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云网主页 >> 对联大观 >> 《分类名联鉴赏辞典》

 

 

分类名联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湖南省

  长沙三闾大夫祠
  秦瀛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屈原,战国时楚人,楚怀王时,为三闾大夫,因被谗,投汨罗死,后人建祠于长沙以祀。《招魂》《九歌》均《楚辞》篇名。香草,屈原以香草自喻,表明自己清廉的节操。三户地,即楚地。《史记.项羽本纪》:“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呵壁,王逸以为屈原被放逐时,见楚王祠庙壁画上有天地山川诸神及圣贤行事等,于是在壁上作《天问》一诗,呵而问之,以泄心中不平,但现代研究者多疑其说,认为不足据.联语将屈原的著名作品、重要事件与其高尚的人格、对祖国的赤诚之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融追怀、讴歌、言事于一体。是对屈原一生遭遇的同情,也是对这位爱国诗人的凭吊与怀念。本联采用富有特征的手法,赋湘水以生命,仿佛是诗人的知音,寓意深邃,语言流畅自然。  (王明珍)

  长沙贾太傅祠
  李梦莹

  少年有痛哭流涕文章,问西京对策谁优?惟董江都后来居上
  今日是长治久安天下,喜南楚敝庐无恙,与屈大夫终古相依

  贾太傅祠,即今贾谊故宅。在长沙市西区福胜街三条巷。现仅存祠屋一间。贾谊(前200一前168),洛阳人,西汉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官至大中大夫,多次上疏批评时政,主张削藩以巩固中央集权,又主重农抑商,力主抗击匈奴贵族的侵掠,后因权贵中伤,出为长沙王太傅,所著《陈政事疏》、《过秦论》等,“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鲁迅语)上联叙祠主遭遇。开端即用贾谊事,《汉书·贾谊传》“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西京,西汉首都长安。贾谊被汉文帝召为博士后,多次提出良好的建议均不得重用.故言“对策谁优”,包含着无限感慨。董江都,指董仲舒,曾任江都相。董氏的“天人之策”,独尊儒术,曾为汉武帝所采纳,“后来居上”即指此。下联专写祠屋。首句“长治久安”出《汉书·贾谊传》“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南楚,即长沙。敝庐,指贾祠。屈大夫,即屈原。贾谊受谗贬长沙,在渡湘水时曾作文吊屈原,并以自比,而屈子祠亦在长沙不远的泪罗县玉笥山上。终古相依,写出两人高风亮节千古共存。  (张君宝)

  长沙天心阁(一)
  马续常

  古阁仅留名,扶杖漫游挥老泪
  神州正多故,横戈孰起挽狂澜

  天心阁,在长沙市东南城堞上,与岳麓山遥相对峙。小巧玲珑,颇具古雅风韵。始建于清代,曾毀于战火,1947年重修。此联作于重修以前。上联以阁之被毁,感叹连年战火使国家几遭创伤。“扶杖”一句,使人想见一个老人(作者)徘徊于败瓦颓垣之间,一步一挥泪的凄伤情景。下联从阁毁联想国家危亡,但内忧外患,又有谁人能改变这种局面呢?“孰起挽狂澜”,作者悲愤之情,溢于言表。对联辞痛情伤,读之令人感恨,令人萌生爱国救世之心。  (张君宝)

  长沙天心阁(二)

