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云网主页 >> 对联大观 >> 名人名家

 

《林纾联集》

 

  林纾(1852-1924),中国近代文学家,翻译家。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晚称蠡叟、补柳翁、践卓翁、长安卖画翁。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光绪八年(1882)举人。1900年任北京五城中学国文教员,后任北京大学讲席。辛亥革命后,入北洋军人徐树铮所办正志学校教学,其后专以译书售稿与卖文卖画为生。林纾博学强记,能诗能文兼能绘画。政治上主张维新,忠于清光绪帝。辛亥革命后,由思想保守转向反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他标榜桐城派古文,其古文创作善于叙事抒情,生动感人,为桐城派大师吴汝纶所推重。其诗学唐宋诸家,亦有成就。林纾的文学成就主要在于他的“林译小说”,其译著影响远远超过其诗文和画。他翻译小说始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与精通法文的王寿昌合译法国小仲马《巴黎茶花女遗事》,两年后在福州由畏庐刊行。这是第一部中国翻译的西洋小说,一时风行全国。接着他受商务印书馆的邀请专译欧美小说,先后共译作品180余种,广泛介绍了美国、英国、法国、俄国、希腊、德国、日本、比利时、瑞士、挪威、西班牙等国的作品,其中许多是世界文学名著。林纾的译笔小说一般轻快明爽,颇能保持原文情调,小说人物也能传原著之神。林纾译书速度之快是空前的。他不懂外文,他的翻译是通过与人合作完成的,别人口译,他来笔录。往往口述者未毕其词,他已书写在纸,他是古文家,喜用古文义法讲他所译小说。林译小说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积极影响,促进了文化引进和交流,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他的一些成功译作在今天仍然还具有生命力。林纾的翻译生涯近30年,后期译笔逐渐退色。林纾除翻译小说外,还有许多创作成果:文有《畏庐文集》、《续集》、《三集》等,诗有《畏庐诗存》、《闽中新乐府》,自著小说有《京华碧血录》、《巾帼阳秋》、《冤海灵光》、《金陵秋》等,笔记有《畏庐漫录》、《畏庐笔记》、《畏庐琐记》等,传奇有《蜀鹃啼》、《合浦珠》、《天妃庙》等。还有古文研究著作《韩柳文研究法》、《春觉斋论文》、《左孟庄骚精华录》、《左传撷华》等。有楹联集《春觉斋联句偶存》。

 

心如东出日;
人是地行仙。

  • 贺贺茂仙寿

 

白云朝夕异;
明月古今同。

  • 题福州双骖园

 

粗茶有真味;
薄酒无醉人。

  • 赠江杏村(春霖)

句为偶拈无次第;
梦常半记不分明。

  • 赠仲珊仁兄

 

两三竿竹皆秋色;
千万迭山多雨容。

  • 自题

 

扪心只有天堪恃;
知足当为世所容。

  • 客居北平永光寺时撰门联

 

忤名初得安身法;
墐户仍非避世方。

  • 自题

 

遂心唯有看山好;
涉世深知寡过难。

  • 自题门联

 

八千里外,与子长相忆;
二百年来,谏官无此人。

  • 挽江杏村(春霖)

不忍偷生,李怀麓无此勇决;
居然蹈海,鲁仲连不尚空言。

  • 挽梁济,1912年因愤于时世沉潭自溺

 

生平未履兵间,何事竟遭来歙祸;
身后仅余弱息,莫教更覆孔融巢。

  • 挽夏瑞芳

 

脱权奸手,登仙佛场,嗟乎,天下几人念皇帝;
始名宰相,终隐君子,惜哉,此生无分见明公。

  • 挽翁同龢

 

孝父悌弟,为吾辈第一人,唯我是神交,万劫不枯知己泪;
嫁女婚男,报故人之两事,因君几肠断,九泉且慰托孤心。

  • 挽王薇庵

 

惟其爱国,作无聊感遇文章,不期抗节惊人,入阁靳君簪白笔;
纵我铭幽,亦垂老伤心稿本,既已效忠无地,埋幽听汝就青山。

  • 挽高凤岐

 

数湘中将相,咸由武达,我公独以文章,清标卓立朝端,宜享修龄如潞国;
综天下胶庠,所有导师,一老为之领袖,贱子来从海上,居然便坐识荆州。

  • 贺张百熙六十寿。 潞国:北宋潞国公文彦博寿92岁

 

一官竟断送生涯,六七年进退维谷,为贫而贫乃益增,欲归而归又无计,算嬴得襦袴歌谣,喜公来,惧公去,宁听大寮充耳,上拥贤良,不因矮屋低头,少徇世俗,循吏可以为,儒林可以入,名臣可以见,只今露荒菊径,烟黯桐封,宜从岩邑思遗泽;
四龄即携游外国,卅余载恩义齐山,庸才被目成大器,壮艾被爱等婴儿,记前番茱萸时节,怜孙弱,强孙回,但凭远道寄音,频闻惮叹,岂谓临歧忍泪,已是凶征,天道如此酷,家运如此衰,我命如此苦,纵使力尽蚕丝,眼枯鹃泣,难挽并州作故乡。

  • 挽祖父

 

 

痴郎幻影;
天女离魂。

  • 上下联均为林纾翻译作品名

 

著述达沾京越传;
功名早澹又文山。

  • 佚名题福州林纾墓

 

是今高士,是古逸民,以文坛宿将,作学界导师,溯从移译新书,曾向名山分片席;
不忘旧君,不慕荣利,经沧海变迁,洒园陵涕泗,得此流传惇史,岂惟艺苑式遗型。

  • 魏易挽林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