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春秋
第三十五章 卢沟狮怒

    周恩来、杨虎城、于学忠、王以哲、何柱国等,在王以哲住所召开三位一体会议。
于学忠是张学良手谕里指定的东北军负责人,王以哲、何柱国派人把他从兰州接来。他
在1月31日晚上来到西安,便参加了这次会议。少壮派急于知道会议结果,便坐在隔壁堂
屋里旁听。
    王以哲道:“和也好,打也好,要快快决定。和平撤退的条件已经与顾祝同谈妥了,
这样犹犹豫豫僵持着是有危险的,是军事上最忌讳的。”
    于学忠接着说:“我看还是根据鼎芳(王以哲)的意见,和就和了罢。要打,我的
队伍在兰州一下子拉不过来。”
    何柱国表示同意王以哲、于学忠的意见。
    杨虎城道:“从道义上讲,应当主战,我们十七路军是不打算撤退的。现在张副司
令不回西安,我是压不住阵的。我们十七路军在捉蒋、放蒋以至释放军政大员、放走飞
机等一系列问题上,都跟东北军兄弟采取一致行动,现在又怎么能例外呢!既然你们现
在坚持撤兵,我们就听从你们的意见,和平解决罢。”
    周恩来很为难地说:“我们以你们两方的意见为意见。不过我想提请你们双方都要
高度注意自己内部的团结,耐心说服你们的部下,否则,恐怕还会生出枝节,形成想不
到的风波。”
    少壮派群情激愤,孙铭九、苗剑秋、应德田、何镜华、刘启文、邓玉琢、于文俊、
商亚东、文英奇、杜维纲,王协一等等36人于2月1日晚聚会。他们认为不救张学良的不
是杨虎城,也不是中共代表团,而是东北军的将领王以哲、何柱国。于是他们遂作出决
定:于文俊带一排人枪杀王以哲,商亚东、王协一带一排人枪杀何柱国,派人杀害宋学
礼、徐方、蒋斌等,派人看守住于学忠,阻止他飞返兰州,同时在街道贴出除奸标语。
    2月2日凌晨,于文俊带领一排人奇袭王以哲住所,于文俊带着排长闯进王以哲卧室。
病在床上的王以哲听见枪声,手枪又不在身边,情知不妙,索性坐起来。于文俊对王以
哲拱拱手:
    “军长,学生对不起你了!”
    举枪对王以哲连发十几枪,王以哲身中9枪而亡。
    商亚东、王协一带人去何柱国住所,结果扑了个空。原来何柱国见局势严重,怕被
少壮派暗杀,便躲在杨公馆内,请杨虎城保护。
    少壮派数人又冲进周恩来的办公室。周恩来见他们气势汹汹的样子,便明白了来意。
他霍地站起来严厉训斥道:
    “你们要干什么?你们以为这样干就能救张副司令回来吗?不!这恰恰是害了张副
司令。你们破坏了团结,分裂了东北军,你们在做蒋介石想做而做不到的事,你们是在
犯罪!”
    这几个青年军官气焰顿敛,低头不语。周恩来又进一步开导他们认错。他们自觉惭
愧,流着泪跪下认错请罪。
    王以哲被杀,谣言蜂起。国民党特务恶意挑拨,说少壮派杀王是受共产党指使的,
共产党要杀一批军长、师长,打出红旗。
    周恩来不顾个人安危,带着李克农、刘鼎来到王以哲的家里,这时离王以哲被害只
有一个小时,他们是最早赶到的,家中乱成一团。周恩来安慰王夫人说:“王将军是东
北军的元老功臣,也是我们党和红军忠诚的朋友。是他最早沟通了我们和张将军的关系,
亲自参加我们和张将军的延安会谈,在这次兵谏中,他起了重要的作用。这种友情我们
党是永远不会忘记的;他的功劳,中国人民也是永远不会忘记的。他不幸被杀,这不仅
是东北军的损失,也是全国老百姓的损失!”
