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五古
        观身
        闻道大方家,冥思每·独往。盛年欲草玄①,始疑终信仰②。
        我亦慕泥洹,面壁悲迷惘。忽忽老已来,菩提苦未长。
        人山畏寂寥,出山恣遐想。楼头惊珮环,月下忆虚幌③。
        霎时幽梦回,兀坐意惝恍。吁嗟立命难,仍当愧泉壤。
        ①扬雄事。
        ②哲学宜始于怀疑,终于信仰,英国培根语。
        ③杜甫诗:“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1980年
        
        杂诗十首
        
        其一
        夏夜不能寐,徘徊庭树间。新月倏已落,仰看群星天。
        闻道此银汉,旋中亿大千。源流邈无际,光度几何年。
        奇哉外广宇,来去昧因缘。万象从迁转,孰能出其樊。
        粉黛终归土,丹砂岂驻颜。堪笑前世人,海上寻神仙。
        
        其二
        晨兴·出村西,漫步田间道。远空浮水气,清露沾秋草。
        池畔多青蛙,乌鹊栖树杪。棉株尚作花,粘黍·实已饱。
        梁杆立飘摇,甘薯隐地表。群动各有适,生生劳昏晓。
        瞢然顺其天,大化森悠渺。溟海无盈虚,彭殇同寿考。
        坚·白徒纷纭,知分以为宝。
        
        其三
        闻道安期枣,其·实大如瓜。殷红缀绿蒂,食之寿命遐。
        又闻王母桃,千年一著花。方朔曾三饱,馀入帝王家。
        仙果何处寻,应驾六龙车。庭中亦有枣,甜脆不禁牙。
        负·郭颐园桃①,朱唇艳似霞。尝此得奇味,植杖艺桑麻。
        ①在圆明园内。
        
        其四
        客从故山来,覙缕述所见。春雨送新晴,杂花满芳甸。
        樱桃缀枝红,蔷薇已垂蔓。亦有漫游人,坐·听群莺啭。
        闻之动佳兴,浑欲不待旦。荏苒月又亏,忽惊时令换。
        往哲·惜分阴,老大徒兴叹。
        
        其五
        昔日陶元亮,缓带乐归耕。园荒瓶粟尽,颇亦赋闲情①。
        放言抒所愿,遐·思在娉婷。良缘未可·遂,坦虑以存诚。
        时复得醇酒,倾杯久不醒。岂无独往志,寄怀山海经②。
        刑天舞干戚,千载闻风声。
        ①曾作《闲情赋》,抒伴佳人之心愿。
        ②作《读山海经》诗,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句。
        
        其六
        南朝多奇逸,卓荦·一红裙①。阿·叔谢安·石,阿翁王右军。
        垂帘逞玄辩,咏雪传奇文②。所适非其偶,会稽困孙恩③。
        虽有生花笔,烟尘荡不存。斯人亦云逝,千载徒清芬。
        ①谓谢道韫。
        ②代小郎论辩,作“柳絮因风起”之句,皆见《世说新语》。
        ③嫁王凝之,不如意,在会稽遇孙恩之乱。
        
        其七
        寂寞琼楼侧,迎风植海棠。一夜轻丝雨,花·发映春阳。
        嫩蕊幽香满,繁英炫红妆。游蜂竞来去,彩蝶恣翱翔。
        几日倾城艳,飘零委路旁。树下佳人立,脉脉空摧伤。
        
        其八
        桥边·一株柳,长条拂地垂。曾与伊人·别,牵衣折幼枝。
        幼枝今已老,黄叶秋风早。伊人水一方,烟波惊浩淼。
        欲将三秋叶,缄封托驿书。驿书无由·达,桥上·独踟蹰。
        
        其九
        征途宿逆旅,窗对黄昏山。室隅·一行客,寒素亦苍颜。
        云自琅琊来,就·食趋三边。夜深未成寐,欹枕话当年。
        浮沉人海中,踯·躅多悲欢。门外闻马嘶,晨星犹在天。
        敬君·一樽酒,识此风尘缘。
        
        其十
        闻道赤神州,天涯亦芳草。嗟余坐斗室,纸上事枯槁。
        诗骚见蛾眉,纪传寻鸿爪。岂无行运志,蹀躞身已老。
        伫立望秋山,岩壑云渺渺。
        1975年
        二 七古
        北苑关山行旅图意
        年事残,行旅难,坂·折霜浓谷风寒。敝履蹀躞布衣单,草堂榻暖在天边。
        河广山高路漫漫,殷红夕照翠微间,客舍茫茫相阑干。
        1975年
        