  游不遍七二峰衡岳,流不尽八百里洞庭,无限诗情,如此江山容我醉
  待谁反屈大夫《离骚》,问谁虚贾太傅前席,苍茫古意,满城风雨自西来

  上联写作者登上天心阁,纵目见佳山丽水,顿觉诗情满怀,心醉神驰。下联由眼前之景而怀古伤今,遥忆屈贾,引发了“苍茫古意”,慨叹今无哀屈之文士,求贤之帝王。衡岳,南岳衡山,有七十二峰,岳麓山为其中之一。反屈大夫《离骚》,汉扬雄有感于屈原投江而死,不能藏器待机而作《反离骚》,并将此投于江中以示哀悼。
  贾太傅,指贾谊,西汉初政治家,遭谗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虚前席,指文帝曾与贾谊谈论鬼神事,因谈话融洽,不觉膝向前移动。唐李商隐《贾生》诗:“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诗言文帝徒然前席,贾谊还是被冷落了。苍茫古意,意思是想起古人,内心感到渺茫空虚。联语即景抒情,抚今追昔,感情奔放。下联的反问句,更增加了联语的悲壮气氛。  (陈永泉)

  长沙天心阁(三)
  叶圣陶

  天高地迥
  心旷神怡

  上句语出唐王勃《滕王阁序》“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迥(音jiǒng),远。言天心阁所在,广阔无边,天悬地隔。下句语出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极言登楼之心情舒畅,精神愉快,乃至可把个人的荣誉得失,全都置之度外。两句话,本用以写滕王阁的形胜及登岳阳楼时的广阔胸怀,移植于天心阁,嵌以“天心”二字于联首,使既有滕王阁的形势,更有登岳阳楼时那种怡然自得的心情,信手拈来而风韵不凡。   (周世达)

  长沙天心阁(四)
  黄士衡

  高楼逼诸天,且看那洞庭月,潇湘雨,衡岳烟云,十万户棋布星罗,到此一开眼界
  江山留胜迹,最难忘屈子骚,贾生策,朱张性理,数千年声名文物,有谁再续心传

  长沙曾是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涉足的地方,人杰地灵。上联写登楼所见,衡岳一带地势开阔,烟雨迷濛,人口稠密,使游人大大开拓了眼界。下联从楚天风云转向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作者选择了屈原、贾谊、朱熹、张拭等人,来写他们是几千年来文化精英的代表。但是作者并末满足于过去,而是对现在和未来怀着迫切的等待之情,企盼再次出现这样的优秀人物,继往开来。结尾“有谁再续心传”一句,笔墨凝重,发人深思。诸天,指高空。佛教认为天界有三十二天,总谓之“诸天”。洞庭,湖南北部的大湖。潇湘,湘江.衡岳,指南岳衡山。屈子骚,战国时伟大诗人屈原,写有《离骚》。
  贾生策,西汉政治家贾谊曾任长沙王太傅,写有多篇策论。朱张,指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和张拭,曾在岳麓书院主持讲学,从学者千余人。心传,指世代相传的某种学问,这里指古老的文化传统和遗产。联语节奏舒徐,寄深沉感慨于烟雨、江山、人物之中,读来有一种历史沧桑之感,动人心曲。  (陈永泉)

  长沙岳麓山白鹤泉
  曾广言

  鹤去泉仍冽
  山深亭自幽

  白鹤泉在麓山寺后,泉水从古树环抱中的石隙流出,冬夏不涸,清冽甘甜。出句是近景描绘,由景生情。“鹤去”切題,也用典。
  清乾隆年间湘潭罗典主讲岳麓书院,暇日栽花调鹤,颐养性情。后人视“放鹤”为雅事,并书于爱晚亭上,纪咏嘉游。鹤去泉仍冽,犹言高人已去,逸事犹在,清冽的泉水仍潺潺流出,滋润土地、与人恩泽。对句是远望之景,“亭”即爱晚亭,也是当年罗典所建。只见幽静深邃的山林之中,清风峡上,爱晚亭超然独立,显得十分安宁、秀丽。用“自幽”两字,爱晚亭峭然幽静雅致的神韵顿现。  (张君宝)

