全书》,其中一部就藏于孤山南麓的文澜阁。上联犹说,清朝已经灭亡,文澜阁和帝王行宫等终究归天下民众共有。下联即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局势的关注。首句用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诗意。结句“南北峰云”,指南高峰、北高峰,语意双关,因为当时南方虽有孙中山的国民政权,但北方仍为军阀所统治,世道并不太平。东西浙海,指浙东浙西,旧时有两浙之置。“人间何世”四字反映了作者忧世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张君宝)

  杭州西湖西湖天下景亭
  黄文中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亭在中山公园内。取苏轼“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诗句意。
  联语抒写了对西湖山水的感受。出句化用袁枚《过桐江作》“明秀渐多奇险少,分明山色近杭州”诗意。从总的印象来写:西湖处处山容明媚,水色秀丽。对句化用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诗意,则从游览角度来写:西湖晴时固然美好,雨时也觉奇妙。联语的写法脱胎于孤山花神庙联“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这副叠字对,也是回文对,读成“秀秀明明,处处山山水水;奇奇好好,时时雨雨睛晴”,也十分流畅自然。  (蒋竹荪)

  杭州西湖孤山寺

  不雨山常润
  无云水自阴

  此为五言短联,写西湖孤山寺景。西湖素以山光水色名驰天下,孤山在里湖与外湖之间。上联写山光,一个“润”字,写出了山的丰腴多泽;下联写水色,一个“阴”字,写出水之平静深沉。把眼前山容水貌浓缩于联中,短小精悍,精神自出。  (何禹昌)

  杭州西湖孤山梅亭
  林則徐

  世无遗草真能隐
  山有名花转不孤

  亭在西湖孤山北麓。元代人为纪念林和靖,修葺其墓,并植梅数百株,又建梅亭。林和靖,名逋,北宋诗人。居孤山二十年,种梅养鹤,有“梅妻鹤子”的传说。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咏梅名句流传至今。林逋也是名副其实的隐士。他在七言绝句《自作寿堂因书一绝以志之》中有“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用汉武帝求司马相如遗稿得封禅书的故事,表白自己不曾写过封禅书那一类阿谀文字。上联表现林逋是一位洁身自好的真正隐士。下联是说梅花使孤山“不孤”。联语借景抒怀,旨在赞颂林逋的人品。在艺术上巧而不华,意境高远。  (王明珍)

  杭州西湖苏公祠
  华秋槎

  泥上偶然留指爪
  故乡无此好湖山

  苏公祠在杭州西湖孤山中部。全联均集自苏轼诗词:上句见《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下旬见描写西湖的《六月廿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我本无家更安在?故乡无此好湖山”。联语用苏氏口气,既感叹在杭时间的短暂,又赞西湖的美景。苏于北宋神宗及哲宗年代,先后两次被贬杭州,一任通判,一任知州。他寄情山水,为民排难解纷,颇有惠政。上联谓前后五年,在一生中,只不过是泥上留爪。下联谓家乡四川眉州虽风景如画,但与杭州比,也显得逊色了。  (周世达)

  杭州西湖六一泉

  湖两山孤,此处有泉可漱也
  天一地六,先生自号无说乎

  六一泉,在西湖孤山西南麓。泉池面积约2平方米,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元祐四年(1089年)任杭州知府时,为怀念他的老师、散文家、诗人欧阳修而命名。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因有《集古录》一千卷、藏书一万卷、酒一壶、棋一局、琴一张及自身一老翁,故名。
  上联览胜。湖两山孤,点出西湖“一山两湖”的独特景致:孤山将美丽的西湖分成里西湖与外西湖,进而引出泉水,清凉的泉水可任游人尽情饮漱。山、湖、泉融和成一幅人间天堂的胜景。下联怀事,追溯欧阳修的自号,点出“六一泉”命名的由来,不由使人缅怀古贤,观物情生。“湖两山孤”与“天一地六”既是句间对,又为句中对。其中数词的选用尤为精巧,“孤”字既替代“一”,与“两”相对,又恰与山名吻合;“天一地六”,既嵌进了泉名,又融入了《易经》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阴阳八卦之说,使联语显出典雅神秘气氛。对联用语看似平常,细细玩味,情韵无穷。  (谢燕华)

  杭州西湖曾子祠

  衍一人忠恕之心传,学惟省贯
  开万世治平之事业,道极明新

  曾子名参,孔子学生。掘宋儒程颐说,《大学》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虽未能证实,但观《论语》全书,其他弟子都称名,只对曾参一人称“子”,可见曾参在孔学承传中的地位。上联说,推演孔子忠恕之道的精义,做学问就要内省和贯通。衍(音yǎn),展延。
  心传,师徒递相传授,精义相传。省,反省。《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贯,贯穿、融会贯通。《论语·里仁》:“参乎,吾道一以贯之。”下联说,开辟万代治国平天下的事业,其途径是努力发扬美德,做崭新的人。治平,《礼记·大学》;“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明,《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新,《大学》引《康诰》曰:“作新民。”联语赞扬了曾子承传孔子学说的功绩与对后代社会政治的影响。写得庄重肃穆,用词亦极谨严。  (唐 音)

  杭州西湖苏小小墓(一)

  桃花流水杳然去
  油壁香车不再逢

  苏小小,南齐著名歌妓,家住钱塘(今杭州),常乘油壁车。《乐府诗集》卷八五收有《苏小小歌》。墓在杭州西湖西泠桥南垛。上句集自唐李白《山中问答》“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下句集自宋晏殊《寓意》“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油壁车,古代妇女所乘,用油涂饰的轻车。联语慨叹一代美人之逝,用“桃花流水”的一去不回以及“油壁香车”之不再遇为喻,寄托了无限的怀想和追思。  (周世达)

  杭州西湖苏小小墓(二)
  王成瑞

  灯火珠帘,竟有佳人居北里
  笙歌画舫,独教芳冢占西泠

  北里,旧时泛指娼妓集中的地方。画舫,装饰华美的游船。联语凭吊苏小小。上联写生前。灯红酒绿、珠帘斜卷的北里,竟有才貌出众的佳人在此栖身。“竟有”二字突出不应有的事却出现了。佳人薄命,不能不表示惋惜。下联写身后。今天笙歌画舫仍似往昔,然而只有苏小小的墓能在西泠占一席之地,为西湖增色。“独”字“占”字意味着她生虽不幸,死后却得到后人的同情与赞美。  (蒋竹荪)

  杭州西湖浮海槛
  黎遂球

  山川朋友文章:三乐
  烟雨风月睛雪:六宜

  这副联语十分协调地把语言态势和景点特色统一起来,形成一种独特的美感和诗意。浮海槛的景观特点是疏朗开阔,它是明朝黄贞父用巨竹为排、浮于湖海的建筑。联语描写人们在这个旷远空明的自然境界中推槛四望,品味着或“烟雨”、或“风月”、或“晴雪”的六宜,享受着既“山川”、又“朋友”、更“文章”的三乐:意味着人们以最简便的设计,获得最广泛的美感享受。这“三乐”“六宜”,道出了真正的美的欣赏者的无往而不至、无往而不宜的聪明气质。  (何以聪)

  杭州北高峰

  江湖俯看杯中泻
  钟磬声从地底闻

  北高峰在灵隐寺后,海拔314米。登岭眺望,群山屏列,西湖如镜,钱塘江如带,历历在目。联语摘自明邓林《北高峰塔》诗颈联。意在突出北高峰之高峻。作者巧妙运用视觉形象,把所见的钱江西湖比为倒下去的一杯水;又运用听觉感受,由高处听起来,灵隐寺钟磬之声,仿佛自地底下传来。可谓构思新奇,不落窠臼。  (王明珍)

  杭州南高峰
  田汝成

  凭栏霄月近
  倚杖海云还

  南高峰在杭州灵隐山西南,与北高峰对峙。此联写登高览景。
  于峰上凭栏,高可攀月。倚杖看海,云去而复还,有飘飘欲仙之感,写出了峰高、山险、景奇之状,读来令人神往。  (吴关镛)

