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龢(1830-1904),清末维新派。字声甫,号叔平、瓶笙,晚号松禅,江苏常熟人。1856年(咸丰六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历官署刑部右侍郎、户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工部、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光绪帝师傅。前后充乡试考官、会试总裁等,参与主持科举考试达40年。后成为清流派的领袖人物。1894年(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他极力主战。次年马关议和,反对割地,力争修改约稿。《马关条约》签订后,因愤于割地求和,遂“有变法之心”,欲辅佐光绪帝筹谋新政。北京强学会成立,曾予支持。但反对维新派提倡的民权平等学说。1898年初,参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王大臣对康有为的问话,随即向光绪帝密荐康有为。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开始变法维新。翁同龢为慈禧太后及后党所忌恨,15日即被开缺回籍。同年12月,又被革职,永不叙用,交地方官严加管束。他居家惧祸,所存疏稿,焚毁强半,日记亦有删改。1904年病卒。1909年(宣统元年)诏复原官,追谥文恭。著有《瓶庐诗稿》(另词一卷)、《翁文恭公日记》、《翁文恭公军机处日记》。其书法纵横跌宕,为世所重,有手札、墨迹等多种影印或石印出版。
父子宰辅;
叔侄状元。
礼门义路;
仁里德邻。
夕来秋兴满;
朝坐落花间。
月行疑读画;
花坐当蓑衣。
老马时垂耳;
灵犀自彻天。
带经锄绿野;
留露酿黄花。
老骥思千里;
鹪鹩足一枝。
是东南大老;
乃天下福人。
盍簪嵦枥马;
束带听鸣鸡。
避贤初罢相;
乐圣且含杯。
中国相司马矣;
老子其犹龙乎。
大才真比明堂柱;
志士能麾当路金。
文章真处性情见;
谈笑深时风雨来。
天旌厥事事乃集;
江裹此山山不浮。
太华峰头重九节;
菩提树下八千秋。
点灯默坐还元阁;
磨墨重题大散关。
朔野按行犹雀跃;
湖山风雨作龙隐。
每临大事有静气;
不信今时无古贤。
朝闻道夕死可矣;
今而后吾知免夫。
斯文一出世无比;
君目再明天有功。
野鹤孤云大慈塔;
幽篁乔木古松庵。
墨翻衫袖吾方醉;
腹有诗书气自华。
敷坐默然大千世界;
过江到此第一丛林。
世尊尘埃,龙象无力;
斯人空谷,黄绮同游。
杂树垂萌,烟轻云谈;
风泽清畅,气爽节和。
守独悟同,别微见显;
辞高居下,置易就难。
足以山引,不作自骋;
目喻水流,以卧当游。
兰有群青,竹无一曲;
山同月朗,水与情长。
品重圭璋,望隆彝鼎;
庭植嘉树,家藏秘书。
阐道宗经,贤为圣谏;
履仁由义,德者福基。
旷然无忧,寂然无虑;
守之以一,养之以和。
垂绝呼予,只道山中有修竹;
平生学佛,固知世上是空花。
弹指皆空,玉局可曾留带去;
如拳不大,金山也肯过江来。
金石录十卷人家,叹君精博;
松陵集两宗诗派,剩我孤吟。
仰京兆尹之风裁,无愧神羊秋隼;
是儒林传中人物,漫云扁鹊仓公。
丈室重开,且莫论有宋元明,见在已经沧海劫;
汉公一去,犹喜得老师翁赵,相逢同看大江云。
- 题常熟三峰清凉寺寂照堂,此联另有一面目:丈室依然,且莫论有宋元明,见在已更沧海劫;汉公往矣,要记取老师翁赵,今朝同看大江云
偕老植林壬,根培诗书,绪衍箕裘,回忆卅载来绛帐风高,迫烽火乡关,并需霖雨,儒生干济亦屏藩,恃清福,恋名山,萤案鸡窗甘与梦;
高寿周花甲,綵戏南垓,樽开北海,甫慨半年内锦江仙去,又瑶地蓬岛,倏迓慈云,闾里追慕仍矩范,想真修,参大乘,人间天上总齐眉。
附
翁孙割地;
父子欺天。
相国合肥天下瘦;
司农常熟世间荒。
鸿爪溯前尘,昔年旧雨经过,锁院开时同角逐;
尤头魁上第,今夕乘风归去,琼楼高处剧荒寒。
脱权奸手,登仙佛场,嗟乎,天下几人念皇帝;
始名宰相,终隐君子,惜哉,此生无分见明公。
屈于戊戌,伸于壬辰,帝眷喜方隆,相业不难再造;
成我科名,全我衣食,师恩同罔极,心丧岂止三年。
谗先公亡公,试读寺人之诗,投畀有北,投畀有昊,继以豺虎;
厄不天闻天,乃与康成以梦,今岁在辰,明岁在辰,嗟哉龙蛇。
你看古今大儒,若邵子、若晦翁,皆能以俗语为文,最妙的郑所南诗,句句率真,是渔唱山歌道情,偶然出口;
我赠先生一语,曰慎独、曰改过,这都要苦功著力,不如那头陀洹果,空空无碍,从色声香味触法,打个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