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希龄(1870-1937),中华民国时期资产阶级政治家,北洋政府总理。字秉三。湖南凤凰县人。受梁启超、唐才常的影响,主张维新立宪。1897年与谭嗣同等在长沙创办时务学堂,又参与创设南学会,创《湘报》。戊戌变法失败,熊遭革职并交地方官严加管束。清廷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时,熊经东三省总督赵尔巽推荐出任参赞,返国后任东三省农工商局总办、东三省财政监理官等职。在立宪运动中,熊沟通于清政府大员袁世凯、端方、赵尔巽和立宪派首领梁启超等人之间,冀图以立宪消弭革命。辛亥革命起,渐次拥护共和并加入中华民国联合会。1912年先后任唐绍仪内阁财政部长、热河都统,次年被举为进步党名誉理事。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后拉拢进步党人组阁,熊任北洋“第一流人才内阁”总理兼财政总长。曾附署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等命令。1914年,袁策动新闻界重提热河行宫盗宝案,熊以涉嫌被迫辞职。熊宦途受挫后,乃转向慈善和教育事业。1917年被特派督办京畿一带水灾河工善后事宜。1918年在北京香山静宜园成立香山慈幼院。1928年任国民政府全国赈济委员会委员。九一八事变后,他动员家人和香山慈幼院的师生投身救国抗日活动。八一三淞沪战起,他在上海与红十字会的同仁合力设立伤兵医院和难民收容所。京沪沦陷后,熊赴香港为难民、伤兵募捐。旋病逝。
幼幼及人之幼;
生生如己之生。
三代遗规重庠序;
九洲奇变说山河。
保我子孙其永寿;
育之道德以终身。
爱人以德勿姑息;
育幼之乐见大纲。
教英才是三乐也;
致中和而万育焉。
紫府高闻诗博士;
青山遗逸女尚书。
八星谈天,三带说地;
四宗异教,五族同人。
妙德先生,直造竹所;
贞白居士,乐闻松声。
不独子其子,慈方是大;
勿偏爱所爱,母乃为贤。
大道公,天下公,公而无我;
等级平,权利平,平而不争。
能者多劳,跑断四条狗腿;
苗而不秀,露出半点禽身。
商战救宗邦,岭南有奇男子;
擅施原佛性,海内称大善人。
塔如朱笔,倒写青天一张纸;
桥似乌龙,横吞绿水万层波。
台鼎数耆英,海滨大老晨星少;
贞元开景运,陔下诸郎国器多。
横揽太平洋,宪法五权,补华盛顿所不足;
纵谈新社会,民生一义,较马克思为尤精。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薄葬有遗言,尚以未殁沙场为恨;
推亡固存,邦乃其昌,誓师昭大义,曾无自利天下之心。
卅余年患难深交,有同骨肉,舍我去何先,著书未完难瞑目;
数小时行程迟误,莫接声容,悲余来已晚,抚棺一恸更伤心。
楚学离中原以独行,读湘绮全书,直接汩罗大夫,船山遗老;
教育先政治以革命,张公羊三世,实启西川弟子,南海名人。
受知遇二十五载,饮食教训视同子弟,趋步失前型,每饭不忘悲杖履;
养儿童千六百人,侍抱扶持若丧考妣,孤寒齐下泪,慈云宛在荫香山。
以同德同心同情同志并誓同患难,生死相期,卅六年如一日,谁知垂老分飞,事业未终难瞑目;
舍爱儿爱女爱婿爱孙及所爱屋乌,教养诸孤,千百人将何依,那堪环境变异,触观无物不伤心。
咨汝治水,咨汝明农,咨汝弼教,咨汝共工,虞廷虽奋庸熙绩,古无能兼。何期时丁标季,名世挺生,海滨独创艰难业;
祀之郊庙,祀之明堂,祀之瞽宗,祀之乡社,祭法以崇德报功,公皆弗忝。所嗟数厄贞元,一老不傲,邦国同深殄瘁哀。
附
几峰苍洞求凰意;
万里丹山引凤飞。
旧同学成新伯母;
老年伯作大姐夫。
- 熊希龄与毛彦文婚,毛之同学本称毛为姐,称熊为伯,戏联贺之
熊希龄雄心不死;
毛彦文茅舍顿开。
艳福晚年多,人成佳偶;
春光先日到,天结良缘。
栽数盆花,探春秋消息;
凿一池水,窥天地盈虚。
且舍鱼取熊,大小姐构通孟子;
莫吹毛求疵,老相公重作新郎。
以近古稀之龄,奏凤求凰之曲,九九丹成,恰好三三行满;
登朱庭祺之庭,睹毛彦文之彦,双双如愿,谁云六六无能。
- 1936年,经朱庭祺介绍,66岁熊希龄与33岁毛彦文结婚,有人送此贺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