  杭州九溪林海亭
  樊增祥

  小住为佳,且吃了赵州茶去
  曰归可缓,试同歌陌上花来

  九溪在杭州龙井南,林海亭在溪畔。上联说,暂时停留一下的好,劝来此的游人都吃了茶再去。小住为佳,据《词苑丛谈》卷三引晋人杂帖:“天气殊未佳,汝定成行否,寒食近,且住为佳尔。”劝人暂留。赵州茶,唐代名僧从谂,常住赵州观音院。每发言必先云“吃茶去”。《五灯会元》卷四:“赵州从谂禅师问新到:‘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下联说,不要忙着说归去,还是大家试着唱起《陌上花》的歌来吧!陌上花,民歌名。苏轼《陌上花》引“游九江山,闻里中儿童歌《陌上花》。父老云:吴越王妃每岁新正归临安,王以书遗妃曰:‘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吴人用其语为歌。”此联敦劝游人吃茶、唱歌,驻足欣赏林泉之美,语言直白,轻松活泼,富于人情味。  (商启予)

  杭州五云山云栖寺(一)

  水向石边流出冷
  风从花里过来香

  云栖寺在五云山半腰云栖坞里。传说古代有五色祥云飞来,时而盘旋山顶,时而飞集坞中,故名。直到现在,一临此境便让人领略到水澈溪澄、幽深寂静,有一种说不尽的天趣。本联就以状物灵巧、体物入微见长,写出了江南山林﹒泉石所独有的天趣。水的“冷”,与“向石边流出”两者有没有必然联系?没有,却又像是有,这就凭读者自己去琢磨了。风的“香”,与“从花里过来”两者之间有没有必然联系?有,但似乎不只是由于有这个,还有什么?这就又得凭读者自己去品味了。上下联都在用事物所特寓的天趣去逗引读者的联想:除了花香,是不是还有树香、土香、日照香,疑是石冷,更疑草冷、云冷、笛声冷,这种巧思可以延伸到无穷数,从而使人们获得更多的美的思考。  (何以聪)

  杭州五云山云栖寺(二)

  剪半岭闲云补衲
  留一窗明月谈经

  这是反映僧人物我相忘的幽寂生活的对联。如果写他如何补缀僧衣,如何辨难问疑,必然平淡乏味,作者却展开出奇的联想,说他剪白云来补衣,留明月来谈经。云是空中悬浮的小水点,不能剪,自不用说用它来补衲;月绕地球运转不停,更不必说要它停下来和它谈经。然而,这种想法虽不合乎生活的逻辑,却合乎感情的逻辑,合乎艺术的真实。反常而合道,就获得永恒的艺术生命。像“剪云补衲”,“留月谈经”一类的事,生活中绝无此理,诗国中确有此情。  (蒋竹荪)

  杭州五云山亭

  长堤划破全湖水
  之字平分两浙山

  五云山在西湖西南面,濒临钱塘江。传说古时有五色彩云生于山巅,故名。山上有亭,登亭可瞰钱江及西湖。长堤,即西湖苏堤,全长两干八百米。登山俯瞰,微波粼粼的西湖水被长堤划开了。呈“之”形的钱塘江水又似乎把浙东、浙西的山平分成两半。
  联语从小处着眼,小中见大,高处落墨,通过俯瞰所见以写出五云山之高,点景恰到好处。  (王明珍)

  杭州虎跑寺
  彭教仁

  愿借吾师手中半叶蕉,煽灭若辈热中热
  留得此地山上一勺水,渴解众生难上难

  虎跑寺即西湖西南隅的大慈山下的定慧寺,以虎跑泉得名。
  始建于唐代元和十四年(819)。上联借传说人物表达对热中名利之徒的劝谕。吾师,指宋高僧道济,即民间传说中的济公。其人落拓不羁,不守戒律,常持破芭蕉扇,半狂半癫,嬉笑怒骂,扶贫助弱。
  今虎跑泉尚存道济塔院遗址。若辈,称世俗间追求名利趋炎附势之辈。下联借虎跑泉水之吟咏,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山上一勺水,即指虎跑,它有“天下第三泉”之称,而龙井茶虎跑水,历来被誉为“西湖双绝”。联语结构独特,九、七言句式为联中少见,且诙谐中蕴含严肃,能在熟题材中出新意。  (张君宝)

  杭州玉泉
  马忠骏

  桃花红压玻璃水
  苹藻深藏翡翠鱼

  玉泉位于杭州仙姑山北的青芝坞口,泉在清涟寺内,池方广三四丈,晶莹明净,五色巨鲤数百,游泳其中,历来为观鱼胜地。本联抓住玉泉金鱼的特色,描绘出一幅富有情趣的画面:玉泉池畔,桃花盛开,红彤彤的一片,覆盖在玻璃般透明的水面上;池中游鱼发现凭栏的人影,便蓦地躲闪到苹藻底下,无论是红色的或黄色的,都被苹藻的绿染成了翡翠色,仍然嬉戏自如。联语逼真地再现了景物,而且动静结合,色调和谐。上联以动写静,一个“压”字,把岸上的花色与水面的波光联起来,写出了花多色浓,覆盖面之大,构成了背景;下联以静写动。一个“藏”字,体现了鱼儿的机警与投得其所的安全感,是画的主体。上下联红绿交映,鱼水相宜,富有立体感。  (王齐孙)

  杭州韬光庵

  屐迹尚堪寻,高阁登临,此境依然图画里
  山灵如旧识,群峰罗列,我来相约昆弟行

  韬光庵位于杭州北高峰南坡的巢枸坞内,因唐代高僧韬光在此结庵而得名,素以朝佛、观山、观海三佳著称。此地风光恬静清幽,由灵隐至此有一条长达1﹒5公里的登山石径,而庵地建筑,如悬崖结屋,上联即述此态势。屐(音jī),木屐,木底有齿的鞋子,古人游山多用之。“依然”两字,表明题联者非初次来此。下联继写登高所见所感,且将峰峦拟人化﹒山峰与行人相约同行,极富动感,从不经意处点出韬光景处之高。昆弟,即兄与弟。  (张君宝)

  杭州韬光观海亭(一)

  山衔古寺穿云去
  树隐流泉倚石听

  上联写山岩、古寺和白云,创造了一种幽美、寂静而又迷蒙的意境。衔,含。山衔、穿云,写出了灵隐寺的险峻高耸和超脱之势,写得十分飞动。下联中潺潺的溪流声充盈耳际,给恬静的氛围带来一股活力。此联动静相间,声色兼蓄,从视觉到听觉,层层渲染,细细描绘。“衔”、“隐”等字的妙用使静止不动的景物风韵倍增,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  (王明珍)

  杭州韬光寺观海亭(二)

  楼观沧海日
  门对浙江潮

  上联说,登楼可领略东海日出的奇景:金红巨轮,冉冉上升,五彩纷披,灿若锦绣。沧海,我国古代对东海的别称。下联说,开门就面对浙江大潮的壮观:远若素练横江,声如金鼓;近则亘如山岳,奋如雷霆。此联引用唐宋之问《灵隐寺》五律颔联原句。观海亭所处地势极佳,又是看日出、观潮水的绝妙处所,读联想景,使人心胸开阔,豪情顿增。联语对仗工整,气势恢宏。  (施芝鸿)

  杭州玉皇山玉皇宮

  一路竹声,时疑雨至
  半空岚气,忽然云飞

  这里是神仙出没的峰峦幻境,充满灵气的缥缈宮观,作者着力于描摹倏忽万变的景象,酝酿神奇灵异的气氛。竹叶迎风,声音是细碎而神秘的,写一路竹叶声,时疏时密,时轻时重,特别写到叶声加密时,简直像是山雨来临。岚翠空明,若隐若现,偶然遇到寒暖升降,便聚作云气飞去。描绘这般云飞雨至神秘的刹那动态,自然令人联想到定会有金童仙女,隐身其中,往来游戏,给人以逍遥遗世、脱壳飞升的美的享受。正因如此,本联无需在文字上作任何雕饰,魅力全在于简约地描绘出云雨变幻启动的一瞬间。  (何以聪)

  杭州净慈寺
  爱新觉罗·玄烨

  云间树色千花满
  竹里泉声百道飞

  净慈寺在南屏山慧日峰下,供奉宋代高僧道济(济公)塑像。
  上联落墨于“色”,悠悠的白云、葱翠的绿树、灼灼的红花,艳丽的色调绘出了一派大好春光。一个“满”字突出了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的浓浓春意。下联刻划“声”,竹林中的山泉注入池沼,似百道瀑布向下飞泻。“飞”字生动地描摹了泉水奔涌时雄奇壮美之态。色彩和声响交流,调动读者多方面感受,具有强烈的美感效果。  (王明珍)

