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云网主页 >> 对联大观 >> 《分类名联鉴赏辞典》

 

 

分类名联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嘲讽

  讽不学无术者
  解缙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联语借物喻人,生动形象且寓意深长。墙上芦苇,活画出不学无术者没有主见,顺风而倒之态。山间竹笋,比喻他们腹内空空如也,却又夸夸其谈,不知羞耻的嘴脸。联语对仗十分工整,讽刺辛辣幽默,对于那些无知少学、缺乏自身修养的人,无异当头棒喝。  (施绍文、黄德金)

  讽洪承畴

  君恩深似海矣
  臣节重如山乎

  明末兵部尚书洪承畴,福建南安人。素以忠节自命,曾亲自撰写“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一联挂在厅堂正中。据说崇祯皇帝对他十分倚重,命他领重兵防守边关,后误传殉节,崇祯为此而辍朝,设九坛祭,可谓“君恩深似海”;可是洪在松山兵败被俘后却贪生怕死,屈膝降清。当时有人在他挂在厅堂上的自撰对联的末尾,分别加上“矣”、“乎”两个语气助词。“矣”,更加重了肯定君恩的语气;“乎”字,却是诛心之笔,它用疑问的语气对洪的“臣节”作了否定,狠狠鞭挞了洪承畴的投降变节行为。两个虚字倒了“海”,倾了“山”,可谓一字干钧。  (美云 张迈)

  讽寺僧
  阮元

  坐,请坐,请上坐
  茶,泡茶,泡好茶

  阮元喜撰楹联。据说有一次,他到扬州平山堂游览,时有僧正写楹联,阮元布袍葛履,旁立观看,寺僧以为是普通游客,便冷冷地说了声“坐”,并按惯例向小沙弥挥厂挥手,说了声“茶”。书罢,问其尊姓,告以姓阮,僧以为是阮氏族人,略为尊重;延入內室,再呼曰“请坐”,并令“泡茶”。坐定,叩问何字,阮如实相告,僧惊惶无措,起身道:“请上坐。”又令“泡好茶”,十分殷勤地招待阮元。少顷,阮元借故告辞,僧人请阮题副对联,阮也不加推辞题了此联。巧借对方言语讽刺对方,不加上任何补充,却活画山寺僧前倨而后恭的一副势利嘴脸。联语充满了机智,形式也十分新颖别致。此联一说为苏轼或郑板桥、纪昀作。徐珂考订为阮元之作。  (张迈 美云)

  讽贪官

  早去一天天有眼
  再留此地地无皮

  清朝末年,某官大肆搜刮,民怨沸天,当其去任之日,有人写了这副联加以讽刺,妙在不着一语直接揭露了贪官的勒索民财、中饱私囊的卑劣行径,表达了人们驱逐贪官的迫切愿望。“天有眼”“地无皮”出宋洪咨夔《狐鼠》诗:“不论天有眼,但管地无皮”,后为讽刺贪官的惯用语。  (张一)

  讽团总
  陈某

  无端鼓角齐鸣,插雉尾,着龙袍,称霸称王,试问风光能几日
  不觉鬼魔现象,假头衔,戴面具,非牛非马,焉知世上少斯人

  陈某,老同盟会会员,广西横县人,曾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名字待考。据说有一天,他遇到了甘棠镇上“团总”(地主武装头子)上任,正大摆酒席,搭台演戏。团总假装斯文,恳求他为戏台写一对联,陈即写下了这副对联。上联写演戏热闹场面,演员扮演帝王将相,神气十足,可是不过是昙花一现,风光一时罢了.无端,无缘无故没来由。下联写头戴面具的牛鬼蛇神,群魔乱舞,怎知世上缺少这种丑类呢!笔锋直指团总称王称霸的罪行。联语借用戏台演剧的场面,巧妙地讽刺了地主武装头目,笔锋泼辣、痛快,大张了正气。  (张迈 叶美)