        和玄翁读史七古
        松称五大夫①,何异寻常树。封山向朝阳,下山仍日暮。
        祖龙贪痴期相悟②,九泉冥寞终难遇。咸阳宫阙鹿马迷③,玄豹独知避雨雾。
        我生食·息七·十年,昨日见新今日故。以今度古想当然④,不须羲皇犹上溯。
        黄昏掩卷·一凭阑,寒鸦点点西飞去。
        ①泰山有五大夫松。
        ②祖龙,秦始皇,见《史记·秦始皇本纪》。
        ③赵高指鹿为马事。
        ④孔融嘲讽曹操事。
        1977年
        
        和玄翁题画七古
        忆·昔渡长江,酷爱江南色。卅载滞京华,未作金阊客。
        太冲绚烂吴都赋①,茂苑苏台岂如故。凭君彩笔写江乡,烟花依·约横塘路。
        江天极目鹭鸶飞,梦断凭阑对夕晖。晚岁追凉曾有约,春来魂·逐·白云归。
        诗画名家仍倜傥,北苑南田君其党。芸窗斐几展吴笺,落笔千言如反掌。
        吁嗟三晋·隔云山②,思君不见意慨·慷。
        1975年
        ①太冲,晋左思。
        ②时翁寓晋南稷山。
        三 五绝
        幽居
        小院三株树,残阶一簇花。隔墙闻笑语,寻丈即天涯。
        1975年
        
        春夜
        客至酒盈缸,诗成月半窗。春风如有意,吹梦到吴江。
        1975年
        
        春雨
        细雨催新草,深房·昔燕归。天涯人不见,怅望旧征衣。
        1975年
        
        念远
        腊鼓自年年,春回各·一天。何当风雨夜,剪·烛坐君前。
        1975年
        
        神游
        雪岭三年戍,前溪半日欢①。钗头金凤坠,拾作画图看。
        ①前溪在浙江,南朝舞乐多出于此。
        1975年
        
        深巷之秋
        露蝉声渐细,容易又秋风。曲巷深深院,墙头枣·实红。
        1975年
        
        遐思
        读史悲生晚①,闻钟·惜梦遥。不知青霭下,何处是蓝桥。
        ①“前不见古人”之意。
        1979年
        
        七九年尾颂辞
        坐夜忧生促,迎春叹梦虚。残年何所欲,不复见焚书。
        1979年
        
        自嘲
        有梦思穿壁,无缘·听盖棺。南华寻坐忘①,未废日三餐。
        ①“回坐忘矣”,见《庄子》。
        1981年
        
        秋意
        逝水知何处,诗文纪古今。西风红叶尽,夜色自沉沉。
        1984年
        
        观生有感
        饩羊当日事,刍狗百年身。等是庄生梦,何须问假真。
        1990年
        
        为人题峰峦烟雨图
        雨细诸峰碧,风和万木闲。烟云遮望眼,胜似米家山。
        1990年
        
        杜集二首
        其一
        文章千古事①,忧患百年间。去·国长为客,诗成两鬓斑。
        ①杜甫诗中句。
        
        其二
        治乱苍生泪,悲欢赤子心。诗篇垂汗简,读罢几沉吟。
        1975年
        四 七绝
        甲寅秋日偕造年兄游张家口大境门旁废寺
        镇塞山城大境门,危楼寂寞几黄昏①。经声烛泪销亡尽,空有登临旧·屐痕。
        ①寺在门内右方城上。
        1974年
        
        江南春
        镜面池塘燕子飞,炉香雾里试春衣。垂帘卧·听催花雨,一夜东风·竹笋肥。
        1975年
        
        乙卯清明有怀寄让公
        弱柳浮青卧凤城,宣南别后又清明。杨花荡尽榆钱老,愿·得郊园·结伴行。
        1975年
        
        拟少壮行
        汉祖床前·说备胡,新丰市上醉相呼。平明试马长安道,身是高阳·一酒徒①。
        ①高阳酒徒,《史记》郦食其语。
        1975年
        