  杭州葛岭(一)
  朱锡荣

  有几两阮公当着
  作一半白傅勾留

  葛岭在杭州宝石山的西面。相传东晋葛洪在此结庐炼丹而得名。岭上有葛仙翁墓、炼丹台、炼丹井、抱朴庐等遗址。上联蕴含一典故:据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记载,阮孚好屐,恒自经营。
  人有访阮,见自吹火蜡屐。因叹道:“未知一生当着几量屐!”屐是鞋的一种,木底,前后有二齿。蜡屐多用于游山。量与“两”通,鞋必两只相配。故以一两为一物。下联化用白居易《春题湖上》“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诗。全联融合历史典故和唐诗名句而成。上联发出询问,不知一生要穿几双阮公感叹过的木屐啊。
  下联答道,就像白少傅所说过的那样,一半是为了西湖而在此“勾留”吧。联语在句式上匠心独运,用典自然,风韵天成。  (王明珍)

  杭州葛岭(二)
  阮 元

  魏晋诩风流,是翁抱朴传书,棋局樗蒲忘世业
  湖山蓊云气,此处炼丹成汞,柳堤松岛护仙寰

  葛洪,字稚川,晋代人,好神仙导引之术。所著《抱朴子》,在当时颇有影响,书分内外篇,内篇谈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除邪却祸;外篇评论人间得失,世事沉浮。上联谓魏晋名人向以风流自炫,只有葛洪不失本真,传下《抱朴子》著作,而对弈棋、樗蒲(风行于汉魏的一种博戏,后为賭博的代词)这些玩意都不知晓,把个功名利禄忘得一干二净。诩(音xǔ),夸耀。下联说葛岭的湖光山色充满着云气,这儿确是炼丹炼汞的好地方,柳树成荫的苏堤,盛植青松的小岛护卫着这神仙的境界。松岛,指孤山。白居易《西湖晚归回望孤山赠诸客》诗“柳堤松岛莲花寺”。联语上联着重叙事,下联重在咏景,用辞典雅古朴,上下对称,自然严密。  (谢燕华)

  杭州伍子胥庙
  爱新觉罗·弘历

  生全孝,死全忠,拚此身报答君亲,忍辱含冤,志士仁人今感泣
  朝在潮,夕在汐,凭浩气流行江海,御灾捍患,吴山越水古英灵

  伍子胥名员,春秋时吴国大夫。他父亲伍奢是楚国大夫,因直谏平王被杀。子胥历尽艰险,逃到吴国,帮助阖闾夺取了王位,打败楚国,建立了霸权,并率领十卒,发掘了楚平王的墓。鞭尸三百,报了父仇。后来,他又帮助吴王夫差打败了越国,极力劝阻夫差拒绝越王勾践的求和、停止伐齐,被夫差赐死,投尸钱塘江中。上联颂伍员,点出伍子胥之所以能“全孝”、“全忠”以及“志士仁人”之所以为之感泣,全在这“拚”、“忍”、“含”三个字上,末句进一步点明伍子胥对后世的影响。传说伍子胥死后成为“潮神”,常“素车白马”,“朝夕乘潮”于钱塘江中。下联“浩气”指伍子胥至大至刚、宁死不屈之气。“流行江海”指浩气长存于江海之间,与“在潮”“在汐”相呼应。末二句希望伍子胥能为老百姓“御灾捍患”,真正成为造福于吴山越水的“古英灵”。联语用字贴切,感情深沉,颇有感人力量。  (周 艺)

  杭州于谦墓(一)

  赖社稷之灵,国已有君,自分一腔抛热血
  竭股肱之力,继之以死,独留青白在人间

  此联总结了民族英雄于谦一生抗敌保国的功绩和悲剧。于谦。字廷益,浙江钱塘(杭州)人,明永乐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兵部尚书。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瓦刺侵扰大同,英宗亲征,在土木堡兵败被俘。侍讲学士徐有贞等主张放弃北京而南迁。于谦坚决反对,认为英宗既成为瓦刺俘囚,帝位不应虚悬,拥立英宗弟为皇帝,自己主军务,抗击瓦刺军。后瓦刺请和,送回英宗。景泰八年(1457),徐有贞发动“夺门之变”,拥英宗复辟,诬于谦谋逆,处死。籍没时家无余资,葬于杭州。万历间谥忠肃。有《于忠肃集》。上联说,依托土地神和谷神之灵,国家有了君主,自应抛洒满腔鲜血。
  社稷,祭土地神和谷神的神坛。国已有君,《公羊传。文公九年》“缘臣民之心,不可一日无君”,即国必有君之意。下联化用《三国志·诸葛亮传》“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句,说,竭尽辅政大臣的力量,不惜一死继续干到底,使清白的节操,独留人间。股肱,大腿和胳膊,常喻辅佐君主的大臣。独留青白,语出于谦《咏石灰》:“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顾,只留青白在人间。”于谦托物寄情,以此自喻。联语饱含感情,末句用于谦语以赞于谦,更觉贴切深刻。  (陶继明)

  杭州于谦墓(二)
  杨鹤于

  千古痛钱塘,井楚国孤臣,白马江边,怒卷千堆雪浪
  两朝冤少保,同岳家父子,夕阳亭里,心伤两地风波

  上联大意:千百年来令人痛悼的钱塘恨事,于谦和伍子胥一样,在白马江边,一腔怒气卷起千堆雪浪。楚国孤臣,伍子胥帮助吴王阖闾夺取王位,并使国势日强,其子夫差接位后,听信谗言,逼伍子胥自杀,将尸体装进皮袋,投入钱塘江。白马江,西汉枚乘《七发》描写曲江浪潮,“浩浩澄澄,如素车白马帷盖之张”。传说伍子胥沉江后,成为潮神,常素车白马,乘潮钱塘江中。下联大意:宋明两朝少保蒙受冤狱,于谦同岳飞一样,在夕阳亭里,还悲伤南北两地的政治风云。两朝少保,宋岳飞抗击女真贵族立功封少保,明于谦抗击瓦刺贵族有功封少保。少保,为大官加衔,无实职。夕阳亭,在洛阳城西。东汉安帝延光三年,太尉杨震遭诬陷,在夕阳亭饮鸩自杀。此处借指杭州墓地。此联用类比手法。上联写伍子胥因忠被害,用以比于谦,“并”字是关系词;下联写岳飞父子之冤,用以比于谦,“同”字是关系词。这样写可以避免正面歌颂的一般化缺点,但也有困难,此联即因形象化材料不足,只好借助想像“伤心两地风波”,把内容说全。  (余心乐)

  杭州钱王祠
  张 岱

  力能分土,提乡兵杀宏诛昌,一十四州鸡犬桑麻,撑住东南半壁
  志在顺天,扶幼主迎周归宋,九十八年象犀筐篚,混同吴越一家

  钱王祠在浙江杭州市清波门北,祀吴越王钱镠及其子孙。钱镠为五代时吴越国的建立者。上联赞钱王开国业绩。分土,封建军阀割据一方。这里指钱镠拥兵两浙,自称吴越王。乡兵,唐末黄巢起义,钱镠组织的地方武装。杀宏诛昌,唐僖宗中和四年,刘汉宏反,钱镠率乡兵将他杀死。唐昭宗时,董昌叛唐称帝,钱镠率乡兵击败董昌,将其诛灭。钱镠遂有两浙十四州之地,称吴越王。在位期间,曾征发民工修建钱塘江海塘,又在太湖流域建造堰闸,对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贡献。鸡犬桑麻,指老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下联赞钱王顺天应时。迎周归宋,钱锣之孙钱俶曾出兵援助后周,太平兴国三年钱倣献两浙之地归宋。九十八年,钱镠建立吴越国到钱俶献地归宋止,计九十八年。象犀,大象和犀牛,古代认为是同类动物。筐篚,皆为竹器。这里用象犀筐篚比喻吴越归宋大一统,同为炎黃子孙,亲如一家。称赞钱王归宋乃是顺应当时历史潮流,实为英明之举。此联从吴越国的建立、发展以及它的归结来评赞钱王。言简意赅,犹如读一部简明的吴越国史。  (吴关镛)