  长沙岳麓山爱晚亭

  晚景自堪嗟,落日余晖,平添枫叶三分艳
  春光无限好,生花妙笔,难写江天一色秋

  亭在长沙岳麓山青枫峡口,周围古木参天,浓荫蔽日,秋来万枫叠障,层林尽染。是取唐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诗意而筑此亭。生花妙笔,比喻高超的文笔。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下:“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瞻逸,名闻天下。”江天一色,唐王勃《滕干阁序》:“秋水共长天一色。”首句点“晚”字,谓晚景自可嗟叹,此固常情;但马上一转,谓落日余晖,却更能增加枫叶的艳丽。此句化用刘禹锡“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句意而衬以枫叶,显得更加有力,更为出色,亦更使人鼓舞。再回头说“春光无限好”,此亦常情,无可辩驳。但亦马上一转,认为虽是生花妙笔,能写春景,却难写江天一色的秋景。则春光虽好,难敌秋光。亟写秋景可爱,晚景尤可爱,为此联特色。联语在轻松描写中,将景、情、理互为渗透,给人以鼓舞力量。  (余心乐)

  岳阳岳阳楼(一)

  放不开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楼把酒
  吞得尽胸中云梦,方可对仙人吟诗

  岳阳楼系湖南岳阳市西门城楼。高三层,下瞰洞庭湖,始建于唐人张说,宋滕子京修。建国后又一次整修。历来与滕王阁、黄鹤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本联就登临者的胸襟立意,抒发一段警辟而又风趣的议论:灵活化用“气吞云梦泽”“乾坤日夜浮”等诗意、名臣范仲淹“登斯楼也”“把酒临风”名句、飞仙吕洞宾的吟诗传说,讽谕人们要有“放得开”“吞得尽”的风格,去寻求把酒临风、羽化登仙的境界,实际上这正是作者在表述自己对于美的憧憬。上联用反诘语气“激将”,意谓若无恢宏的胸襟雅怀,就不能“登斯楼”而畅怀痛饮,真正领略大自然风光。下联谓只有气吞云梦的气魄,才能写出好诗,是用一种浪漫主义手法作结,这些修辞手法与作者的审美情趣相互吻合。全联情真意切,显示出豪放胸怀、高昂气势。  (何以聪)

  岳阳岳阳楼(二)
  陈大纲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岳阳楼为湖南岳阳城西门楼,下瞰洞庭湖。宋庆历五年(1045),滕宗谅(子京)谪守巴陵郡,请范仲淹写了《岳阳楼记》,岳阳楼之名由此而更著。上联写景,说四面八方的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下联抒情,化用范仲淹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说干家万户的忧愁和欢乐都涌上心头,情景交融,词约义丰,极富韵味。  (金性尧)

  岳阳岳阳楼(三)

  诗酒神仙,天自梦中传彩笔
  楼台花月,人从江上拜宫袍

  上联极言岳阳楼文事之盛,饮酒赋诗,如神仙之飘然而来,这生花彩笔又是天公从梦中传来(此用李白梦笔头生花以后名闻天下典)。下联写对李白的景仰,白诗《留别贾舍人至》有“西登岳阳楼”句,白又曾为翰林供奉,宫袍,宫中衣冠,代指李白。下联意谓人们或仰瞻满台花月,或从江上遥拜李白,奉献祝祷。两句写出了对李白的赞美。联语蕴藉中见庄严,且剪裁得当,很有感染力。  (何以聪)

  岳阳岳阳楼(四)

  对月临风,有声有色
  吟诗把酒,无我无人

  登临岳阳楼,对清风,赏明月,可得到声色之美的享受;而把酒吟诗,畅抒胸怀,进入人我泯一、心物交融的最美的境界,即陶渊明言“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难以用言语表达。联语用八个动词与八个名词交错成对,平仄协调,有气势,有韵味,格调高雅,写景写人,俱入化境。  (余心乐)