        读《史记·货殖列传》
        彩笔飞花写世风,传声绘影·夺天工。歌吹富厚离常道①,卓·识何人解此翁。
        ①太史公《货殖列传》崇富厚,后人有微辞。
        1975年
        
        重过津沽宁园
        宁园一·别几多春,白发重来踏·劫尘。曲岸垂杨仍·拂水,沧波无复荡舟人。
        1975年
        
        景徽兄来札云诗兴大减知多病有怀
        漫步花间惯赋诗,花开花落两无知。拈毫却忆经年·别,丙夜屋梁月上时①。
        ①杜甫诗:“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1976年
        
        忆别
        又·值春风话·别离,绿杨门外骞驴嘶。征途恰有香闺梦,野店鸡声月正西。
        1977年
        
        题玄翁为乡居拙句补图
        黄封漉毕·着陶巾,小径花飞几度春。欲乞烟云长供养,故山犹有画中人。
        1977年
        
        题玄翁为蕴翁作秋山图
        荆扉永日不曾开,曲径秋深遍绿苔。莫道幽居仙客少,白云朝·夕入帘来。
        1977年
        
        读堂吉诃德有感
        瓮甲盆盔瘦马驰,荒原僻巷觅神奇。归来目在眉峰下,泪洒桑君彻悟辞①。
        ①其仆桑君常谓,世间皆现实,无神异。味之惘然。
        1978年
        
        题油画阊门外渡僧桥
        千金一·掷买春宵,细雨姑苏·蝶梦遥。廿四风微花信渺,几番魂断渡僧桥。
        1978年
        
        香山道中偶有所感
        弱柳池塘燕子飞,春来犹记旧罗衣。经年驿路无消·息,魂断花开缓缓归①。
        ①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吴越王妃故事。
        1979年
        
        宋光逵先生将返校以一绝送别
        喜共湖山度晚春,何妨余事作诗人①。他年策杖长安道,会向郊园·一问津②。
        ①先生喜为诗。余事作诗人,韩昌黎句。
        ②先生住北京西郊。
        1979年
        
        别香山
        别泪依依·湿缊袍,新亭暮雨可怜宵。西风醉染霜林日,小径重逢第几桥。
        1979年
        
        世健兄喜摄影书一绝赠之
        罗裙革履异时装,逝水留波久擅场。细雨江南多少梦①,苏堤写罢又横塘。
        ①世健兄江南人。
        1979年
        
        春去
        夹路槐花次第开,春红夏绿苦相催。重逢欲问朱楼事,蜡泪炉香半是灰。
        1980年
        
        送人往苏州
        朱颜旧梦不胜谈,尚·得天街酒半酣。唱罢长歌书短句,送君舟·楫过江南。
        1980年
        
        姜女庙口占
        车过雄关·十里程①,望夫台上叹嘉名。圣贤千载多余话,输与丝萝·一日情。
        ①庙在山海关外。
        1980年
        
        庚申晚秋偶过香山口占
        几番蝉噪又秋风,犹记当年看树红。旧业应随黄叶尽,空余梦影碧山中。
        1980年
        
        为人题画
        又傍奇峰顺水行,杜鹃声里布帆轻。年来几许东山梦①,付与沧波·一日程。
        ①谢安隐居东山。
        1980年
        
        辛酉年寒食
        几家寒·食见炊烟,陌上新茔又·一年。争·说玉兰花事好,春风荡尽纸灰钱。
        1981年
        
        春去矣念及丙辰苏州之游
        忆·昔金阊醉·夕,烟枫桥伫立数归船。春明几度风飘絮,不·出盘门漫五年。
        1981年
        
        新下榻处为母校二院工字楼与玄翁同室题壁
        五·十年前教·学楼,洪涛过后半方舟①。今来斗室悬双榻,对话开天两·白头。
        ①楼后半已拆去。
        1981年
        
        读陈寅老柳如是别传戏题
        东山酬和数行中①,拾珥怜裙异代同。我亦神游仙枕梦,鸳湖对柳·一帆风②。
        ①钱柳唱和诗见《东山酬和集》。
        ②鸳鸯湖,钱柳舟游之地,在嘉兴。
        1981年
        
        壬戌腊月二十三日即事
        令·节多惊两鬓霜,凤城冬去日初长①。天街几许迎春会,无复糖瓜送灶王②。
        ①次日立春。
        ②灶上多有油烟机而无灶君夫妇之神位,益使人有逝者如斯之感。
        1983年
        