  杭州岳庙(一)
  王文勤

  万里坏长城,南渡朝廷从此小
  一■(扌不)留古墓,西湖烟水到今香

  岳飞,南宋抗金名将,河南汤阴人。他与宗泽、韩世忠等名将一起反对议和,奋力抗战,收复建康,屡败金兵。高宗与权相秦桧等用十二道金牌将他召回杭州,解除兵权,投入监狱,最后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杀害。后人改建西湖湖畔北山智果院为庙以祀。
  全联抚今追昔,感慨深沉。上联以史笔痛贬南宋朝廷,一个“小”字,反衬了岳飞的伟大。下联歌颂岳飞虽死犹生,其英灵与湖山同在,使西湖烟水万古留芳。  (何禹昌)

  杭州岳庙(二)
  王蘧常

  奈何铁马金戈,仅争得偏安局面
  至今山光水色,犹照见一片丹心

  上联写生前,并提出问题:为什么岳飞十多年英勇奋战,只换回一个偏安局面?铁马金戈,指持戈跃马作战。岳飞在抗金斗争中连连胜利,建炎四年,收复建康,绍兴十年,取得郾城大捷,先头部队直达朱仙镇,逼近北宋都城汴京,但被十二道金牌召回。偏安,封建王朝不能统治全国而苟安一方。宋高宗赵构原是徽宗(赵佶)之第九子,封康王,本无登极资格,如果收复中原,把徽、钦(其兄赵桓,太子)二帝接回,他的皇位就保不住,甚至生死也成问题。
  文徵明《满江红》词:“干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高宗喜偏安,害怕收复中原的道理在此,也是岳飞被杀的原因。下联写身后:八百年来,西湖的山光水色,还印着岳飞的赤胆忠心。此联构思颇有特色。上联发问,问而不答,让游人自己去思考作答,就比正面写出答案给人的印象深刻;下联赞扬,不说人们如何歌颂他,却说山光水色也在印证他的一片丹心,这种写法比正面赞颂显得有力。  (蒋竹荪)

  杭州岳坟(一)
  徐氏女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墓在杭州栖霞岭,墓前有铁铸秦桧夫妇和万俟■(上占下禸)、张俊跪像。联语歌颂了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痛斥了秦桧的罪行。忠骨埋葬此山,山也有幸。铁铸成奸佞之像,长跪墓前,铁本无辜,也要连带受辱。联语为铁叫屈,适足以加重对佞臣的鞭挞。句式用七言平起诗句,平仄全部合律,骨、白、铁三个入声字的应用,更增加力量。
  对仗工整,一青一白,一有一无,一忠一佞,对比鲜明。  (陈以鸿)

  杭州岳坟(二)

  正邪自古同冰炭
  毁誉于今判伪真

  此联正气凛然,指出忠奸不两立,薰莸不同器,民族英雄岳飞同卖国贼秦桧是如同冰炭不相容的。尽管奸贼一时得逞,罗织罪名诬陷忠良,但公道自在人心,历史是无情的,奸贼遗臭万年,被人唾骂,而忠臣良将却名垂千古,世代景仰。冰炭,《韩非子·显学》:“冰炭不同器而久。”联语一正一反,加以对比,爱憎分明,言简意賅。  (延培、张迈)

  杭州秋瑾墓(一)
  冯玉祥

  丹心应结平权果
  碧血常开革命花

  墓在浙江杭州西泠桥畔。秋瑾,字璿卿,号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中国民主革命时代志士。1907年,因组织光复军准备起义,事泄被捕,就义于绍兴轩亭口。此联为纪念秋瑾而作。认为她赤胆忠心、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一定会在反对封建统治、反对男尊女卑的斗争中,开出自由之花,结出平等之果,从而激励更多的人投身民主革命。丹心,忠心,文天祥诗:“留取丹心照汗青。”碧血,忠臣志士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平权,指男女平权。秋瑾在上海曾创办《中国女报》,第一次把反清革命与妇女解放联系起来,她的《弹词》有“扫尽胡氛安社稷,由来男女要平权。人权天赋原无别,男女还须一例担”之句。联语对仗工整,情调昂扬,感染力强。  (吴关镛、沈树华)

  杭州秋瑾墓(二)
  陶浚宣

  巾帼拜英雄,求仁得仁又何怨
  亭台悲风雨,虽死不死终自由

  上联说巾帼英雄秋瑾追求仁爱和正义的革命目标已经达到,死而无憾。巾帼,古代妇女的发饰和头巾,后转为对妇女中杰出者的美称。“求仁得仁又何怨”,语出《论语·述而》。下联说秋瑾为革命牺牲,虽死犹生。亭台,指绍兴古轩亭,秋瑾就义处。悲风雨,秋瑾就义前,曾写有绝命词“秋风秋雨愁煞人”。联语写得悲壮深沉,抒发了对革命先烈的无限缅怀之情。  (陶继明)

  杭州灵隐寺(一)

  立定脚跟,背后山头石飞去
  执持手印,眼前佛面即如来

  灵隐寺,坐落于杭州西湖灵隐山麓,近临冷泉,寺前远对飞来峰。东晋印度僧人慧理到此登峰,叹曰:“此是天竺灵鹫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因名其峰为飞来峰,并募资修建灵隐寺。上联说,进入佛门的人,如果信念坚定,即使背后的灵鹫峰一旦飞去,也能毫不动心。背后山头,面对寺门,背后就是飞来峰,又称灵鹫峰。下联说,诵经咒时能执持手印,那么面对的佛像也就是真身如来。手印,佛教名词。两手手指所结之形。
  《陀罗尼集经二》:“诵咒有身印等种种印法,若作手印诵诸咒法易得成验。”如来,佛教始祖释迦牟尼。此联讲佛门弟子的修行方法。
  要信心坚定专一,毫不动摇,要坚持作手印。“脚”和“手”、“背后”和“眼前”、“左”和“来”都是句间对,作者把四周景物与精深禅理密切结合,浑然天成。  (陈永泉)

  杭州灵隐寺(二)
  张栽阳

  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
  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上联从“峰”字大胆设想,也许再有第二个峰峦飞来,因而长坐山门,虔诚地等待着。老等,既勾起了人们对神奇传说的遐想,又表达了优美风光的魅力。下联从“泉”字阐发,一反“冷”字,满脸堆笑地迎接,泉水渐渐温暖起来,从而使人如闻大地回春的欣喜信息,顿增对现实生活的热爱之情。  (康斯馨)

  杭州冷泉亭(一)
  董其昌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亭在灵隐寺前飞来峰下,因泉水炎夏不温,呼为冷泉。此联连用疑问代词“几时”、“何处”发问,既风趣又给人留下思考和想像的余地。据南宋周密《武林旧事》:“灵隐冷泉亭上,又有醴泉、冷泉,今皆湮没。”早年冷泉命名乃与温泉相对而言。又清粱章鉅《楹联丛话。胜迹》载:“相传晋咸和元年,西天僧慧理登山叹曰:‘此是中天竺灵鹫小峰,不知何年飞来?’因以为名。”董氏所问,语出有据。  (曹云岐)

  杭州冷泉亭(二)
  金安清

  泉水澹无心,冷暖惟主人翁自觉
  峰峦青未了,去来非佛弟子能言

  此联奇处是一反以前冷泉亭诸问答联之意。因为泉水无心,其冷暖只有涉足泉水间者才能感受,而联绵不尽的飞来诸峰,究竟何时存在(去来),也非佛教中人所能讲清。东晋慧理曾说:“此天竺灵鹫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峰峦青未了”,化自杜甫《望岳》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以“无心”写“淡”;又溶入诗圣名句,赋景色以性灵,是为联语佳妙之处。  (张君宝)

  杭州飞来峰(一)