    周恩来边说边流眼泪。说完便迅速帮助搭起灵堂,料理后事。这消息传出后,东北
军高级将领深受感动,解除一些人对共产党的误会。
    王以哲被害激起东北军官兵的愤慨,驻防在渭南的东北军立刻调转枪口向西安开拔,
前锋到达临潼。他们提出:孙铭九等必须离开西安。
    杨虎城同周恩来派人找孙铭九等,问他们何以自处。孙铭九、应德田、苗剑秋经过
彻夜商量,提出3个方案:第一,他们3人引咎自戕;第二,自首投案,听凭处理;第三,
将他们送到红军中去。周恩来考虑到少壮派在发动西安事变中是有功绩的,他们错杀王
以哲的动机还是想拯救张学良,不能随便牺牲他们,毅然地决定不避袒护少壮派的嫌疑,
把他们送到红军驻地。周恩来遂派刘鼎护送应德田、孙铭九、苗剑秋、文英奇以及同志
会的几个人去云阳镇。
    何柱国密令缪澄流、刘多荃分头对少壮派进行严格搜捕。于文俊被剖腹挖心,已晋
升为少将旅长的高福源与枪杀王以哲之事毫无关系,刘多荃却认定他是少壮派,即派人
将他暗杀。这位有胆有识的爱国将军,不明不白地牺牲了。
    蒋介石很快将东北军的几个军调往豫南、皖北、苏北地区,驻地分散,不相统属,
均直接归军政部管辖,从而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
    蒋介石因兵谏刚刚过去,不便立即公开地对杨虎城下毒手,他一方面差顾祝同对杨
甜言蜜语,拉拢言欢、缓和对抗情绪;另方面以极其隐秘的方式布置特务,寻找第三者
暗杀杨虎城。
    陈立夫找到曾被杨虎城枪毙的西安大绅褚小毖之子褚龙吟谈话,极力鼓动他为父报
仇:“具体事情有人替你干,只要你出面承认你是为父报仇就行。”不料褚龙吟颇有正
义感,一口回绝了。特务对他恫吓,他便从南京逃回陕西富平乡村牺身。特务又策动被
杨虎城处决的地方武装头子甄士仁之女甄芝彦,为父报仇。甄芝彦潜至潼关,进步学生
彭毓泰偶然得知此事,良言规劝,晓以大义,甄芝彦迷途省悟,特务的阴谋又一次破产。
    3月底,蒋介石命杨虎城出国考察。蒋介石对付有才干的地方将领,第一步是调离部
队,削其兵权。没有了兵权,第二步便可以任意处置了。
    杨虎城在蒋介石的逼迫下于6月29日前往欧美考察,11月回国,他途经香港时,周恩
来派张云逸去看他,建议他直赴延安,免遭蒋氏暗算。杨虎城婉拒,执意要去南昌见蒋。
杨虎城到了南昌,即被特务逮捕,1949年被杀害。张学良被蒋押送到台湾监禁,此是后
话。
    汪精卫于1937年1月21日抵达香港,受到国民党中央所派的代表邵力子、周佛海、周
启刚等人的迎接。邵力子和周佛海原都是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成员。邵力子在加入共产党
上海发起组之前,就是国民党员,因此,他在1926年脱离了共产党,1931年任陕西省主
席,西安事变后,蒋介石派蒋鼎文接替了他的职务。周佛海曾是中共“一大”代表,19
24年他接受了时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戴季陶之约,任宣传部秘书,不久便脱离共产党。
1926年之后,周佛海反共投蒋,并成为蒋氏的智囊团人物和国民党的“理论权威”之一。
    汪精卫在邵力子、周佛海等人陪同下,来到南京。1937年1月20日,汪精卫就任国民
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并主持会议,决定2月15日召开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
    中共得知国民党即将召开五届三中全会,便于2月10日发出致国民党三中全会电,提
出著名的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5项要求和4点保证,促使国民党改变政策。
    2月15日,国民党三中全会开幕,汪精卫在开幕词中不再提“消灭中共”和“抗日必
须统一”的滥调,而提出“当前最重要的问题是收回已失的领土”。但蒋介石又提出
“根绝赤祸案”,这使大部分与会者不知所以然,他们不知蒋介石到底玩什么花样,他
一会儿讲再也不打内战了,一会儿又“讨赤”。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不敢吭声,但一
些爱国元老却仗义执言了。
    会上,宋庆龄、何香凝、冯玉祥等同亲日派展开激烈的争论。宋庆龄领衔,和何香
凝、冯玉祥、张人杰(张静江)、李石曾、孙科、鹿钟麟、李烈钧、梁寒操、经亨颐等