        癸亥元旦口占
        据案雕虫亦可怜,长门赋易沈郎钱①。鞭声不醒邯郸梦②,犬去豚来又一年。
        ①《长门赋》,大作;沈郎钱,小钱。
        ②鞭,家乡称爆竹。
        1983年
        
        负暄琐话完稿有感
        姑妄言之姑·听之,夕阳篱下语如丝。阿谁会·得西来意,烛冷香消掩泪时。
        1984年
        
        甲子中秋感怀
        行行住住百年身,会有胡僧·识·劫尘。揽镜长嗟仍自笑,千秋论定更何人。
        1984年
        
        晚春
        布谷声声第几枝,年年陌上·说相思。清宵又惹江南梦,细雨横塘缓棹时。
        1988年
        
        为人题画
        雨后峰峦·供卧游,河房犹记旧妆楼。浮生多少归山志,付与烟波万里舟。
        1988年
        
        己巳荷月述梦
        幽怀记取故园瓜,欲·出东门路苦赊①。月落天街同此夜,也曾寻梦到梨花。
        ①赊,读shā。
        1989年
        
        玉华台小聚呈读书月刊诸女史
        朱颜浅笑几多时,长记淮扬·白酒卮①。点染神州同此梦,文章空·说寸心知②。
        ①玉华台为淮扬菜馆。座上吴彬、杨丽华二女士皆能饮白酒。
        ②杜甫诗:“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1989年
        
        庚午谷雨偶赋
        阵阵朝风又市风,尊王逐利九州同。闭门仍有桃源梦,白发催人·一笑中。
        1990年
        
        庚午三月三日偕蘅君过慈仁寺
        慈仁废寺·夕阳中①,旧·阁名存·迹已空②。金粉玉楼随梦去,只留华发对春风③。
        ①寺在北京外城广安门内。
        ②寺有毘卢阁,为明季名妓顾媚停灵地,久已圯。
        ③余二人皆已发白。
        1990年
        
        庚午晚春
        契阔连年恨·一车①,春风又·逐柳丝斜。等闲吹断蓬山梦,窗外茶蘼正作花。
        ①车,读chā。
        1990年
        
        庚午白露节感怀
        又·听长杨落叶声,芦花朔雁两无情。梦回欲问西流水,策进禅关尚几程①。
        ①禅宗典籍有《禅关策进》。
        1990年
        
        乡居二首
        其一
        紫陌红楼·一梦归,忍寒犹恋旧缁衣。可堪细雨黄昏后,小院无人·独掩扉。
        
        其二
        青灯白发记年华,旅枕孤衾梦旧家。点检箱笼无凤纸,欲书花叶寄天涯。
        1975年
        
        玄翁为拙句小院无人独掩扉补图感赋二绝
        其一
        敝笼犹贮旧征衣,点检青箱事已非。辇毂红尘多少梦,阳关唱罢·一身归。
        
        其二
        客去园空世外天,斜晖淡处见炊烟。寒宵展卷见摇·烛,曾记披衾抱·膝眠。
        1976年
        
        题画二首
        其一 柳
        鹅黄拂水万千条,漫与春风竞舞腰。不省年年攀·折苦,霜皮半倚霸陵桥。
        
        其二 竹
        卜·宅青溪伴·白云,移来玉砌近红裙。虚窗日暮愁今雨①,醉眼灯花见此君。
        ①杜甫《秋述》:“寻常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
        1976年
        
        沈老本千自杭州惠寄画梅一帧赋七绝二首致谢并乞山水画
        其一
        葛岭寻梅·惜后期①,藤笺乍见暗香姿。朱英绛萼垂垂·发,恰是西泠月上时。
        ①一九七六年游西湖,时已初夏。
        
        其二
        珍重浮生半日闲①,软尘何似翠微间。赤松黄·石无寻处,且就干翁乞碧山。
        ①唐李涉句:“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1977年
        
        题玄翁茶花女小说译稿三首
        其一
        闻道浮生戏·一场,香阶陋巷尽黄粱。偶逢仲马生花笔,抚卷凝眸欲断肠。
        
        其二
        氍毹座上泪阑干,犹记唐家话剧团①。一自郊园长·诀后,玉容憔悴不堪·看。
        ①三十年代初曾看中国旅行剧团演《茶花女》,唐槐秋、若青父女主演,观者多落泪。
        