  在山本清,泉自源头冷起
  入世即浊,峰从天外飞来

  飞来峰在灵隐寺前,为杭州名胜之一。峰下有冷泉亭。自明代书画家董其昌题联“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于其上后,引出不少答联。此联之妙,在于联语含自然与人生的哲理。上联写泉,側重于地理解释;下联写山,借助神话传说。杜甫《佳人》诗有云:“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冷泉自飞来峰下流出,水质清冽爽冷,这正是它固有属性的反映。另有传说济公居灵隐寺时,一天,忽然算到有一座山要飞坠于此,于是劝说当地百姓搬迁,大家不信,济公便佯裝“抢亲”,诱使村民出村追赶,刚好山从天降,遂免遭压顶之祸。故以“飞来”名峰。此联只取其“天外飞来”之说,而赋予新意,即不沾惹世间尘泥,才能保持本来面目。借神话以寓人生哲理,旨趣高雅。用语清新自然,对仗极为工整。  (王齐孙)

  杭州飞来峰(二)
  杨叔怿

  南高峰北高峰,世事尽傥来,莫问峰来何处
  在山泉出山泉,人心先耐冷,才知泉冷几时

  上联就名峰抒发。南高峰、北高峰,原指有名的南北高峰,也泛指飞来峰附近诸山峰。傥来,偶然来到,不意而得来。《庄子·缮性》:“物之傥来,寄者也。”结句“莫问峰来何处”,是针对东晋印度高僧慧理来此地时所说的“此是中天竺灵鹫小峰,不知何年飞来”而言。联语以山峰归结人事,犹言:人间万事自有其理,不必深入探究。下联继写名泉。飞来峰前有灵隐涧和冷泉,结句“才知泉冷几时”,也是有的放矢,因冷泉亭联有“泉自几时冷起”之间。这里又以泉水归结人心,犹言多加磨练,才能悟出人生真谛。“在山泉”句,用杜甫“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句意。而“人心”句有警世意,劝戒勿趋炎附势,犹今言“耐得寂寞”。联语以峰写“世事”,以泉写“人心”,是其独特之处。  (张君宝)

  杭州碧波亭
  盈契

  三千里外一条水
  十二时中两度潮

  碧波亭,故址在浙江省杭州钱塘江边。上联点景。三千里,指大运河长度。一条水,指钱塘江。下联绘景。十二时,即一昼夜。
  古代把一昼夜分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映、晡时、日入、黃昏、人定十二个时辰。两度潮,钱塘江以中午和半夜两次涨潮最为壮观,俗称子午潮。联语从纵横的时间、空间中层示江水风貌和特征,意境开阔,气势不凡。又上海龙华寺亦有此联。  (吴关镛)

  杭州春淙亭
  石冶棠

  泉水在山清,听天籁淙淙,到此且停双不借
  烟岚随地好,问尘寰扰扰,凡人来作小游仙

  春淙亭,在飞来峰路口,建于明代。苏轼有诗:“灵隐寺前天竺后,两涧春淙一灵鹫。”后人取诗中“春淙”两字名亭。上联写水声。
  天籁,指自然界的音响,泉水淙淙,山鸣谷应,使人气爽神清。在山清,语出杜甫《佳人》诗“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句。双不借,草鞋、麻鞋价廉,不借人也不向人借,此代指双脚。下联写山光。“随地”,道尽无处不奇之美妙景色。接着故问:且把烦扰的尘世与迷人的胜地相对照,不由顿生避世之念。但究竟能有几人成为“游仙”的隐士呢?这一问题就留给读者去思考,由此而使联语饶有韵味。  (张君宝)

  杭州壑雷亭
  华山

  利欲纷驰,脚下安知万丈壑
  偷心未尽,眼前听取一声雷

  壑雷亭,在飞来峰冷泉亭側。宋人所建,取苏轼诗“不知水从何处来,跳波赴壑如奔雷”句意命名。上下联末字嵌亭名“壑雷”两字,颇妙。联语给利欲熏心与贪心者敲响了警钟,有佛门棒喝之意。  (张君宝)

  杭州片云亭
  孙隆

  兴来临水敲残月
  谈罢吟风倚片云

  片云亭,在杭州风篁岭上。岭上有一片云石,高丈许,青润玲珑,石后有片云亭,为明司礼太监孙隆所建,今已不存。此联由孙隆题于棋盘上。上联言兴致来时,面临泉水,对棋枰落子。敲,指落子。宋赵师秀《约客》诗有句:“闲敲棋子落灯花。”下联言话谈完后,倚着片云石,作词吟诗。全联表现了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
  “敲残月”为动宾词组,宾语省去中心词(布作残月形的)“棋盘”,“倚片云”也是动宾词组,宾语省去中心词(名为片云的)“山石”,于是实词虚化,以“残月”对“片云”,十分工整,又极形象。全联写得有情有景,有声有色。  (蒋竹荪)

  杭州凤凰山楼阁
  徐渭

  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
  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

  凤凰山地势高敞,登山远眺,杭州的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上联以疑问句式高度赞美了这一片美如“图画”的旖旎风光。八百里湖山,指西湖附近的山水。下联对景点之盛作了进一步的渲染,万家烟火汇集楼台。用语简洁洒脱,意境恢宏开朗。全联由高处着笔,写出身处凤凰山,放眼杭州城的观感。作者是画家,上联正切其身分志趣。  (王明珍)

  杭州水月亭
  水凭冷暖,溪间休寻何处来源。咏曲驻斜晖,湖边风景随人可 
  月自圆缺,亭畔莫问当年初照。举杯邀今夕,天上嫦娥认我不

  水月亭,旧在西湖白沙堤的竹素园内,旁有溪流,屈曲环绕,亭临水建,今园亭皆废。上联“水凭冷暖”,是针对灵隐冷泉亭联之“泉自几时冷起”而言。凭,任凭,不管。斜晖,点出时间是在黄昏,此句犹言清歌曼曲留住了夕阳。歇拍“随人可”三字极佳,极言景随人意而变幻,无一绘景语,旖旎风光顿显。下联明月普照,圆缺皆宜,今昔相同,故有“莫问当年初照”之灵远笔触。“当年初照”,化用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江月何年初照人”之句。“举杯邀今夕”,乃化用李白《月下独酌》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句,犹言不管今晚天上是何时辰,人间有此美景佳时,且举杯邀请月宫的嫦娥同饮,可不知她是否应允?不,通“否”。此联典雅明丽,富于艺术想像力,读之兴味无穷。  (张君宝)

  杭州黄龙洞鹤止亭
  陈次平

  月上新亭,把酒待招玄鹤至
  风来古洞,倚松静听老龙呤

  黄龙洞,又名无门洞、飞龙洞。在西湖北山栖霞岭北麓。相传南宋淳祐年间,江西黃龙山高僧慧开,曾来此结庵说法,因名。后山峭壁塑有龙头,龙嘴泻水如珠帘垂池。临池有鹤止亭,北宋诗人林逋养于孤山之鹤常飞止于此。民国三十七年陈君撰联时,亭刚修葺,故联称新亭。旧传鹤千年化苍,又千年变黑;故称玄鹤,即仙鹤。上联吊古:写月亮升上鹤止亭,游客端起酒杯,期待能重招仙鹤飞来伴饮。下联写游客神态:趁有风从古洞吹来之时,人们身靠松树,静听老龙龙嘴泻水吟鸣之声。联语內容既切题意,又紧扣景观;既据景实写,又有神奇想像﹒风格豪放浪漫。  (曹云岐)

  杭州龙井村

  诗写梅花月
  茶烹谷雨春

  龙井村,在杭州西湖西面凤凰山上,龙井之西,产著名的西湖龙井茶。上联绘景,龙井景美,可以入诗。它的梅花月色,更富有诗情画意。下联写茶,龙井茶佳,耐人品味。谷雨,廿四节气之一,是春季雨水较多、气候较暖的时令。谷雨前的茶也是茶中上品。
  古人有“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之句。龙井茶香气浓郁,犹如隽永的诗作,脍炙人口。此联写龙井以产茶闻名,从写诗带出烹茶,富有雅趣。而以景衬茶,以诗喻茶,手法更为独到。(吴关镛)