  岳阳岳阳楼(五)
  窦垿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五言绝唱指杜甫的《登岳阳楼》诗。两字关情指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忧”、“乐”两字。滕子京名宗谅,与范仲淹同时中进士,被贬守岳州,“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吕纯阳即吕洞宾,传说曾酒醉岳阳楼,题诗云“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前不见句,出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南极潇湘两句,均见《岳阳楼记》。西来爽气,见《世说新语.简傲》:“西山朝来,致有爽气。”爽气:清爽之气。崖疆,边界。洞庭湖纳大川于一湖,曰“潴”;扬子江千古奔腾不息,曰“流”;巴陵山拔地耸立,曰‘峙”;岳阳城扼守东通鄂豫要道,曰“镇”。此中有真意,语出陶渊明《饮酒》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写楼而更写人、写地、写事、写志,皆包含无限哲理。  (康斯馨)

  岳阳怀甫亭
  吴丈蜀

  舟系洞庭,世上疮痍空有泪
  魂归洛水,人间改换已无诗

  怀甫,指怀念杜甫。杜甫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晚年漂泊西南,死在由长沙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上联怀古,当年,诗人生活在洞庭湖边的一条小船上,曾呕心沥血和泪写了大量反映社会创伤、民生疾苦的光辉诗篇,但也无补时艰。疮痍,创伤。比喻地方遭受破坏或灾害后的景象。洛水,指代杜甫故乡巩县。下联颂今,谓人间已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种愤激沉痛的诗作不会产生了,诗人也正可安眠在故乡的土地上了。旧时写怀古,总与伤今联系,此联则与颂今配合,不落窠臼。“已无诗”三字,从反面衬托。更是言约意丰。  (蒋竹荪)

  岳阳周瑜墓

  大帝君臣同骨肉
  小乔夫婿是英雄

  上联点明周瑜与孙权的关系。大帝,即孙坚次子、孙策弟孙权,称吴大帝。瑜与策少时友善,后佐孙策在江东创立孙吴政权,封建威中郎将。策死,又辅佐孙权,劳身殚思,操兵练师.任前部大都督。又率师联刘攻曹,获赤壁大捷。既占岳阳,以洞庭湖为东吴操练水师之所。“骨肉”一词,喻孙权与周瑜非同寻常的君臣关系。
  下联歌颂周瑜为东吴名将,一代英雄。夫婿,即小乔丈夫周瑜。《三国志·周瑜传》载:“孙策欲取荆州,时得乔公二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  (曹云岐)

  岳阳小乔墓
  吴恭亨

  世界已非唐虞,近接丛祠,生喜有邻傍舜妇
  英雄不及儿女,虚传疑冢,死怜无地葬曹瞒

  小乔墓,在今岳阳市岳阳楼东北隅的岳阳市第一中学中。小乔,三国时美女,周瑜妻。上联借古喻今,以湘妃比喻小乔对爱情的忠贞。唐虞,中国古代两国名,尧、舜分别为其领袖。丛祠,指岳阳市西南洞庭湖中的君山,卉竹丛生,并有湘妃墓等古迹。舜妇,即舜之二妃娥皇、女英(也称湘妃)。传舜南巡到君山,病死于苍梧,二妃见夫久出未返,四处寻找不得,遂悲恸而死,迁葬君山。上联犹说:时代不同,小乔固不必随夫周瑜同死,但两人死葬岳阳,地下有知,定喜有湘妃做伴。下联写曹操。英雄,即谓曹操。儿女,谓小乔。曹瞒亦指曹操,曹操小名阿瞒。《三国演义》第78回曹操临死前遗命:于彰德府讲武城外,设立疑冢七十二,“勿令后人知吾葬处,恐为人所发掘故也。”下联即写曹操的死无葬身之地,反衬小乔的“近接丛祠”的有幸。  (张君宝)

  岳阳君山二妃墓

  君妃二魄芳千古
  山竹诸斑泪一人

  二妃墓在岳阳西南洞庭湖中的君山上,又称湘妃墓。尧二女娥皇、女英嫁舜为妻。一次舜南巡未归,二妃寻到君山,闻其死在苍梧之野,遂攀竹痛哭。泪滴竹上,竟成斑竹。二妃悲恸互极,死葬君山。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使娥皇、女英始终以美好的形象活在人们心中,芳名流传千古。那漫山遍野的丛丛斑竹上的泪痕都是为了舜帝一人,可见二妃之痴情。联语从神话传说到现实景物,一隐一现,一虚一实,相互映衬,互为补充。寓情于物的手法把人物的悲痛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形意相生。  (王明珍)