13人联名提出“恢复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案”。宋庆龄又发表了
《实行孙中山的遗嘱》演讲。她精辟的分析、激昂的情绪,感染了很多人。李宗仁向大
会提交了《抗日救亡之方案》。
    会议经过激烈争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局面基本形成。
    国民党三中全会后,持续一年的国共谈判进入高级阶级,周恩来先去杭州、后去江
西庐山,同蒋介石谈判。蒋介石反反复复,先是讲了许多好话,说共产党有民族意识和
革命精神,是新生力量,承认由于国共分家,致使十年来革命失败,造成军阀割据和帝
国主义者占领中国的局面。但不久,他花样翻新,要把共产党“溶化”于国民党之中,
要求毛泽东、朱德离开红军出国留洋。此时的中国共产党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不再上
蒋介石的圈套,毛泽东在1936年到1937年8月先后发表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实践论》、《矛盾论》等军事的和哲学的著作。虽然谈判一时未能达成最后的协议,
但内战却早已停止,红军也得到了接济。
    正当国共两党拖拖拉拉谈判之际,不料日军制造了“七七”卢沟桥事变,发动大规
模侵华战争。
    日军在事变前,于6月6日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演出别开生面的“鸿门宴”。这天上
午,日本华北驻屯军特务机关长松室孝良、顾问松岛、樱井在怀仁堂举行宴会,中方出
席的有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29军军长宋哲元,副军长、北平市长秦德纯,第37师师
长、河北省主席冯治安,第37师110旅长何基沣,第38师114旅旅长董升堂,独立第28旅
旅长李致远等。日方除松室孝良等人参加外,日军驻北平附近部队的连以上军官都参加
了。
    酒过三巡之后,松岛起立,始而舞蹈,继而舞刀。秦德纯见状,附耳对董升堂说:
“事急矣,你是打拳呢,还是要刀?”
    董道:“先打拳,后耍刀。”说罢跳到大厅中间,先打八卦拳,后劈起刀来。李致
远也跳出来打拳。
    何基沣跳上桌子高歌道:“黄族应享黄海权,亚人应种亚洲田;青年青年切莫同种
自相残,坐教欧美着先鞭。不怕死,不爱钱,丈夫决不受人怜。……”
    日本人又把宋哲元、秦德纯高举起来戏耍。29军军官也把松室孝良、松岛高举起来。
一时席间空气万分紧张,有一触即发之势。松室孝良才讲了一番“亲善、友好”的鬼话,
不欢而散。
    7月7日,驻丰台的日军要求穿过宛平城到长辛店举行军事演习,并以卢沟桥为假想
敌阵地,遭到29军驻地部队拒绝。
    卢沟桥是北平地区最古老的石桥,桥西南与长辛店相距6公里,东与丰台相距7公里。
它联络着平广、平包、平山3条铁路干线,是北平以至整个华北通向南方的咽喉要地,自
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卢沟石桥天下雄,正当京师往来冲。”卢沟桥离北平城仅
20里。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曾到那里进行了精心策划。
    7月7日晚,驻丰台日军第一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由中队长清水节郎带领向宛平城
进发,以卢沟桥为假想攻击目标,举行军事演习。那日本军称中国军队开了枪,他们丢
了一个军士,要求入宛平城搜查,中国守军不允,日军便于7月8日晨5时许炮轰宛平城,
举世震惊的卢沟桥事件爆发。
    7月8日,日军以优势兵力向宛平县城大举进犯,我驻军部队英勇奋战,打退日军多
次猖狂进攻。何基沣旅长向士兵们说:
    “国家多难!民族多难,吾辈受人民养育深恩之军人,当以死报国,笑卧沙场,何
惧马裹尸还?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
    38岁的何基沣作战勇敢,机智多谋。他有两个团的兵力,其219团团长吉星文已率全
团同日军交火,220团驻在西宛,他命220团团长谢世全说:
    “谢团长,今天你拿不下铁路桥,就别想来见我!”