  杭州芥子园
  李渔

  繁冗驱人,旧业尽抛尘市里
  湖山招我,全家移入画图中

  作者晚年从南京移居杭州,在西子湖畔的铁冶岭上筑芥子园,并于园中题下此联。上联写对往日喧嚣繁杂都市生活的厌倦。驱人,逼人。旧业,指从事的创作和演剧活动,这本是作者之所好,但为了躲避“繁冗”之境,宁可割爱。“尽抛”一语,表现出去除烦恼后的轻松心情。下联前半部分用拟人手法,活写“湖山”,后半部分将秀美的山水景色借喻为“画图”,把由宁至杭的迁家之举,写得十分巧妙传神,欢快活泼。  (丁仪)

  杭州南阳小庐
  邓瑞人

  家传高密遗风。痛吾兄突舰捐躯,罢战海东还,退隐犹寻林处士
  我是罗浮旧侣。怅故国嚣尘蔽目,卜居湖上住,比邻犹近葛仙翁

  上联的“高密遗风”,代指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父子的风范遗勋。高密,古郡国名,今山东高密一带,戚继光是山东蓬莱人,又曾在胶东等地抗击倭寇,故以“高密”概称。“痛吾兄”句,谓邓世昌于黄海海战中,率致远舰奋勇冲锋,弹尽舰伤犹猛撞日舰,最后壮烈殉难事。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订后,作者辞官退隐西子湖畔。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心情。“林处士”,指宋诗人林逋,曾居杭州孤山二十年,种梅养鹤,逍遥自在。下联的“罗浮”,即广东罗浮山,因邓氏为粵人,故曰“旧侶”。“器尘蔽目”,喻指列强横暴,加上朝廷腐败,对此作者只能怅叹而已。“卜居湖上”,聊伴古迹度日。“葛仙翁”,指东晋葛洪,曾在杭州宝石山结庐炼丹。  (张君宝)

  嘉兴南湖烟雨楼(一)
  许瑶光

  读竹坨歌,两岸渔庄蟹舍
  记梅村曲,扁舟杨柳桃花

  南湖位于嘉兴市东南隅,为浙江三大名湖之一。烟雨楼乃五代吴越国钱元撩(扌替换王)所建。取晚唐诗人杜牧《江南春》“多少楼台烟雨中”诗意。竹诧(讠替换土),系清初学者朱彝尊之号,朱为嘉兴人,以诗词散文著名。梅村,清代诗词名家吴伟业之号,吴著有《梅村集》。上联用朱竹诧(讠替换土)《鸳鸯湖棹歌》“蟹舍渔村两岸平,菱花十里棹歌声”诗意;下联化用吴梅村《鸳湖曲》“柳叶乱飘三尺雨,桃花斜带一溪烟”,“树上流莺三两声,十年此地扁舟住”。鸳鸯湖即南湖,以湖中多鸳鸯,或谓东西两湖相接,有如鸳鸯,故名。以竹诧(讠替换土)梅村鸳湖诗句组织成联,用写烟雨楼风景正合,是善用古人成句者。蟹舍渔村、桃花杨柳,尤见一片生机。  (钱剑夫)

  嘉兴南湖烟雨楼(二)
  袁克文

  古木一楼寒,烟雨人间,笙歌天上
  扁舟双岸远,鸳鸯何处?云水当年

  联为作者寓居沪上游南湖时所作。上联感时。意谓楼旁古木萧疏,登楼远眺,人间一片烟雨昏濛,而北都却有笙歌盈耳。暗含袁世凯篡政,准备称帝登极之意。作者为袁世凯之子,曾反对其父称帝。后两句反映了清王朝被推翻后的混乱局势。鲁迅《哀范君》诗“狐狸方去穴,桃偶已登场”,“幽谷无穷夜,新宮自在春”也含此意。下联抒怀。泛舟湖上,空旷无边,鸳鸯究在何处?不禁触发了浪迹四方的感慨。鸳鸯,南湖的别名。云水,似行云流水、无固定居所之意。作者河南项城人,生于朝鲜,寄寓津沪。曾在上海挂牌卖字。联语风格淡雅,含意隽永。字面几乎全是写景,而情寓景中,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者是也。上联嵌“烟雨”二字写楼,下联嵌“鸳鸯”二字写湖,亦十分贴切自然。  (蒋竹荪)

  嘉兴山晓阁
  朱彝尊

  不设樊篱,恐风月被他拘束
  大开户牖,放江山入我襟怀

  清初诗词家朱彝尊故居在嘉兴王店镇的荷花池南侧。山晓阁是其建筑之一。此联旨在表现作者晚年辞官归里、息影林泉的生活情趣。上联说风月是令人陶醉的,不应设篱笆以免损害了自然之美。风月,清风明月,美好景色。下联说打开窗户,才能尽情地欣赏如此多娇的江山。此句脱胎于曾公亮《宿甘露僧舍》诗:“要看云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放”是点睛之字,把江山无尽藏之美都蕴含在內,给人以充分想像余地。  (王明珍)

  绍兴秋瑾纪念碑

  化身作自由神,姓氏皆香,剑花飞上天去
  呕心为长吉语,龙鸾一啸,诗草还让君传

  秋瑾纪念碑位于绍兴市内古轩亭口。1907年,秋瑾与徐锡麟分头准备浙皖两省起义,失敗后秋瑾被捕,同年7月15日就义于此。后人于1930年立碑纪念。联语感情奔放,充满对女英雄秋瑾武艺文才的赞美。上联誉秋瑾为“剑花飞上天去”的“自由神”,下联称其诗风颇有唐代诗人李贺(字长吉)的豪放气势。姓氏皆香,写出对烈士的敬仰之情。龙鸾一啸,比喻其诗如龙啸鸾鸣。联语用字典雅,隽永有味。  (姚梅乐)

  绍兴青藤书屋(一)
  徐渭

  一池金玉如如化
  满眼青黄色色真

  青藤书屋,原名石榴书屋,系徐渭《号青藤》故居,在绍兴大乘巷。上联描绘了青藤书屋前天池的情趣和灵气。金玉,华丽可贵的物品,这里指天池之水,徐渭喜爱这泓池水,自号“天池”。如如,语出《金刚经》:“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意思是圆融无凝滞。下联描绘了青藤的苍劲、俊秀的风韵。青黄,指徐渭所植的青藤。此联既描写丁徐渭钟情的珍物一一天池和青藤,同时又隐含着徐渭的两个号。联语中“如如”和“色色”叠词相对,不仅对得巧妙,更增添了对联的写景效果。  (陶继明)

  绍兴青藤书屋(二)
  徐渭

  两间东倒西歪屋
  一个南腔北调人

  作者二十岁成诸生,屡试不中,恨科场多弊,怀才不遇,乃撰联以自嘲。此联围绕“屋”、“人”两个中心字,以“东倒西歪”形容房屋陈旧欲倒。再以不入流不入调的“南腔北调”写作者不拘科举绳缚而追求自由自在、与仕途经济彻底决裂的性格。两方面极为协调。
  联中嵌入“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词,十分自然,毫不牵强。至于“南腔北调”,则是作者对科举制度嬉笑怒骂的一种皮里阳秋笔法。  (曹云岐)

  绍兴东湖

  此是山阴道上
  如来西子湖头

  联语从大处落笔,推出山阴雅称,辉映西子芳邻,便显出此地大好湖山,一派幽胜,读来有恍如西施联袂,逸少同游之感。西子湖,苏轼《湖上初晴后雨》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后人遂将西子代称西湖。山阴,浙江绍兴古名。山阴道,指该地西南郊外一带,此地风景秀美。《世说新语·言语》:“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何以聪)

  宁波天童寺(一)

  花繁柳密处能拨开,方见手段
  风狂雨骤时可立定,才是脚跟

  天童寺为江南名刹,位于宁波市东南的太白山麓。建于晋永康元年。经过千百年世劫,屡毁屡修。抗战时期,幸免于难。至今寺院中尚存有银杏树雌雄二株,寺的山门甬道,植有白皮松二三十里,蔚为大观。北宋王安石有诗云:“松行三千行不尽,居然捧出梵王宫”即指此。本联重在戒勉世人勿为表面现象迷惑,“能拨开”三字,甚有力,指出勘破名利并能在恶劣环境中立定脚跟,不为外物所诱,方可为佛门弟子。联语充满哲理意味,读来有发人深省之效果。  (何禹昌)

  宁波天童寺(二)