        其三
        兰成白发旧知名,摩诘丹青老更成①。解道茶花传轶事,只今谁忆冷红生②。
        ①玄翁能诗文,兼擅丹青,故以庚信(兰成)、王维(摩诘)方之。
        ②冷红生,林琴南(纾),曾编译《巴黎茶花女轶事》。
        1977年
        
        杭州沈吴二老惠诗却寄四绝以为木桃之报兼呈瑜清诸老
        其一
        武林飞下蜜香笺,颊上添毫画酒仙①。恰待春红花月夜,持螯共坐毕公船②。
        ①吴公一之有《新酒中仙歌》。
        ②晋毕卓嗜酒事,见《晋书》本传。
        
        其二
        远慕东皋住醉乡①,乐天佳兴老苏杭②。春风一度钱塘路,未·识荆州枉断肠③。
        ①唐王绩号东皋子,嗜酒,作《醉乡记》。
        ②乐天,白居易,曾官苏杭二州。
        ③七六年春在杭三日,未晤沈吴诸老。
        
        其三
        孤山烟雨太凄迷,望鹤寻梅踏·白堤。久·别平湖三五月,梦魂长在断桥西。
        
        其四
        湖山爽气·集群英,月影钟声酒数觥。投·辖孟公应·失措①,步兵席上坐公荣②。
        ①汉陈遵,字孟公,喜饮,投客车辖以留客,见《汉书》本传。
        ②步兵,阮籍,不与刘公荣酒,见《世说新语》。吴公诗云座上有不饮者。
        1977年
        
        咏砚十绝句并序
        三数年来幽居少事,赖有砚田可资耕作,昔人一饭之惠终身不忘,况岁月长养之德乎。每思以文纪之,而学疏词俚,力不从心。乙卯清明,偶为绝句十首,竹头木屑,亦人情纸半张之意云尔。
        其一
        水归深洞冠端溪,蚁脚鹅毛墨客迷①。四尺吴绫临晋草,幽怀常在禊亭西②。
        砚材不下百种,以端石为上。清乾隆大西水归洞石,温润如凝脂,又端石之冠。
        ①蚁脚青花,鹅毛绒,皆端石名贵花纹。
        ②修禊之亭,即兰亭。
        
        其二
        眉子弯弯蹙远山,金星闪烁绛河间。文房建业犹遗恨,龙尾飘零几日还。
        歙石产婺源,有金星、眉子、罗纹等花纹,南唐后主龙尾砚,至上品也。建业文房,南唐藏书画之所。赵宋一统之际,南唐贡砚多流落闽越。
        
        其三
        螽斯瓜·瓞影沉沉,远岫奇峰未可寻。泼墨淋漓留蜀素,刷书谁与度金针。
        宋米颠爱石,传世现有螽斯瓜瓞,入清宫,远岫奇峰,辗转归天津艺术博物馆,欲一见而未得。米以书法自负,尝自谓“臣刷字”,《蜀素帖》其名迹也。
        
        其四
        千金买·石谢专城①,十砚斋头久擅名。长系寸心无度美,可怜身后寄东瀛。
        清黄任莘田十砚轩,藏砚多新石极品,最煊赫者为美无度,昔年曾见其拓片,黄题谢朓句云,“非君美无度,孰为劳寸心”,闻已流入东瀛。
        ①黄任卸四会知县任,千金买砚,千金买婢(金樱)。
        
        其五
        西京草隶子云文①,司马闲曹署左军。息影西亭传砚史,春明市肆·一逢君。
        南阜山人高凤翰,晚年右臂凤痹,以左手作书,隶意奇古,一印章曰左军司马。善制砚,集拓影为《砚史》,昔年在燕市曾见印本。
        ①子云,扬雄。
        
        其六
        虹桥绿·郭落花风①,百砚良田作富翁。古隶繁梅充·一怪②,青袍瘦马又江东。
        冬心先生金农,杭州人,扬州八怪之一,自称百二十砚田富翁。
        ①虹桥,一作红桥,在扬州。王渔洋词,绿杨城郭是扬州。传金冬心诌诗为盐商解围,有“夕阳反照桃花渡,柳紫飞来片片红”之句。
        ②冬心隶书如以板刷成,名漆书,画梅常繁枝密朵。
        