    30多岁的谢世全大刀一挥,如同猛虎下山,带领战士出发了。谢世全团在音庙附近
歼灭敌人一个连,并在卢沟桥地区反复拼杀,击毙日军指挥官松游上将。
    日本帝国主义在发动武装进攻中,玩弄“谈判”而夺取平津以至囊括华北的阴谋。
它宣称华北事件可以“局部解决”,对宋哲元采取威逼和诱降兼施的办法。宋哲元在日
本的欺骗下,进行一次又一次无法满足日本侵略要求的谈判。日寇在这样的烟幕下,积
极地策划大规模的侵华战争。7月11日,日本首相近卫文麿召集了紧急内阁会议,16日即
调动10万陆军来华;17日,东京“五相会议”、又议决动员侵华日军40万。以东条英机
为参谋长的关东军,捷足先登,北宁路每天都有满载关东军的兵车自东北络绎开进关内,
从海道送来的大批日军也由塘沽口紧急登陆,热河省的日军也经古北口开至北平近郊。
在空军方面,日本除了集结在天津东局子飞机场的飞机以外,还在塘沽附近修筑了空军
基地,每天派出飞机在北平上空和平汉路沿线侦察。日本援军调齐后,开始大举进犯。
    7月21日,日军炮击宛平县城及长辛店一带,25、26日,炮击廊坊。同时,日军分乘
30余辆汽车,企图从北平广安门外冲进城内。28日,日军猛攻南苑和北苑,并以飞机轮
番轰炸。
    29军副军长兼教导团团长佟麟阁和132师师长赵登禹率2000余人的部队守卫南苑。在
敌密集炮火之下,处境极为不利。面对强敌,佟、赵二人决定誓死坚守,他们指挥部队
英勇抗击。7月28日由晨至午,战斗激烈,双方损失惨重。下午,佟麟阁等奉命率部向大
红门转移,中途被日军包围,乃挥师继续与敌人苦战。佟麟阁在指挥右翼部队向日军突
击时,被敌机枪射中腿部。部下劝他退下,他执意不肯,说:
    “情况紧急,抗敌事大,个人安危事小!”
    佟仍率部激战。敌机又来狂轰滥炸,他头部受重伤,流血过多,英勇殉国。
    赵登禹师长在激战中右臂中弹,仍继续作战。不久,他腿部等处亦受伤,传令兵要
背他下火线,他对传令兵说:
    “不要管我,北平城内还有我的老母亲,告诉她老人家,忠孝不能两全,她的儿子
为国死了,也对得起祖宗!”
    赵登禹率部突围北走,车行到黄亭子,赵被日军伏兵击中胸部,壮烈殉国。佟麟阁、
赵登禹为国牺牲的噩耗传往全国,激发了军民抗日复仇的义愤。南京国民政府发布褒扬
令,追赠佟麟阁、赵登禹为陆军上将。
    宋哲元于28日晚自北平逃往保定。30日,日军占领北平、天津,并继续向华北和全
国进攻。
    蒋介石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脑海里思潮汹涌翻滚。他把心腹要员召到庐山共商大计,
张群向他献出“和必乱,战必败,败而言和,和而后安”4句话来。张群见蒋氏不太明白,
便解释说:
    “第一句‘和必乱’,如果我们反对延安共产党抗战,那么老百姓当然拥护延安。
我们内部也必发生哗变,中国就会大乱,这对蒋委员长和我们大家都非常不利;第二句
‘战必败’,就是说我们同日本开战,我们必败无疑。3日亡国论,7日亡国论,这都是
不容置辩的名言;第三句‘败而言和’,就是说目前不能同日本言和,因为那样做不仅
全国民众和延安方面都不会答应,而且还会引起国际的诧异。等同日本打了败仗,吃了
亏,遭到惨败,大家认输了,认错了,到那时,败而言和,就没有人敢讲一句反对的话,
如果共产党反对,那就让日本去收拾他们好了;最后一句话‘和而后安’,我们打了败
仗,同日本和谈成了。好!到那时候,我们同日本不再是敌人,而是朋友,再让我们的
朋友去收拾我们的冤家共产党。共产党一解决。国家不就可以久治长安了吗?!”
    蒋介石听罢张群的话沉默良久,尔后大笑道:“好好好,这简直是十四字真言!”