  两浙仰禅林,首溯玲珑古迹
  四海称佛地,群推太白名山

  本联题于天王殿。上联点出寺在佛教中的崇高威望。禅林,代指寺院,此又切寺为禅宗一派。寺西有“玲珑岩”,唐乾元二年肃宗赐名“天童玲珑寺”,故联谓“首溯玲珑古迹”。下联言寺之重要地位。中国古代佛教兴旺、寺院广立,故“四海称佛地”。结语“群推太白名山”,指出天童寺的地位,又点出了太白名山一段佚闻。
  相传晋永康中,义兴禅师结茅于此,忽有童飞来供应薪水,过了好一段时间才辞去。临行道:“我是太白星,奉命来侍候你一段时光的”,说完便不见了。从此此山就被人称为太白山。联语将寺院佚事写入,使寺院更加充满神奇的色彩。  (张君宝)

  宁波天一阁

  书城巨观
  人间罕睹

  天一阁在宁波城西,是我国最古的藏书楼,明嘉靖年间兵部右侍郎范钦所建,收藏天下奇书七万余卷,为私人藏书楼之冠。后屡遭盗窃,损失甚巨。解放后,访得流失三千余卷,又增入当地收藏家捐赠之书,现藏珍本善本达八万卷。联语为流水对,上联作者誉之曰“书城”,称之曰“巨观”,下联叹为“人间”所“罕睹”,这就道出了天一阁藏书楼长令后人景仰以及蜚声海外的原因。所用文字极为简约,而重逾九鼎,显出矫健笔力,醇挚感情。  (何以聪)

  诸暨西子祠
  陶在东

  浣纱石占千秋,更难寻花草吴宫,鹧鸪越殿
  泛舸人归何处?一例是琵琶汉怨,钗钿唐仙

  西子祠,祀西施。在诸暨苧萝山下,西施,春秋越国美女。越王勾践被吴工夫差打败后,听从大臣范蠡计,将西施选送吴王,夫差从此迷恋美色,终为勾践所灭。上联说当年浣纱石尚在,而吴宫越殿已渺不可寻。浣纱石,在苧萝山下浣纱溪畔,传为西施浣纱处,石长一米许,上刻“浣纱”二字,传为王羲之所书。“占千秋”、“难寻花草吴宫”,道尽沧桑之感。下联说,西施与王昭君、杨贵妃一样,只在人间留下哀怨的故事。李白《越中览古》诗:“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泛舸人,指西施。相传功成后,西施与范蠡泛舟隐入五湖。“琵琶汉怨”、“钗钿唐仙”,谓王昭君与杨贵妃,言美女西施早已不可寻,但她哀怨动人的故事就像汉代的王昭君、唐代的杨贵妃一样为千古所传诵,联语一味怀古追昔,深沉哀婉。  (张君宝)

  天台国清寺
  郭篙焘

  尘世任人忙,流水春风,却笑桃花误刘阮
  天台从此入,名山福地,长留衣钵继丰寒

  国清寺,在天台县城北3.5公里的天台山麓,为我国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上联写人生的短促。以“尘世任人忙”领起,继以“流水春风”喻好景不长,末用刘阮天台遇仙之典。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载:东汉永平年间,刘晨、阮肇在天台桃源洞遇仙。“却笑”两字,是讽刺当时世人梦想成仙的妄想。下联写寺之历史悠久。天台从此入,点出寺在名山的重要位置。尾句的“长留衣钵”意谓寺院香火旺盛、佛法连绵。丰寒,指国清寺的中兴祖师丰干和寒山。
  丰干,唐高僧,曾居国清寺为舂米之役。寒山,即唐诗僧寒山子,居天台寒岩,与国清寺僧拾得交好。此联用人世短暂与佛寺兴盛对比,以劝人依皈佛门,写来平稳老到,意蕴无穷。  (张君宝)

  天台方广寺

  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呗声,总合三百六十天钟鼓声,无声不寂
  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更兼四万八千丈峰峦色,有色皆空

  方广寺在浙江天台县城北天台山中。上联写方广寺周围所听到的各种声响,下联写所看到的各种色彩,再用数字的对仗作结,宣传佛教一切色法都是空幻不实的观点。梵呗,佛教徒吟唱的赞偈。四万八千丈,极言天台山之高。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天台四万八千丈。”无声不寂,是对前面各种声响的结语,指出任何声响都不能永存,终有寂灭的时候。《心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有色皆空,是对前面各种色相的结语,认为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一切,其本质都是“空”。  (吴关镛)

  天台桃花夫人祠
  江湘灵

  是天台古洞烟霞,眷念旧游,蓬山此去无多路
  问当日唐宫心事,凄凉故国,鹦鹉前头不敢言

  据《左传·庄公十四年》载,春秋时息国被楚灭亡,息夫人(又称桃花夫人)被迫嫁与楚王,生了两个儿子。她满腹忧伤,始终不肯说话,楚王问她,她说:“我以一个妇人而嫁两个丈夫,活着不死,还有什么可说。”她的不幸遭遇和无言的抗议,被传为佳话。唐代建有桃花夫人祠。上联意谓:此是天台山烟霞古洞所在,追忆往日游踪,觉得蓬山仙境已距此不远。蓬山为海上三神山之一。唐李商隐《无题》诗:“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下联意谓:要问唐代宫女当日心事,回顾故乡凄凉景况,在鹦鹉面前不敢表述。末句用唐朱庆馀《宫词》:“含情欲说宮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句意。上联写烟霞洞景色之美是衬托。下联是主旨所在。借桃花夫人故事,写唐朝宫女不仅失去了青春幸福,也因有所畏忌,丧失了说话的自由。  (商启予)

  上虞曹娥庙
  徐渭

  事父未能,入庙倾诚皆末节
  悦亲有道,见吾不拜也无妨

  曹娥庙在上虞曹娥江边。东汉汉安二年端午,上虞人曹吁失足堕江。其女曹娥,年方十四,哀哭寻父,十七日不见其尸,投江而死。宋代建庙以祀。上联说,未能侍奉父亲,到庙里对我表示诚心是小节。倾诚,竭尽诚心。末节,小节。下联说,做个能使双亲愉悦有孝道的人,见我不拜也可以。悦亲,使父母愉快喜悦。有道,联中指有孝道。占来写曹娥诗文,非歌即颂。作者有感于薄赡厚葬、生苦死荣的世风,独具慧眼,独运匠心,一反诔辞程式,以第一人称手法,替孝女立言。试想,一个不能孝亲之人,岂不愧作人子?
  本联用“假称”手法,生动通俗,读之甚有意味。  (曹云岐)

  桐庐严子陵钓台(一)
  郑燮

  先生何许人?羲皇以上
  醉翁不在酒,山水之间

  钓台位于桐庐县城西富春江畔。严光,字子陵,曾和东汉光武帝刘秀同学。刘秀即位后数次诏访他任官,他坚辞不受,归隐于富春山,终不出仕。联语表达了作者对严子陵高风亮节的仰慕。上联化用陶潜《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以及《与子俨等疏》“自谓是羲皇上人”句,高度赞颂严子陵不慕荣华富贵的人品。羲皇,即古帝王伏羲氏。下联化用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句,点出了严寄情山水,不是为了垂钓,而是为了摆脱仕宦生活的尘浊。作者追怀古人的同时也透露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王明珍)

  桐庐严子陵钓台(二)

  道远息尘劳,向此间坐石看云,放怀宇宙
  高台瞻胜迹,慕昔日耕山钓水,俯视王侯

  联语紧扣严光坚决不肯做官,隐居垂钓事,歌颂他不慕功名,寄情山水,躬耕南亩的高风亮节。上联记来游之畅快。作者远道来游,在此暂为休息,消除疲劳,坐石看云,欣赏美景,开拓胸襟。
  下联发思古之幽情。登上高台瞻仰胜迹,羡慕严子陵当年耕于山,钓于水、蔑视王侯的高尚节操。俯视王侯,指轻视王侯权贵的地位,清风亮节于此可见。一“瞻”一“慕”,表达了后人对先贤的深深怀念之情。  (陈永泉)

