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诗词鉴赏 >> 江南讲记》 1-3 4-6 7-9 10-12 13-14

 

《江南讲记》

江南

1-3 4-6 7-9 10-12 13-14

四、诗的波澜

    文似看山不喜平。诗词是文体之一,自然也应该象文章一样,忌平铺直叙,要有波澜。
古风和词因为较长,需要波澜,这个道理好理解些。格律诗也需要波澜,下面我们分别举例来介绍一下格律诗和绝句的波澜。
    我们先来看看杜甫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起联感情颇为强烈,直接把感情推向高潮。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细腻的笔触,使强烈的感情推向最高点。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具体叙述自己的遭际,感情趋于平缓。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感情稍稍走高,但已经不是最高,较颈联略高而已,留下余味。
    象这样以表达思想感情为主的诗歌,是最应该体现波澜之美的。这里说的波澜,其实就是蕴涵于诗人笔下的一种气韵。这种气韵是要不断推高的,但不能高了再高。如果一味地高下去,最终是要绷破的。俗话说:气可鼓,不可泄。但也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说法。诗的气不能如串串惊雷响之不停,要舒缓有致。所谓文武之道在于一张一弛,讲的也是这个道理。上面这首诗采用的是:高、再高、渐低、稍高这样的感情强弱高低的安排。也有与此相反的,比如杜甫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一开始的遥想,带有感情的波动,但不是很强烈,有些平缓的味道。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此联一出,感情开始逐渐强烈起来。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继续是写想象中的景象,但深情有加,情绪开始趋于平缓。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结尾依然是想象中的情景,但双泪的场面,终于把感情推向最高潮。
    这首诗感情变化的特点就是:平缓、高潮、平缓、更高潮。错落有致,极具感染力。
    律诗如此,绝句也是一样,甚至绝句因为篇章短小,更要求有起伏和变化,以增加作品的感染力。我们以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为例来说明。
    独在异乡为异客,孤独凄凉的情绪。
    每逢佳节倍思亲。思亲的时候总是有的,而今天更甚,因而曰之“倍”。这里递进了一层。
    遥知兄弟登高处,展开回想的时候,情绪稍稍降下来一点,我们在读这句的时候,声音似乎也可以降低一些。
遍插茱萸少一人。这少一人的无奈,更增加了自己的乡思之苦。我们读诗的时候,想拼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想要使声音降下来,但情绪反而越控制越强烈,是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感情在结尾不能不达到最高。
    另一个例子与此不同,它是先高后低的变化过程。比如白居易的《舟中读元九诗》。
    把君诗卷灯前读,先交代起因,自然是平缓的。
    诗尽灯残天未明。读的时间很长,感情暗含于其中,表面上似乎没有什么,但我们可以感觉到诗人此时激动的心情。
    眼痛灭灯犹暗坐,读累了,需要休息,给人的感觉似乎是想要平缓下来。
    逆风吹浪打船声。这句看似无关的语言,实际是暗喻的手法,把感情再重新推起来,表面上却是平缓又平缓地叙述,丝毫不用力气。
    在绝句中,大概是由于体裁的特殊原因,先抑后扬,层层推进的手法比较多。而先扬后抑的手法用得似乎比较少。
    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解释。我们所说的波澜,不仅仅指感情的起伏波荡,也含有文字的色彩、声调的交互转换,场面的感觉变化,动静之间的相互转化等等来实现作品跌荡起伏的效果。比如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前两句给人以苍茫凄怆悲凉的景象。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后两句却给人以幽寂凄然的感觉,前后明显不同,对比强烈,更增加了感人的艺术效果。同样杜牧的《山行》就又有不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前两句是诗中的主人公拾阶而上或者是想象着拾阶而上时所看到的。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后两句是静止的看(因喜图中景色而干脆不走了)。移动中的看与静止不动时的观看,效果自然不同,也是一种起伏变化的手段。
    总之,诗的美不仅仅停留在语言上,还有音乐、情绪、情感、场面、动静、快慢、明暗等等多种效果变化下的美。起伏和波澜也不仅仅是情感上的变化,其他方面的变化也可以达到跌宕错落的效果。我们在欣赏古人诗词的时候,自然应该为作者的匠心安排而深入细致地体会。如此,才不枉读古人诗词。