  岳阳君山亭

  月光千里白
  秋色一天青

  此联展现了洞庭湖秋夜景色。上联化用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皓月千里”句,说皎皎的月光照着千里洞庭,一片白茫茫。下联说,秋天的湖水碧绿,君山青翠,天地青湛湛。此联是静态的景物描写,“白”和“青”都是冷色,结合起来,自然产生平静、空寂、冷清的感觉,令人仿佛进入一个被月光净化了的境界。 (王明珍)

  湘潭雨湖公园

  烟雨一湖,野艇半篙春水绿
  柳榆千树。鳌山终古夕阳红

  公园在湘潭市中心。全湖分上、中、下三湖,面积360多亩。
  内有八仙桥、夕照亭、烟柳亭、湖心亭、湖园等建筑。上联写“湖”扣“雨”。谓湖上烟雨迷蒙,野艇横陈,半篙绿波春浪涌。篙,撑船的竹竿,半篙意为水有半竿之深。下联写园写山。绕岸柳榆荫浓,山立如鳌,常伴夕阳而披上一身红色。鳌山,假山形似鳌,故名。夕阳,影射夕照亭。联语色彩绮丽,对仗工稳。下联用“斜阳依山”的传统说法,借“夕照亭”之名展开想像,构成了虚景,与实景相配。
  全联读来虚实结合,情景交融,诗情画意,兼而有之。  (余心乐)

  邵阳双清亭(一)

  云带钟声穿树出
  月移塔影过江来

  双清亭,始建于宋,因在湖南邵阳市北,资、邵二水汇于其下,故名。此亭与屹立于资水之北的北塔隔江遥遥相峙。本联生动地刻划了景物的神韵:白云、钟声、银月、塔影,融和成一种清幽的境界。作者构思奇特:钟声随着白云穿树而出,月光轻柔直泻,水中塔影随西沉之月而移动,似姗姗过江与亭会和。联语有声有色,写出强烈的动感与景色的空灵幽美。  (王明珍)

  邵阳双清亭(二)

  双双对对皆然,为江为塔为桥,来人亦复如此
  清清白白所在,是月是风是水,此身其又云何

  上联抓住“双”字。首句“双双对对皆然”为总起,下以排比铺写资邵双流、北塔双耸、双桥虹跨,及双双对对过客。下联抓住“清”字。首句也为总起,下写月白风清水碧的自然风光。结句设问,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即来往人等也当清白处世。联语巧妙地嵌入“双”、“清”二字,阐明了“双清”的涵义,富有人生哲理。  (曹云岐)

  汨罗县玉笥山屈子祠

  万顷重湖悲去国
  一江千古属斯人

  屈子即屈原,名平,字灵均,战国楚人,曾任三闾大夫,怀王重其才,靳尚辈谮而疏之,乃作《离骚》,冀王感悟。顷襄王信谗,屈原感伤,乃于五月五日,自沉汨罗江死。后人立祠纪念。联语用“万顷重湖”之“悲”,突出对屈原死难的哀悼。去,离开。国,国都,京城。屈原自沉的汨罗江,永远与诗人英灵同在。联语十分感人,写出了沉痛、惋惜、怀念之情。  (何禹昌)