  海宁观潮亭

  声驱千骑疾
  气卷万山来

  观潮亭在浙江省海宁县盐官镇东南,南临杭州湾,是观赏钱塘潮胜地。以每年夏历八月十八日在海宁所见最为壮观。上联从声响写潮。潮涌来时,潮头壁立,波涛汹涌,有如驱赶千万匹脱缰之马奔腾而至,声震天宇。下联从气势写潮。潮水袭来时,如万山席卷,排山倒海,惊天动地,气势磅礴。全联比拟贴切,形象生动,把海宁潮的声势奇观描画得栩栩如生,景象十分雄伟壮丽。  (吴关镛)

  吴兴陈其美墓
  蔡元培

  佚事足征,可补游侠货殖两传
  前贤不让,洵是鲁连子房一流

  墓在吴兴碧浪湖畔的砚山上。陈其美,字英士,吴兴人,近代革命党人,追随孙中山致力于推翻帝制、建立民国的事业,后在讨袁战争中被袁世凯暗杀。上联赞其轻生重义。游侠货殖两传,指《史记》的两篇。游侠,古称轻生重义、勇于救人危难的人。陈其美在日参加同盟会后,回沪联络党人与商团义士,参与武装起义,其轻生重义,类古之游侠。货殖,指经商。陈其美早年从事典当业和丝绸业。下联颂其谋略之才。把陈氏比作古代鲁仲连、张良等人。
  鲁(仲)连,战国时齐国人,善计谋,秦军围赵都,鲁曾以利害进说赵、魏大臣,“义不帝秦”。(张)子房,即汉初大臣张良,辅佐刘邦,曾“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洵是,诚然是,实是。联语高度概括了陈其美的一生。用典自如,与陈氏事迹基本相符,且言简意明。以“两传”对应“两贤”,妥帖自然。  (张君宝)

  普陀山不肯去观音院

  潮汐撼危崖,淜渤涛声,即是观音示现
  海天开净土,庄严世界,居然正法如来

  不肯去观音院,在普陀山东南的紫竹林中潮音洞旁。传说唐咸通四年(863),日本僧人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像一尊,携带回国途中经普陀莲花洋,船触礁不能行。他求菩萨显灵,祷告说:“若我国众生无缘见佛,当从所向建立精舍。”结果,船漂泊到潮音洞下,那里居民建寺供奉,遂呼为“不肯去观音院”。此联旧挂于院内,联语绘景说法相兼。上联开端两句实写。潮音洞日夜吞吐海潮,洞顶有穴,势如危崖,浪石相激,声若轰雷。撼危崖,写出了潮水的声势。淜(音píng)渤,狂起怒作貌。尾句“即是观音示现”,既把海水潮汐;险怪百出比作观音显灵,亦点出景点“观音现身处”
  和有关的传说。相传观音大士曾现身说法于此,而石崖上即刻有“现身处”三大字。下联笔势宕开,展现了一幅风平浪静、广阔无边的海天风光图。净上,佛教名词,清净世界之意,这里又喻作狂浪怒涛过后宁静的海天景象,也可看作观音显灵之后,人间污垢已除所呈现出的一片“庄严世界”。结语“居然正法如来”,意谓世界已显太平,人民重新安居乐业。正法,佛教语,指正确无误的佛法。
  如来,佛教所称揭示佛法真谛者。本联将佛教教义结合景点来写,喻意十分丰富。  (张君宝)

  奉化休休亭

  行,行,行,行行且止
  坐,坐,坐,坐坐何妨

  亭在浙江省奉化县的一条公路上,系蒋介石生母毛采玉捐资助建的凉亭,供行人躲雨休憩用。这是一副富有人情味的叠字联,全联以五个“行”与五个“坐”字为主要內容,用重叠出现的修辞手法,表达作者对过往行人的深情厚意。由于标点的奇妙作用,联语声情并茂,富有节奏感,读之琅琅上口,犹如一位热情的主人在招待来客,殷勤之态跃然纸上,看后令人顿生亲切之感。  (谢燕华)

  温州江心寺楼
  李宗防

  青山横郭,白水绕城,孤屿大江双塔院
  初日芙蓉,晓风杨柳,一楼千古两诗人

  江心寺,在温州市北瓯江中心小岛江心屿上。此联题咏江心屿的风物。上联写景。将孤屿、大江、双塔与青山、白水揉和成一幅色彩明快的自然图画。“青山”、“白水”两句出自李白的《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孤屿,瓯江中心的孤岛。南朝宋谢灵运有《登江中孤屿》诗。双塔院,指屿上的东塔和西塔。下联抒怀。怀念谢灵运和孟浩然两位诗人。初日芙蓉,太阳刚升起时的荷花。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初日芙蓉映碧波”。晓风杨柳,宋柳永《雨霖铃》词:“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两诗人,指江心寺旧时祭祀的谢灵运和孟浩然。联语虽从古诗词衍化而来,却自然贴切,可作一幅无声之画赏读。  (谢燕华)

  温州文天祥祠
  秦小岘

  杜宇声寒,柴市一腔留热血
  梅花梦断,瓯江千載泣忠魂

  文天祥祠,位于溫州市江心屿江心寺东侧。文天祥(1236一1283),宋末民族英雄,祥兴一年(1278年)战败被俘,押送大都监禁四年,不屈就义。明人在此立祠纪念。今祠为清代重建。上联言其事迹。起句“杜宁声寒”,化用“望帝啼鹃”之典。《华阳国志·蜀志》说:古蜀王号望帝归隐,蜀人怀念,时适二月杜鹃悲鸣,蜀人因呼其为杜鹃。后用以喻忠魂的悲鸣。柴市,指文天祥在元大都(今北京)的就义处。下联述其影响。起句的“梅花”,形容英雄傲霜斗雪誓死不屈的气概。末句谓英雄壮举泣鬼神、动天地,流芳百世。瓯江,温州人东海的大河。联语有听觉和视觉的描写,工丽又不失磅礴正气。  (张君宝)

  温州卓公祠
  雷铉

  祠接谢亭,亦有文章惊海内
  忠符信国,并悬肝胆照江心

  卓公祠,祀明代卓敬。历官至户部侍郎,惠帝时,他密疏宜徙燕王朱棣于南昌,力主削藩,以免被其篡位。成祖即位,责以离间骨肉,不屆被害。明代中叶诏建祠于郡城南隅,后又迁建于江心屿文天祥祠旁。今已不存。上联写祠主事迹。谢亭,指后人纪念东晋谢灵运建于江心屿上的“谢公亭”。谢灵运当年游此,写出了“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诗句,闻名海内。但卓敬也不凡,他上疏明惠帝敢说:“燕王雄才大略,酷类高帝;北平形胜地,金元所由兴。今宜徙封南昌,万一有变,亦易控制。”所以联语称他“亦有文章惊海内”。信国,文天祥封信国公。上联一个“惊”字,振笔而起,贴切而有力。下联一个“并”字,写出了对祠主的崇高评价。下联以卓敬的忠正不屈比文天祥的坚贞就义。  (张君宝)

  永康西津桥(一)
  林克成

  风风雨雨,暑暑寒寒,湍湍潺潺,潇潇洒洒
  岁岁年年,朝朝暮暮,恩恩怨怨,憩憩悠悠

  桥在永康城关镇,初建于清康熙57年,为石墩木梁重檐结构,有12墩13孔,长166米,桥面覆屋58间,中为亭阁,是当今全国最长的古廊桥。1989年重修。上联重点写桥下水态,以作陪衬。
  随着一年四季风雨寒暑自然气候的变化,水流或急或缓,永不停息。下联重点写桥上人的心态,是主体。时代转移,人世沧桑,人与人间种种恩怨就不要去多计较了,对此不妨一笑置之。联语的叠字格局虽出白花神庙联“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但有新意,对可能产生的不愉快的人际关系,主张取“度尽劫波,泯除恩仇”的从容豁达乐观的态度。上联写流水部分全用水字旁,下联写心态部分全用心字旁,亦见巧思。  (蒋竹荪)

  永康西津桥(二)
  程枕霞

  桃花溪上,片片落英,笑逐一江素月
  西津桥下,粼粼碧水,揉碎两岸青山

  上联化用张旭“桃花竟日随流水”诗意,但“笑逐”较“随”更形象,使桃花带上人的感情色彩,实际也反映了作者喜悦的心情。下联“揉碎”亦是联之眼。碧波所“揉碎”的是青山的倒影,仍是一美好的联想。动词的巧妙运用,使整个画面生气盎然。  (唐 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