        其七
        凤阙朝参退·食余,崇坚贵腻·隔城居①。唐泥宋·石相侵·夺②,白发题铭两尚书。
        纪晓岚与刘石庵,一寓外城虎坊桥,一寓内城驴市胡同(今改礼士胡同)。攘夺以为戏乐,见《阅微草堂砚谱》。
        ①砚石,有喜坚苍者,有喜柔腻者,纪主兼收。
        ②泥谓澄泥砚,传以唐制为上。
        
        其八
        宝·璞良材·压几箱,雕龙妙手玉簪长。斜风弱柳专诸巷,永忆吴门顾二娘。
        砚工高手多不知名。康熙间苏州顾二娘,住阊门内专诸巷,琢砚名震海内,传世真品稀如星凤。
        
        其九
        巡坑品·石证新知,嘉应端州两巨师。宝砚堂中存砚辨,斋藏廿四亦称奇。
        嘉道间,端州何传瑶石卿著《宝砚堂砚辨》,嘉应吴兰修石华著《端溪砚史》,多本之目验,甚精审。吴别署二十四砚斋。
        
        其十
        龙尾罗纹·一脉斜,羚羊紫玉泛青花①。晴窗试墨难成字,把笔多惭癖砚家。
        爱砚田而不谙耕耘,愧彼佳石矣。龙尾山,歙石产地;羚羊峡,端石产地。
        ①端石多紫色。
        1975年
        
        偶为十绝句
        其一 庄子
        匠·石挥斤妙·听风,是非·醒梦有无中。榆枋控地寻常事,海若何须笑二虫。
        
        其二 司马相如
        长门作赋锁重帷,贳酒成都日几卮。纵有文君同岁月,茂陵风雨不胜悲。
        
        其三 司马迁
        人天留影·足千秋,纪传传家忍百忧。椽笔幽怀差可念,恨无货殖脱蚕囚。
        
        其四 陶渊明
        百里微官·一日还,东篱采·菊见南山。诗成酒·熟羲皇上,粟罄园荒晋宋间。
        
        其五 杜甫
        济世风骚冠古今,时将彩笔写天心。锦江弱橹惊离梦,极目京华泪不禁。
        
        其六 李商隐
        蝶梦鹃啼锦瑟诗,碧城风月恨迷离。何人解作无题句,应有红裙络茧丝。
        
        其七 苏轼
        欲书花叶寄朝云①,不合时宜岂可闻。织锦诗才惊百代,天涯何处一逢君。
        ①李商隐诗中句。
        
        其八 李清照
        翠袖词人瘦似花,琴书荡尽并无家。长空旧雁声声慢,多少乡愁到水涯。
        
        其九 蒲松龄
        晏坐清泉·说鬼狐,何妨市隐类臞儒。丹墀紫绶无由见,且觅黄英伴老夫。
        
        其十 曹雪芹
        顽·石何由落九天,灵河绛草证奇缘。茜纱窗下千行泪,谁与村言作郑笺。
        1975年
        
        文鉴十首
        其一
        临邛落拓诉琴心,卖赋长门易酒金。惭愧茂陵风雨夜,寒灯卧·听·白头吟①。
        司马相如卖《长门赋》。
        ①司马相如欲纳妄,卓文君作《白头吟》。
        
        其二
        骂祖当年矢在弦,嘲孙今日语如泉①。毫端惯作鱼龙戏,未必前修愧后贤。
        陈琳代主骂贼。
        ①陈琳始依袁绍,为文骂曹操,辱及乃祖乃父。后依曹操,责问之,陈曰:“矢在弦上,不得不发。”又为致东吴将校书,代曹操骂孙氏。
        
        其三①
        覆雨翻云笔下通,经残史秽古今同。赏音赖有徐常侍,藏拙沉文护魏公。
        魏收撰秽史。
        ①魏收撰《魏书》,依亲疏为褒贬,人称秽史。以文属徐陵携江南,徐沉之江中,曰:”为魏公藏拙。”
        