  耒阳蔡侯祠

  芳池月映
  故宅风存

  祠在湖南耒阳县城东南角,为蔡伦故宅。蔡伦,字敬仲,我国造纸术的发明者。东汉和帝时任中常侍、尚方令,晚年封龙亭侯,故称蔡侯。上联“芳池月映”,祠前有一泓大水池,传为蔡伦漂洗纸浆和工具之所,叫“蔡子池”。池上有石拱桥,每当明月悬空之夜,拱桥两边双月映水,双影沉璧。故《耒阳县志》有“唯有蔡池双月美”的诗句。下联“故宅风存”,是说故宅犹存蔡侯风采。蔡侯献身技艺、造福人类的淳美之风,依然拂面沁心。联语借景抒情,仅用八字,就写出了蔡侯为人类文明所作的杰出贡献。  (曹云岐)

  嘉禾珠泉亭

  逢人便说斯泉好
  愧我无如此水清

  湖南嘉禾县城北郊有泉清澈如镜,吐泡如珠,故名珠泉。上联写“泉好”,但却不直接描绘泉水及风光之美,只抓住“逢人便说”这个侧面,表达人们赞赏此泉到了忍不住的地步。下联写“水清”,并由此想到为人,检点自我不如此水之清,既达到了赞泉的目的,又将联语的思想性推向一个新的层次。触景生情,悟及为人修身乃写联常见的手法,但一般都只告诫他人,而此联在清与浊问題上却不责人,只反躬自问。在写法上颇有特色。  (康斯馨)

  桃源桃花源
  罗润章

  三十六洞别有天,渊明记,辋川行,太白序,昌黎歌,渔耶,樵耶,隐耶,仙耶,都是名山知己
  五百年间今何世,鹿亡秦,蛇兴汉,鼎争魏,瓜分晋,颂者,讴者,悲者,泣者,未免桃花笑人

  桃花源,在湖南桃源县城西南15公里的水溪附近。面临沅水,背倚群山。系借东晋诗人陶渊明虚构的故事《桃花源记》以为名。唐代始建亭台楼阁,后世屡经增修。上联评述晋唐两代著名文人对桃花源的题咏:这是名山胜境三十六洞天中别具一格的天地(道家称神仙居住人间有三十六处名山洞府,见《云笈七籤》卷二七)。晋朝陶渊明写下名著《桃花源记》,唐朝诗人王维咏过《桃源行》诗,诗仙李白作《奉饯二翁寻桃花源序》,自称昌黎人的韩愈也留有《桃源图》诗,无论是渔夫、樵客、隐士、仙人,都成了名山的知心朋友。下联即景感怀:沧海桑田五百年一大变,问今是何世?秦朝丧失了政权;刘邦斩蛇,兴建了汉朝;魏、蜀、吴三国鼎立,后为魏国统一;西晋被匈奴所灭,东晋偏安一隅,结果演变为支离破碎的南北朝。对于这些人间巨变,有人赞颂,有人讴歌,有人悲哀。有人哭泣,其实这一切又何必认真呢?未免让桃花源人笑话。此联用词精练,内涵丰富,咏史感怀,相辅相成。联语还采用了排比、复字等多种表现手法,使气势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富有韵味。  (谢燕华)

  桃源陶渊明祠(一)

  先生岂必因桃源而重
  此地固应较栗里为佳

  祠在桃源县桃花源山麓,祠内有陶渊明塑像,始建于宋代。陶渊明在任彭泽令时,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辞官隐居,躬耕自给,其《桃花源记》,尤为有名。栗里,渊明童年居所,距浔阳约二十里,渊明辞官后曾返栗里居住,一生中在栗里共七年。上联谓陶渊明的高尚情操决定他能名垂千古,决不是只因一篇《桃花源记》而令世人敬重,用反问语气肯定了陶渊明的历史地位;下联则谓桃源这个地方,较之栗里更适宜做陶渊明的故乡,赞当地景物之美,也反映了后人对陶渊明由衷的仰慕之情。上联赞人,下联赞地,是祠堂联通常的写法。  (王明珍)