汪精卫发出狂热的喝彩:“妙哉!妙哉!岳军兄不愧是党国的智囊星。”
    蒋介石自从得了“十四字真言”,好像吃了灵丹妙药一样,自觉心里有了底,从而
精神大振。
    全国人民要求对日抗战的怒潮,席卷全国。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全国爱国将领、民
主人士力主抗战,蒋介石才不得不发出较为强硬的讲话:“战端一开,地无分南北,人
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的决心。”
    8月12日,在南京召开国民党最高国防会议及党政联席会议,蒋介石主持会议。国民
党军政部长何应钦首先发言,说:
    “敌强我弱,中日双方军事力量过于悬殊,特别是缺乏装备,抗战前途令人忧虑。”
    周恩来不同意何应钦的意见,道:“不错,日本的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政治组织
力量在亚洲是一等的,这是它发动侵略战争的主要条件。但是,日本国度比较小,先天
不足,人力、军力、财力和物力都感到缺乏。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具有退步性和野蛮
性。它虽然和法西斯国家相勾结,但失道寡助,不会得到国际上的援助。中国的军事、
经济和政治组织力量都不如日本。但中国是个大国,地大物博,人多兵多,可以进行长
期战争,且进行的是反对侵略的正义战争,得道多助,坚持长期全面抗战,必获胜利。”
    朱德接着说:“日本根据本国的情况,它对中国的侵略,一贯采取逐步蚕食的政策,
和这种政策相适应,在战略上便采取速战速决的歼灭战方针。我们要利用自己的有利条
件,以空间换取时间,进行持久战的消耗战,胜利一定是我们的!”
    蒋介石对周恩来、朱德的发言暗自佩服,共产党内真是人材济济。与会的大部分将
领也都十分赞赏周公、朱公的发言,主张坚持抗战。
    联席会议决定以南京政府军事委员会为抗战最高统帅部,推举蒋介石为陆海空军大
元帅,组织大本营,行使海陆空军最高统帅权,统一指挥各个政党。蒋介石的作战方针
是,在华北集中一部分军队作持久战,确保天然堡垒的山西;国民党军的主力集中于华
东,力保淞沪要地,巩固南京;另以少量兵力守备华南各港口。
    但是,蒋介石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他以内战收编地方军阀,是常胜的;而对付
日本侵略者,是一败再败。
    8月13日,日寇又发动了对上海的大规模进攻,扬言3个月灭亡中国。“八·一三”
事变爆发,一场空前大血战就此拉开帷幕。日本统帅部认为,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
金融中心和贸易港口,占领上海使中国丧失经济中心的机能,切断中国对外联系,能使
中国军队及国民丧失战斗意志,迫使中国政府尽快屈膝投降。日军投入上海的总兵力达
20余万人,大炮300余门,战车200余辆,兵舰数十艘,是中日战争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
战役。
    日本参谋部8月12日决定向上海出兵,以第3师团、第11师团为基干组成上海派遣军。
13日上午9时,日军军舰突然轰击闸北,海军陆战队进攻闸北和江湾地区。
    京沪警备司令张治中在日军进攻之前,已调动军队,预定在13日拂晓向日军发动攻
击,本想以一个扫荡的态势,乘敌人措手不及之时,一举将敌主力击溃,把上海一次整
个拿下,但他接到南京统帅部电话命令:“不得进攻。”张治中飞急电告:“我军业已
展开,攻击准备也已完毕。”
    但他得到的复电仍是“不得进攻”。
    8月14日,蒋介石才电令张治中对敌发动总攻击,努力确保大上海,但已失去良机。
是时,云集上海的日舰已达32艘,并有海军2000余人登陆增援,敌军已先后占领八字桥、
持志大学等地。日军出动空军狂轰滥炸,军舰也胡乱开炮轰击。
    蒋介石又下令将京沪警备部队改编为第九集团军。张治中任总司令,攻击虹口及杨
树浦之敌;苏浙边区部队改编为第八集团军,张发奎任总司令,守备杭州湾北岸,并扫
荡浦东之敌,炮击浦西汇山码头;空军出动协同陆军作战,并担任要地防空。
    中国空军首次出动,对虹口及汇山码头等处日军据点进行轰炸,并炸伤日第3舰队旗
舰“出云号”巡洋舰,首战告捷。随后,张治中部第87、88师并列向虹口、杨树浦之敌
发起进攻,战斗至日没,夺回八字桥、持志大学、沪江大学等地。
    正当张治中部连续取得进展之时,不料突然接到南京统帅部命令:“密。今晚不可
进攻。另候后命。”中国军队的进攻不得不因此而停止。
    全线攻击虽然奉命停止,局部的进攻仍在进行,我军攻占了五洲公墓、爱国女学、
粤东中学各点。第87师259旅第7、8连合力突入敌阵地,占领海军俱乐部,战斗最壮烈、
最英勇。
    ------------------
  黄金书屋 扫描校对
    转载请保留,谢谢!
前回黄金书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