五、诗的精美构思

    诗要有精美的构思。
    诗人写诗,当然是先有了想要写诗的主观意向。因为被生活中的某些事物所感动,要通过作品把自己的想法和感觉写出来。但诗不能象流水帐一样想到什么就说什么。除了要巧妙的设计章法以外,还需要认真的思考和精心的设计来打动读者。
   律诗由于篇幅相对较长,对构思的要求相对绝句要宽一些。绝句的篇幅狭小,就必须体现作者构思的匠心。下面我们举几个例子来详细地说明。
    我们先看刘禹锡的《玄都观桃花》。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诗人先交代去看花的路上,由于看花回来的人很多,以致于紫陌上红尘扑面而来。作者这里藏了一个问句,他问人们都是去干什么了,人们回答说是去玄都观看桃花了。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但作者却借题发挥说:玄都观里那么多的桃树,都是我刘禹锡走了以后才栽的。刘禹锡由于政治上受排挤,曾经一度离开京城,远谪外地。他在京城的时候,玄都观里肯定没有那么多的桃树。几十年以后刘禹锡重回京师,玄都观已经桃树万千,成了春天看花的一景了,这使得刘禹锡无限感慨。这感慨里既包含着时事的变迁,也有政治上不得意的牢骚。有人说他是以此诗讽刺后来居上的当朝新贵,应该说没有冤枉他。因此刘禹锡很快再度遭贬,离京而去。但巧的很,十数年以后年老的刘禹锡又回京都,时世又发生了许多变化,不变的是刘禹锡,虽然人已经老了,青春不再,但精神依旧,傲骨仍存。于是刘禹锡便写下了《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再游之时,玄都观已经一片荒凉。桃花已经败了,种桃道士也已经不知去向,而我刘禹锡又回来了。诗中所表现出来的那一份洒脱、那一份得意,溢于言表。我想,他当年的政敌在读了这首诗以后,一定是气愤极了,却又无言以对。从这两首诗中,我们不仅能体会出诗歌的艺术魅力,也更能体会出诗人构思时的巧妙安排。
    一首绝句,总共二十八个字,却可以包含这么多的内容和这么深刻的内涵,没有巧妙的构思是做不到的。
    同样,七言绝句的高手王昌龄和杜牧也有这样精美的典范之作。杜牧的《赤壁》和《过华清宫》我们已经分析过了,下面来看王昌龄的《长信怨》。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一个年老的宫女一大清早就起来打扫院子,然后又拿着一把扇子没事闲溜达。读者读到这里恐怕不知道作者写这些要表现什么。但后面两句交代了写作的真实意图。原来这是一个过去得宠,现在已经失宠的老宫女。早起扫院子,是希望能看到从这里路过的皇上,希望能够找回过去的一切。但因为皇帝早朝没有经过这里,或者就是经过了也根本没有顾得上她,因而闲极无聊,把扇自娱消磨时光。扇子夏用秋藏,正合了女人年轻得宠年老失宠的特点,因此自古就是离弃的象征。时间久了,自然的生出一些怨恨来。但是她是不敢怨恨皇帝的,只能是羡慕那从昭阳宫上飞过的乌鸦,说自己的玉颜还不及它们,乌鸦都可以承受昭阳宫上的阳光,而自己却不能靠近半步。日影表面上说阳光,实际是皇帝的象征。这样的构思可谓深邃至极。
    王昌龄的另一首《闺怨》也是精妙构思的典型。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开场时的少妇是心情闲适舒畅的,她打扮的漂漂亮亮地登上自家的阁楼。翠楼二字是刻意安排的,用来显示心情之舒畅。但因为看到了陌上的杨柳色,于是忽然怨恨起来:不应该让丈夫去建立什么劳什子的功业。这样大好的光阴都虚度了,就是真的封了侯又有什么用。初看此诗,我们也许觉得这简直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杨柳色与觅封侯有什么关系?
    唐宋时期,有春日踏青的习俗。年轻的少男少女结伴出游,或者是熟悉的朋友相约踏青,是很平常的事情。年轻的少妇因为看到了杨柳色下的一对对佳偶踏青时风流亲密的样子,想到自己丈夫不在身边,因此心生怨恨。这样细腻的感情原来藏得如此之深,读来令人产生极大的伤感与无奈,心情竟然格外的凄凉。
    这样的构思在古人的诗里应该说是很多的,就是在今人的作品里也常见。七绝如此,五绝就更是如此。我在《江南读诗偶得》的第一篇里曾经举过今人作品的例子,这里不再赘述。
    同样的,律诗作品里这样的例子也有,但不是很多。我以为律诗以铺陈气韵见长,绝句方显构思之妙。我们举两个这样的例子,带引号的句子是构思用力的地方,请读者自己去欣赏。
    温庭筠《过五丈原》:铁马云雕久绝尘,柳阴高压汉营春。天晴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下国卧龙空误主,中原逐鹿不因人。“象床锦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
    李商隐《安定城楼》: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忌宛雏竟未休。”