  桃源陶渊明祠(二)
  余良栋

  无怪倏尔而秦,倏尔而汉,到此地小坐片时,便成旦暮
  看来何必有洞,何必有花,与诸君清谈半晌,即是神仙

  欣羡神仙,又把神仙生活“人化”,主张人人都可以到达神仙境界。这是后人顺着陶渊明《桃花源记》思绪衍生出来的审美情趨。
  本联就是从时空两个方面抒写了这种“人化”的神仙观。因“避秦时乱”而“不知有汉”,这是桃源中人的“片时旦暮”。上联就是借用此典,生发联想:我们后世人经历的每一个“片时”,何尝不是一个从秦到汉的漫长历程。这一想,每个“到此小坐”便都具有了丰富的生活内涵,可以把纤芥琐屑,抛到云外,归入“无论魏晋”一类。
  全联从时间空间两个角度,运用“心即佛,佛即心”的禅悟,把陶渊明的隐遁旨趣与“人化”的神仙观融合起来,劝谕世人脱略尘俗、超然物外以自求解放,这样,就到处可变成神仙行脚。通篇化用《桃花源记》生活和景物词语,针对世人心态,写来十分浑成,逸趣横生。  (何以聪)

  衡山南天门

  门可通天,仰观碧落星辰近
  路承绝顶,俯瞰翠微峦屿低

  衡山又称南岳,是著名的五岳之一,在湖南省中部。南天门上行可抵衡山绝顶祝融峰,下望可览山峦叠翠。上联写从南天门向上看,连星星都很近了。碧落,即天空。下联写向下看。碧绿的群峰显得矮小,尽收眼底。翠微,指青葱的山色。一“仰”一“俯”,读来好像真的到了天地分界之处。此联与山东泰山南天门联“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干嶂奇观”同一格局。  (康斯馨)

  衡山半山亭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
  会心不远,欲登绝顶莫辞劳

  半山亭在衡山南岳镇与祝融峰之间。上联“遵道而行”,语出《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矣!”告诫人们切莫半途松劲。下联是鼓励语,“会心不远”出《世说新语.言语》:“会心处不必在远。”会心,领悟,领会。联语充满人生哲理:欲登绝顶,一要遵道,即循序而进,不急不躁;二勿半途而废;三要有信心;四要勿辞辛劳。登山如此,成功之道亦然。本联出语诚恳,朴素自然。  (康斯馨)

  衡山三生塔

  白云飞去青山在
  青山常在白云中

  三生塔,在衡山福严寺前里许,即南朝陈代僧意思禅师墓地。
  本联是流水对.白云、青山是咏怀对象,相互衬托,在白云来去中,青山亦显出动感。下联青山虽是静物,但在白云的映衬下又变作动态物,而飘浮不定的白云似乎变成了静态。如此描写,云山的情态纤毫毕现,十分生动。  (张君宝)

  衡山云雾岭

  林间煮酒烧红叶
  石上题诗扫绿苔

  联语写隐居生活的情趣。山深林密,主人难得下山,就以红叶煮酒;云封雾锁,山石苔痕斑斓,扫苔然后题诗。“红叶”“绿苔”,色彩十分鲜明,“煮酒”“题诗”,格调清雅。四个动词(煮、烧、题、扫)给联语增加生动灵气,使所写之隐士跃然而出。对仗亦十分工整。  (张一)