  讽李鸿章、翁同龢

  宰相合肥天下瘦
  司农常熟世间荒

  清朝末年,政治腐败,官吏贪墨,灾害频仍,加以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使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此联系讽刺当权者,以李鸿章为主,翁同穌为陪衬。上联中“宰相”是古代百官之首,在此联中以官职代人。“合肥”既是地名又有丰裕之意。宰相合肥指李鸿章。李在光绪年间曾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掌握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权力相当于古代宰相,家财累万,富甲一郡。他是合肥人,人称“李合肥”。下联中“司农”,清代以户部司漕粮田赋,别称户部尚书为大司农。”常熟”是地名,又有经常丰收之意。翁同龢是光绪皇帝的老师,曾任户部尚书。他是江苏常熟人,人称“翁常熟”。
  宰相的职责须使天下人富裕(肥)。司农管农业,应让老百姓丰收(熟)。然而事实上宰相只顾自己脑满肠肥,而不管天下的贫困。
  司农只管坐享俸禄,旱涝保收,而不问世间的饥荒。瘦,贫困。元曲《陈州粜米》第二折:“只要肥了你私囊,也不管民间瘦”。荒,歉收,饥荒。联语用词精炼,不仅语含双关,而且对仗工整。“宰相”“肥”对“天下”“瘦”;“司农一熟”对“世间荒”。一私一公,对照鲜明强烈,讽刺辛辣尖刻。合肥,本为安徽地名,今作别解。合,应当;肥,使富裕,亦极巧妙。  (延培)

  讽慈禧太后
  章炳麟

  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时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
  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岁祝疆无

  慈禧太后是清咸丰帝妃,叶赫那拉氏,是清同治、光绪两朝的实际统治者。这副对联就是讽刺她的。上联写慈禧不顾人民死活、穷奢极欲的事实。慈禧在京城内外大兴土木,修复南苑、南北海等,她还移用海军军费,建造颐和园,费时三年,耗银千万两。她一意孤行,挥金如土,只为满足一己的欲望。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她仓惶出逃西安,第二年“回銮”,竟下令为她修道路、筑行宫,供吃喝玩乐。慈禧在“庆有”,黎民膏血将“全枯”。下联写慈禧使国家的疆上日渐被列强瓜分的事实。慈禧每过一次生日,就给国家带来一次丧权失地的灾难。她五十岁,日本吞并琉球;六十岁后不久,日寇又侵占台湾;现在的七十岁生日,日寇和沙俄又为争夺东北大打出手。而慈禧对此,居然表示“中立”,割地赔款,一任列强瓜分,真是慈禧若“万寿”,国家疆域终成“无”。圻(音qí),通“垠”,边际;地界。邦圻,指国土。此联把当时有人为了拍马而献的“一人有庆,万寿无疆”颠倒为:“一人歌庆有,万岁祝疆无”,显得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气势磅礴,因而传诵一时。有人说下联的“而今”改成“七十”更好,可与上联首字“今”避免重复。有人分析说,联中东、南、北三个方位词都用了,独未用“西”(用“而今”),不用“七十”是隐喻“西”太后不在,“七十”寿无,是作者的微妙的曲笔,此亦可备一说。  (延培 张迈)

  讽庸医(一)
  纪昀

  不明才主弃
  多故病人疏

  两句原出唐人孟浩然《岁暮归南山》诗“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而作者却将前后两句中的第二、三字故意颠倒,便成妙对。
  上句“才”为“财”的谐音,嘲庸医医术不高明,为财主所弃;下句讥庸医事故多,病人害怕,只好“敬而远之”。联语巧妙地改动唐诗,使成为一副讽刺庸医作风的好联,显见其巧思独运。  (周世达)

  讽庸医(二)
  纪昀

  新鬼烦冤旧鬼哭
  他生未卜此生休

  据说作者常为庸医所困。适有一庸医求联,特书此以讽。此集句联。上句出杜甫《兵车行》“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本言打仗死人,新鬼旧鬼,号叫啾啾。纪顺手拈来,讥庸医之杀人,使得旧鬼还在哭泣,又添了烦冤的新鬼。下句出李商隐《马嵬》诗:“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本言唐明皇听方士言,曾于海外仙山遇杨贵妃,叹贵妃还记着“愿世世为夫妇”之约,认为他生为夫妇的事渺茫不可卜,而今生夫妇关系却已完结。纪藉以讽庸医,谓来生不可预料,今生谁找庸医看病,谁就该死。联语讽刺深刻,尖锐泼辣,对仗工稳,天衣无缝。  (周监)