六、诗和诗眼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首诗里,有时候会有一句非常关键的话,对理解全篇的结构脉络或者是作品的主旨,起着非常重要的昭示的作用,这就是诗眼。有人说诗眼就是炼字,某句话里的某个字炼的好,使得全句增色,这个字就是诗眼,比如王安石的诗中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但我以为,这不是诗眼,这只是眼字。
    诗眼,一般来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诗的结构过于复杂,因此需要在某个地方加以提示,以帮助读者理清作品的思路。有个时候,是作者的思想或者诗的主题不好明确交代,需要在某个地方加以提醒或暗示。这样的情况,就需要诗眼。
    有一个问题需要说明,那就是并不是每一首诗都需要诗眼。大多数诗是没有也不需要诗眼的。诗眼只根据需要而使用,不需要特意安排。
    一首诗的诗眼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在合适的地方加以安置。以律诗为例,分四联,因此,诗眼可以安排在诗的任何一联里。我们举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
    首联安排诗眼,比如笔者的《秋兴二》。
    家在最高楼上住,惯听天外淌秋声。边城鼓角几时起,朔漠悲笳何处鸣。司马书来先泪下,沈园柳老倍心惊。诗人自是多情客,且为情多痛一生。
    这首诗刚发在网上,许多人的评论是:起的高古,后面不知道转哪去了。其实在首联里已经安排了诗眼,读懂了首联,相信全篇皆通。因为家在最高楼上住,所以夸张地说:惯听天外秋声。其实地球上分四季,天外秋声为何物?此说似乎不通。因此这里暗指的是一种幻觉,说的是历史长河里的旷古之音,也就是说在感怀历史。明白了这一层,你就可以很清晰地理解了接下来的两联,是四个典故,都是与诗人有关的,一个讲边塞之苦,一个讲去国怀乡之痛,一个讲朋友相思之苦,一个讲悼亡之痛。结尾的两句边转边收,就更容易理解了。在这首诗里,我就章法做了个尝试,不说成功与否,但就整个诗的脉络而言还是清晰的,关键在于首联的诗眼的安排。
    也有在颈联安排诗眼的。比如江西熊盛元先生写河西走廊的诗(题目记不太确切,不加了)。
    不到河西旧走廊,更从何处味苍凉。一川沙石驼铃碎,万里风烟塞草荒。云缀天心难化雨,愁生芒角欲撑肠。萧萧红柳今如昔,只有衣裳异汉唐。
    这首诗初看以为就是一首记游的诗,其实不然。关键的地方在于第五句,那“云缀天心难化雨”,写的不是自然现象,是在讽刺历代的统治者都喊着要重视边疆,却空有好的政策,最终落实不了,致使这里到今天还是如此荒凉。这一句交代了作者写作的真实目的,看不透,全篇朦胧,欣赏便只能处于低层境界。
    尾联安排诗眼的比较多,既然开了头,干脆就再举一个笔者自己的例子。比如笔者的《秋兴三》,就是在结尾安排诗眼的。
    时逢三五怕团圆,酒欲消愁今更难。两地清宵期共度,一天明月好同看。花前顾影怜卿瘦,柳下偎人觉臂寒。梦醒但余环佩响,最高楼上夜犹阑。
    怕团圆是怕别人团圆而自己不得团圆,中秋团圆日便格外寂寞,因而借酒销愁。期共度自然是不能共度,是希望而已。但接下来的花前顾影和柳下偎人又是怎么回事呢?答案在结尾。梦醒之后犹觉闻得环佩响,说明那其实只是梦中的情节。联系前面的借酒销愁,自然是酒后入梦。有人说“环佩”二字泥古了,因为现在没人再戴环佩。先不说此说是否成立,单就梦中情节,其实是不能与现实相比拟的。梦中情节多怪诞,现实中的相会幻想在梦中,今人变成了古人的形象,醒后如闻环佩之音,无论如何是说得通的。
    颔联包含诗眼的情况比较少,盖因大多以承接为主,顺其自然地交代下来的缘故。但我们前面举过的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的例子,其实就可以看作是颔联包含诗眼的代表,读者不妨自己找来对照一下。
    绝句里的诗眼也是很多的,比如“忽见陌头杨柳色”(王昌龄《闺怨》)。再比如“不得到辽西”句(金昌绪《春怨》),也是诗眼。因为辽西是良人远征的地方,诗中的女主人公只有梦中才能与丈夫相会,却被黄莺的叫声惊破了,因此喊打。如果不知道“辽西”的内涵,全诗又如何懂呢?
    需要区别的是,同样是为了交代内容的需要,有的在作品的题目里加入某些信息,有的在序言或者后记里说明,这也帮助读者理解作品的主旨和理顺作品的脉络思路,但与诗眼无关。
    诗眼,有的时候与警句相同。比如“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这一千古名句不仅是警句,还是诗眼。但警句不一定都是诗眼,比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就不能说是诗眼。
    我们了解了诗眼的特点和用途,在今后自己的创作中不妨加以使用,一是为了章法和脉络更加清晰,一是可以在含蓄的基础上揭示主题。尤其那些《无题》类作品,因为诗以外的信息很少,适当使用诗眼来交代些必要的信息,是很重要的。

 

来源 五月文学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