        其四
        隐迹僧厨事爨炊,丰干饶舌费言辞。能除教下三时业,不废人间两卷诗。
        寒山拾得避世而传诗。
        
        其五
        日日长安买醉归,谪仙高韵世应稀。惊人一曲清平调,写与龟年唱贵妃。
        李白作诗颂杨贵妃。
        
        其六
        国子先生入·学宫,身持木·铎警愚蒙。如何远慕颜曾乐,一卷雄文欲送穷。
        韩愈不能固穷。
        
        其七①
        炫奇长庆有宗师,佶屈聱牙绎守池。上士诠言浑不会,空留寱语恫愚痴。
        樊宗师为文力求晦涩。
        ①樊宗师传世文《绛守居园池记》,人皆不知所云。
        
        其八①
        千军弃甲锦城开,又见君王舆榇来。漫道文章经·国业,降书名世亦堪哀。
        李昊善作降表。
        ①李昊仕蜀五十年,传前后蜀降表皆出其手,人署其门曰“世修降表李家”。
        
        其九①
        闲将博议舞唇枪,左氏春秋作战场。暮四朝三矜卓识,毁庄誉段亦荒唐。
        吕祖谦作史论八股。
        ①吕祖谦著《东莱博议》,内容陈腐而虚张声势,为各种八股之先声。
        
        其十
        自筑凌烟自画图,自匀粉墨自嵩呼①。雕虫敢笑王丹麓,一字沉吟捻断须②。
        王晫自吹自擂。
        ①王丹麓(晫)著《今世说》,所收轶事有己身者,拟附骥尾以传,又在自传之下矣。
        ②文人类如此,以躬自厚为宜。
        1977年
        
        次玄翁题画诗韵
        丹枫醉叶艳于花,酒肆青帘路尚赊①。默数乡关多少事,杜鹃声里送年华。
        ①赊,读shā。
        1974年
        
        景徽兄寄示看芍药绝句次韵怀之
        乍喜苍颜对绛花,中山故里忆君家①。清风明月终无分②,怅望邢州路里赊③。
        ①景徽兄家定州,古中山地。
        ②定州北邻清风店,南邻明月店,故俚语云:“清风明月夹定州。”景徽体弱,晚岁住邢台其女家。
        ③赊,读shā。
        1977年
        
        玄翁寄示题画竹绝句即次其韵三首
        其一
        凤阙归来画·竹枝①,海昌花事恨迷离②。何人解作江南梦,素影萧疏月上时。
        ①因右派问题,翁由北京谪山西稷山。
        ②翁浙江海宁人。
        
        其二
        翠篁移上画图·看,湖面冰茵报小寒。竺寺疏钟仍·绝响①,空·教日影上三竿。
        ①东邻为广化寺,久已不闻钟磬之声。
        
        其三
        夕阳楼外鹧鸪鸣,乍起乌篷·听雨情。但有此君长作伴,不愁羌·笛弄边声①。
        ①干校放还后闲居,有时寓张家口长女家。
        1976年
        
        元白上人为津门保翁书自作论书绝句三首保翁和之兹亦次其韵
        其一
        点画烟霏·八法精,金堂简靖旧家声①。试从慎·伯衡书品②,未许成王浪得名③。
        ①启功先生书画有时钤简靖堂章,其先世所传也。又谐音为坚净居。
        ②包世臣字慎伯,著《艺舟双楫》。
        ③“偶作擘窠钉壁看,旁人多说似成王”,启功先生《论书绝句》中句。成王,乾隆皇帝十一子成亲王永瑆。
        
        其二
        乞·得金针拜受持,琅環宛委论书诗。山阴笔势何人会,漫说羲之付献之①。
        ①“不是羲之即献之”,亦《论书绝句》中句。
        
        其三
        马厂斋头拜六如①,声闻胜·读·十年书。獐熊笑貌今犹见,泪洒西州忆老驴②。
        ①余初进谒时,启功先生寓前马厂。因兼精书画,故比之唐寅。
        ②启功先生曾戏云:“座上客皆动物。”案指张(獐)、马、熊、曹(绰号老驴)诸人。曹君于1972年早逝。
        1976年
        
        玄翁惠示高阳台词咏鸾飞旧梦读之黯然愧不能和集玉溪生句成三首却寄
        其一
        远书归梦两悠悠,同向春风各自愁。纵使有花兼有月,他生未卜此生休。
        
        其二
        良辰未必有佳期,万里南云滞所思。却忆短亭回首处,黄蜂紫蝶两参差。
        
        其三
        不信年华有断肠,古来才命两相妨。离鸾别凤今何在,万里西风夜正长。
        1976年