  衡山南岳大庙正殿

  居艮位而践离躔,溥雷池风穴之功,柱镇南天,斗横地北
  列三公以配五岳,标月馆露台诸胜,帆随湘转,雁到峰回

  南岳大庙坐落在湖南南岳主峰祝融峰麓.始建于唐,是湖南最大的宫殿式建筑群。上联写南岳的雄伟高峻。“艮”、“离”均为八卦卦名。卦书上说“艮为山”,“东北之卦也”。古代传说南岳上承玉衡星(北斗第五星),故联称南岳“居艮位”,并形容其如“斗横地北”。“离”之卦象为火,“南方之卦也”,传说火神祝融氏葬于南岳祝融峰,故曰“践离躔”。躔,指日月星辰运行之度次。雷池风穴,南岳景点。雷池是古人祈雨的地方;风穴传说可兆风雨变幻。溥,布施之意.下联写南岳位列三公。三公,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历代君主将五岳作为巡狩和祭祀必到之处,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诗云“五岳祭秩皆三公”。月馆露台,也是南岳景点,相传为舜帝南巡时留下的遗迹。湘,湘江。帆随湘转,见《古诗源·湘中渔歌》。峰,指衡阳回雁峰,南岳七十二峰之首,传说秋雁至衡阳不再南飞。联语将南岳的显赫巍峨、古代传说、眼前景物融于一炉,气势磅礴。联中大量运用句中对。下联对应处亦然,凡此,均增添了联语的艺术魅力。  (康斯馨)

  衡山回雁峰雁峰寺

  大梦忽闻钟,任他烟雨迷离,还当醒眼
  浮生真类雁,看到天花欲坠,我亦回头

  回雁峰为南岳七十二峰的首峰。清同治《衡阳县志》载:“自唐以前,皆云南雁飞宿,不度衡阳,故峰受此号。”上有雁峰寺,为著名游览地。道家谓生为“大梦”。上联谓在纷歧错杂扑朔迷离的社会中,头脑当保持清醒。下联谓世事无定,人生短促,听了讲经,当信奉佛法,点化出“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的要旨,恰合回雁峰的典故。天花欲坠,佛教传说梁武帝时云光法师讲经感动上天,香花从空中纷纷落下。见《五灯会元·翠微学禅师祛嗣》。  (姚梅乐)

  醴陵红拂墓

  红拂有灵应识我
  青山何幸此埋香

  红拂,唐传奇故事人物。据唐代杜光庭《虬髯客传》,红拂本姓张,原为隋朝宰相杨素侍姬,李靖谒见杨素时,她执红拂侍側,因称红拂女。她不恋相府荣华,私奔布衣李靖,与李靖同投李世民,辅助建立唐王朝。唐初,李靖受命平定广西,红拂随之,病逝醴陵。
  上联说她“有灵应识我”.旨在赞颂她慧眼识英雄私奔李靖.下联化用杭州岳飞墓联“青山有幸埋忠骨”句意,说红拂埋葬于此,真是青山有幸。香,旧时对女子的代称,这里指红拂。  (沈树华)

  衡阳湘西草堂(一)
  王夫之

  六经责我开生面
  七尺从开乞活埋

  湘西草堂,在衡阳县曲兰乡石船山,是王夫之晚年隐居读书处。建于清康熙十四年(1675),今与敗叶庐、观生居同为王船山故居。作者王夫之,明末清初思想家。明亡后奔走抗清,晚年隐姓埋名,在湘西草堂闭门著书十八年。此联是述志抒怀之作。六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乐经》六部儒家经典,这里代称古代文化。责,责成、促使。上联犹说灿烂的古代文化促使我去开创新的局面。下联进一步抒怀,犹说为实现志向,愿将生命置之度外,并求得一个再生。七尺,人身的代称。从开,犹重新开始。联语慷慨激昂,一种继往开来的豪情与胆识亦跃然纸上。  (张君宝)

  衡阳湘西草堂(二)
  王夫之

  清风有意难留我
  明月无心自照人

  联语表面是写山居生活的清风明月,似乎十分悠闲自得,但仔细体味,却暗寓深意。上联的“清风”指清廷。“有意”指清王朝曾多次派人请王夫之出仕,衡州知府还亲临草堂送礼,恭请出山。结果呢?“难留我”,都遭到王夫之的拒绝。下联的“明月”指明朝。“无心”,王夫之等人虽有抗清的决心和行动,但得不到明政权的重视。
  “自照人”三字,抒发了作者眷念故国以及不能发挥作用的无可如何的心情。全联巧用比喻,抒写心志,文词简练,含意深远。  (朱惠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