  讽杨森
  刘师亮

  是龙?是虎?是跳蚤?是乌龟?睁起眼睛长期看
  吹风,吹雨,吹自由,吹平等。捂着耳朵少去听

  此联讽刺三十年代四川军阀杨森的残酷统治,旨在揭露他所鼓吹的“自由、平等”的进步伪装。联语采用二、三、七字句式,善用比喻,又巧用动词“睁”、“看”、“捂”、“听”等。使对联在幽默中显得牛动形象和尖刻凌厉。  (张一)

  讽财医合庙

  纵使有钱难买命
  须知无药可医贫

  某乡有一庙宇,庙中供奉财帛星君与医灵大帝,好事者便作此一联。一个人逢到病情险恶、危及生命时,只有延医服药,财神是帮不了忙的;同样,穷人要使处境改善,只有自力更生,良医也是毫无办法。门路走错了,要想活命和绝贫的愿望必然落空。财神和医神合处一庙,本来可以相安无事,作者故意把主客关系颠倒,便成为矛盾现象,发挥了讽世效果。此联一作“有钱难买命,无药可医贫”,为清人纪晓岚作。  (金性尧)

  讽求神得雨还愿演戏
  高觉墅

  嗟!上帝也贪财,烧烧香,接连三日滂沱,难怪世间人,心里有求都许愿
  呀!农夫亦好耍,唱唱戏,解释一年辛苦,休谈天下事,眼前无累且偷闲

  上联说农民向神灵烧香许愿得雨,烧香则得之,不烧则不得。“嗟”字表达了作者的无穷感慨。但“上帝”等三句是陪衬,“难怪”二句才是主体。人们心里有求更必须向官老爷烧香许愿、献礼。
  滂沱,雨下得很大。讽上帝贪财是虚,讽官吏贪财是实。下联写旧时农民思想面貌。“呀”字表达了对农民自己困苦麻木而无动于衷的惊诧。“好耍”二字是嘲弄之词,以唱戏来消除劳苦,眼前无累偷闲,反映了当时农民安于现状、得过且过、忙里偷闲、苦中作乐的心态。解释,摆脱;消除。此联基本是用白话写成的,但平仄对偶协调,句式长短参差,音调铿锵抑扬,有一种和谐美。 (周艺)

  自嘲
  秦涧泉

  人从宋后羞名桧
  我到坟前愧姓秦

  秦涧泉,清人。相传他为官杭州期间,有人以其为秦桧后裔,请其同游西湖岳坟并写副对联,秦不加申辩作此解嘲。以秦氏子孙身分评说如此祖先,心中滋味,可想而知。但作者毫无回护之意。上联以“羞名桧”反映老百姓对秦桧的痛恨。下联从自己特定的身世和地位出发表达了愧疚之情。尤其值得提及的是,句末以雁足格颠倒名姓,更强调了对秦桧鄙夷不屑的讥讽。据有人复查,宋代以后,历史上以桧为名者极为罕见,可见传统道德教育影响之深。联语简洁冷隽,对仗极工,炼字精确,立意新颖。  (延培)

  穷教师自嘲

  伤心夜雨蕉窗,点半盏寒灯,替诸生改之乎也者
  回首秋风桂院,剩一枝秃笔,为举家谋柴米油盐

  此联与严问樵赠黄谷原的一副对联很相似,联云:“关心夜雨疏帘,费半盏寒灯,为来日谋朝齑夕韭;回首春风上苑,剩一枝秃管,与诸君写近水遥山。”曾在清嘉庆时供奉内廷后辞官卖画自给的黄谷原得联大喜,说:“此即余卖画招牌也。”本联意趣迴异,是科场失意教书谋生的穷教师的苦叹。上联形象地写出雨打芭蕉的夜窗下,穷教师只有半盏寒灯相伴,替学生批改作文的萧索无聊的情景。下联道出“伤心”的原因,回想科场屡试不中,不能折桂做官,如今却只能靠一枝秃笔教书谋生。上下联联系起来看,这位本想经世报国、援笔做大文章却落寞索居的文人,为了糊口偏偏批阅学生的小文章,怎能不触景伤怀?加以“半盏寒灯”、“一枝秃笔”,刻意创设凄苦的氛围,感染力颇强,读之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也是对不合理社会现象的不平与控诉。  (黄德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